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希阿榮博堪布開示: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

您是本帖的第 304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希阿榮博堪布開示: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希阿榮博堪布開示: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

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採訪:您說過,把修行當做現代人進入健康生活的方式。先自省一下,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遭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挑戰。您說哪怕明明看到的是庸俗虛偽、是非顛倒,遇到惡意挑釁和欺侮,可是心裡還是要記得一個道理:愛護自己最好的辦法,是對人對事豁達和寬容。我們的身體不僅因為細菌、病毒才生病和加速朽壞,更重要還有不健康的精神狀態。憤世和媚俗都容易得到支持認可,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憤世嫉俗,則需要勇氣面對孤獨,並且當別人把你的謙卑看作庸碌,寬容看作愚蠢,正念看作乖僻時,你仍然謙卑而專注地做事、學習,盡心幫助所有來到你面前需要幫助的眾生,時刻不忘修行,彷彿沒有修行。

  修行聽起來極其艱深,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面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又如何修行?

上師:不要用神秘的眼光看待修行。修行的目的是為了遠離痛苦,獲得安樂,其實這是我們一直試圖去做的事,只不過因為方法不對,往往適得其反,現代生活中許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例證,人們以為這樣生活會更快樂,更有安全感、滿足感,而實際上卻只是增加了痛苦和傷害,在不安全、不滿足的循環中越陷越深。佛法的修行,簡言之,就是學習以正確的方法,創造正確的條件去實現自由安樂。顯而易見,這是在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也可以去做的一件事情。

  每個人的因緣、喜好、性情不同,面臨的問題,希望達成的願望也各不相同,所以佛陀相應教授了不同的方法,來幫助大家消除不同程度的困惑、苦惱,實現各自希求的安樂,佛法因此而分為不同的乘,有以尋求今生來世人天福報為目標的人天乘,有以完全止息煩惱、寂滅為樂的聲聞緣覺乘,有以實現圓滿覺悟、度化眾生為願的菩薩乘等等。具體如何修行,取決於各人的根器和願望,但無論怎麼修,先要打好一個基礎。佛法修行的基礎是什麼呢?是賢善的人格,更簡單一點說,就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不會存心去傷害,面對困境不會輕易失掉心中的善意。這對修行者來說實在很重要。不傷害使我們逐漸遠離惡業,而心中常懷善意使我們從容、堅韌,不論在怎樣的境遇中都能發現、分享美好和快樂。修行是不斷突破自我局限的過程,我們的內心需要足夠柔軟、開放和堅定,否則將舉步維艱。

  前面您提到現在的社會輿論蕪雜,是非無法明辨。雖然聰明的人會提出很多聰明的說法來解釋社會現象和行為,讓人覺得無所適從,但如果我們能保持內心的善良,守住不存心傷害這條底線,那麼很多問題就變得好把握和取捨了。或許我們沒有堂皇的說辭,但至少我們在盡力避免製造傷害和混亂。這其實也是在缺乏規則的環境中真正保護自他之道。大家平時可以檢視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是否不存害心,常懷善意,如果沒有做到,要提醒自己。這是修行的開始。不妨把日常的工作、生活當成訓練開放內心的平台,把遇到的每一個人看成是自己培養善良品質、完善人格修養的一個機會。在佛教中,我們常說眾生是修行人的福田。我們有幸值遇的每一個生命,都能幫助我們培植福德,收穫安樂。籍由他們,我們的生命才能更豐盈。

  在見解方面,如果能對無常和因果生起堅定的信解,我們便能更好地面對種種不健康的精神狀態,像焦慮、憤怒、嫉恨等等。之所以說不健康,是因為它們具有破壞性,在損害自己的心身的同時,也常常傷及他人。為什麼說無常和因果的見地在這方面會有幫助呢?現代社會最為普遍的心理狀態是焦慮和孤獨,因為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分工的細化使人們更加強烈地感受到無常和孤立,無法再像以前那樣習慣性地忽視、逃避無常了。其實人們對於無常的態度從一開始就是矛盾的。對自己喜歡的人、物、狀態,希望恆常不變;自己不滿意的,希望盡快改變。然而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我們的生活就是一幕幕因緣的聚散,生老病死,變化的相似相續。人們以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其實是我們對無常的態度,是我們的希望和恐懼,讓人持續處於焦慮中。事實上對於無常,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因為無常就是生活。年輕的會衰老,相聚的會離散,擁有的會失去,登高會跌重,親的會疏遠,愛會成痛惜或怨懟。就是這樣。不是只有你在經歷這一切,所有人都在面對無常。抗拒或挽留,終歸於徒勞。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終於可以放鬆,並且不再那樣強烈地感到孤獨和委屈。這對於緩解焦慮、憤怒、嫉恨等情緒會很有幫助。

  從積極的方面看,因為無常,一切才有改善的可能。無論我們現在多麼無知、狹隘、混亂,只要按正確的方法努力去做,我們就有可能克服局限,為自他帶來切實的幫助和安樂。什麼是正確的方法?最基本的就是正確地取捨因果。因果是現象自然的規律。普通人由於局限,只能看到因果的無盡相續中某個片斷,所以對因果的判斷常常是不對的。只有圓滿覺悟的佛陀才無誤了知因果,他慈悲地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我們可以據此決定自己該怎麼做。如果要從根本上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狀態,我們需要斷惡行善。遠離災殃,自在喜樂,終歸是要身心正直、行寬心和才行。

  做到以上這些,算是有了點基礎,可以開始較為深入的修學佛法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1/20 上午 07:52:20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2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並不存在獨立、自有的共業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採訪:談到“業”的時候,強調了人是時代的負荷者。

  您說“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群人,往往有著共同的命運,雖然個人具體的生命軌跡會有不同,但很難逃脫大的趨勢和框架。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負荷者。這份負重感,這股無形的牽引力、推動力、壓力,就是共業的表現。時代會變,社會在變,因為業處於動態變化中。業,(即行為)的力量有強有弱。強大的業決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徵。”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塑造者和負荷者。關於一個時代的劫運,其實無須問別人,看看自己和周圍人們的行為就能知道。共同的因緣,唯有大家一起在思想、行動上改正、淨化,才能慢慢扭轉。解鈴還須繫鈴人。

  又說“分享愛和喜悅,探索外部世界和內在精神世界,這是人類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就個人而言,沒有關愛和求知,我們無法長大。關愛和求知,在較深刻的層面上即是佛教所說的慈悲和智慧。看來追求慈悲和智慧不只是佛教徒的功課,而是所有人都嚮往並正在做的事。”

  一方面我們不得不面對強大的負荷力,另一方面又必須關愛和求知來推動世界。對於人來說,和時代的關係會造成矛盾嗎?這是否是人無法解脫的根源?

上師:我想你問的主要是個業與共業的關係,以及人是否能擺脫業的束縛。

  並不存在獨立、自有的共業,共業只是無數交彙在一起的個業。因緣具足的時候,需要感受相似果報的眾生面前會顯現共同的果報,表現為一個共同的時空,也就是一個時代和社會。就每個眾生而言,在共業的時空裡,他們仍然是感受著各自的業因果,所以個體無法解脫的根源在個業,在自己身語意的造作,而不在時代或社會。時代、社會並不是自有的存在,它只是無數個體的思想和行為的會合,在個體的身語意業之外,找不到單獨存在的時代或社會。業的力量雖然強大,個體卻並不是只能被動承受。承受當然是必須的,自造業自受報,各人循業流轉,無可代者,但是在承受已成熟的果報之同時,個體仍然有機會去改變因緣,進而改變未成熟的果報。

  身處某個時代,某個社會,對於其中的問題,一味指責或袖手旁觀都不會有幫助。要知道,那些問題、那些趨勢的形成,每個社會成員都出了一份力的。你帶著你的業,你的習氣,你的因緣,來到這個時空裡,強化著共業的種種特徵和力量。而要改變時代,改造社會,我們需要從自己做起,也只能從自己做起。個業改變了,共業才會改變。如果你希望在一個誠信、祥和的社會中過著有保障、有尊嚴的生活,那麼你自己先做到誠信、平和、理性,尊重他人。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強大的慣性,身心活動一直是按著某種固定模式在周而復始,細觀察下,我們很多的言行、思想乃至心念都會給現在和未來的自他帶來傷害。我說的傷害是指會讓人經歷、感受痛苦。根據佛法,改變這種循環的外力有二:一是反省自己的行為,清醒地認知它們的性質和後果,對於已造成或將造成傷害的行為生起真誠的悔意,並下定決心以後無論如何不再重複同樣的錯誤,這叫懺前戒後。再通過持續的覺察,在平常生活中把這份認識和決心落到實處。另一種外力是根除對自我的執著,證悟空性,現見諸法實相。

  我們看到,在不同時代和社會,有識之士們,有著理想和抱負,對社會、對現像有著敏銳觀察、深刻思考的人們,他們在尋求個體解脫、共同幸福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並不總是有結果,究其原因,恐怕跟上面講到的兩個方面都有些關係:對自己的思想言行所涉的因果沒有真正深入的認識;對自我很執著,堅信我以固有實常的方式存在,我很重要,我的一切都很重要。

  個人解脫的根源在於淨化個人的身語意業,更進一步說,在於息滅個人內心的貪婪、嗔恨和執念,而不在於外部的環境。寂天菩薩說過,在整個大地舖上地毯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穿上鞋,我們就能免受荊棘砂礫之苦。同樣道理,只要內心沒有了貪嗔癡,我們就能免受外界的侵擾,從痛苦中解脫。

  大乘佛教行者在解決了個體解脫的問題後,再次回到個業與共業的關​​係這一點上,把特定、有限的時代社會擴大為十方三世,盡法界遍虛空,發願通過自己的修行,以自己清淨的身語意業之力,去幫助所有眾生離苦得樂。

  每個人的生命都或遠或近的是其他人、其他眾生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你的苦也是我的苦,你的局限也是我的局限,而我的願,我的修行,我的清淨善業也指向你的安樂清涼。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1/20 上午 07:53:26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3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心的訓練可以從覺察開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採訪:談完外界,讓我們回到訓練內心的話題。共存,讓親近的人快樂,這些總是出現在您的教導中。您也談到了社會病,現在的人不善於建立友誼,不善於發展交往,圈子越來越小,沒有多少朋友。而那種相契相投、分擔憂愁分享快樂的關係,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多其他關係的基礎。

  然而,現在家庭、朋友、同事等親近的關係,反而是造就矛盾和心理問題的根源。人們習慣了對外界展示友好和耐心,對親近的人卻無法接受和相處。親密的人之間總有太多執著,心裡會有許多期望和要求,要求對方完全理解、符合自己的心意,不然便感覺失落憤怒。

  在這個過程中,人覺得自己越來孤獨,不被理解。一顆受過訓練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樂。如何訓練心,如何訓練慈悲心?到底幸福快樂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

上師:心的訓練可以從覺察開始,盡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動,言語、舉動、感受,情緒、心念的生滅變化,久之,心會變得安靜而敏銳,並且對苦、無常等生出切身的領悟。

  另一項訓練是專注,制心一處。比如持咒、念佛、誦經、抄經、調息等,都能起到這個作用。把一顆習慣於散亂馳求的心系在一句心咒、一句佛號或呼吸吐納上,就好像把一匹野馬系在了木樁上,儘管它還是會跑開,但跑不遠,兜一個圈子又不得不回來,等它自己跑累了,自然就老實不動了。心也是這樣,儘管開始持咒、念佛時,還是會雜念紛飛,但不用著急,雜念隨他去,我只抱住這一聲心咒、佛號不放,慢慢地,心就安靜下來了。

  上面這兩項訓練會增強洞察力和專注力,這意味著我們能夠在洞悉宏觀的同時不失對微觀的專注,在專注的同時可以保持開放,這時可以對佛法教義,比如無常、苦、空、慈悲等教法,進行思維、體悟。心靜之後不是一味地靜止下去,而是開始由靜中生髮體悟、覺受,或者在靜的基礎上觀察、思維教法,並進一步在心中生起解悟乃至證悟境界。

  雖然日常行住坐臥隨時隨地都可以訓練慈悲心,但對於心力不夠強大堅定的人來說,僅僅靠日常生活中零散的訓練是難以持續地增上慈悲心的,我們需要專門花時間系統地觀修,比如每天花半個小時修慈悲心,所得的理解和體悟再拿到日常的工作學習中去串習和鞏固。

  慈是希望對方快樂,通過友善、關愛、分享等來表現。悲是願意分擔乃至代受對方的苦,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溫柔。觀修慈悲心通常從親近的人開始,因為你與他們的因緣很近,如果你願意,你能更深切地理解、感受他們的苦樂、希懼,而理解是慈悲的基礎。慈悲心具體可分為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訓練中,慈悲的對像從親近的人開始,將逐步擴展到認識卻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惡的人,及至所有眾生。同時我們要記住,無論是分享還是分擔,都應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質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慈悲心的訓練使我們的內心越來越寬闊、柔軟、堅強,這是幸福快樂的源泉。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1/20 上午 07:53:49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4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問:很多佛學著作中說“一切情器世界皆由心幻化”或者“萬法唯心”,但緣起法則說事物是因緣和合而生,這兩者是否矛盾?

 

答:對這個問題簡單地回答,可以夢來作比喻。夢境是心的幻化,在夢中我們見到的器情世界以及所經歷的一切,並沒有真實存在過,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然而這種虛妄的顯現也是依靠因緣才會如此這般出現在我們的夢境中。在夢中若相聚的因緣不具足,我們照樣會經受離別之苦。在夢中也有親有怨,有喜有悲,有順有逆,其間這種種變化、生滅都是因緣在生滅。可見一切都是心的幻化和緣起法則並不矛盾。如果有時間可以讀一讀麥彭仁波切的《醒夢辯論歌》,慢慢體會醒與夢並無本質的不同,二者都是心的幻化,也都是因緣的顯現。因是心,緣是心,因緣生滅是心。

問:”常有相續輪”觀點佛法是恆時存在的,又怎會有八無暇中”佛不出世”這段時期呢?望上師得空解答。

 

答:關於佛出世住世的問題,法身佛乃自性光明,恆時不離,但眾生能否見到殊勝化身佛,要看眾生的福報。就像月當中天時,以盆盛水置於月下,水清月現,水濁月隱,月亮一直都在,但能不能映出月亮,取決於水清不清。

問:弟子正在修內外加行,關於打坐,弟子紋絲不動地用毘盧七法坐滿次數比較困難,坐得太久會因身體不爽而影響所觀,請問打坐的姿勢是可以換的嗎?

 

答:弟子,打坐的姿勢可以換成單盤或一般的叉腿坐,關鍵是背要挺直。

 

問:人們修行時應如何循序漸進?應該經過哪幾個步驟?要點分別是什麼?

 

答:修行有三個要點: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慧。這個順序也正是修行的次第。

第一步要生起出離心,即厭倦輪迴、希求解脫之心。許多人會想,這不是消極避世嗎?其實,怎樣是消極?如何是避世?這都值得去思考。一頭扎進名利財色中,商海情海頭出頭沒,家裡家外應接不暇,不一定就是在積極、負責地對待人生。至於避世,社會關係簡單、生活簡單算避世嗎?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呼朋喚友扎堆湊熱鬧的。文明發展到今天,人們似乎應該學會尊重多樣性,接受別人選擇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人生各有因緣。

我們回過頭來談出離心。輪迴指的是陷於煩惱之中以缺憾、局限為最大特徵的一種生存狀態。厭倦輪迴,就是厭倦了缺憾、局限、煩惱的無盡循環、生死疲勞。然而僅有厭倦還不夠,還要希求解脫。在看到了輪迴“苦”的本質後,進一步知道苦、煩惱都有其原因,通過聞思修行佛法滅除苦因,即能遠離痛苦煩惱,得到身心自在之樂。

第二步,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生起菩提心,即為了一切眾生脫離痛苦、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安樂,而精進修行直至圓滿覺悟。發下這樣的誓願之後,要依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羅蜜去踐行誓言,上求佛果,下化眾生。

第三步是證悟空性,在菩提心的攝持下逐步圓滿聞慧、思慧、修慧。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從善護身語意、遠離十惡業開始,身體盡量避免造殺生、盜竊、邪淫的惡業,言語上盡量避免惡口(罵人,說粗話)、兩舌(挑撥離間)、妄言(說謊)、綺語(無意義的瑣談),盡量遠離貪心、害心、以及執著恆常或拔無因果等極端見解。

問:“空性”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但也是最常被人誤解的概念。您覺得人們應該怎樣理解“空性”?

 

答:空性是現象最本質的屬性,現像是空性的表達。正如可以從不同的側面 ​​去觀察現象,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去理解空性。

  我們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我”的觀念。什麼是我?你會說這個身體是我。身體由地、火、水、風這“四大”組成,也就是肌肉、骨骼、器官、毛髮、水分、呼吸、氣脈、熱量等。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單個來看,我們很難說肌肉、骨骼、水分、呼吸是“我”,否則,減肥成功後,你會感覺自己不完整了,因為有一部分“我”被減掉了,而實際上,你根本不會這麼想,反而會覺得自己比以前更加完美。同樣,我們吐唾沫、呼吸的時候,也不會認為自己被吐到了地上,或者被呼出去又吸進來。可見,“我”不存在於各別的四大中。

  那麼思想、意識是不是“我”呢?思想意識只是一個個念頭,心念的相續,遷流不住。任何時候當你想捉住念頭,都處於前念已滅、後念未生的狀態,如果念頭是“我”,“我”在哪裡?

  “我”也不存在於身體和心念之外,沒有人會認為自己身心之外的某個人或某件物品是“我”。

  “我”是建立在身心組合體上的一個概念。既然是組合體,就是相對、依賴其組成部分而存在,沒有獨立固有的自體。又因各組成部分皆在不停的變化運動中,所以整體形成的同時自然處於解構的狀態,不具有恆常性,且當體即空。然而,人們卻堅信有自在實存的“我”,並由此生出對“我的”的執著,想方設法呵護保全。

  人如此,物、事亦如此。比如一張木桌的存在,依賴於木頭、釘子、木匠的勞動、我們的覺知和觀念等等。木頭由樹而來,樹由種子、土壤、氣候、陽光、雨露而來,種子由另一棵樹而來……僅木頭這一項,其由來就可以無窮追溯。其他各項亦復如是。可知,平常如一張木桌,也或遠或近地與整個宇宙相關。

  任何一法,都或遠或近地以一切法為緣而生住。諸法互為緣起,這是佛教的一個基本原理。懂得緣起,就不難理解空性。

  上面我試圖從一兩個比較容易理解的側面 ​​簡要地介紹了空性。我們雖然是通過言語、概念、分別心去初步地理解空性,但不要止於言思分別,這些只是路標,是指月的手指,順著它或許可以到達目的地,可以看見月亮,但是路標、手指本身並不是目的地和月亮。

  空性不僅是概念,它是人、事、物本身。不論你理解不理解空性,空性都未曾有一刻離開過我們,但空性慧,即證悟空性的智慧,是佛教中獨有的,也是我們需要通過聞思修逐步顯發出來的。

  “你見與不見,我都在那裡。”見到了,才知道一直在那裡,從未離開。沒見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識。見,要靠智慧,而智慧由戒定而來。所以,人們較為常見的一個誤解,是認為憑世間聰明,靠言思分別,可以證悟空性,而不願去老實持戒,對治煩惱。

  在空性的理解上,另一個常見的偏差是執著斷滅,認為什麼都是空的,善是空,惡是空,因果是空,修證是空,所以不用行善,不怕造惡,隨心所欲,就是最高明的境界。祖師們一再告誡:寧執實如須彌山王,不執空如芥子許,要修行者千萬警惕的正是這種對空的邪執。

  不思善,不思惡,是入定的境界,並且非初學者所能了達,而出定後,仍然要謹慎取捨善惡因果,積累福慧資糧,不可荒廢了修行。

問:修行的本質是什麼?

 

答:就是您前一個問題中提到的遠離痛苦煩惱。

問:痛苦煩惱的本質是什麼?什麼可以幫助我們遠離痛苦煩惱?

 

答:痛苦源於無明。無明指對人、事、物的錯誤認識。就人而言,認為有一個獨立、恆一存在的“我”,繼而對這個“我”生起執著,然後對“我的”生起執著。就事物而言,認為有獨立、絕對、固有存在的事物。這樣的見地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它與人、事、物的真實狀態相反。世間萬象皆依緣起,隨條件的聚合、變化而生成、變化、壞失,無可執持。

  見地與真相的偏離,使我們處於愚蔽、扭曲、不得自在的狀態,把原本無常的誤認為本該恆常,把無我的執為固有,因而一再地幻滅、失落,求而不得,無從安心。

  因緣和合的現象,包括我們自己和一切身外之物之事在內,都不離痛苦的本質。拿我們每個人來說,有生便有死,在生死之間有無常老病、種種缺憾,這一副身心不過是變化的相似相續,哪裡有什麼是真正靠得住的?

  身心之外,如果我們認為有所得,則必定會經歷失去。有積聚,必有消散時。有愛戀,必有怨懟時。這不是說你需要刻意地以消極悲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是你要看到得、聚、愛、福背後失、散、恨、禍的勢。你也許會說,何不反過來看,失去必有得到時,遇禍必有得福時。的確可以這樣看,但之後呢?還是得失得失,反復反复。留心觀察,便慢慢體會到,輪迴就是這樣不由自主的無盡輪轉,周而復始的無可奈何。所以佛陀說,要完全遠離痛苦,只有出離輪迴。

什麼樣的方法能幫助我們遠離痛苦煩惱?具體的方法要依各人根器而定,沒有一刀切、放之四海皆準的固定套路。就大多數人的根器而言,把貪婪、嗔恨等作為需要斷除的對象,以不淨觀等方法加以對治,是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習佛法,增進對空性的了解後,可以逐漸把貪嗔等作為淨化的對象,以觀修空性等方便法門攝持,了達煩惱的本性為空,從而息滅痛苦。

  修行最好按照次第一步一步來,除非是罕見的上根利智,否則一開始就說不用對治貪嗔癡,只要知道它們是空性的就可以,這對初學者不會有很大的幫助,反而可能誤導他們,讓人以為不用持戒、不用實修就可以解脫煩惱。

  我們總喜歡為自己的懶惰和無知找藉口,不是麼?

問:您怎樣界定出家人和在家人的概念?

 

答:《佛說四十二章經》雲:“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沙門即通 ​​常所說的出家人,這一句經文對出家人的概念作了簡要定義。沙門是梵語,意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出家,出的什麼家?“家”可以理解為心住之處,心的牽絆、滯著所在,“出家”便是出離執著。執著從粗大到細微有很多層次,故而出家也由表及里、由淺至深有很多層次。

    出家,首先出的是欲愛家,出離對廣義欲愛的貪執。欲是想要,愛是貪著。仔細想來,人們世俗生活的一切無不是在得失、稱毀、利害、親怨之間趨避取捨,都不出愛和慾的範疇,而對親人、家庭的顧戀是欲愛最突出的表現,大多數人一輩子的精力和心思都是用在為自己和身邊的親人奔波辛勞、籌划算計上了,永遠沒有停歇、滿足的時候。所以佛陀說“辭親出家”,辭別自己最粗大的執著,遠離最容易讓自己產生貪、嗔、耽著、邪見的對境,也就是親友、財產及社會活動、交往的圈子。普通人由於定力、智慧不足,想要修行,還是應該遠離憒鬧,給身心一個較為清淨的空間。

    出家人剃除鬚髮、穿著僧衣的形象,既是提醒,也是保護。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貪求名利,不貢高我慢,另一方面別人一看,知道你是出家求道的人,一般也就不會故意滋擾,動搖妨礙你的道心了。對於沒有證悟實相的普通人來說,剃度,受戒,遠離憒鬧,至寂靜處,思維法義,善自守持戒律,出家的這些形式和內容,都是必要的。這是最基本層次的出家。

    “識心達本”是進一步的出家。“識心”指了知心外無法,一切都是心識前的顯現。“達本”指了知心性無實。用佛法的名詞說,就是悟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是出離更細微的執著,也是更高層次的出家。

    “解無為法”,了知實相、現像不一不異,證圓成實性,心無所住,一無所執,是再進一步的出家。

    由此可知,已經證悟諸法實相的人,即使示現在家形象,卻是在家出家,不著五欲,心無掛礙,但這是成就者的境界,普通人做不到,還是老老實實從最基礎的做起為妥。

    以上簡單介紹了什麼是出家。不是這樣的,就是在家。

問:佛教本身博大精深、教派眾多,人們對佛教的理解常有模糊失真之處。如果請您用幾句話向人們介紹佛教,您會如何介紹?

 

答: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如您所說,佛法博大精深。三言兩語的確很難說得清楚。我在這裡就勉為其難地囉嗦幾句,供各位參考。

  在我看來,佛教的一大特點是有教無類,有求必應。佛陀根據眾生不同的禀賦、性情、因緣,宣演與之相應的法門,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導眾生解脫煩惱,獲得安樂。八萬四千,極言其多。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便教以八萬四千法門。眾生的願望訴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佛法的要義可以歸結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您一聽這個,大概要失望了,這不是老生常談麼。然而,很多道理,三歲小兒說得,八十老翁做不得。最簡單平常的,往往既不簡單也不尋常

  “諸惡莫作”可以說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礎,其精髓在於不傷害。

  “眾善奉行”是大乘所有修行的核心,關鍵是饒益眾生。

  “自淨其意”指擁有三輪體空的見解和證悟。

  三輪體空,簡單地說,就是無論作惡、行善,都是依緣而起,是主要、次要的種種條件具足後顯現的象,這其中沒有獨立、恆一存在的施者、受者及行為,一切都是現而無自性的。然而,儘管沒有可執持的實質,現象卻不會隨心所欲地出現或隱沒,象的顯現遵循著因果的規律,絲毫不會錯亂,所以了解“空”的道理後,還要謹慎地取捨因果,斷惡行善。

  自淨其意,不著有無。以此清淨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據我的理解是佛教最為根本的教義和修行方法。

  

問:不起疑,我認為不足信。疑了,然後求證,體證了,然後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講,不起信,不能得證。疑和信的關係,請賜教。

 

答:關於疑與信的關係,以自然科學為例來說,現代人應該都相信科學,從小就接受科學教育,但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你心裡不可避免地會提出很多疑問。有疑問不說明你認為科學不可信,信科學也不代表你對科學所有門類的知識完全通達,沒有絲毫不理解之處,或者你對自然界種種現像不再有疑惑。提出疑問並努力尋找到答案,是學習中重要的一環,這一求索的過程會增強你對科學的信仰,而對科學的信仰也會激勵你不斷去提問、求證和發現。在這裡,疑與信不但不構成矛盾,反而是互為促進的,當然,前提條件是你相信科學,如果你根本就排斥科學,認為科學是騙人的把戲,你就不會去學科學,更不會為了獲得知識而提出疑問,你可能只會出於成見提出質疑批評,不為澄清問題,只為證明自己的封閉和排斥是對的。

對佛法的信和疑,與此類似。信,首先是一種開放的態度。願意放下成見,換個角度看問題,才能有新的見識和理解。佛教說,唯信能入。其實不僅信佛如此,學什麼都是這樣。不揭開杯蓋或者杯子是滿的,都裝不進水去。抱著開放和接受的心態,才能學到東西。

你相信佛陀的教法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並不等於你立即就能理解並見到這個真相,你需要通過反复的聞思、提問、辨析、驗證去啟發自性智慧,使之流露顯發出來。

 

 

問:我媽媽得了癌症,已快走到生命的終點,我媽媽平日也拜佛,但卻一直沒有皈依,我非常想讓您為她做皈依,並且為她做一些臨終無常的開示,而且我非常想學一些臨終的引導,但卻不知從何而學?因此衷心地祈請上師能夠答應我的這個請求!

 

答:弟子你好,勸你母親持誦阿彌陀佛聖號,一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你也要多為她放生、念佛。臨終時,周圍環境盡量安靜,最好能讓她面朝西方,吉祥臥,助念的人在她頭部附近以清晰柔和的聲音念佛,並輕輕扯動她頭頂的頭髮,把她的注意力引向頭部。避免有人在她下半身周圍嘈雜,以免注意力被吸引過去,神識往下走。人臨終時內心極其恐懼散亂,要勸慰鼓勵她放下一切牽掛,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問:請師父慈悲開示,對外道應該採取什麼態度?應該如何做?

 

答:在家修行的人不可避免要與社會上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跟我們有著同樣的信仰、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我想避免矛盾衝突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從基本人性出發去與人交往、溝通。在宗教、性別、職業、社會地位等等不同的背後,大家都是人,都希望被理解、被關懷,都希求快樂,不想遭受痛苦。先認識到這一點,在此基礎上逐漸擴大內心的容量,對眾生慢慢地由衷地生起親切感,願意去感受他們的快樂、悲傷、孤獨,願意去諒解、去幫助。這在我看來是佛教徒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我們應首先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再談如何與外道相處。沒有內心的開放和悲憫,我們無法突破自身的局限,也很難切實地利益有情。

一個人不論他的宗教信仰為何,在大乘佛教徒看來,他都具有佛性,有著與諸佛菩薩一樣清淨無染的本性。我們應該平等恭敬,不輕慢排斥眾生。

能與志同道合的人相處,在聞思修上互相幫助,自然是再好不過,但如果不得不跟信仰與己不同的人交往,我們仍然可以做到在尊重其信仰、關懷其需求的同時,堅持自己的信仰和修行。恭敬不等於隨學,對人有禮貌不一定就要拜其為師。

至於弘揚佛法的問題,這要看因緣。智慧不夠的話,是很難判斷因緣的,所以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智慧。如何提高呢?聞思修。初學者安靜下來,好好聞思修行,就是在弘揚佛法。好的修行人,他 ​​的寂靜調柔,可以感動人心,令人對佛法生起信心。

問:上師,若他人回報你的慈悲以冷漠、不關心甚至厭惡,何以我們收穫的是安樂?

 

答:我們不可能除盡大地上的荊棘瓦礫,但是當我們給自己的雙足穿上一雙舒適的好鞋子,我們的腳下便變得柔軟。如果你把自己的快樂系縛在別人對你的態度上,恐怕你永遠也得不到安寧。安樂是自心的感受。當我們慈悲待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住內心的善良,並且不期待對方立即回饋同樣的善心時,我們的內心會越來越開闊,越來越堅強,這便是安樂的源泉。

 

問:一直沒辦法對那些給我帶來傷害的人釋懷,她們把快樂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我一直想知道如何才能放下,才能原諒。若是再說到悲憫之心,就更加不知道如何做了。

 

答:對那些傷害你的人,盡量去理解他們內心的痛苦煩惱,原諒他們對你的傷害,實在不能馬上做到,不用著急,慈悲心的訓練可以一步步來。先對親近、喜愛的人修慈悲心,然後將這種慈悲延展到一般人,最後到傷害過自己的人。當你生起菩提心,當你的菩提心日日增上,有一天,你會發現,曾經無法釋懷的心結已經煙消雲散。

修行不易,難就難在要不斷突破自己的局限。

問: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家事,每天還要和孩子鬥智斗勇。很想修,總苦於時間不夠用。師父啊,我該如何是好?

 

答:

在家人要工作、要照顧家庭,的確沒有太多的修行時間,所以更應該珍惜,每天再忙,也要安排一定的時間修行,盡量爭取多的時間修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隨時隨地修習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比如在工作中和同事發生衝突,你可以修忍辱、修慈悲心;如果你的孩子把家裡搞得一團糟,你可以修空性,告訴自己眼前的一切都如夢如幻;照顧父母,引導父母學佛,這是報答父母恩德,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資糧;戒殺茹素,護生放生,這些不需要佔用很多時間,卻是非常殊勝的法門。

問:上師,最近通過微博知道我學佛的好友越來越多了,很多都勸我回頭是岸,好多的違緣啊!雖然我知道他們都是為了我好,但我真不知道怎麼和他們解釋佛祖的智慧,我因此寫了文章,可是寫了之後更多違緣了,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和他們保持這難得的友誼又可以繼續我的修心之路。

 

答:不要動搖自己修行的決心,也不要擾亂他人的心。繼續你自己的聞思修行,讓周圍的人通過你的身心變化逐漸對佛法生起信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朋友們講講佛法的道理。凡事都有因緣,度化眾生也需要觀察眾生的根基和因緣。作為初學者,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靜下來精進修行。

問:上師您好,為什麼信仰佛教的許多人拿很多錢去放生,而很少看到他們拿錢去幫助那些現世的人呢?真的希望大師能組織一次公益活動,幫助那些偏遠山區的孩子,還有患病的孩子。我想現世人的疾苦也應是信佛之人所關注的吧?

 

答:幫助眾生的方式有很多種,佛菩薩救護眾生的方式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到:“路人無怙依,願為彼引導,並作渡者舟,船筏與橋樑。求島即成島,欲燈化為燈,覓床變作床,凡需僕從者,我願成彼僕。”

佛教徒心懷一切眾生的疾苦,對六道眾生具有平等的慈悲心。假使你有這樣的印象,認為佛教徒只放生動 ​​物,不幫助人,可能是由於你對佛教徒的了解還不夠多。其實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佛教徒在以個人的身份、以個人的名義或團體的名義在積極幫助他人、奉獻愛心,建立孤兒學校、養老院、扶貧醫院,從事各種公益活動。在災難到來時,也總有大量佛教徒在前線與後方無私無畏地救援,慷慨地捐贈。他們做這些事的時候,往往都是默默無聞的,很少曝光,更不會刻意去宣揚自己佛教徒的身份。而且,除了物質上的幫助外,很多佛教徒還在精神上給需要的人以幫助,讓孤獨的感到被關心,讓空虛的感到充實,讓絕望的重新生起希望,讓迷茫的逐漸找到生活的方向。

 

問:眾生平等。可為什麼有人不費勁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有些人卻一直活在痛苦之中?

 

答:眾生平等是說眾生都有佛性,有同樣的潛力實現圓滿覺悟,而每個眾生當前的狀態是自身種種因緣的顯現,因緣不同,自然顯現不同。有人不費勁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有些人一直活在痛苦之中,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福報不同。然而,你所說的“一直”實際上也只是暫時的顯現而已。沒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天人有福報用盡墮入惡趣的時候,地獄裡的眾生也有果報受盡轉生到善道的時候,眾生就是這樣隨著自己的業力在六道輪迴中不斷地起落,所以我們才要修行,徹底出離輪迴。

問:因為因緣時時變化,時時消失,所以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因為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因此每一個當下都是一個緣起,我們或許正可以運用這種緣起,加入一些好的條件,將我們的生命帶往一個更好的方向去,這便是修行?

 

答:可以這麼說,修行就是斷惡行善,糾正會給我們帶來痛苦的身口意行為,積累智慧和福報資糧,走向解脫,並最終成就佛果。生命有四種,由黑暗走向黑暗、由黑暗走向光明、由光明走向黑暗、由光明走向光明。我們獲得了這個暇滿人身,如果懂得善加利用,就能由光明走向光明。

 

 

問:您好師父,我想請教一下藏傳佛教有什麼不同之處嗎?我該怎麼修?盼復!

 

答: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雖然傳播的途徑不同,但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藏傳佛教包括顯密兩部分,密宗可以說是藏傳佛教顯著的特點。顯密在根器、證悟的方法和所需時間等方面有差異。密宗認為諸法當下即是清淨的。

對三寶生起信心,想要修行,這是非常值得讚歎的事情,是你往昔積累的福報因緣成熟的顯現。首先你需要皈依佛門,皈依後開始聞思佛法,並做功課,可以念誦《金剛經》、《心經》、《地藏經》這些經文或者持誦佛菩薩的聖號。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如何做功課》,在菩提洲網站和《次第花開》這本書裡都有。如果有條件,你最好選擇一位具德上師,在上師的指導下進行聞思修。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1/20 上午 07:58:34
平禪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70
積分:7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1月28日
5
 用支付寶給平禪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妙高修行路難尋 ,無佛出世導迷津    

為誰辛苦證菩提 ,只靠自性菩提心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1/27 上午 04:21:46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6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zhibeifw.com/ssyy/player/songs/fozan.mp3
http://www.zhibeifw.com/ssyy/player/songs/xiangnianss_fe.mp3
http://www.zhibeifw.com/ssyy/player/songs/jietuodao.mp3
http://www.zhibeifw.com/ssyy/player/songs/chg.mp3
http://www.zhibeifw.com/ssyy/player/songs/lamaqin2.mp3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2/4 上午 11:40:54

 6   6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8750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