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入中論自釋61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您是本帖的第 86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入中論自釋61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解脫之門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業餘俠客
文章:320
積分:4245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3年9月10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解脫之門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入中論自釋61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第六十一

視訊:入中論自釋61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Q5skYbrBs

此中外空。頌曰:

由本性爾故 色由色性空

聲香味及觸 並諸法亦爾

色等無自性 是名為外空

其次說到外空。頌中說:由於本性如此的緣故,形色、顯色等色塵,由它自身的體性而空,其他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以及各種法塵也一樣,這一切色等外法都無有自性,這就稱為外空。

經云:「云何外空?外謂外法,即是色等。色由色空,乃至法由法空。」如前「非常非壞,本性爾故。」等廣說義,遍入下釋一一空中。

《般若經》說:「什麼是『外空』呢?外是外法,指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這也是色由色當體空,乃至法由法當體空。」跟前面解釋的「非常非壞,本性爾故」等一樣,那些廣說的意義也都要放到這裡和以下解釋的每一種空當中,即每一種空既不是常,也不是斷,本性就是如此的。

頌曰:

二分無自性 是名內外空

經云:「內外諸法,無內外法自性,名內外空。」

《般若經》說:「內外諸法,都沒有內外法的自性,以自體而空,叫做內外空。」

「內外法」,《大智度論》中解釋為內外十二處,另有一種解釋是指根身,因為它處於外色等和內眼等的中間,所以叫做內外法。

頌曰:     

諸法無自性 智者說名空

復說此空性 由空自性空

空性之空性 即說名空空

為除執法者 執空故宣說

由於諸法無自性,智者就對此安立「空」的名字,之後又說這個空性,也是由它自體而空,對於空性的空性,就稱之為「空空」。為了遣除執著諸法的人,把空性執為實法的緣故,再度宣說空性也是空的。

眾生首先執著一切法實有,為遣除這種實執,智者說一切法都無自性,是空性,然而在聽說「空性」後,又認為有個「空性」的實法,為了遣除這個執著,又說空性也是空的。

經云:「云何空空?空謂一切法空,此空復由空空,是名空空。」有執空性為實法者,為破彼等執空法故,說此空空。如云:「為破諸分別,故說甘露空,若復執著空,佛說極可呵。」

《般若經》說:「什麼是『空空』呢?空是指一切法空,這個空也是由它自體而空,所以叫做空空。」有人聽到空性時,執著空性是個實法,為了破除他們執著空法的緣故,而宣說了空空。如龍樹菩薩所說:「為了破除眾生的各種虛妄分別,佛宣說了甘露空性,如果有人學空性後,又執著空為實法的話,佛說這是極應呵責的。」

頌曰:

由能遍一切 情器世間故

無量喻無邊 故方名為大

首先解釋什麼是「大」。大指十方。由於十方能周遍一切情器世間的緣故,以及它無量無邊的緣故,所以稱十方為「大」。

離十方外,別無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由方能遍一切眾生(這是廣義詞,指眾緣所生的情器世間),故名為大。由遍十方而修慈無量等,十方即是無量之喻,由無邊際,故亦名大。

稱方為「大」有兩個原因:一、離開了四方、四隅、上下等十方外,沒有其他的有情世間和器世間,由於方能夠周遍一切情器世間,所以稱為大。二、由於修慈等四無量心時,是遍緣十方世界的有情而修,即因為所緣無量,而稱為四無量心,所以,「十方」就是無量的譬喻(指所緣境像十方一樣無有限量,以「十方」作為表達無量的譬喻)。由於十方沒有限量、邊際的緣故,因此也稱之為大。

頌曰:

由是十方處 由十方性空

是名為大空 為除大執說

由於十方處所,以它的自體而空,所以叫做大空。這是為了遣除執著大或方為實有而宣說的。

經云:「云何大空?謂東方由東方空。」有執十方無量,於十方上起實大執,為除彼執,說此大空。如勝論派執方為實。

《般若經》說:「什麼是『大空』呢?就是東方由東方自體而空等等。」有人執著十方無量無邊、廣大無際,在十方上起實有「大」的執著,認為十方是實有的大,為了遣除他的妄執而宣說大空。比如勝論外道等執著方為實法。

頌曰:

由是勝所為 涅槃名勝義

彼由彼性空 是名勝義空

為除執法者 執涅槃實有

故知勝義者 宣說勝義空

由於是殊勝的所為或所知,所以涅槃又稱為勝義。勝義是由它自體而空(不是其他法空而涅槃不空,而是涅槃當體即空),所以叫做勝義空。為了遣除執法者執著勝義實有,所以了知勝義的佛陀宣說了勝義空。

經云:「云何勝義空?勝義謂涅槃。當知此中涅槃由涅槃空。」有執涅槃為實法者,為除彼執,故說此空。義謂所為句,或所知句。

《般若經》說:「什麼是『勝義空』呢?勝義就是涅槃。要知道,這裡涅槃就是由涅槃自體空。」有人執著涅槃是實法,為了遣除他的實執,所以宣說勝義空。「勝義」的「義」字,指所為或所知,即勝義是最殊勝的所求之果或是最殊勝的所知。

頌曰:

三界從緣生 故說名有為

彼由彼性空 說名有為空

三界中的諸法,都是從惑業的因緣所生,因此說是有為法(有漏有為法)。有為法就是由有為法自體空,所以叫做有為空。

經云:「云何有為空?有為謂三界。當知此中欲界由欲界空。」

《般若經》說:「什麼是『有為空』呢?有為指欲界、色界、無色界。要知道,這裡欲界就是由欲界自體空(色界也是由色界自體空,無色界也是由無色界自體空)。」三界裡的任何法都是正顯現時當體即空。

頌曰:

若無生住滅 是法名無為

彼由彼性空 說名無為空

凡是因緣和合的法,緣聚則生,緣續則住,緣散即滅,這就是有為法的三法相。與它相對的,如果沒有生、住、滅,這樣的法叫做無為法。既然無為法是觀待有為法安立的,沒有有為法,就無法安立相對的無為法,也說不出這個名稱,所以無為法也是假立,由它自己的體性而空,這就叫無為空。

言由彼者謂由無為。經云:「云何無為空?無為謂無生、無滅、無住、無異。當知此中無為由無為空。」

頌中說的「由彼」指由無為法自體。《般若經》中說:「什麼是『無為空』呢?無為就是無生、無住、無異、無滅的法。要知道,這裡無為法是由無為法自體而空,並非有一個實有的無為法。」

頌曰:

若法無究竟 說名為畢竟

彼由彼性空 是為畢竟空

「究竟」指邊,即常邊、斷邊、有邊、無邊等,如果諸法沒有常斷等任何二邊,就叫做「畢竟」。畢竟是由它自體而空,這就是畢竟空。

經云:「云何畢竟空?究竟謂常究竟斷究竟,若法究竟不可得,是名畢竟。當知此中畢竟由畢竟空。」

《般若經》說:「什麼是『畢竟空』呢?究竟指常究竟、斷究竟等,如果諸法的究竟或邊不可得,就叫做畢竟。要知道,這裡畢竟是由畢竟空自體空。」意思是說,「畢竟」這個概念唯一觀待諸法而安立,所謂的此畢竟、彼畢竟等。以此法、彼法不可得故,「畢竟」也就不可得,所以畢竟不是有獨立自體的實法。

頌曰:

由無初後際 故說此生死

名無初後際 三有無去來

如夢自性離 故大論說彼

名為無初際 及無後際空

由於沒有初際和後際,所以生死叫做無初後際。三有並無實法,也就無去無來,如夢境般無有自性,因此,《大智度論》中說,這叫做無初際和無後際空。

經云:「云何無際空?若法初後不可得,則無中間。若法初後中間俱不可得,即無去來。當知此中初後中間,由初後中間空,非常非壞。」初謂初際,後謂後際。

《般若經》說:「什麼是『無際空』呢?如果一個法初和後都不可得,也就沒有中間(中間是相對初、後安立的,既然沒有初和後,也就沒有中間)。如果一個法初際、後際以及中間都不可得,那就沒有去來(從過去到現在叫做來,從現在到未來叫做去,既然初、中、後三際都沒有,也就沒有來和去)。要知道,這裡的初中後是由初中後自體而空,既沒有常,也沒有斷。」這裡的「初」,指最初的邊際,「後」,指最後的邊際。

 

思考題:

1、「諸法無自性,智者說名空,復說此空性,由空自性空。空性之空性,即說名空空,為除執法者,執空故宣說。」

1)什麼是「空空」?

2)前後兩個「空」字分別指什麼?應如何理解?

3)宣說空空的必要是什麼?

4)既然為了破除執著實有而宣說空性,又說這個空性也是空,如此一來,為了破實有而說的空性,是否因「空」而成了無意義?為什麼?

2、為什麼稱十方為「大」?眾生是怎麼執著「大」的?為什麼說「大」是空性?

3、什麼是勝義空?既然它是空性,我們是否有必要求取勝義?對此應如何理解?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21 上午 08:58:25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