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有些人認為一切都是空性的基也空、道也空...這僅僅是無色界的一種境界

您是本帖的第 90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有些人認為一切都是空性的基也空、道也空...這僅僅是無色界的一種境界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有些人認為一切都是空性的基也空、道也空...這僅僅是無色界的一種境界

麥彭仁波切 造論
堪布索達吉 譯講

開示:

丁二(建立自宗)分四:一、總說二諦;二、別說密宗如何承許;三、遣除邪念建立無垢自宗;四、攝義。

戊一(總說二諦)分二:一、略說;二、廣說。

己一(略說)分二:一、二者雙運之理;二、敘其理由。

庚一、二者雙運之理:

是故前譯此自宗,基道果之諸法名,

離常無常二諦等,建立無偏雙運宗。

對於二諦的分析,有說勝義重要,有說世俗重要,還有些人雖未完全捨棄勝義但仍執著世俗諦重要。

前譯甯瑪巴自宗對此問題如何抉擇?所謂的基道果,基中觀是現空無二,道中觀是二資無二,果中觀是二身無二,所有安立均可包括於基道果之中。于真實抉擇時,基道果三者不能分開,基時勝義、世俗本體一味;修持時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雙運,不能脫離;得果時,法身與色身圓融一體,並非異體存在。一切基道果全部遠離常、無常,並未片面耽著勝義或世俗任意一者,由此建立了無偏雙運之自宗。

從甯瑪巴自宗來講,對於基道果不論如何安立,均不會墮于常、無常二邊,如對如來藏的安立,並非如同唯識所許本體常有存在,也不是如有實宗所說的佛智為無常 。如上偏墮于一方的任何一種說法,甯瑪巴一概不作承許,遠離常、無常、僅為空性非為顯現、僅為顯現非空性等一切偏袒執著之相,從而建立既不墮於勝義也未墮於世俗的無偏自宗。

藏傳佛教諸高僧大德在顯現上各有不同,有人將如來藏執為常有甚至於凡夫眾生前也如是顯現;有人則說包括如來藏在內的一切萬法均為空性,不存在顯現,此說法暫時來講也未嘗不可,但于究竟時則不合理。而前譯甯瑪巴不論宣講顯宗法要還是闡釋密宗義理,一概以雙運道進行詮解。

智悲光尊者曾在《功德藏》當中引用一個教證:心性光明與二轉法輪所講的三解脫門 ,以無二無別的方式安住於心間。也就是說,心的本性是空性與光明無二無別而安住的。

安住也有許多種類,如以能依所依的方式安住、以本體一體的方式安住等等,比如桌上放置一瓶,即為能依所依式的安住;心性光明的安住,則是心性與光明無二無別的方式安住,如同火之熱性依火而住,實際火與火之熱性無二無別。在藏文文法中講到了類似的安住方法,即以異體和本體無離無合的兩種安住方式。

此處所說,二轉法輪所講之空性,與三轉法輪所說之光明,此二者無二無別,對此有所認識即是所謂的大圓滿。不論智悲光尊者、無垢光尊者還是麥彭仁波切,在他們所撰著的有關中觀、大圓滿的論疏中,都說空性與光明是互不脫離的,麥彭仁波切於《大幻化網總說光明藏論》中引用《釋量論》的教證,講到“心性光明永無間斷”,以此論證了第三轉法輪所闡述的光明之心;無垢光尊者於《虛幻休息》中引用《般若八千頌》說:“超勝涅槃之法亦如幻如夢。”因此,從空性來說,包括涅槃在內的一切法皆是空性本體,從顯現角度,就如《釋量論》、《大幻化網》所說,光明無疑是存在的。

心性之本體,原本即是此光明與空性無二無別的,這一點誰已經了達,即已認識了心性本體。釋迦牟尼佛宣說八萬四千法門的最終目的,也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真正了達心之本性,但眾生各自根基不同,有些不能對其直接宣說如此甚深的道理,於是次第宣說了相合各自根基的不同法門,首先使其趨入聖道而宣講了四諦法門;對因果不虛等稍有認知之後,便宣說無我,因我執未斷除則修法不會成功,且將如來藏如外道一樣執為常有,如此即不會於輪回中獲得解脫,為打破眾生的實有執著,將一切萬法抉擇為空性,故于此時宣說了般若空性;眾生對內外之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間皆了知為空性後,佛陀宣說了光明如來藏,此時即可了知,所謂如來藏的本體實際也是空性的,我執與我所執于其上根本不存在。這就是佛陀所轉的三次法輪。

藏傳佛教尤其密宗承許佛陀曾轉四轉法輪,有些將佛所宣說的《時輪金剛》等密宗法要包括在第三轉法輪當中,因《三戒論》中說:第三轉法輪是佛在不同處所進行宣說的。這樣一來,將佛宣說《時輪金剛》等單獨安立為第四轉法輪,或者包括在第三轉法輪當中,都無有任何矛盾之處。

密宗對心之光明本體的闡述有越來越向上的一種層次,直至無上大圓滿所講到的托噶,已經圓滿究竟地了達了心之光明本性,這也是將此修法置於最後宣說的原因所在。對於心的光明本性,首先應該對第二轉法輪所講之空性無礙通達,之後才認識如來藏本體光明,最後對其如何修持,如此次第增上,對於光明具體應如何修持,只有在密宗才有所宣說。因此,之所以說密宗極其殊勝,即由於它是直接享用如來之本體,但這一點必須經由次第逐漸增上,否則很難真正通達其中所蘊含的究竟奧義。

華智仁波切說自己上師的行為是次第修行而來的,現在很多修行人卻恰恰相反,首先行持無上大圓滿最高的行為,之後逐漸逐漸下墮了。他們不是由下而上,卻是從上向下,這種修持方法並不合理,而且在前譯甯瑪巴自宗,任何一個上師也沒有如此修持的方法。

對於這一點,若廣泛閱讀自宗諸傳承上師所做論著必定會一目了然,比如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中,對空性、光明等方面是如何認識抉擇的,有關這些道理講述得非常詳細,有興趣研究修習的人,肯定會認認真真閱讀的。如果僅僅依靠上師所講從而領悟的話,恐怕也是非常困難,不要說普通的凡夫眾生,即使具足俱生智慧的高僧大德,僅依靠上師,然後將法本放在一邊根本連碰都不碰,那想要真正了知其中所宣說的教義也是十分困難。

對諸多善妙論典應該經常翻閱、反復串習,這樣一來,慢慢地會真實體悟到其中所講的真正含義。一般來講,現在如同世間人所說的“天才”可謂是少之又少,如同麥彭仁波切、無垢光尊者那樣從小具足超勝智慧的話,倒也不用下太大苦功,不過,真正具足這種俱生智慧的人,現在恐怕很難找到。

因此,希望大家不管以前如何散亂、放逸,從現在開始應該發起精進勇猛之心,尤其對自宗教義一定要有所認識。有些人也許對自宗未能生起定解,非常的散亂,整天忙於世間瑣事,根本不去深入研究,但自己如果沒有精進聞思、深入研究的話,想于自相續真正生起定解確實是難之又難。

前譯派的珍寶庫藏當中,蘊藏了非常多的甘露妙藥,若輕易放棄真的十分可惜!無垢光尊者在《句義寶藏論》中遮破他宗的七種本基,建立了自宗本來清淨、任運自成的無垢之基,法王如意寶曾專門著有一部《觀察分析本基》 的論典,其中即引用了無垢光尊者的這一教言。也就是在抉擇基道果時,全部以雙運進行建立,並不是僅重視光明而駁斥空性,比如修習大圓滿時,並未將任運自成放在首位而去駁斥本來清淨,也沒有僅僅抉擇本來清淨而去破斥任運自成,在任何時間場合當中,本來清淨與任運自成都是一味雙運、同等對待的。這就是前譯自宗的不共特點。

鑒於現在存在的個別狀況,有些問題確實不得不說。通常而言,化緣和欺騙信眾不是本學院的特點,前譯派的真正特點是什麼呢,就是在基道果上有一定的安立方法,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都有非常殊勝的教言,對於如此殊勝的教義能夠廣泛宣說,使其他眾生都可以如實了知,這才是前譯甯瑪巴真正的特點。

庚二、敘其理由:

二諦脫離各自上,不能建立基道果。

二諦如果已經各自脫離,是顯現就不是空性,顯現一直不能破,永遠存在;或者是空性,所謂的顯現於空性之外存在,諸如此類的說法都不合理,不論單獨於顯現、空性任何一者上建立基道果,都是無法成功的。

現在很多人並未通達佛陀究竟了義的說法,有些人認為一切都是空性的,基也空、道也空,獲得的果也是空性,那這僅僅是無色界的一種境界。在實際修行過程中,首先積累資糧,如磕頭等是福德資糧,若能安住於無緣當中,則由智慧資糧所攝持,如此修行之道應該是福德與智慧雙運的。不論顯宗密宗,所謂的基就是修行所要達到的一種境界,也即本基當中所存在之法;對於這樣的基,通過修行之道得以開發;最後真正通達基之本性,即已現前真正的果位了。如同地下深埋的寶藏,它本來即如是具足,這就是基;之後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挖掘這一寶藏,即是道;最後獲得寶藏,遣除了貧窮,也就是果。

因此,空性與顯現不能脫離,于基時應了知其為現空雙運,于道時以福德智慧資糧雙運如理修持,最後得果時現前法身與色身雙運。龍猛菩薩在《六十正理論》中最後也發願:以二種資糧成就二身。以此說明,基道果都應該是雙運的。

一般人都認為,《中觀六論》等中觀論典中只講到了空性,而未宣說光明。實際在這些論典中也有福德資糧、色身等說法,雖然沒有直接宣說,但其實間接已經承認了光明的一分並通過隱藏的方式宣說了。

己二(廣說)分二:一、於基道果不可分;二、究竟無二一體。

庚一(於基道果不可分)分二:一、總說;二、別說。

辛一、總說:

於基道果此三者,亦無此取此舍分,

舍世俗外無勝義,棄勝義無他世俗。

對於基道果三者,沒有取此舍彼的分別,比如“捨棄空性唯執著顯現”,還有“顯現沒有任何必要,只要觀空性就可以了”等等,如此種種說法根本不存在。

真正來講,捨棄世俗諦以外,絕對不存在一個單獨的勝義諦。現在所現世俗諦的本體即是勝義諦,只是眾生未能認識,就好像王子雖然淪為乞丐,但其本體即是王子,除此之外根本沒有另外一個王子。同樣,現在眾生面前的不清淨迷亂顯現,實際就是清淨的本體,鏡中雖現影像但除鏡面以外根本沒有其他,水月雖然顯現但除淨水外也不存在另外一個水月。

因此,捨棄世俗則根本不存在勝義諦,同樣,捨棄勝義諦也絕對無有另外的世俗諦。如果認為勝義諦不存在,將之完全拋舍,則顯現的世俗諦又如何存在?萬法的本體即是空性的,有法與法性二者應是無離無合的。榮索班智達說:“若已證二諦無二,則趨法法性無二,於此則可稱之為,住于大圓滿之見。”意即證悟勝義諦與世俗諦無二,則已經趨入有法與法性無二之境地。何為有法與法性無二?在凡夫眾生面前,唯一見到柱子之法,卻無法見到柱子之法性,可是真正了知“二諦無二”這一道理之後,即能趨入有法與法性無二的境界。若能趨入法與法性無二之地,則此人已經安住于無上大圓滿的真實見解之中了。

如此抉擇時,《中觀六論》、《彌勒五論》,或者《般若經》、《如來藏經》等等,就會如同糖與蜂蜜可以融合一體一樣,非常容易消化。否則總認為“這裡說空那裡說不空、這裡說存在那裡又說不存在,到底怎麼回事?是不是佛陀欺騙我們……”,不具足智慧的人無論如何對他宣說也是無法了知,但稍有智慧者了知上述道理之後,就根本不會對此一再產生誤解。

摘自

大圓滿口訣--《定解寶燈論講記》 堪布索達吉 譯講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23333&page=5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10/11 下午 08:35:58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0/11 上午 08:32:29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781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