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金剛經》論述(下)

您是本帖的第 106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金剛經》論述(下)
懺悔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左冷禪
文章:1584
積分:2022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9年7月18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懺悔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懺悔的首頁

發貼心情
《金剛經》論述(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金剛經》第六說:金剛行應無所住

  學佛之徑為:信、解、行、證。能循徑而往,才是「真」信佛!「真」學佛!什

  麼是「真」信佛?什麼是「真」學佛?

  第一、一心以佛為師,全無懷疑。

  第二、真誠理解經義,學佛知見。

  第三、將所聞、所思、所修如實行於生活。

  那麼如何是「金剛行」?如何讓《金剛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直截而言,就是四個字「應無所住」。

  「應」有指導、勸勉之義,顯現佛教化大眾的慈悲與期盼。「住」就是「執」,就是「看不破、想不開、放不下」。所以「應無所住」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要執著」。

  「執著」是痛苦的根源,而且執得愈深,痛得也愈深!財色名食睡,世人多愛之,古往今來傷了多少性命、壞了多少家庭?縱使一生享用不盡,待得眼睛一閉,又有何人曾經帶走?回頭想想:世人所愛、所貪、所執,不但不樂,而且苦得徹底啊。

  再說父子天倫、夫妻恩愛、知交之情也是世人殷殷所盼。種善因、聚善緣、建立幸福家庭,當然值得羨慕與鼓勵。可是,總有不得不說再見的一刻,最終愛得愈重,哭得愈慘,終歸還是一個「苦」字。只有看破了、想開了、放下了,不再執著了,才能掙開煩惱的枷鎖,也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

  周利槃陀伽尊者生性愚鈍,怎麼教都學不會,最後佛陀教他只要銘記「掃塵除垢」這四個字。於是尊者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掃塵除垢」,久而久之,塵垢掃盡了,什麼都不掛心了,最後連「掃塵除垢」四字也都放下了,結果心無所住,智慧於是生起。

  又如當代高僧淨空法師常舉的例子:民初,諦閑法師有一位徒弟,在出家前是一位補碗碟的「鍋漏匠」,因為體認世間是苦,所以決定四十多歲才出家。鍋漏匠沒有讀書,也不識字,於是法師教他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此後鍋漏匠一心念佛,經過三年的時間,到得一切放下的境界,然後往生極樂。可知「無所住」,就能「無所礙」。不過對多數人而言,這門功課確實「知易行難」,要有頓悟頓醒的勇氣與決心不大容易,至少也要提醒自己漸漸放下,就如尊者與鍋漏匠一般,能夠堅持精進,就能破障除迷。

  要能「應無所住」,可以從二個角度設想:

  「深信因果」:

  如是因,如是果。不管吉祥禍福恩怨情仇,皆有遠源近因,強求不來,強去不得。真明白了,就不惱了。

  「隨順因緣」:

  既知因果不昧,就好好對待生活的每個遭遇:處順境,不貪愛;處逆境,不怨懟。處善處惡都隨順,則如〈心經〉所言:「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應無所住,放下執著!看得破,想得開,放得下,就是金剛行!

  《金剛經》第七說:無私利眾,去障成佛

  金剛心是慈悲心。

  金剛行是應無所住。

  可知覺悟關鍵繫乎一「心」。

  「真」心無礙,轉迷為悟,明心見性,佛果可期;

  「妄」心成障,執迷難悟,煩惱重重,苦轉不已。

  當代高僧淨空法師將妄心略分「妄想」、「分別」、「執著」三類。《金剛經》的大義即在掃除妄心,去障成佛: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妄想;「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分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執著。少一分妄心,多一分真心,這也是修行路上最重要也最不簡單的功課。

  要長持去妄存真的信念,最好的方法就是發下無私利眾的大心。如果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沒有半絲半毫謀求一己的好處,哪裡會有妄想、分別、執著?

  昔時,佛陀還是修忍辱的修行者,歌利王故意施以凌遲,考驗佛陀的修行功夫。雖然一片肉一片肉被割下了,佛陀還是沒有一絲怨念,甚至還發願「如果成佛,第一個先渡歌利王。」如此忍辱!如此慈悲!教人十足讚嘆!

  佛陀怎麼做到的?如果稍生一點點妄心,不只壞了自己的修行,更別說有機會渡化歌利王了。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佛陀真真切切做到了「無私利眾」!

  一心利眾,就能無私;無私就能化解分別;沒有分別就能放下執著;沒有分別、執著,就能泯除妄想。妄心消除了,真心湧現了,真心就無礙,無礙便成佛。

  「無私利眾,去障成佛」這是《金剛經》的大義,也是所有修行者恆久堅持的精進資糧。

  《金剛經》第八說:不執文字的智慧與考驗

  有很多人讀《金剛經》的理由和有很多人不讀《金剛經》的理由是一樣的:「妙不可言的文字安排:非∼,是名∼」

  列舉如下:

  「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果讀《金剛經》只是研究文字的邏輯,卻不學習其中真義,那是非常可惜的;如果不讀《金剛經》只是因為覺得饒舌,同樣非常可惜。

  其實世尊如此說法,有著很大的慈悲。多數人在生活中往往習慣「有」或「沒有」,最後不知不覺就落入「執著」的迷障了,其實執於「有」或執於「沒有」都不是正確的。

  為什麼?因為「無常」。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比如說桌上擺了個杯子,這一刻可能裝滿了水,下一刻也許什麼都沒有;或者現在裝得是蘋果汁,待會盛得是熱咖啡。那麼杯子裡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為什麼「無常」?因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曾經聽過這麼個比喻:人生是一段經過許多車站的旅程。每到一個站就有人走進你的生命,同時也有人離開你的生命。你從來不知道誰會走進自己的生命,因為這段相聚之緣可能結於五百年之前;也無從得知誰會在何時離開自己的生命,因為每一次相聚各有緣深緣淺。

  「聚散有時,人生無常」這就是世間的真相,執著又有甚麼用?所以《金剛經》教我們通通放下,這些「非∼,是名∼」的語句安排正啟示著「不執文字的真實智慧」。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說明:實相就是本來具足的清淨,只有不執著世間的花花表相,才能恢復本具的清淨。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說明:心不動念就沒有分別,為了分別而動了心,反而會落入分別相。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說明:諸法萬相都是因緣和合,大眾應有此認識,隨時保持內在清淨,不隨表相浮沉。

  由上引數例可知世尊演說《金剛經》就是為了讓大眾明瞭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如何在變動不居的世界精進提升亦是《金剛經》的核心意義。簡單來說,可以歸為八字:

  「內不動念,外圓諸緣」

  「內不動念」:保持本具清淨,不因外在境界生起妄心。不起妄心,即保真心,就能恢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佛性。

  「外圓諸緣」:各種遭遇皆有因緣,善緣也好,惡緣也罷,提醒自己常養「慈悲心」,念念無私利眾,讓每一段緣分都能終於圓滿。

  「修行」不是坐談而已,而是能平和地面對生活的各種境遇,窮通好壞都不會影響內在的安定,接著學習以積極、正向的方式對待所有人事物。就如一泓淨水,雲來有影,雲去無痕,凡事清清楚楚,沒有絲毫罣礙。這就是《金剛經》的精神,也是「明心見性」的要義。

  《金剛經》法句探索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沒有目標,就無法前進!

  學佛亦然,如果不明白為什麼學佛?學佛又是為了什麼?最後可能東奔西走,徒勞無功。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漢譯「無上正等正覺」,簡單來說就是「清淨自性」。清淨自性不是向誰求來的,也不是誰給得起的,而是每個人本來就有的,可惜受到層層染污,讓大眾把假的當真了,又把真苦當成享樂。

  學佛的目標就是「恢復清淨自性」。去了一分染污,就多了一分清淨;清淨的心就是沒有妄念的真心,即便身處濁泥,依舊是不染纖塵的白蓮。白蓮清淨自無瑕,更綻清香與世人。

  為什麼學佛?恢復清淨,邁向成佛之道。

  學佛為什麼?找回自我,幫助大眾解脫。

  真要學佛,其實不難,就先從當個「善人」做起。學佛人要先做好的就是〈淨業三福〉:

  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更簡單地就是時時記住: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住的是真心,降伏的是妄心。真心出來了,妄心就下去了;妄心下去了,真心就出來了,二者並輔並進,一揚一抑,漸漸道長魔消,清淨自然現前。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正是《金剛經》所要教導大眾的「成佛之道」,更是所有學佛人無時無刻應該惕警的!

  《金剛經》法句探索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降妄顯真」是成佛之路,發心不容易,持恆更不簡單。誠如「四弘誓願」所示:「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想要徹底降伏妄心,常住真心,就要勇敢持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己精進,才有渡眾資糧;無私利眾,才是真正慈悲。我們知道自己迷了,所以努力化迷為悟;看到別人迷了,也該伸出援手,導引迷途返正,大家都能覺悟了,都願意生起「自渡渡他」的大心,就是真學佛,就真有機會成佛。

  何謂「無餘涅槃」?何謂「滅度」?

  「無餘」就是「沒有煩惱習氣」。「涅槃」就是「圓滿清淨」。「滅」諸煩惱,「度」脫生死,除一切障,成一切德。所以「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就是幫助眾生「恢復本來清淨,成就無上佛道」。

  如何「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

  誠勸眾生信佛,除障積德,清淨成佛。

  誠勸眾生學佛,拔眾生苦,與眾生樂。

  誠勸眾生行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誠勸眾生明瞭「因果不昧」、「隨順因緣」,不為世間萬相迷惑。

  誠勸眾生勉力「親近明師」、「勤讀經典」,精進不懈修福修慧。

  殷殷勸說,無怨無尤,多一佛種,少一凡夫。渡人出迷,莫大功德。

  何謂「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六祖慧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眾生萬類,佛性則一,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佛是已悟眾生,眾生是待悟之佛。覺悟了,不迷了,一切等無分別,哪裡還有眾生呢?

  再者,欲成佛果,必修六度萬行。六度以布施為先,「布施」即「協助眾生離苦得樂」,根本目的則為──「引入成佛」。最為殊勝的布施就是做到「三輪體空」:施空、受空、施物空。更白話地說:不要執著誰布施、不要執著布施誰、不要執著以何布施。不要執著,就能放下,放下就沒有煩惱。所以布施一定要保持清淨心,絕不貪想又渡了誰?又渡了幾個人?因為一念生貪,眾魔紛至!

  「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二句話就是啟示大眾:

  眾生皆是佛,生佛本不二,一迷一覺悟,佛成眾生滅。

  修行在於「無私渡眾」,無有絲毫驕慢之心,否則福德雖在,心已染污,離成佛之道恐將漸行漸遠。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薩自覺覺他,無私利眾,持善布施,無不能捨。捨去名聞利養,亦捨去貪嗔痴迷,能捨、願捨,最終捨去執著。不再執著,就無妄想、分別,所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世間萬相全都捨盡無餘。了無罣礙,清淨現前,是為菩薩修行之大義。

  《金剛經》法句探索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成佛大道離相布施

  「布施」是六度萬行的總要,也是修行成就的資糧。布施可略分為三:

  財施:布施生活資源,利益眾生免飢寒苦。

  法施:布施生命智慧,利益眾生轉迷為悟。

  無畏施:布施正向能量,利益眾生無有恐怖。

  於外,布施解眾生之苦,與眾生喜樂。

  於內,布施化貪愛之心,去執著之迷。

  最圓滿的布施莫過於「離相布施」,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等世間萬相,心中沒有半絲牽掛施空、受空、施物空。「完完全全都是出自真誠,實實在在沒有半點妄求」,這就是菩薩的廣大心量,這就是佛教導大眾的正知正見。

  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亦是,無量諸善亦復如是。

  「福德不可思量」的慈悲與深意

  布施是福田種子,成佛根源。布施愈真誠,心量愈寬廣,福報就愈殊勝。

  世尊開示:「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有其無盡慈悲與深意。

  因果不昧,不執善惡

  布施得福: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大心菩薩行布施以修清淨,未曾計較回報。不過對於未發心或初發心的大眾來說,持善布施多少是為了求得福報。雖然「有所求」就「有所障」,不過「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所以世尊苦心勸說行善得福,因為這是接引眾生的第一步。

  種惡因,得惡報,苦不堪忍,不勞多言;

  種善因,得善報,雖是美事,尤須謹慎。

  為什麼?因為「逸豫足以亡身」!受用福報,順心如意,較之身陷逆境,更易迷不自知,而有失足之恨,甚至積久功果旦夕瓦解!

  業報有時,流轉無窮,執善執惡,究竟皆苦。六祖常言:「不思善,不思惡。」正是啟示大眾:「布施利眾生,善惡自隨緣。心淨莫思量,是為真修行。」

  著相有漏,離相清淨

  著相布施,有求可應,報盡有時,或生貪愛,得不償失;離相布施,不生他念,去執清淨,福慧俱長,不可思量。

  遇事隨緣,無事掛心

  《金剛經》教導「不住於相」的大智慧,「相」就是「世間種種現象」。以福德而言:貪求福德,不好,因為福來福去皆是緣,想要緊抓不放,無異抽刀斷流,只是白忙一場;否認福德,也不好,因為因果分明,行善自然得福,刻意遮眼不看,同樣落於偏執。

  世事是相,福德亦是相。真正做到「不住於相」,就是「遇事隨緣,無事掛心」,只管做該做得,走該走得,不明白怎麼走,多讀經、多親近善知識,智慧自然現前,路就不會走偏。

  福來了,就安心領受,以惜福之心繼續為眾生造更多的福,如此乾乾淨淨、自自在在,不單福德受用不盡,更能慢慢找回本來的清淨!

  《金剛經》法句探索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釋「虛妄」

  虛則不實,妄則不真。

  「虛妄」是「不真實」,不是「沒有」,也不是「0」。隨緣生滅,並非恆常,故名「虛妄」。

  譬如:一塊黃金,可以製成金佛像、金戒指、金茶杯、金項鍊……,不論製成何種形式,都有改變再製的一刻。現在的金戒指,未來可能成了金項鍊;現在的金項鍊,過去也許是只金茶杯。

  不變的唯有本質金。

  會變的則是各式各樣的形式,既然隨時而變,哪有真實可言?不過虛妄,執著何益!

  昔者,寒山大士遊化人間,看見一戶人家大開婚宴,座上賓客歡歡喜喜,只有大士哭哭啼啼。人問其故,大士才占出一詩:

  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

  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顛倒出輪迴,不食眾生肉。

  足見大眾迷於虛妄,多行顛倒,令人感嘆!

  釋「見諸相非相」

  見諸相

  人的痛苦、迷惑皆源於「執著」。

  執著「有」,就會被五欲六塵緊縛,心隨境轉,無有安定,就像踩滾輪的黃金鼠胡踩亂踏,不過瞎忙一場;執著「無」,就如枯葉朽木,看似心如止水,實則毫無生機,白白浪費難得人身。

  世間萬相雖是虛妄,卻可藉之了悟因果業緣,如果不肯用心、不願觀照,就算皓首窮經,閉關修行,恐怕仍難得力。

  馬祖道一禪師認真修行,曾經整天都在蒲團打坐。南嶽懷讓禪師見狀,便撿起一塊磚頭,用力在石頭上磨了起來。打坐中的馬祖聽聞磨磚聲響,就開口問說:

  「和尚磨磚作什麼?」南嶽回答:「磨磚作鏡。」馬祖淺笑:「磨磚豈能作鏡?」南嶽回應:「磨磚不能作鏡,打坐豈能成佛!」馬祖聞言,當下大悟。

  所悟為何?修行在生活「看世間相,修清淨心」。

  身能處世,心能出世,識遍紅塵苦,始得道心堅。

  非相

  《紅樓夢.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書中又言:「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了」就是「放下」,放下就自在,自在便是「好」。

  功名、金銀、姣妻、兒孫都是一時之緣,終將散之無常。「無常」就是人生真相,看明白了,就曉得:「誠信因果莫造業,隨順因緣不執著。」

  見得「諸相」,悟得「非相」,紅塵濁濁,與我何干。

  釋「即見如來」

  「如實平等」:行佛知見,全無分別,謂之「如」;

  「本隱今顯」:去妄顯真,找回清淨,謂之「來」。

  「即見如來」有二層涵義:

  一則體悟佛意,成為真正的佛弟子;

  二則找回真心,清淨成佛。

  《金剛經》法句探索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身在此岸是愚妄,願修清淨登彼岸;此行多遇萬重浪,佛法為舟渡迷障。」

  眾生根性各有差別,為使凡夫轉迷為悟,佛開示了三萬六千法門,企盼眾生隨順各自因緣,契入清淨自在的佛地。

  有法才能行,無法行不通。「法」是開展慧命的鎖鑰,修行人對「法」宜有三階段的漸次提升。

  「求法」:

  求得正法才能行得正路,行得正路才能邁向清淨彼岸。判別「正法」有三個簡要的標準:

  為大眾,不為個人

  即「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之謂也。

  「損人利己」是不可為,也是不可能的。損人是惡因,如何得善果?又今日我損人,他日人損我,冤冤相報,糾葛難了,非但無法利己,更是誤己惡業。

  利人才能利己,種善因得善果本是自然,人人互利便是吉祥人間。是以「為大眾,不為個人」才是正法。

  修自己,不修別人

  其一、修行者不以外境動心,不論順逆喜悲,皆能明白箇中自有因緣。處順不驕慢,更知惜福;處逆無怨尤,自省精進。六祖曾言: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簡而言之,真正的修行從自己開始。

  其二、修行沒有例外,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任何境界的提升,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就算佛也替不來的。從另個方面來說,如果遇著任何一個法門,可以無端賜人功德,或者加持就能解脫,多半不是正法!

  求智慧,不求名利

  名利有盡,智慧無窮。修行者明白名利終了,又是新一輪的糾纏;有可能利慾薰心,矇蔽了本有清淨;有可能福盡禍來,悲喜縈繞難以自持。

  只有探求解脫生死的智慧才是修行的最大意義:不被煩惱綁架,身心恆保自在,還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人生價值嗎?

  「修法」:

  修法最要緊就是「平常心」,未得之前是平常,既得之後亦平常。高談闊論僅僅口頭功夫,好聽好說卻未必能有好成就!常言「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4/5/13 上午 08:21:00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234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