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視訊:佛說無量壽經講記94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您是本帖的第 907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視訊:佛說無量壽經講記94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解脫之門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業餘俠客
文章:320
積分:4245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9月10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解脫之門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視訊:佛說無量壽經講記94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九十四課

視訊:佛說無量壽經講記94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JuUozNdkI&list=PLk4wE4t2Qg8RcQfnOeywj1YvtmhA4TR7w&index=94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

這是世尊進一步慈悲教導,生怕我們心生懷疑,喪失大利益。

世尊說:現在我給你們這些眾生宣說了無上的經法。講述了阿彌陀佛往昔如何攝集大願,發起無邊的修行,積累資糧,來莊嚴佛土。開示了你們淨土成就後,佛、菩薩以及國土的功德莊嚴。宣講了三輩往生各自的行法和所得的功德。闡明了濁世五惡、五痛、五燒的情況,教誡勤修五善,來免入惡趣,建立人天的基礎,然後一心修淨業,往生淨土,超出三界。為了避免落在邊地疑城,告誡大眾,一定要對於佛智不思議法門生起真實信心,不要被疑惑障蔽,墮在邊地,喪失大利益。我是以佛的現量來印定這個法門,完全是現量徹知後說出的諦實語,證明這一切都真實不虛。不但用語言開示,還進一步作加持,使得在場大眾都見到極樂國土的一切依正莊嚴。

凡是你們應做的事(生起信願行),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求得。不要在我滅度以後,對於佛的語言、經教還心生疑惑。不要以自己狹隘的心去揣測佛的智慧,對於這不思議法門狐疑不信,而退失大利益。淨土的一切事理因果,就像我所說的,或者加持給你們看的那樣,一一都真實不虛。你應該諦信佛語,堅定地奉行,這樣才能到達微妙殊勝的境地。

唐譯中說:「阿逸多,如來所應作者,皆已作之。汝等應當安住無疑,種諸善本。應常修學,使無疑滯,不入一切種類珍寶成就牢獄。」

世尊咐囑說:阿逸多,如來我所應當做的,都已經做圓滿了。應該為你們宣說的、指示的、告誡的,無論事理行證哪方面,應修應斷的哪一種,都做了詳盡的交代,建立了淨土大教。

你們作為弟子,知道本師有徹見萬法的智慧和平等周遍的大悲,所教導的經法沒有絲毫垢染,完全清淨,是真正離苦得樂的大道後,就應該安住在佛語的指示中,對此諦信不疑,奉持在心,依教修持各種善根。應當常常修學彌陀法門,在自身上不斷地生信、起願、修諸淨業,與佛相應。不要因懷疑而停滯不前,不要入到邊地疑城,而錯失大利。得失在信疑之間,有信則直下得大利,有疑障,心被封閉了,就發不起淨業修行,不能得蒙佛光加被,就會困在邊地。

「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經法」,指正宗分裡講的一切淨土事理因果的妙義,這都是佛以一切種智如實照見而宣說的。這裡的每字每句都具有無量妙義,內涵極其深廣。

「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令見」,指由於佛的加持,使得淨土現在眼前,讓大家都親眼目睹。「一切所有」,指極樂國土裡的一切器情莊嚴,包括主尊阿彌陀佛,眷屬無量海眾,國土的莊嚴境相等等。這一切都無礙現前,歷歷在目,大家才確信這事真實不虛,毫無妄言。

比如,有人想:人哪能飛上天?這時來一架直升機,直接迅速升空,他見了就不得不信。或者說:怎麼坐在家裡就能知道天下事?這不可能。那就讓他上網,親眼看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就相信了。同樣,有些人想:極樂世界真那麼殊勝嗎?國土純一清淨,水鳥花林都能說法,光明遍照,受用自在,這不是神話嗎?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怎麼可能?一往生就報得如佛般的相好,而且神通無礙,量級都以百千億那由他為最下限,能飛行十方,遍供諸佛,哪有這麼好的事?那時,釋迦佛一加持,極樂世界的情形全部現在眼前,大家一看就不得不信,而且深受感動,歎未曾有。這才知道,彌陀願海已經成就,阿彌陀佛的利生事業真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確實是特殊的法門,一一都不可思議。

「所當為者,皆可求之」,這是世尊教導我們,自己要有一個決斷。佛教導的責任已經盡了,但怎麼生信、立願、起行,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必須自己作決定,誰也無法代替。

大家好好想一想:我聽了這個法後,該怎麼做呢?是不是現在就要開始啟動呢?不能光是聽聽就完了,覺得跟自己無關。要知道,這是關係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而且是永世大安樂的事,怎麼能不考慮呢?

想一想:在你一生之中,對於升學、工作、成家等等,都會考慮很久,會很認真地打算,多方面地比較,生怕吃虧。對自己有利的事,一個也不願錯過。但是,對於有極大利益,極好、極快、極深遠的彌陀願海法門,為什麼不去考慮,反而漠然置之,隨便放過呢?

現在,每個人都該覺悟了,作為心志成熟的人,應該為自己永世的利益作個打算。你要想:在所有事情中,有沒有比這更重大的事?有沒有比這更深遠的事?有沒有比這更簡易、直捷,得到的利益更大的事?要好好想一想。

內心一旦確認,這事確實重大,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會決定下來:我一定要求到它,真正實現這個大利。這就有了志願。之後就要具體落實,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每天該怎麼修學,一步一步地想好,然後發出實際行動來。否則,流於空談是沒有實義的。

世尊說:你們所應當做的,現在都可以去求、去做。我們都得了人身,六根具足,應該發起主動力來,去作淨土法行。眼睛可以看經,耳朵可以聽聞,口裡可以讀誦、宣講,身體可以禮拜,意識可以思維、運心,念佛、讚佛、拜佛、觀想等等,這些淨土法行都能行持。一旦真正下了決心,有了願力,以後就能開展出無量無邊的法行功德,會走得越來越順利、深廣。

總之,往生成佛的路是在自心上走的,現在路線已經明了,大家要盡快下決心,邁出第一步,然後不斷地升進,自己走出這條成佛的路來。

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這是世尊教誡我們,不要因疑心停滯不前,入於邊地。

其實,佛不但教導我們淨土經法,對於跟佛同一血統的七萬釋種,包括自己的父王,開示的也是念佛法門,並授記他們命終都將往生極樂世界。只要把彌陀名號置於心中,相續不斷地運轉,就必然即凡心成佛心,轉穢土為淨土,從有念入無念,由往生證無生。這就是極奇特的方便,所以不要懷疑,不要疑心自障,而發不出淨業的修行,被困在邊地疑城。

佛是這樣再三地慈悲叮嚀,我們聽後應該感戴佛語,盡此一生,奉行不渝。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世尊說:隨著眾生福德遞減,沒有能力受持佛法的緣故,佛經就會一部一部地滅盡。首先是《涅槃經》《楞嚴經》,這樣漸次地滅盡,人們陷在深重的苦難中,那時,只有依仗彌陀願海的力量才能得度。我以特別的慈悲,哀愍末世眾生,特別加持這部經,留到最後一百年,作苦海的慈航。那時,只要有眾生遇到這部經,隨著他的意願,都可以得到度脫。(釋迦佛正法住世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這些時期都過去了,就叫做「滅盡」。)

為什麼本經在最後百年裡還能度眾生呢?這是因為淨土經法成就了無上的方便,也是彌陀世尊度生的本懷。佛在因地時,歷經五劫結成大願,又通過多劫修行積資,最後功行圓滿,成就了極簡易的方便,使得任何人都修得起,下至惡趣眾生,都能生到淨土,得到極殊勝的利益。

這是一個驚天動地的立願。因為按一般情形,必須有相當高的修證,才能生到這麼勝妙的淨土,否則因果不符。但阿彌陀佛有特殊的願力,通過無量劫的努力,使得它成了事實。這個大願給我們苦難世間的凡夫帶來了極大的希望,就連旁生,如果因緣好的話,給牠念念佛,也有往生的機會。虛雲老和尚在雲南雞足山時,有一隻公雞很凶,總是啄別的雞。後來老和尚為牠開示,作皈依,之後牠每天跟著大眾一起上殿。教牠念佛,牠就發出「佛佛佛」的聲音。兩年後,一天下了晚殿,牠在佛前舉翅仰頭,站著就往生了,身體幾天都不動。諦閑老法師在溫州頭陀寺做住持時,大眾每天念佛。有一隻大公雞總是跟在人們後面,也嘎吧嘎吧地叫著,跟著一起念。後來在大殿佛前,也站著往生了。

這就看出,這個法門是第一方便。它極高深,表現出來又極平易,這兩個合在一起,我們就會真正地感歎,敬仰佛的願海。彌陀願海成就了極大的普度力量,到了最困難的時期,對於其他法門,眾生被業障逼得根本無法領會,更不能修持,然而這個法仍然能發揮它度生的神功力用,只要教會眾生念這六個字,就都能得到度脫。

有的人對此起顛倒想,認為這太簡單,誰都能修,所以很差勁,並不殊勝。豈不知人人修了都能即生解脫,正體現出它無上的力量。所以說,淨土大法如天普蓋,似地均擎,它能普遍地載荷無量眾生出生死苦海,而且極其簡便順利。它有極大的攝化力量,能無礙地轉眾生心,所以叫做普度法門,叫做一乘悲願。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這是舉未來法滅時的情形。

《淨影疏》中說:「佛以慈悲憐憫眾生,故法滅後,獨留此經,百歲濟度。以此經中開示淨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經》顯示佛性,教聖中深,聖人先隱,為是先滅。此經教人厭苦求樂,濟凡中要,為是後滅。

釋迦佛以慈悲憐憫眾生,在法滅以後,特意留此經住世,在百年裡救度眾生。因為這部經裡專門開示了佛國淨土,使人求生,即生能得度脫,所以單獨留這部經住世百年。《大涅槃經》顯示了佛性,是主要教導聖人的甚深法門,到了後末世,聖人先隱沒,沒人能瞭解的緣故,所以最先滅盡。而《無量壽經》開示善惡取捨,教人厭苦求樂,是救度凡夫的靈丹妙藥,是極重要的法門。所以最後滅。

這就體現出它方便至極,寓高深之理於平易之中。它的修法非常簡單,借助佛力,只要自己能生信,口裡念這六個字,就都可以修行。其他法要透過高深的教理,或者有很高的悟性才能修,沒有一定的慧根,就沒辦法開解。這個法雖然極高深,但它表現為極簡易,容易入手。只要有信心,肯一心執持,即生就能解脫。就像極高深的物理學,普通百姓很難理解,但出現了一個最便利的產品,雖然原理很深,但用起來方便,所以人人都能用。

總之,一直到後末世最後百年,眾生還能念得出這六個字,還能出這個善根。只要有信願,念佛就都能往生,無不如願實現。彌陀願海是真實本願,不會因時空的推移而喪失威力,何時何處,只要符合這個條件,都決定往生。這何其簡單,能夠普度萬類,確實是無上方便的法門。

「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這是講明留此經住世的利益。

《淨影疏》說:「法滅盡後,百年聞者,尚得利益,往生淨土,況今聞者,何有不生?唯佛留意,明今聞經,有求去者,定得往生,莫自疑慮。」

在法滅以後,最後百年裡,人們聞信這部經尚且得利益,往生淨土,何況我們今天聞信,哪有不往生的道理?佛留下這部經,也是告訴我們,只要有信心,希求往生,就決定能成辦,不要懷疑。

到了後末世無比艱難的時代,環境非常惡濁,世間充滿了鬥爭、煩惱,處處充斥著染污緣,使得人心很難安定。在那個時代,人的心力那麼弱,還能起信念佛,被佛攝持到淨土,何況當今的情況並沒有那麼嚴重,往生就更有希望了。

雖然相比百年之前,這個時代的苦難已經很重了。不要說百年,二三十年前,人們都比較清閒,白天上幾個小時的班,早中晚都比較安閒。但現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心根本停不下來,整天陷在嚴重的散亂、奔忙當中。然而相比於未來法滅時期還是好很多,至少每個星期還有休息日,每天還能抽出一點時間,只要自己能把握好,不去浪費時間,錯失機緣,還是能閉起門來,安心修行,這就很有希望。這樣能發得起信心,不斷地學下去,就會有越來越深的願欲、欣求。念佛、修各種淨業,也會越來越得力,會逐漸相應的。

我們過去世就是因為不爭氣,才無數次地錯失良機,爭氣的話,早就生到淨土,成聖成佛了。那麼,這一世不要再錯過了,這回錯過就真錯過,不曉得多少億年才能重現。所以,每個人都要好自為之,不要氣餒,要努力爭取。只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就決定順利往生。

佛語彌勒: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這裡通過五難來較量,顯示對於《無量壽經》,這個佛智不可思議法門信樂受持,是一切難中最難的事。這跟《彌陀經》講的「兩難」——釋迦佛於濁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二者是同一意趣。

佛告訴彌勒菩薩:如來出興於世,很難值遇。佛出世後宣說經法,難以得聞。宣說菩薩殊勝法藏,諸波羅蜜多行法,能夠聞到也極其難得。聞到大乘法後,還能遇到善知識,來實際修行,更是非常難得。在這一切難當中,唯獨以聞到這部經後信樂受持,為難中之難,再沒有更難的了。

 「如來興世,難值難見」,只有眾生的善緣成熟時,如來才應現於世,在人間示現八相成道,宣說各種法教來引導眾生。而大多數時間,眾生都處在嚴重的業障中,心非常混亂、污濁、惡劣,就無法感得佛出世說法,所以,在漫長的時期裡,都處在無佛出世的暗劫中。兩者去比較的話,就不止萬分之一、億分之一,相差極其懸殊。

要知道,集聚善的緣起非常難,而惡的因緣卻很容易累積,還會不斷地迅猛增長。就像當今時代,人心普遍諂偽惡劣,造惡深重,而且陷在惡性循環,混亂的勢力不斷地增長、擴大,人心越來越迷茫、顛倒,很難修集善法。最後到法滅的時期,世界一片黑暗,連正法的名稱都聽不到。可見,造惡容易行善難,要經過相當漫長的時期,人們的心回轉過來,行善修福,到了一定程度時,下一尊佛才出世。可見佛出世非常難。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淨土法門的理體是不思議佛智慧,完全超出語言、思量的範疇,連聲聞、緣覺、菩薩都無法憑自力向他人指示,哪裡是一般善根淺薄的人所能信受的呢?對於一些共同的法門,大家都比較能接受,因為是妄識境界裡的事,還可以揣摩、分析、觀察、試驗等等,還能舉出相關的譬喻,大家就覺得很好懂,容易相信。唯獨佛智法門,完全是佛的行境,眾生只能憑信心來入,這又要有深厚的善根才能發起。

首先,「若聞斯經」,是指佛傳這樣的經法非常難,所以難以得聞。佛的說法契理契機,不會失去時機。當說時不說,就叫失了機;不當說時說了,就叫失了時,都是愚癡的表現。佛沒有愚癡,說什麼都恰到好處,完全是因緣成熟時,應運而現。佛並沒有個人意志,一切都是任運而現,因緣不到就說不出這個法。當眾生的善根到了一定量時,才能應運出現這部《無量壽經》,彌陀光明才開始普照世間。

所以,難就難在因緣難以積聚,它的幾率非常小,像曇花一現那樣。幾率小,是指要承受這個不思議法門,必然是無量劫善根成熟的果報,善根不夠的話,講了不但不生信,反而誹謗,這就很糟糕。而且,這並不是人天乘法,也不是四諦十二緣起的教,也不是通途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法,如果因緣不成熟,佛說了,大家也會感到莫名其妙,無法生信。

要知道,任何法都有它的法運,淨土經法也要待緣而興。這也是法界自運轉,無法勉強。世尊說:以我的語言來印定,這件事叫做難中之難。其他都可以說難,從幾率去算的話,比如說萬年出現一次,億年出現一次,或者說無數人當中只出現一例等等,相比來說,宣說淨土經法是最難的。這不是為了顯示這個經法,特意虛假來說,這完全是佛智慧印定的事。

「信樂受持」,指信樂本願,受持名號,這也就是往生正因。比如第十八願說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有了信樂的內涵,下至十念都能往生。但這種心極難出現,因為這是不可思議的佛智法門,宿世沒有很深的善根就難以生信。

它超出通途教法,非常特異,完全是佛的量,是彌陀法界藏心的起用,完全超出常情。沒有大善根的人信不了法門的深廣處,就出不來很深的信心和願力。就像馬鳴、龍樹、天親、永明等的大菩薩、大祖師,他們有極深厚的善根,對於佛語完全信受,所以能對此法深信不疑,能夠全心地擔荷,真正接受這個不可思議的超常法門。

這個法門極為奇特,它能攝受無量的根性,下至小飛蟲小爬蟲,全部都攝受,所賜予的利益又極其殊勝廣大,能讓人一生就頓超三界,高登淨土,所以超出其他善法,叫做諸善之王,能圓攝佛的功德。就像一個跛子,憑自力連驢都跨不上,但他坐上飛機,瞬間就能飛到天上。同樣,借助佛力加被,只要有信心,凡夫也能很快證果。通常來說,要在三大阿僧祇劫裡修菩薩道才能成佛,但一個人修淨土法,一生信願持名,結果不必經歷漫長的時劫,很快就往生,往生後很快就成佛了。又比如要實現普賢願海,按一般途徑的話,不知道要多少劫才能達到,但以信願念佛,一往生就能成辦。這麼比較就知道,淨土法門極其不可思議,對於這樣極其稀有難信的妙法,能夠信樂受持,要知道這個人在多劫當中,必定在無量佛前種過深厚的善根,積累過無量的資糧,極其難能可貴。

這就知道,聞法後能生起真信切願,一心修持的人,一定是累世種過無量善根的人。比如有些老婆婆,沒讀過書,也很貧窮,但她能生信,肯一心念佛,這就是過去多生修過無量善根的結果,只欠這一生,所以今生一聽到就生信,就能一生執持。換言之,能容受這麼稀有、殊勝、難信的法,一定有相應的器量。換一個人的話,根器不夠,眼光很淺,就只能接受一些淺近的事情。比如,有些人只能接受小乘法,大乘法接受不了。或者在大乘法裡,只能接受一般權教六度的法,認為通過修因來證果,那他相比於圓教的人,善根就淺。而淨土法屬於特別法門,能真正容受它,相信佛的不思議智慧,必然有多劫的善根,非常稀有難得,所以佛說,這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總之,這裡的「難」,不是指法難修,而是說具有善根福德來承受這個法非常難得。真正信得了,成就就非常快,能使得無量劫的修行變得極其簡易、順利,一生就頓超生死,轉凡成聖。

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世尊宣說了彌陀本願的本末究竟、因果事理等種種真實之事,以彌陀願義教導眾生使其往生,這就是全經的旨趣。

「如是作」,指序分中世尊光顏巍巍,威容顯耀等示現瑞相。

「如是說」,指從最初說彌陀本願,到最終的願成就文之間,如事實而說。也就是如彌陀本願的發起成就因緣,以及成就果德,一如真實法而說。

「如是教」,指「佛告彌勒」以下的經文。世尊做了各種教誨,最終歸結在勸導大眾信願往生,如教修行。

「應當信順,如法修行」,是結勸眾生起願生信,順佛教導,如法修行。整部經所說的,最終就結歸在如實信心當中。

爾時世尊說此經法,無量眾生皆發無上正覺之心。萬二千那由他人,得清淨法眼。二十二億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萬比丘,漏盡意解。四十億菩薩,得不退轉。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於將來世,當成正覺。

這一段標明了大眾得益的情況。

那時,世尊說完這部無量壽經法,無量眾生都發起無上菩提心。《淨影疏》說:大眾聽聞了阿彌陀佛是如何發願修行,成就淨土,攝化眾生後,也願隨佛而學,與佛同願同行,同果同證,叫做發無上正覺之心。一萬兩千那由他人,見四諦,證須陀洹果。二十二億的諸天人民,證阿那含果。八十萬比丘,諸漏已盡,心得解脫,證得阿羅漢果。四十億位菩薩,得到不退轉。《淨影疏》說:大乘眾生聞到了阿彌陀佛的威德廣大後,生起堅固心,願求得與佛同等的果位。以這個堅定的願心,將獲得不退轉。而且,發誓救度一切眾生,披上了弘誓鎧甲而自莊嚴。以這個弘誓的功德,在未來必定成佛。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十方國土,百千音樂自然而作,無量妙華芬芬而降。

那時,三千大千世界出現六種震動,光明遍照十方世界,百千種音樂自然響起,無量妙花從空中芬芬降落。

在序分中,佛顯現光顏巍巍等奇特瑞相,在本經末又顯示大地震動等瑞相,就是為了表示鄭重,給眾生證信,勸導眾生對於極其難信之法生起真實信心。《淨影疏》說:如來化導眾生的心非常周全齊備,為了增上教法的力量,使得眾生信受,又以神力動地放光,空中雨花,奏起自然音樂。《嘉祥疏》說,這是以感得瑞相來證明本法的真實。

佛說經已,彌勒菩薩,及十方來諸菩薩眾,長老阿難,諸大聲聞,一切大眾,聞佛所說,靡不歡喜。

佛講完此經,彌勒菩薩以及十方世界來的諸菩薩眾,長老阿難,諸大聲聞以及一切大眾,聽佛所說的經法,無不歡喜。

這顯示了佛宣說本法所產生的廣大法益。淨土大教契合無量眾生,包括以彌勒菩薩為上首的十方無量菩薩,以及長者阿難為代表的諸大聲聞,乃至一切天龍八部等,會場無量大眾由於聞信了彌陀願海,感戴世尊的恩德,自己已得當得無量利益,因此無不歡喜。

「歡喜」,可以解釋為,緣於說者清淨、所說法清淨和依法得果清淨這三個原因。宣說本經的釋迦如來,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這是說者清淨。所說的極樂依正莊嚴海,都是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是所說法清淨。依於本法修行,能橫出三界,徑登不退,一生補佛,究竟寂光,是得果清淨。因為具三清淨,聞者得無上法益,所以無不歡喜。

《無量壽起信論》中說:「此經具無量壽全身,亦具一切諸佛全身。於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聞此經者,於無上道永不退轉。至經藏滅盡,此經獨留。所以佛慈加被,殊異餘經。奉勸後賢,普同信受。」

這部大經具足了無量壽全體的事理行證等,也具有一切諸佛的全身。(此經的理體是極深密的無上果覺境界,是一切諸佛所行,是釋迦佛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也是依於一切諸佛所證的甚深密藏。)能夠對此信入,就能以佛智為己智,因為所信的是佛的行境,如同自身具有一切佛智一般。因此說,聞信此經的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他能直接信入佛智不思議行境,以這個善根,就能永遠不退轉於無上菩提。)到了後末世,經藏依次滅盡,最後百年獨留此經住世,廣度含識。所以,佛以慈力加被,使得它有別於其他經典,成為度生最廣、最久的特異法門。奉勸後來的賢者,應當一同信受這部淨土經法。

佛說無量壽經卷下

 

《無量壽經》是如來稱性的極談,是一乘了義、萬善同歸、三根普被、頓超生死、解脫成佛的不思議圓頓法門。它不但統攝了事理因果,融會了顯密性相,而且詳細地講述了兩土的苦樂差別,引導眾生斷惡行善、欣厭出離、發菩提心、證入淨土玄境。確實是照真達俗的大法,成為淨土一百幾十部經論的綱要。

本經在《觀經》和《阿彌陀經》前到達東土,從漢代到宋代之間,共有十二次翻譯。後來慧遠大師在廬山結蓮社,開啟了淨土宗風。唐宋以前,淨土法門興盛時,都一直以《無量壽經》為修學和弘揚的根本。按照佛的授記,直到法滅的最後一天,本經一直常住世間,廣度眾生。所以,廣弘本經是極重要的大事因緣。

這一次我也盡力作了教理上的深入闡述,力求在各方面講細、講透、講圓滿。著眼點是在學人心中真正建立淨土信仰,從這裡發願起行,往淨土的果地進趣。第一次這樣深入講解極為重要。實際上,正因為這樣深入地開顯,凡是肯用心講聞思維的人,一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認識,建立起了淨土大觀念,這都非常可喜。這樣才能真正走上往生之路。

有了這個基礎,往後的重點就是把這部經落在實修上。淨土法門的宗要是信願行,這三個字叫做淨土三資糧,每一個字裡都有很多內容,有很深的內涵。怎麼在自身上修出這三資糧,就是往後的重點。

比如信心,怎麼來發起六種信心、兩種信心或者三種信心?要給出實修的方案,講明產生它的途徑、修持的方法和達到的各級標準。或者怎麼修出淨土的願?怎麼把出離心、菩提心配在這上修?也都要給定實修的方法。怎麼修欣厭的心,把苦諦、集諦和極樂國土的莊嚴對應起來,一項一項地觀察,來發起欣厭,引出求往生的心?還有怎麼實踐正行和助行?每一條的修法如何?標準是什麼?本經裡的三輩往生的各項修行,以及五惡五痛五燒等的教誨,怎麼具體排成表格來修正行為?都要有切實的做法,把經教放在自身上修,而不是簡單聽聽。而且,怎麼來念佛?座上怎麼修,座下怎麼修?出聲怎麼修,默念怎麼修?日常的四威儀中怎麼修?這都是大家往後努力的地方。

淨土法門像大海一樣深廣,凡夫哪裡能測到它的底蘊?我們要做的是依教奉行,以能做一點就做一點的實行態度,逐步地前進。既然我們選擇了以今生往生西方來解脫成佛這條路,那當然要靠定阿彌陀佛、靠定四十八願、靠定《無量壽經》。這就成了跟自己關係最密切的事,要一生依止它、仰賴它、實行它,就像每天要吃的主食那樣。

這次學習是很好的開端,但不是學了就放在經本上,而是要實際展開對本經十法行的操作。這也是世尊的教導,佛明確說到,要「專心信受,持誦說行」,要「信順,如法修行」。依照佛的教導來實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願與大家共勉!

最後把這次講聞的善根,回向法界一切有情同生極樂世界,同見阿彌陀佛,同成無上佛道,同度無邊眾生!並請大家念誦《普賢行願品》印持這些善根,發願生生世世行持普賢大行,以往生西方作為成就的捷徑。

 

思考題:

1為什麼世尊獨留本經在最後百年裡度眾生?那時的眾生更加業重福薄,還能因此得到度脫嗎?

2、為什麼聞此經後信樂受持,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3、概全經的旨趣,並談談自己學了本經後得到的認識,以及往後修學淨土法的打算。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6/29 上午 09:09:52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