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慧悟人生荷擔科學未來——索達吉堪布山東理工大學演講

您是本帖的第 995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慧悟人生荷擔科學未來——索達吉堪布山東理工大學演講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慧悟人生荷擔科學未來——索達吉堪布山東理工大學演講
慧悟人生荷擔科學未來——山東理工大學演講

2012 10 27 日』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主持人致辭:

請全體起立,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尊敬的索達吉堪布!下面,請允許我對堪布做個簡單介紹。

索達吉堪布是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大法師,對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乃至傳統文化,堪布都有深入研究。

除了是一位傳統意義上的佛學大師,堪布還是深受當代大學生喜愛的心靈導師。近幾年,堪布應邀在國內外多所高校演講,與知識分子們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他的開示充滿智慧和幽默,像一股潺潺的清泉,淨化了人們的心靈,開啟了人們智慧的寶庫。

能邀請到這樣一位大師,對我們來說是個殊勝的機緣。機會來之不易,希望各位放下煩惱,放鬆身心,專心聆聽。好,下面有請堪布給我們帶來慧悟人生荷擔科學未來


感謝主持人的熱情推介!也感謝山東理工大學提供今天這個交流的機會!

淄博是齊文化發源地,歷史上曾湧現過無數智者​​和高僧,來到淄博,我感受到了深厚的歷史底蘊。我想,置身於這種環境,各位對傳統文化應該有著濃厚的興趣。

接下來,我將和各位分享對人生和科學的一些想法。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們共同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下午。

 

一、慧悟人生

今天,人類正享受著物質發展和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我們的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不再像過去那樣吃不飽、穿不暖。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擁有了幸福的人生?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生活已有保障,可是許多人依然不滿足,還在追求更奢華的生活——吃得更好、穿得更靚、住得更高檔……換言之,人們的六根還在追求更大的刺激——眼追逐更好的美色、耳追逐更好的妙音、鼻追逐更好的香氣、舌追逐更好的美味、身追逐更好的樂觸、意追逐更多的信息。這一切,使得人們的生活異常忙碌。

我們看“忙”這個字,左邊是“忄”,右邊是“亡”,合起來意思就是“心亡則忙”。這就是現代人的真實寫照。

在忙忙碌碌中,許多人已經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因此,我們不妨放慢奔波的腳步,讓浮躁的心靜下來,對人生作一番思考。

曾有人問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我回答說:“追求幸福。”我覺得這是個普適性的答案,的確,不管對什麼人而言,幸福都應該是根本的需求。

可悲的是,雖然人人想擁有幸福,真正幸福的人卻寥若晨星。更糟糕的是,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優越,人們的幸福感反而越來越低,內心的空虛、憂傷和焦慮則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大家也要從佛學和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否則,在這個迷亂不堪的時代,不要說擁有幸福,恐怕連面對現實的勇氣都不會有。

前幾天我在上海交大講學,有一位老師講述了他學佛的因緣:“幾年前的一天,當我步出一棟大樓時,見到一位美女從寶馬車出來,匆匆走進大樓。幾分鐘後我回到大樓,剛到樓下就听到一陣驚呼:'跳樓啦!'緊接著,'砰'的一聲,一個人落到堅硬的水泥地上。我定睛一看:不就是那位女士嗎!我的腦海一陣轟鳴:怎麼會這樣?剛才還好好的,現在已成為血肉一灘!目擊這場悲劇後,我不得不開始思考: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不久我遇到了佛法,佛法給了我問題的圓滿答案。從那以後我的生活悄然改變,工作之餘,我開始抽出時間學習佛法。”

各位或許沒有這麼血淋淋的經歷,不過,死亡照樣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著,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有意無意忽略了這個事實。因此,大家也應反躬自思: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二、荷擔科學未來

(一)、重新審視科學

21 世紀是科學昌明的時代,為了讓科學更好地服務於人類,我們首先應該對科學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1. 科學的負面效應

不可否認的是,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科學也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應。

拿互聯網來說,一方面它非常便利,許多事情上網就能完成;另一方面,它也戕害了不少年輕人。由於思想不成熟,缺乏抵制誘惑的能力,許多未成年人成天泡在網上,沉迷於網絡遊​​戲和色情網站,嚴重影響了身心健康。鑑於此,不少有識之士甚至將網絡比喻為“電子海洛因”。

通過上網,雖然可以學到一些知識,可是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也使得人們無法像老一輩人那樣,從生活中直接感悟真理。

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作家莫言這樣說:“我小學五年級就被學校趕了出來。我牽著兩頭牛,一個人在田野裡放牧。家太遠,有時候中午也不回家吃飯,我就帶一點乾糧充飢。只有牛跟我在一起,我經常可以從牛的眼睛裡看見自己的倒影……直到現在,我寫作動用的依然是20歲以前積累的生活資源。”

我很贊同莫言的說法。不一定非要在大城市,不一定接受科班式的教育,不一定天天上網,才能培養出人才。有時候,到廣闊的大自然中體驗一番,或許更容易發現真理,這種直接源自生活的感悟是科學訓練無法替代的。

在這裡,我順便引入一則故事。哈佛大學有一任校長,他向學校請了三個月假,之後告訴家人:“不要問我去了哪裡,我會定期給你們報平安。”隨後,他獨自去往美國南方。

他在農場、餐廳打過短工。打工過程中,有時他背著老闆偷懶,有時他和工友說說笑笑,這一切都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悅。最有趣的是,他做過一份刷盤子的工作,乾了四個小時後,老闆對他說:“可憐的老頭,你動作太慢了,你被解雇了。”

三個月後,他重返哈佛。面對熟悉的環境,他開始以一種謙下平然的心態做事。此時,工作對他來說已經成了全新的享受。

客觀地說,知識分子往往有根深蒂固的傲慢習氣,遇到不如自己的人,會流露出強烈的優越感。各位可能也是如此。這種心態非常要不得。古人云:“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人一旦有了傲慢,就既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再也不可能有進步的餘地了。因此我建議:如果有機會,你們也像那位​​校長一樣前往他方,過一段平凡甚至卑下的生活。這種經歷或許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言歸正傳,既然科學存在種種不足,我們就要想辦法補科學之不足。在前陣子的“世界青年佛教學術研討會”上,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從大乘佛教的視角剖析了科學的不足,並指出只有以佛法引導科學,才會給人類帶來真正的進步。我很贊同這種觀點。

由此我也想到,老師應該發展出開闊的眼界,既重視專業知識的傳授,又重視學生的心靈塑造,方能培養出有用之才,忽略了任何一者,都不能算成功的教育。

總之,我們應當謹記:作為運用科學者,首先必須是個好人,要怀揣一顆善良之心,具備這個前提,自己掌握的科學方能造益自他。

2. 科學不應被迷信

科學的職責在於探索真理,但科學並不等於真理,面對科學家的觀點,我們不能輕易交出自己的思考權,否則很可能被誤導。

試舉一例。現代人深受“進化論”的影響,這就是科學對人類的一大誤導。1831年,達爾文進行了一次環球考察,根據沿途的觀察,他推測:地球上的生物遵循著一條從低等到高等的進化規律,最早地球上只有海洋動物,這些動物逐漸進化為爬行動物,之後進化為哺乳動物,最終進化出人類。1859年,他出版了《物種起源》,正式提出了“進化論”。

“進化論”問世後,恩格斯對其大為推崇,將其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受恩格斯影響,“進化論”一路東傳,從西方到蘇聯,從蘇聯又到中國。短短一百多年,“進化論”已牢牢統治了中國人的大腦。

事實上,“進化論”只是達爾文的猜測,從一開始,它就缺乏充分的化石依據。時至今日,以科學的最新成果衡量,進化論更是立不住腳了。

根據“進化論”,人類的祖先是猿猴,猿猴進化為原始人,原始人再進化為現代人,因此現代人比古代的人聰明。但實際上,這種觀點很難成立。從心靈到外境,在許多方面,古人都有不輸於現代人的出色表現。

以心靈的智慧來說。孔子生活於公元前500年,直到如今,他的學說仍然深刻影響著中國人。釋迦牟尼佛活動於2500多年前,佛陀一生的說教被集結為《大藏經》,直至如今,也沒有任何智者能指出《大藏經》存在錯誤。

建築方面,古人也有遠超現代人之作。埃及金字塔建於4000年前,在沒有現代工程設計學和大型建築工具的古代,埃及人就能建造如此宏大的建築,這不得不令我們驚訝。

西藏的布達拉宮也是個奇蹟。這座石木結構宮殿始建於公元7世紀,歷經1400多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傲然屹立於青藏高原。

另外,佛經中記載,早在釋迦牟尼佛時代,就有個名叫耆婆的醫師做過開顱手術,他打開一個少女的頭顱,取出顱內的寄生蟲,最終令病人恢復健康。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許多。所以有些人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自己肯定比老祖宗有智慧。事實上,古人絕非如某些人認為的那麼落後。我看過《人類曾經被毀滅》一書,書中記載了大量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古代奇蹟。大家也可以看看這類書籍,試著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

由於“文革”的遺毒,中國人染上了蔑視古人的大病,直到今天,許多人還沒有痊癒。各位應當反思,要避免這種心態。今後,大家要虛心向古人學習,肩負起振興傳統文化的重任,切莫讓傳承數千年的文明在我們手中斷掉。

(二)、科學工作者應注重內在的成長

我相信,在座各位對專業都應該很重視,知識時代的今天,這當然是理所應當的。不過我要提醒的是,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心靈的成長,倘若缺乏健全的心智,縱然你學富五車、滿腹經論,在現實中也難有用武之地。

如果各位有志於提升內在的境界,以下建議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1. 有一個正確的信仰

信仰是內在成長的重要基礎,所以各位應該試著去了解宗教,發展出對宗教的興趣。

當然,信仰是每個人的自由,你們有沒有信仰或者信仰哪種宗教,完全取決於你們自己的選擇。

佛教的特點是隨順眾生,佛陀在世時,信仰佛者固然多,但不信佛者更多,佛陀並沒有試圖把所有人都變成佛教徒。在傳授佛法時,佛陀也隨順眾生。相應眾生的根機,佛陀開​​演了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密乘等無量法門。

順帶說一句,我甚至相信,對於暫時不具佛緣者,只要對他們有利益,佛陀也會鼓勵他們信仰其他宗教。

所以,信不信佛教,完全是你們自己的事,對我來說無利無害。不過,站在對各位負責的角度,我要提醒你們:在人心極度迷亂的今天,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信仰,想獲得幸福是相當困難的!

法國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說:“信仰,是人們所必需的,什麼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

有一位智者也說過:“如果一個人甚麼都不信,很可能變成什麼都不怕。無所顧忌的人生往往會偏離正軌。”

聽說你們學校有傳統文化課程,我非常贊同這種做法。事實上,許多世界名校都有宗教課程。美國的哈佛大學有一所400年曆史的神學院,這所學院最初只從事基督教的教學和研究,後來擴大到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該院面向全世界招生,只要達到錄取標準,任何人都可以就讀。

在國外,許多年輕人都有宗教信仰,無信仰者僅佔少數。我在香港時,一個就讀於哈佛的香港女生曾說:“在班上,無信仰者只有我,其他人都有信仰。雖然老師和同學不排斥我,可是從表情和語氣上,我能感覺到他們對我的不解。”

而在國內,情況則大不相同。如果某學生信佛,其他人都會在背後指指點點,好像信佛跟信鬼一樣。

其實信佛沒那麼可怕。以我本人而言,潛心研究佛法至今已30年,在此過程中,自己越來越覺得佛法是宇宙萬法的究竟真理。

我這麼說,絕非自讚毀他。佛教有個原則:即便對自己的老師,也不能以虛偽之辭讚歎,即便對怨敵,也不能無中生有加以詆毀。我很清楚這個原則,如果佛法不能以正理說服我,我絕不會違心地替佛法打廣告。

現在人們口口聲聲談發展,但很不幸,上至領導層,下至基層工作者,人們關注的往往是物質的發展,精神的提升卻有意無意被忽略了。其實,與物質發展相比,精神的提升更為重要。如果人的精神得以提升,縱然物質條件一般,內心也會充滿幸福,如果精神沒有提升,經濟再發展,也不可能幸福。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自殺率節節攀升。調查結果顯示,許多人自殺,並非因為物質匱乏,而是思想出了問題。他們錯誤地將幸福建立在物質、感情或者其他事物上,忽略了對內心的調伏,遇到挫折往往無法面對現實,結果做出輕生之舉。

大家應當審慎思考,盡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否則,將來走上社會後,面對複雜甚至殘酷的現實,很難說會不會重蹈某些人的覆轍。

在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觀方面,老師負有重要責任。今天早些時候,我和貴校的老師進行了交流,結果令我倍感欣慰,我發現他們很關心學生,很想幫助學生樹立健全的人格。今天,這樣的老師還是很難得的。

不過,你們也不能完全依賴老師,大學生活比較自由,不像中小學的時候,老師天天拿著教鞭盯著你。如果沒有自覺性,四年一混就過了,不僅專業知識欠缺,人格更欠缺,到社會上根本無法立足。所以大家不能懈怠度日,學好專業之餘,也要汲取一些佛法的營養。

我要提醒一點:作為知識分子,在接觸佛教過程中,應該著重從智慧趣入。佛教不是迷信,而是智信,如果學佛之人缺乏紮實的理論基礎,弄不好信心會淪為迷信。

其實佛教的殊勝性,就在於她是究竟的真理。這不僅為佛教徒認可,甚至為外教徒所認可。在香港講學期間,有一個信基督的教授曾對我坦言:“我對各宗教都有涉獵。我個人覺得,在所有的宗教中,當屬佛教的理論最為嚴密,我最佩服的就是佛教。 ”

說一千道一萬,人必須有正確的信仰,只有這樣,內心才會有歸屬感,遇到不幸才會有思考的餘地。否則,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不僅難以從痛苦中自拔,甚至會做出極不理智的行為。

2. 培養慈悲心

佛教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不管在任何團體,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都需要慈悲心。缺乏慈悲心的人無視其他生命的感受,甚至對自己的父母、家人都漠不關心,這樣的人相當可怕。

科學工作者尤其需要慈悲心,否則,科學不僅不會給人類帶來利益,甚至會成為毀壞人類的利刃。

回顧過去,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造成如此悲劇,我認為原因有二:1.科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冷兵器時代,戰爭不可能奪去如此多生命;2.運用科技的人沒有慈悲心。

在座各位反躬自思,看自己有沒有慈悲心。或許有人認為自己慈悲心不錯,其實不然。人的相續非常隱蔽,只有真正遇到境界時,才會暴露你的真實面目。

慈悲心是衡量人的首要標準。如果一個人沒有慈悲心,其他方面再優秀,也不值得稱道。為了維護一己私利,他們不憚於損害他人。相反,如果有慈悲心,即便不太能幹,也是值得信賴的好人。

在大乘佛教中,上師的法相有許多條件,所有條件均可包含於是否具足慈悲心。這個道理很簡單:一個老師如果有慈悲心,他肯定會為學生負責,他會很努力地工作;如果老師沒有慈悲心,那他只會考慮自己,即使水平再高,對學生也起不到作用。

現在的人找對像只看相貌、財產、地位、​​文憑,很少有考察人品的。這種擇偶標準顯然是錯誤的。有些人雖然外在條件優秀,內心卻慘不忍睹,連基本的善心都沒有,到了關鍵時刻,連最親密的人也會拋棄。如果和這種人成了家,不後悔是不可能的。

從我們自身來講,如果想獲得快樂,也要有慈悲心。斯坦福大學一位博士在《慈悲與科學》一書中說:“雖然美國掌握了全球25 ﹪的資源,許多美國人依然孤獨、焦慮、抑鬱……因此美國人的痛苦不在於物質匱乏,而在於缺乏慈悲和愛。”

此外,熟悉大乘佛教的人知道,大乘的心要是菩提心,而菩提心有三種因——無二慧、大悲心和大慈心,因此,如果我們有了慈悲心,就具足了大乘的根本。

既然慈悲心如此重要,我們就應想方設法推廣慈悲的理念,最好是從娃娃開始抓起。孩子的心隨大人而轉,有些孩子之所以沒有信仰,就是因為父母師長沒有信仰。所以,如果家庭和學校給予足夠的重視,孩子們肯定能生起慈悲心。

在這方面,藏區的學校做得比較不錯。我去過不少藏區學校,在我的感覺中,藏族學生慈悲心普遍較重,看見病人、乞丐,他們會為之惻然,看到遭殺的動物,他們會立即設法營救。

而在別的地方,由於教育理念的偏頗,遑論慈悲一切眾生了,學生們甚至認為動物生來就該被人類利用——肉可吃、皮可穿……

這種殺氣騰騰的觀念實在可怕,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也許將來除了人類,地球上再不會有其他生命了。那個時候,甚至可能上演人吃人的慘劇!

不管站在哪個角度,教育的基本方向都應該是培養慈悲心。2009年佛誕日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們所有的人都要學習佛陀的大悲精神,他的永恆教言可以幫助我們駕馭許多當今面臨的全球性問題。”

他說到了問題的關鍵。慈悲心不是奢侈品,而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不是古人需要慈悲,現代人不需要,也不是一個地方的人需要慈悲,其他地方的人不需要,人人都需要這種善心。

回顧人類歷史,為什麼一再上演互相殘害的悲劇?究其根本,就是因為缺乏慈悲心。如果有了慈悲心的滋潤,人的內心自然會調柔平和,如此一來,大到國家、民族間的戰爭,小到家庭、團體內部的爭鬥,都會從根本上平息。

3. 注重道德修養

道德是個很大的話題,限於時間,在此我只提一點具體要求——心存感恩。

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存在這種毛病: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從來不知感恩他人。這種心態非常不好。

我在向他人提供幫助時,經常會要求受助者說聲“謝謝”。如果說得不好,我會要求再次說。我並不需要“謝謝”這兩個字,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感恩。

更糟糕的是,不僅沒有感恩心,許多年輕人還時常怨天尤人。這種心態的產生,很大程度源自網絡。我們知道,網絡是個缺乏約束的虛擬世界,在網絡上,平時不能說的話可以隨便說,不敢做的事可以隨便做,在這種環境下,好東西很難學到,學到的往往是毛病。

有時候看起來,在網上泡大的年輕人和以前的人差別太大了。過去,人人有做人的準則,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不會輕易違越正軌。現在的人則無所顧忌,什麼惡俗之事都做得出,甚至在街上裸奔也不以為恥。

但願大家不要這樣,你們應當保持頭腦清晰,要用道德約束自己。否則,如果無視一切準則,認為紅燈綠燈都一樣,什麼都可以亂來,只會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話說回來。之所以要常存感恩心,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生活在他人的恩澤中,只是自己不知而已。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走得太疲憊,躺在路邊睡著了。一條毒蛇從草叢中鑽出,昂頭吐著毒信子,爬向沉睡中的人。這時另一個人經過這裡,他趕走了毒蛇,卻沒有驚醒沉睡中的人,隨後悄悄走開了。

和故事中的熟睡者一樣,生活當中,我們也蒙受過許多幫助。可惜我們往往不知感恩。你們想想:為了自己,老師付出了多少,自己感謝過老師嗎?也許直到畢業,你們都不會對老師說聲“謝謝”。明知於己有恩的老師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必說了。

這樣的忘恩負義不能再繼續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有一個大轉變,要時常反思:我擁有的一切源自於誰?今後,我該如何對待為自己付出過的人?

三、結語

心理學家發現,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智商僅起到30%的作用,情商(心理素質以及人際關係能力)和逆商(承受失敗和挫折的能力)則起到70%的作用。現在大多數人只關心智商,卻忽略了更關鍵的情商和逆商,這是極大的錯誤。

具體到今天的話題,要荷擔科學未來,除了紮實的專業功底,還要有健全的心智,信仰、慈悲心和道德底線都是不可缺少的。希望大家今後於此留心。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4/25 上午 04:13:32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2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藏傳佛教的思想與現實生活——中國人民大學演講

2011317日晚上』

各位老師、同學們:

        晚上好!很高興利用今天這個時間,跟中國人民大學宗教研究所的個別老師和學生,一起探討“藏傳佛教的思想與現實生活”。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一、藏傳佛教的生活觀

 

        所謂的藏傳佛教,是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從印度傳入藏地之後,在雪域高原形成的一個佛教支系。對整個藏地來說,藏傳佛教是藏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已融入了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倫理學、宗教學、醫學、生命學等每一個領域,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相當於西漢至清朝之間漢地的儒教思想一樣。

 

       前段時間,我跟藏地及其附近比較有名的幾所大學——四川西南民族學院、甘肅西北民族學院、青海師範大學、四川師範大學、四川民族大學的350多位大學生和個別老師,開了一些佛教研討會,用了七天時間深入探討佛教的有關思想,以及當代人們極其關心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欣慰地了解到,儘管當今物慾橫流、金錢至上,但藏地好多大學生跟漢地的大學生相比,仍然有著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從人生觀來看,99%的藏地大學生都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他們從小就祈禱觀世音菩薩,懂得一些佛教的道理。長大之後雖然前往不同的高等院校學習,但平時看見乃至一隻螞蟻以上的眾生,臉上也會自然浮現出悲憫之情,竭力維護它的生命。

 

       在價值觀方面,這些學生大多數不是以追求金錢為人生目的。大家都知道,現在漢地的許多大學生,從大一就開始盤算今後的人生之路——“我從學校畢業以後,怎麼樣買房子?怎麼樣買轎車?怎麼樣成家立業?……”他們把成功與金錢劃上等號,覺得有了財富,人生就很輝煌;如果沒有錢財,那是最沒有出息的人。因此,他們對金錢有著特別強烈的貪著。

 

       而現在藏地的很多學生,隨著經濟浪潮的衝擊,雖然也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改變,但他們最希求的並不是金錢,也不是外在物質。那是什麼呢?是想把本民族有價值的思想文化,繼承並加以弘揚,同時,對自己內心的慈悲、智慧、知足少欲也極為重視。

 

所以,從我接觸的藏地知識分子來看,他們希求的快樂,不完全建立在物質上,相當一部分人都認為應當從內心去尋找。在這一點上,藏傳佛教的確功不可沒。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二、藏傳佛教給人類帶來的利益

 

、具有無與倫比的內在科學

 

       那麼,藏傳佛教的思想,歸根結底是什麼呢?就是釋迦牟尼佛提倡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種思想對整個人類的意義不可小覷,尤其在內在科學方面,藏傳佛教有著極大的貢獻,並得到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度認同。美國哈佛大學的赫伯特• 班森博士(Herbert Benson, MD 1935-),就曾明確地說過:“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內在科學文明,這即是藏傳佛教。它對心智影響身體的潛力之了解,西方是望塵莫及的。”鑑於此,國外不少人都拋棄了自己的工作、拋棄了成功的事業,前往雪域高原鑽研藏傳佛教的教義。

 

        而今在漢地,不管是漢傳寺院,還是學佛的信徒,也都特別希求藏傳佛教。在我所了解的範圍內,漢地有數不勝數的知識分子,紛紛前往藏地求法。我以前編過一部《智海浪花》,就講述了125位知識分子學佛的心路歷程,其中包括清華、北大等高校的教授和大學生。通過他們的學佛經歷可以看出,現在相當多的人對藏傳佛教極有信心。

 

特別是在現代社會,東西方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對物質的畸形發展已經生厭,轉而對藏傳佛教日益重視起來。哥倫比亞大學的羅伯• 索曼博士(Robert AF Thurman 1941-)曾說:“藏人今日對世界的最大獻禮,就是他們無與倫比的內在科學知識,以及由此推究出來的整套人類心智轉化術。 ”

 

        像上個世紀70年代,著名的創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1939-1987)將藏傳佛教帶到了美國,成為藏傳佛教弘揚歐美的第一人。他在美國創立了那若巴學院,使藏傳佛教在該地迅速風靡。隨後又以此為基地,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成立了一百多個禪修中心。1993年我曾去過那裡,見到不少外國人都在學習佛法、研究佛法。這些中心的生活與修行方式皆不相同,上至美國總統府,下至吸毒的嬉皮士,當時都在那裡學習,接受藏傳佛教的教義。後來第十六世噶瑪巴也應創巴仁波切之邀,前往西方弘揚佛法。

 

        所以,從公正、客觀的角度來看,藏傳佛教有許許多多使人內心健康、幸福、快樂的殊勝妙藥,這些妙藥從世間層面來講,則被稱為最先進的心理學。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 寇曼博士(Daniel Goleman1946-),也曾宣稱:“在西藏佛教裡,有整套富麗堂皇的內在科學。”“我確信在東方心理學中,西藏佛學是最優異的例子。”

 

       我以前在讀書時,對心理學就非常感興趣,但翻閱了大量書籍,也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於是我專門買了郭沫若歷時15年翻譯的《生命之科學》,有厚厚的三大本書,涉及了生物學、心理學、植物學等方方面面……當然,那個時候自己思想不成熟,對很多問題想得特別簡單。直到後來學了佛,通過對比世間和出世間的理論,才發現藏傳佛教對心理學的揭示最為透徹,依靠它的指導,定會給人類帶來真實的利益。就像現在的一些佛教徒,或者研究佛教的知識分子,他們依靠認真研究和修行,通達了佛教的甚深內涵後,內心所得到的快樂、平和,遠遠超過了外在物質上的刺激。

 

、不可思議的虹身成就

 

       當然,藏傳佛教還有許多更甚深、更神秘的領域。假如你有機會前往藏地,修學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或者加行修法,對你帶來的利益會無法言喻。不但今生的各種壓力可以輕而易舉解決,甚至當你離開這個世間時,還有可能成就特別殊勝的“虹身”。

 

        虹身成就,恐怕你們有些人從來也沒聽說過,但它所表現出來的神奇,令東西方各國的研究者驚嘆不已。1955年,甘孜州德格地方有一位老人,他 ​​對三寶的心非常虔誠。由於家境貧寒,他每天靠刻觀音心咒勉強維生。雖然白天他整天工作,但晚上還堅持禪修,一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後來他在德格的瑪尼岡果去世,7天之後,家人驚奇地發現,除了指甲和頭髮留下外,他的肉身竟然沒有了,已經虹身化為光了。這個現像被當地許多人親眼所見。

 

       還有1958年,當時正逢解放期間,藏地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一位法師叫才旺仁增,他被關在監獄裡,有一天要拉到會場上批鬥。有五個當兵的把他從監獄中押解出來,因為他腿腳不便,只能騎在一頭犛牛的背上。快到批鬥現場時,突然刮起一陣猛烈的狂風,士兵個個睜不開眼睛。狂風止息之後,士兵們定睛一瞧,牛背上早已不見法師的身影,他在幾朵彩雲的簇擁下飛升入空,空中傳來他誦蓮師心咒的聲音,聲音越來越遠、越升越高,直至最後消失在虛空中。後來,這些人在批鬥現場不敢明說,只好說人在途中死了,屍首也已掩埋。

 

       目睹這一事件的人,有些到現在還活著。我們學院有一位慈誠羅珠堪布,就特意從四川趕往青海,一個一個去專門採訪。這些人都感到特別稀有,但當時因形勢所迫不敢承認,到現在才坦白地把事實講了出來。

1998 年,新龍也有一位阿曲堪布,成就了無余虹身,圓寂後連一根毫毛都沒有留下。我們學院的法師也親自去了那裡,對現場所有的人都作了採訪,最後證實這一切真實不虛。

 

       當然,這種現像在藏地來講,非常司空見慣。很多藏族人都相信,只要自己虔心修持佛教的法理,以後出現各種瑞相、各種成就相都不足為奇。而在漢地,像濟公和尚這樣的成就者比較罕見,所以人們對他的行為感到新鮮,進而褒貶不一,有正面的讚嘆,也有反面的評價。可是在藏地,具有如是稀有成就的人非常非常多,好多人也就見怪不怪了。

 

       不過,也不排除有些人明明沒有這種境界,卻故作高深、裝模作樣,為了贏得名聲或獲得財富,以種種目的做不如法的行為。儘管如此,這也是他個人的問題,而不是佛教的問題,真正的藏傳佛教是沒有任何弊病的。

 

        如今漢地很多寺院的高僧大德都承認,藏傳佛教存在著非常深妙的講辯著、聞思修傳統,可令我們有系統、有次第地修學佛法。如此傳承圓滿、歷史悠久的佛教體系,至今在雪域高原上完好無損,以此也吸引了無數佛子。就拿我們佛學院來說,每次開法會時,漢地來的知識分子特別特別多,有時候管理起來都比較困難。

 

       不過,作為知識分子,他們希求的目標,跟一般老百姓或不信教的群眾完全不同:第一、他們對理論的研究能力相當強;第二、他不可能輕易相信任何一門知識,除非有確鑿可靠的依據,自己才會試著接受,並貫穿於生活實踐中。

 

        所以,現今很多高校的教授、大學生,將目光投注於青藏高原這片神聖、清淨、古老的土地,也不是心血來潮、無緣無故,而是它確實有種吸引力。什麼樣的吸引力呢?藏傳佛教中,既有無上的智慧,也有無偏墮的慈悲,這種大愛不分國界、民族、地位、貧富。只可惜有些人因為福報、信心等關係,不一定願意接受它而已。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三、我們每個人應具足正見

 

       在座的各位,不管你修學藏傳佛教也好,還是對它只停留在研究層面上也罷,都應該樹立正確的見解。《涅經》說過:“有信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信,增長邪見。”一個人光有信心、卻無智慧,這種信心就是迷信,只能徒增自己的無明愚癡;光有智慧、卻無信心,這種智慧會成為傲慢的資本,最終只能增長無邊的邪見。因此,“信解圓通,方為行本”,只有具足信心和智慧這兩者,才是成就一切事業的根本。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只有智慧而無信心,由於缺乏因果觀念的約束,聽說學校裡有人動不動就自殺;或者在大學畢業之後,不擇手段地謀取自利,不但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反而損害了許許多多的人,最終自己也是鋃鐺入獄,坐一輩子牢。這種人就算有再過硬的技術、再絕倫的才華,可是因為不相信因果,最後所學的知識也全部成了邪慧。

 

還有一種人,對什麼都有很好的信心,但卻沒有智慧進行辨別、取捨,這樣的信心只能稱為迷信。這種迷信,不但 人們對佛教會有,對科學也常常有。

 

       北師大有個田松教授,他寫過一篇文章,叫《科學的迷信與迷信的科學》,文字不多,道理卻講得很實在。文中說:儘管很多迷信與宗教有關,但宗教並不必然等同於迷信,相反,很多宗教是反對迷信的。所以,對於燒香、念佛等很多行為,是否是迷信,不可一概而論。其實,把自己不懂的東西推到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這才是真正的迷信。但讓​​人不願接受的是,現在人們對科學的態度,正是一種迷信。有些領導在向農民推廣化肥時,會理直氣壯地說:“這是科學!“儘管他可能不懂化肥的化學細節,但仍底氣十足,這就是一種“科學的迷信”。這樣的迷信,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我們應捨棄這種盲目、無知,樹立起一種顛撲不破的正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偉大的佛學家聖天論師,在《中觀四百論》裡就曾強調:“寧毀犯尸羅,不損壞正見。”也就是說,假如在毀壞戒律與損壞正見之間必選其一,那麼寧可毀淨戒,也不應壞正見。為什麼呢?如果你擁有正見,戒律毀壞後尚可懺悔並恢復,可是正見若受損了,那就無可挽救了。因此,我們的見解千萬不能出問題,否則,內心如果充滿了顛倒邪見,就會不害怕後世、不害怕因果,什麼惡業都造得出來。

 

       所以,大家一定要建立真實的正見。《華手經• 正見品》中也說:“正見生長時,令愚癡損減。”當你的正見產生時,貪、嗔、傲慢、嫉妒、焦慮等煩惱會慢慢消減,就如同太陽升起來時會驅走黑暗一樣。當然,若想建立這樣的正見,一方面要依靠善知識的引導,同時,自己的觀修也很重要。

 

       記得在佛經中,有一則依佛像而消除邪見的故事:久遠劫前,當時住世的佛也叫釋迦牟尼佛。佛陀入滅後,有個王子名為金幢,傲慢邪見,不信佛法。一天,有位定自在比丘向王子建議:“佛塔中供有佛像,由眾多珍寶所裝飾,王子可前往瞻仰。”聽了比丘的話,王子便去佛塔瞻仰佛像。

 

       見到非常莊嚴的佛像,王子生起無比的歡喜心,對定自在比丘說:“佛像尚且如此圓滿相好,更何況是佛陀的真身了?”定自在比丘回答:“王子今日見到佛像即使不能禮拜,也應合掌念南無佛。”於是王子就听從他的建議,合掌稱念“南無佛”。

 

       金幢王子返回王宮後,仍繫念佛像的相好莊嚴,所以晚上睡覺時夢見佛像。他醒來後十分歡喜,原來的傲慢徹底斷除,從此捨離邪見,皈依三寶。以此因緣,他在多生累劫中不生邪見、不墮惡道。

 

       可見,有些人以偶爾一個因緣,命運便會從根本上轉變。比如你遇到一位上師,聽了非常好的開示;或者遇到一個好老師,接受了他的教育,這些都可能成為人生的轉折點。

 

       對一個人來說,擁有正見非常重要。前幾天,我在復旦遇到有些非洲和美國的同學,他們說來中國的原因,並不是想學其他知識,因為這在別的地方也學得到,來這裡主要是想學東方文化中的宗教,尤其是佛教的禪宗等思想。這一點我聽了很贊同,如果他們在一生中有了正確的信仰,就會為生生世世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藏地,不管是高僧大德還是學者,都經常引用偉大的文學家、佛學家龍樹菩薩的一句話:“世間之正見,誰人若具足,彼於千劫中,不會墮惡趣。”此偈說明了具足正見的重要性。現在很多人因受“進化論”的影響,沒有善惡有報的觀念,覺得自己莫名其妙來到這個世間,做什麼好事、壞事都不會有報應,以至於各種邪行特別可怕,最終定會毀滅自身、毀滅人類。反之,假如誰具足特別正確的見解,那麼他在千百萬劫中,也不會墮入地獄、餓鬼、旁生等惡趣。因此,我非常希望大家好好研究佛教,以樹立起正確的見解!

 

四、佛教的見解經得起觀察

 

       也許有人懷疑:佛教的見解是否經得起科學觀察?其實,科學所得出來的結論,大多數是通過儀器測量,但如果過於相信這些儀器,而沒有從內心方面入手,這不一定會對人類帶來正面作用,也不一定能揭示佛教的偉大。

 

       那麼,佛教在什麼地方展現它的偉大呢?一個是慈悲,一個是智慧,這兩方面確有不共的優勢。

 

       就慈悲方面來說,佛教不僅要求對人類心存大悲,而且這種心應擴展到所有的生命。佛陀告訴我們,如同我們對自己的生命珍惜、愛護那樣,所有的眾生也是如此,我們沒有權利剝奪他們的生命。這種慈悲的範圍,在其他任何宗教、學說中都很難發現。也許有人乍聽起來不太舒服,但你如果真正去深入研究,就會懂得它的甚深意義。

 

       然後,智慧體現在什麼地方呢?體現在無有執著上。人類一切的痛苦,追根究底全部來自於內心的耽著,而佛教卻可幫我們擺脫這一切。具體來說,佛教最強調的是三主要道:一是出離心,二是菩提心,三是無我的智慧。所謂的“出離心”,是看到輪迴萬法皆無實義,對此貪執只能招致無量痛苦,故應當從中獲得出離。而要出離的話,不能只管自己、不管眾生,其實我們任何一種痛苦都源於自私,倘若對自己沒有耽著,完全是開放性的博愛,就不會有絲毫苦惱,這便是“菩提心”。而在愛眾生的過程中,應以無有執著的心態進行攝持,這稱為“無我的智慧”。如果能生起這三種境界,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就已經證得了明心見性;從世間角度而言,則是達到了自由灑脫的最高境界。

 

       當然,這些不可能以儀器進行探測,唯有通過自己的實修實證才能證明。一旦你達到了這種境界,在面對科學時就會有種“一覽眾山小” ​​的感覺。藏地著名學者根登群佩(Gendun Chophel1903-1951)也曾講過:“佛教不管是探究事物的本源也好、道的修行也好、果的功德也好,在科學面前不但不感到羞愧,反而會給科學打下穩固堅實的基礎。”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也說:“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

 

       還有近代科學家沈家楨博士說:“我本人是科學家,對科學很感興趣,對佛法同樣感興趣。我個人認為,佛法與科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由此可見,佛教的觀點與科學並不衝突。佛教所揭示的很多道理,就算以前無法從科學中完全得到印證,但到了後來,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最終仍可以證實它的正確性。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如今有些人對佛教排斥、蔑視,實際上這是他自己無知的表現。雖然信仰是自由的,不願意信佛教的話,就算佛陀在世也不會勉強,但你若認為佛教的觀點不合理,那可以跟我們展開激烈的辯論。尤其在藏傳佛教中有許多辯論場所,大家通過互相探討,很多疑團可以當下解開。所以,我經常會想:漢地的高等大學最好能採納藏地的辯論模式,如果有了這樣的辯論,把許多問題開誠佈公地擺在桌面上,最後很多人決定能生起非常清淨的智慧。

 

  

 

        近來,世界上發生了以日本地震為主的很多災難,在這些災難面前,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應當怎麼樣面對呢?每個人可能要有個思想準備。

當然,我倒不是說人類會有什麼毀滅性的大災難,這種說法是種恐嚇,在佛教中也不讚歎。只不過由於人們造業日益嚴重,以佛教的因果觀點來解釋,發生各種天災人禍的頻率會大大加強。

 

       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面對災難的態度,也是考驗一個民族道德與修養的試金石。就像這次日本地震,日本人表現出令人敬佩的素質和坦然,這與他們平時的教育和訓練有著密切關係。還有以前玉樹地震的時候,我曾去那裡救援,發現當地人由於從小就有因果觀、無常觀,明白輪迴時時處處不離痛苦,故在災難面前顯得異常堅強——沒有人自殺,沒有人痛不欲生,即使家破人亡,也有活下去的勇氣。當時,來自各國的很多心理學家、專家見後,都感到非常稀有​​。這一點,就是因為他們有藏傳佛教的信仰,對生死有比較系統的了解和修行。

 

       對我們人類來說,《2012》電影中虛構的末日情節,儘管不會真正發生,但編劇之所以把諾亞方舟的製造地安排在青藏高原,也許正是像徵著,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蘊藏著堅不可摧的精神諾亞方舟。隨著人類內心迷茫、全球自然災難的不斷升級,有智慧的人應該開始反省、深思,並將眼光慢慢轉向藏傳佛教,從中尋求答案。相信,藏傳佛教中智慧和利他的理念,今後必將越來越展現出它的光芒與輝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4/25 上午 04:15:06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234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