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大眾對於出家人現象的一些非議

您是本帖的第 1048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大眾對於出家人現象的一些非議
omahhum999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大大善知識
文章:6629
積分:5722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2月21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omahhum999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大眾對於出家人現象的一些非議

 

 

問:網上時常有大眾對於出家人出門乘坐飛機頭等艙、坐豪車、戴名錶、使用最新款的iphone手機等現象的一些非議。那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呢?

 

  堪欽慈誠羅珠

 

答:我今天沒有戴名錶,真是太好了!如果出家人刻意地去追求奢侈的生活,把自己變成一個享樂主義者,這樣肯定是不對的。因為這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也不符合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更不符合佛的要求。但如果一個人不是刻意地去追求,而是自然就有了,那麼有了以後,他是不是一定要拋開這個呢?也不是。小乘佛教裡,如果今天一個人出家受戒,受戒完畢以後,他的受戒師父要給他講十一個要求,佛教裡面叫「十一個教言」。其中一個就是對生活方面的要求:生活要做到不墮兩邊。佛教裡面就講不墮兩邊,兩邊是指左右兩邊,也就是說生活不能走兩個極端。

 

    兩個極端中,一個是刻意地去追求奢侈的生活,像社會上個別人一樣去炫耀名錶啊、豪車啊,相互之間用物質來攀比,這絕對是不對的,出家人的生活不能刻意地追求奢侈。還有一個,就是刻意地去過貧窮的生活。不管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是不是佛教徒一定要當苦行僧,過很貧窮的生活?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但實際上也不是這樣。在沒有經過努力,自然而然有了一些奢侈品後,把這些奢侈的東西當作一個罪惡來看,然後強迫自己一定要遠離這些東西,認為自己不應該有這些東西,貧窮的生活才是我的生活,我應該刻意地去過貧窮的生活,這也是一個極端。

 

    所以小乘佛教的經典裡講,如果你不需要任何的奮鬥自然就有了,那是不是就可以過這種生活?比如說你有一整棟的樓,裡面有五百套房間。這樣的一棟樓,你一個人去用的話,也是可以的。因為你不是刻意地去過這樣的生活,你也沒有為了這個去奮鬥什麼,而是自然就有了。那自然有了以後,你過了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就不能解脫了?也不是,比如說,你只把這棟當作一個房子而已,沒有因為自己擁有一個這麼大的房子就覺得了不起,沒有這些煩惱,沒有這些負面的情緒和想法。車也是一樣,只是把它當作一個交通工具而已。你有一輛好車,你沒有覺得有什麼了不起,有一天沒有了這個好車,換成一個非常破爛的車子,只要能夠把你送到目的地,你覺得這個交通工具也可以。這樣看,(其他類似的情況)都是一樣的。你可以戴一個名錶,也可以戴一個幾十塊錢的錶,反正它能夠告訴你準確的時間就好了。是名錶還是一般的錶,這個都沒關係,你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時間錶。如果能夠保持這樣一個平常心,那都是沒有關係的。不僅僅是出家人,在家人也是這樣。

 

    很多人覺得,佛教徒就不應該過奢侈的生活,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其實佛教徒修的是心。物質是好還是不好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態。如果心態沒有調整好的話,這些很普通的錶、車、房子也會給你帶來煩惱;心態調好了以後,這些物質本身不是邪惡。比如說金錢,佛教永遠都沒有把金錢當作一個罪惡的東西。如果用得好,金錢也是有好的一面。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要求也不一樣。小乘佛教裡講,如果有人給出家人供養金銀珠寶,那這個出家人不能接受,他手一碰就會犯戒的。所以南傳佛教的出家人,很多時候身上都沒有錢的。如果兜裡面有錢,他們到超市去買東西,會把包擱在那讓收銀員來拿錢,他是不碰錢的,到現在也是這樣。但是大乘佛教裡,如果有人供養金銀珠寶,不接受的話那就又是犯戒了。要接受,但接受後必須要把自己當作一個金錢的保管員、管理者,而不是它的擁有者。把這個錢收了以後,要用到弘法利生、幫助眾生等方面,就是心態應該是為了弘法利生而接受這個錢。

 

    如果為了自己的享受然後刻意地去追求物質,則不管大乘還是小乘都不允許。所以出家人坐頭等艙,用電器設備,很多人會說,為什麼出家人要用蘋果手機呢?如果只是把蘋果手機當作一個通訊工具來看的話,那蘋果手機可以,什麼手機都可以,對出家人本身來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不過一般來說,出家人最好還是過比較簡單的生活,這樣是很好的,在別人的心目中也比較順眼,但也不是要刻意地去追求簡單。對於個人來說,要看怎樣才能夠保持比較平靜的心。如果有什麼東西讓你產生煩惱,那這個東西是要放棄的,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現在網上說的很嚴重,好像擁有這些東西就完全違背了佛教的教義。實際上也不是這樣,要看心。

 

    在家人也是這樣,有些時候我們也遇到有人問:在家人佛教徒學了佛以後,可不可以結婚,可不可以住很大的房子,可不可以一身都是名牌,可不可以背幾十萬幾百萬的包包?這些答案都是一樣的。一般在家人不太可能自然就有,但是如果不需要太多太多的奮鬥,因為各種原因自己自然擁有的話,那這個也是可以用的。

 

 

 

問:非常感謝您!您剛才一番話確實對我們有很大啟發。因為很多初學佛的人,剛接觸佛教的時候會有一種恐慌,覺得我要學佛了以後,我以前過的好生活不能再過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答;對,不是這樣的。比如說也經常有人問:剛學佛的在家人可不可以參加娛樂活動?參加正常的娛樂活動是沒有問題的,即使穿著打扮非常時髦也沒有關係。主要不是看外表怎麼樣,外表雖然破破爛爛的,但裡面都是忌妒、傲慢,各種各樣的煩惱,全部都非常的骯髒,那一點用都沒有。所以我們平時講,21世紀的佛教徒既要有佛學的修養,也要有科學的頭腦。年輕人的穿著打扮,完全可以非常時髦,沒有一點問題。有些佛教徒,可能因為某些個別的寺廟或個別上師的要求,吃的東西很簡單,穿的也是破破爛爛的,很多身上的衣服不男不女,他們覺得這樣很好,但其實這沒有什麼好的。所以佛教徒的穿著打扮還有言行舉止,要符合現代人的觀念,「與時俱進」這句話對佛教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佛教徒的言行舉止都與社會格格不入,那誰來學佛呢?佛教就邊緣化了,最後沒人去學,那本身也不是佛的意思。佛的要求是生活不要走兩個極端:既不要太奢侈,刻意地追求奢侈;也不要太貧窮,過正常的生活就好。如果自己有福報,生活過得好一點、奢侈一點,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如果自己喜歡簡單的、稍微貧窮一點的,不需要那麼多物質的生活,能夠讓心清淨,當然也可以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沒問題的。

 

答:謝謝您,相信很多年輕人因此就如釋重負了。謝謝!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8/21 上午 04:29:36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