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旅行者與魔術師 (項慧齡、黃靜慧 譯)

您是本帖的第 128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旅行者與魔術師 (項慧齡、黃靜慧 譯)
Big-sam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蝙蝠俠
文章:779
積分:808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9月13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Big-sam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旅行者與魔術師 (項慧齡、黃靜慧 譯)
宗薩欽哲仁波切與由一○八名不丹人和西方人組成的拍攝小組,在二○○二年末時抵達不丹,展開為期十週「旅行者與魔術師」(Travelers & Magicians)的電影拍攝(9/29開拍),其過程時而美妙、時而艱困、時而單調、時而充滿驚奇。


這部由 「願幡影片」(Prayer Flag Pictures)出品的電影,將魔幻故事與街頭電影編織在一起,其中穿插了不同的主題與兩個平行的劇中角色:顛度(Dendup)與札西(Tashi)。這兩名男孩都在旅途中,一個是自己決定要出發,另一個則是心不甘、情不願地被送上旅程;一個傲慢自私,另一個則貪婪懶惰;一個為了追逐夢想而寧可忽略愛情,另一個則追逐愛情而陷入夢想之中。


宗薩仁波切透過敘述劇中人的生活,將不丹境內偏遠而人跡罕至的許多地點(Chelela、Paro、Chendebji、Thimphu)呈現在觀眾眼前。這些背景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外人得以一窺不丹驚人的自然美景。劇中的演員清一色是不丹人,對話則採不丹官方語言宗卡語 (Dzongkar)。由於宗薩仁波切希望藉助這個機會訓練不丹的電影從業人員,以提升不丹本國的電影產業,因此參與這部電影製作的西方人,只有十六名。


雖然仁波切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穿著僧服(除了偶爾為了掩飾身份而穿著便衣之外),但是他處處採低姿態,與整個拍攝小組共患難:住在漏水的小木屋裡、坐在顛簸的卡車上方、在豪雨中淋得全身濕透。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趕牛人、牽引車司機、政府官員、瑞士觀光客以及其它路經的車輛認出他來,而把握這希有的機會停下車來。


「旅行者與魔術師」於二○○三年初在澳洲剪接,預定夏末在不丹首映。這也是在不丹境內第一次拍攝的十六釐米電影。

一、電影的主題:變遷與迷戀

問:您的新片是以什麼為主題呢?對於這部片子您覺得如何?
仁波切:其實我有些緊張,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這部片子談的是一位不丹人想要到「夢土」去尋找較好的機會,我們一般人總認為對面的草地才比較綠,因此這裡的挑戰乃是「迷戀」、對於夢想天地、想到「要是能夠」(what if)的一種心態。


問:請您談一談電影的故事?
仁波切:這是一部有關「變遷」的故事、文化的變遷,國家的變遷。雖然有人認為「高山上的足球盃」是一部佛教電影,其實我個人認為不是。「高山上的足球盃」談的是人,有關於執迷、人類、成長。這部電影可能比「高山上的足球盃」更具有佛教色彩。它談的是國家的變遷、人們的變遷,以不丹為故事背景。述說一位不丹男人夢想著要到美國去。當他有機會可以去美國時,他必須先取得簽證。而為了拿到簽證,他得從偏僻的村莊旅行到首都去。但是他錯過了公車,所以只能等搭便車。而在不丹,幾乎沒有便車可搭,所以他在那裡等著。這時候,他遇到了一些村民,像是賣蘋果的、賣報紙的,一位美麗的女郎,以及一位僧侶。然後,僧人告訴他一個故事,有關於遠方的一個國度-於是這個故事變成了電影中的第二部分。兩個故事交錯進行著,電影便在馬路與傳說之間切換著……


所以,這個故事的開始是男主角不耐煩地在等車,但其實他並沒有真正在等車。當影片愈接近結尾時,每次有車來了,他其實很不希望車子來。因為他不想離開。他想和那個女郎在一起。再多幾個小時。再多幾分鐘。所以,這個故事講的是「迷戀」。有關短暫的美的故事。像是櫻花的綻放,因為短暫,所以美麗。只有兩個星期就結束了。如果維持半年,那就變醜了。就是這樣。


問:那麼,這部電影是與人、執著比較有關……
仁波切:變遷、人們,是的。唯一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可能有更多的佛法內涵。


問:新片的主題是否與「高山上的足球盃」部分相似,有關於傳統、文化的差異?
仁波切:是的。我想是尚.雷諾瓦(Jean Renoir)曾說過的吧,導演向來只導一部電影。第二部以後的電影,都是第一部片子的註解。我想他是對的。


問:那麼,在第一部片中,您運用寫實的僧侶生活來表現凡人的執著。但第二部電影,則是運用在家人的迷戀和魔幻國度的傳說故事。比較起來,第一部電影是真實的,沒有假造。但第二部電影卻是用傳說來表現。如果主題相同,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呈現呢?
仁波切:我不是真的在呈現不同的東西,從一開始就沒有這種想法。可能我只是在用不同的景象來述說相同的東西。

二、電影的背景:優美的不丹

問:您為什麼選擇不丹作為故事的背景?
仁波切:這是我的「賣點」。就像有的電影有性、暴力。我的電影沒有這些,而是風景優美的不丹。


不丹位於西藏和印度之間,是個位於內陸的小王國。它的人口很少,大部分是佛教徒。不丹一直是遺世而獨立,我認為不丹政府也一向鼓勵如此。儘管,由於世界情況的改變,不丹當然也需要開放一點,開放經濟,以及為了各種基礎建設的原因而開放。到不丹旅遊的外國人非常少,每年大約六千人,不像鄰國尼泊爾一般……比不上加德滿都的百萬旅客。


我想,不只是基於環境考量,還有人民的教育問題。太過開放的時候,國家會變得很商業化,年輕人不再堅持一些價值觀─文化價值,傳統價值。而且人們也會變得很市儈,然後開始破壞環境,小孩子不想上學,因為他們都想做導遊。這些事情都會發生,而我個人是非常支持這個政策的。比如對尼泊爾來說,開放就是個環保大災難。孟加拉和印度也沒好到哪裡,中國也一樣……


實際上,不丹人對於世界上其它地方發生的事情都很清楚。最近不丹政府甚至開放使用衛星,所以現在人們可以看到 BBC、CNN等。還有很多不丹人出國留學。我想不丹人對家鄉比較有感情,他們總是會回來,並且喜愛待在不丹人的地方。我必須說,即使我是不丹人,但我不在不丹的時間很多。事實上,我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待在印度和歐洲,因此像我這樣的人真的很欣賞不丹這樣的國家。當然,當電話不通、網際網路連不上線的時候,你會覺得沮喪,但你總是可以學著不去擁有那些東西……有時候,我在不丹獨自閉關六或七個月,或許有一、兩個星期,我會想念熱水澡、寬頻網路,但過了一陣子之後,寧靜取而代之了;七個月之後,你幾乎不想出關。

三、拍片的手法:交錯的魔法

問:這部電影是否有關於創造幻象與魔法?
仁波切:不必然如此。拍電影基本上只是述說。電影是一種語言,是一種溝通。有時候可以創造魔法,有時候不行。反正我的目標也不是創造魔法。但電影中的故事是與魔法有關,不過那只是一個故事。觀眾知道那是魔法。當人們知道這是魔法時,就只是半個魔法了。


問:據我所知,仁波切為這部新片的配樂煞費苦心,也把自己原創的配樂構想提供給作曲者;相較於上一部電影,主要是一些西藏的宗教儀式音樂,以及片尾的蒙古吟唱歌曲。是什麼促使您決定在這部電影裡,使用自己的音樂?有任何重要的因素嗎?
仁波切:因為影片內容有一部分是以「魔法」為中心。而魔法的神奇力量需要被增強,因此聲音是非常重要的。音樂一向是一種超現實的聲音。對我而言,每一種音樂都是超現實的,有一點超越現實。魔法也是超現實的,因此這是為了增強它。


問:這是否和影片以富有詩意的手法來陳述故事內容的方式互相呼應?
仁波切:我希望是如此。我也只能希望如此。


問:據我所知,這部影片是以在現實與魔法世界之中穿梭的交錯手法來呈現。有一些類似的電影也採用這種手法。您使用這種技巧的目的是什麼?
仁波切:要把一個故事說得精采,有時候當你要說一個很長的故事,你最好從結尾的部分開始說一點,從起頭的部分開始說一點,如此穿插著說,而不要說:「從前有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條狗等等等等。」這種敘述手法只不過是一種電影語言。


問:可否談談您的演員?
仁波切:嗯,其中一位主要男演員在戲中需要表現得非常浮華,不滿足於鄉村生活。他想要擁有更多。他有一點傲慢,內心卻非常仁慈,感情豐沛,但他卻不願意承認。但這所有的一切沒有太多意義,因為這不是你能夠拍攝的事物。它只存在於我的腦海中。


問:那麼女演員呢?有兩位女演員,對嗎?
仁波切:嗯,較年輕的那個女孩純真美麗。她美麗,但卻不自知。就是這一點。我認為,就是這一點讓男人覺得女孩更美麗,更迷人。


問:那麼那個在魔幻世界的女孩呢?
仁波切:她如謎一般。她是可悲的,受到控制,被禁錮。


問:那個老人呢?
仁波切:嗯,他只是性情乖戾,沒有安全感。


問:那個僧人呢?他在這部影片中是不是扮演了非常吃重的角色?
仁波切:嗯,他是一個配角。但他代表真理。他代表靈性的層面,所以他代表真理。因此,他的性格有點讓人討厭。


問:讓人討厭?(笑)
仁波切:嗯,因為他代表真理,而真理是令人不悅的。

四、故事的內容:更為「佛法」

問:您也提及,這部電影包含了更多的佛教哲學,何以如此?
仁波切:其實也不能這麼說。它包含了關於虛幻與真實的佛法教授。事實上,第二個故事是一個佛教故事。它是一個佛教寓言。


問:由於我們都多少了解電影情節以及佛教哲學,因此我們或許比較容易明白電影的內容或精髓。然而,對於那些完全不了解佛學的人,這部影片要如何吸引他們?
仁波切:這是我的難題。因此我正努力克服它。


問:在電影中也談到「業力」?
仁波切:是的。讓我們靜觀其變,拭目以待。現在說還太早。我的目的是把它轉譯得淺顯易懂。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你要說一個故事、要把佛教哲學融入其中、要傳遞一個訊息,同時不希望觀眾看得睡著了。事實上,拍攝一部如「○○七」,甚至像李安的「臥虎藏龍」這樣的電影,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臥虎藏龍」或許不是一部最偉大的電影,但我佩服李安。他非常聰明。他知道人們要些什麼。因此他在電影裡介紹了一點中國文化。如果香港的電影只是介紹香港,那麼沒有人會去看。沒有人會捐錢給寺院或閉關中心,但卻會把錢投入任何與賺錢有關的事物。

五、佛法的修持:茶水的精髓

問:您對於西方人目前學佛的風潮有什麼看法?
仁波切:事實上,佛教現在很盛行,但同時也遭到嚴重的誤解。佛教經常被當作某種治療方法,例如新世紀療法。但實際上,佛教打破你所有的概念,而這正是佛教的核心,破除你的禁忌、你的習慣、你的想法、以及你對種種觀念的固執,這正是佛教的核心所在,但是沒有人願意這麼做,因為我們非常珍視自己的想法、觀念。坐在座墊上看著日落,而說這是禪修,這很容易。但它終究不是佛教禪修的精髓。


而在西方,大家似乎認為西藏人、寺院、喇嘛是很嚴肅的,不然就是很神聖、純潔,而這正是我要打破的,並且除去這一層神秘的面紗。佛法是一種哲理,內容是空性、無二等等;佛教徒則是人,而人是不完美的。


問:佛教不是一種宗教嗎?
仁波切:人們似乎總是將宗教定義為某種對於全能造物主的信念,例如上帝等等。在這種觀點之下,佛教絕對不是宗教。佛教是一種哲理,最重視智慧,倫理道德是次要的。只要有智慧,實際上佛陀自己也鼓勵人們必須與世界和諧相處(佛法不離世間覺),這是必然的,不是嗎?


佛教教導我們如何看待生命。你可以看著你的手。當我們看著手時,通常是帶著某種觀點。但佛教教導你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如此,下次你去採購時你就知道要為你的手買哪種護手霜,或者你知道應該有哪種期待或假設……


問:有些人認為佛教有點像是概念化了……
仁波切:不是的。從佛陀開始宣說,一直到今天,佛教的精髓從未改變。我現在這麼說,我昨天也是這麼說。佛陀所宣說的事情,是物理學家和科學家此刻正在發現的事情。而他們認為佛教是現代的。只有涵擁佛教的文化是古老的。


問:有些人一直抱持著傳統的想法,例如認為僧人不應該上電影院等等。
仁波切:這是一種文化的預期。我們都有這樣的預期。這不打緊,也沒有什麼不對。但它不是究竟的佛教。它與佛教無關。我想,我曾經舉過杯子與茶的例子。我認為我們應該使用這個例子。文化是一個媒介,是語言,是象徵符號。沒有文化,你無法談論佛教,不是嗎?因為有杯子,你才能夠盛茶。


問:或許有些人不知道如何選杯子、選擇適合他們的杯子?
仁波切:是的,確實如此。但我認為,如果他們提高茶的重要性,他們將會知道如何選擇更好的杯子。然後,他們將不會那麼在意自己擁有哪一種杯子,因為你終究喝的是茶,而不是杯子。


問:如果他們從未有過品茶的經驗,他們如何能夠真正地醉心於茶?
仁波切:這就是要學習的地方。你學習去欣賞茶。甚至在喝茶之前,你就必須先聽說,茶是更加重要的。我們能做的,就是這些。


問:但他們如何能夠獲得「茶更加重要」的訊息?
仁波切;他們必須學習佛法。例如『入中論』這些和文化無關的佛法內容。萬事萬物皆無常、無常的本質、無常的實相、我們所有的情感都是令人痛苦的、萬事萬物皆無固有的存在本質,以及所謂的涅槃完全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樣子,諸如此類的。


問:所以您決定把『入中論』翻譯成中文?
仁波切:是的,我認為如此。佛教無關乎文化。它放諸四海皆準。它源自印度,傳入西藏、中國,現在傳入西方國家……每一個人都能接受佛教。


問:那麼,仁波切,在一開始如何取得平衡?因為它仍然需要杯子,需要媒介,對不對?但在此之前,從未有過喝茶的經驗。
仁波切:但是同樣的,你以前對杯子也沒有經驗。在對兩者都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仍然應該多強調茶的重要性,少強調杯子的重要性。但人們卻背道而馳。他們對茶和杯子都沒有經驗,但仍然比較珍愛杯子。


問:簡短來說,我們應該如何起頭,如何按部就班地建立……
仁波切:透過聞、思、修。這是「學習」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學習一向重要。學習,然後實修。絕不要在學習之前就進行實修。


問:對於最近的各種反戰活動,您的看法如何?
仁波切:我有許多朋友參加反戰示威,他們認為,身為一個佛教徒,毫無疑問的,我也會參加其中一個反戰活動。但我一直告訴我的朋友,我們真的要好好思考這件事。我們總是可以選一個待罪羔羊,例如布希或隨便一個人,然後說這些人如同魔鬼。但我們也有份。我們開車,我們旅行。當我們旅行的時候,我們使用汽油、洗熱水澡等等。因此我們很難去評斷。缺乏智慧的評斷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有那種野心,如果你有那種目標,如果你最後使用了所有這些資源,你就要為結果負起責任。你總是可以不去擁有那些資源,你總是可以減少那種野心,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出離。出離和剃髮、走入洞穴無關。

六、拍片的心情&未來的計劃

問:是什麼樣的機緣,讓您想要拍攝影片呢?
仁波切:在佛教的歷史當中,視覺藝術的使用從未曾被壓抑過,反而甚至是相當受到鼓勵的,例如各種的塑像與畫像,便是個例子。之前我雖然曾在倫敦修讀電影學分,但一直到看了像是「單車竊賊」(Bicycle Thief of Vittorio)這種電影之後,我才開始想要自己來拍影片,那是因為以前認為電影裡大都是性與暴力的主題。「小活佛」(The Little Buddha)的導演貝扥魯奇給了我不少啟發,尤其是他對於人類真實面那種詩意而強烈的視覺呈現,實為深植我心。


如果你回頭去看狄西柯(Vittorio DeSica)、薩吉亞•雷(Satyajit Ray)的一些電影,你會清楚知道,電影可以是非常心靈化的。我想,電影是一種語言,一種你可以和人們溝通的方式……。對我而言,電影只是一種語言。它與世俗或任何諸如此類的事物無關,沒有道德的問題。當然,若是你擁有錯誤的動機,它就會變得比較物質化了……


問:您是否對於上一部影片的成功感到驚訝?
仁波切:可以這麼說,我很幸運,有很多人願意幫忙我,即使大家知道我是新手、甚至連攝影機都拿不好,還是願意贊助我。


問:有些人認為「高山上的世界盃」是一部政治意味濃厚的影片,您自己覺得呢?
仁波切:這部影片的演員基本上都不是演員,而故事則是根據他們自己實際的生活事件,劇本還是用英文寫的-而這是他們不懂的語言。然而由於這是他們自己的故事,所以開拍沒有幾天之後,他們的自發性就開始主導拍片的過程了。而這也是我從貝扥魯奇那兒學到的,也就是要隨著演員來做學習。由於故事的背景是西藏人的流亡生活,因此難免會涉及一些相關的政治話題,而這並非我當初故意設計的,不過既然有些人這麼認為,我也把它當作是額外的收穫吧!


問:您對您的第二部電影滿意嗎?
仁波切:雖然有種種困難,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不是一部很刺激的電影,而是一部步調相當緩慢的電影,不過我想目前這樣就夠了。


問:您說您會拍三部電影。第三部會是拍佛陀的本生故事?
仁波切:現在說這些還太早。製片人對我沒信心,還有其他的原因。現在的製片人,如果有好的腳本,一部一百萬美金預算的片子,他們會想要拍。因為即使不賺,至少不會賠。在首輪上映時就可以賺回成本了。但如果要賺更多,可能導演要很有名氣,或者一定要用有名的演員。這就是為什麼「小活佛」要用基努李維。他長得一點也不像佛陀。但是他們一定要用他,否則去看電影的人恐怕不夠多。就好像「火線大逃亡」(編按:Seven Years in Tibet,原文為「西藏七年」,連片名也得變得如此聳動!)要用布萊特彼得,原因相同。這真是遭透了。這就是為什麼Kundun(編按:這部片子是以十四世達賴喇嘛的自傳為劇本所拍的,在台灣沒有上映)根本無法賺錢的原因。


問:但是有些影評很喜歡……
仁波切:嗯,當然,影評,還有愛好電影的人、藝術電影迷,他們會去看,但他們只是百分之一的人。


問:您除了忙碌於旅行、傳法和僧院之外,如何還能找出這麼多時間與精力來拍片……
仁波切:那是因為我拍的片子不多。拍完「高山上的足球盃」之後,我停了三年的時間。四年,對,應該是四年。世界盃是四年一次。現在我的行程是以世界盃為準。你應該讀讀報紙,看看世界盃在哪裡舉行,那你就會知道我在哪裡。(笑)

七、佛法的上師&拍片的導演

問:身為一個備受尊崇的喇嘛,許多時候您擁有特權,有些時候處於一個封閉的環境之中,因此你如何有信心能夠拍攝一部成功的電影來表達凡夫俗子的情感?
仁波切:這是因為,無論你被貼上什麼樣的標籤,無論你擁有什麼樣的標籤,都不重要。人都是一樣的。我擁有和每個人一樣的情感。


問:您如何在佛法上師與拍片導演這兩種角色之間找到平衡點?
仁波切:我得非常注意我的自我與野心,這一點到目前為止都還可以。


問:對於各種的誘惑,例如名望啊、漂亮的明星啊,您如何處理呢?
仁波切:名望是種令人上癮中毒的東西。至於您說的那些誘惑(笑),我想女性本身並不是問題所在,真正要注意的是我們對於女性的執著。未來更大的挑戰,則是外在的誘惑與得失,直到目前我覺得自己做得還好,但這並不表示我保證以後也會如此。我想,真正的挑戰乃是不要變成精神性的唯物化。就算一個人已經出離了一切,也還是要懂得學習謙遜。


如果你受到世俗生活的羈絆,你可以非常的性靈,同時也可以非常的物質,所以那種心靈的唯物主義和物質世界中任何的俗務一樣糟糕。利益、金錢、權力、舒適等等,只要你知道這些是陷阱,是物質的陷阱,那麼在超越了之後,它幾乎變成了一種幽默,靈修的幽默。問題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這是陷阱,而認為是某種獲得,因此愈來愈困在其中。


經過種種的學習之後,我對佛法、佛陀的法教毫無疑問,但我有時候確實會懷疑我是誰、我的工作、我所擁有的頭銜、我所擁有的形象是否真的是我想要的、應該做的,因為如我所說,世間充滿偽善,有時候這種情況令人非常心灰意冷。那是非常嚇人的。如果人們對我沒有任何期望,我會覺得自己沒出息;但如果人們對我期望過多,我就被困住了,沒有生活可言。這就是人心,複雜又多變。這是人生常有的問題。


問:您對於哪一個角色比較認同呢?上師、還是導演?
仁波切:目前我主要認為我是個在修法道上的追求者,拍片只是一種工具、一個媒介、一種語言、一種溝通。可以用來增益我的修持,也可以利益其他對於修行有興趣的人。只要發心是清淨的,便可以幫助他人;當然如果誤用,也是會造成誤導的。


問:有些人認為修行與創作(例如您拍電影)是可以並行相成的。您是否可以給一些建議?
仁波切:動機(發心)。動機要對。只要動機對,不管做什麼,都會變成好事。這是我將兩者結合的方法。這是關鍵所在。




--------------------------------------------------------------------------------

◎編按:有關仁波切新片的資訊,是從各方來源所匯集而成的:去年七月與香蘭、婉俐共同在天母閉關中心附近趁仁波切用餐時所做的訪問-謝謝Chanel與Anika協助繕寫、紐西蘭電台今年四月的訪問-謝謝Anika的分享與繕寫、CNN(TalkAsia)電視台今年春天的訪問-謝謝嘉章提供錄影帶、擔任新片秘書Noa Jones所寫的文章-謝謝英文版『柔和聲』編輯Lynne Macready提供內容、以及TIME Asia雜誌(The God of Small Films)與悉達多英文網站上的文章等。各位可以上網一睹仁波切導演的情況、新片的部分劇照,以及不丹的驚人美景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10/28 下午 12:37:16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