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堪布卡塔仁波切對上師(十六世大寶法王)的虔敬

您是本帖的第 76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堪布卡塔仁波切對上師(十六世大寶法王)的虔敬
jackwu123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令狐沖
文章:1683
積分:2269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5月8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jackwu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堪布卡塔仁波切對上師(十六世大寶法王)的虔敬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洛卓尼瑪仁波切向堪布卡塔仁波切敬獻加持甘露水與甘露丸 (攝影:Amy McCracken)。

轉自:化育資訊網

洛卓尼瑪仁波切談堪布卡塔仁波切的虔敬

時間:2013年9月6日
地點:美國  紐約州  大寶法王北美洲根本道場  噶美林閉關中心


【問題】請您談談您所觀察到的,關於堪布卡塔仁波切的功德?

【仁波切】我覺得堪布卡塔仁波切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像是他心續中有這麼多的功德,但是他從來不張揚、能夠謙虛,這就是已經能夠證明是最偉大的人了。

我們一般人做了一點事情,就想讓別人知道,想跟別人說,本來這些事情是用不著說的了,但是不到一個禮拜,不到幾天,又都說出來了。原因就在於心裡面有驕傲,希望別人知道這些,而堪布卡塔仁波切能夠一生謙虛地活到九十歲,這也真是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問題】目前您是創古寺的住持,肩上的擔子很重,事務很繁忙。我想問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您現在沒有這些責任,能夠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請問您最想做的是什麼?

【回答】我最想做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好好地依止一位上師學習;二是學好中文。

我自己年輕的時候,覺得聞思最重要,但是隨著年紀慢慢增長,現在就覺得要好好地依止一位上師,依止一位像堪布卡塔仁波切一樣的上師,能夠向他請法。法不在多,好好地修一個法就可以了。其實要老實地跟著一位好上師學習,也是需要有很大的福報。很多福報不夠的人,跟這位上師幾年,接著又跟那位上師幾年,就這樣換了幾個上師,最後什麼都沒學好。你們在座的有幾位跟著仁波切十幾、二十年的,這真是你們的福報。

至於學好中文而言,我覺得中文很有意思,只要一個字就能夠把意思完全地表達出來,不像藏文的語法那麼囉嗦。例如三學,中文用「聞、思、修」三個字,其中一個字就能將一學的內容完全表達出來。

【問題】仁波切,剛剛您講到的那兩件事情,似乎是無法同時做到。譬如您講到要學中文,那就表示您要開始弘法,因為您有很多的中國弟子,需要用中文來接引他們,那麼您就不太有時間靜下來,好好地依止一位上師。

【回答】依止上師並不是說每天都在他的身邊,而是把上師所教的法,用我們的一生來好好修,這是很重要的。

今生好好地修一個法,依止一位上師,這就證明對這個上師與法門有不共的恭敬心,那麼今生就會有成就。如果換來換去,那就是對上師與法門沒有信心,今生也就不會有成就。

就拿堪布卡塔仁波切來說,他沒有很多可以自己安靜修行的時間,而是忙碌地到處弘法利生,修建寺院,成立中心,但這都沒有影響他的聞思修行與清淨戒律。

我這幾天依止堪布卡塔仁波切,我就能感受到他對上師的恭敬心。每次只要稍為說到第十六大寶法王的事情,他馬上就流淚。如果有這種發自內心的恭敬心,即使是一剎那的感受,我相信幾千劫、幾萬劫的罪業啊,瞬間就能夠消除。

我們若是沒有這樣的恭敬心,就算是唸了幾百萬遍的六字真言,或金剛薩埵百字明等等,這有沒有功德呢?功德會是有的,但是跟前面一剎那的功德相比,就是天壤之別了。

因此,我覺得像堪布卡塔仁波切這種人,不能說是沒有,但現在就是很稀有。在他面前,我真的不敢提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也不敢提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因為只要一說,他就掉眼淚,我自己就覺得很難受。

當我們對自己的上師有恆常的恭敬心時,行住坐臥都會是修行。因為這個時候,除了上師之外,心裡就真的是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的東西,肯定所做所為都是為了上師。但在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想要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的話,我覺得很難。

為醫治當時病得很嚴重的仁波切,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送他到美國調養,並出任噶瑪三乘法輪寺的住持。為了辦護照,法王吩咐仁波切照些相片。第一次照時,法王不是很滿意,便讓仁波切再去重照,來回反覆了幾次,結果法王對他說,「我想放張好一點的照片在你的護照上,但你看你的臉色就是這樣,挑來挑去找不到一張好的。」

有一次,法王傳喚喇嘛貢噶跟仁波切到自己的住所,對他們說:「你們以為我高高在上的,什麼事情都不做。為了西方世界的眾生,以及為了你們的弘法,我親自跟錫金政府打交道,為你們的護照挑張莊嚴的照片,最後還親自把護照交到你們的手上。」

堪布卡塔仁波切就說,這麼多年來,每次很累、遇到各種違緣時,想到法王講的這些話和他當時的表情,心中就生起一股力量。

我就想,若是一般人聽到法王的這番話,剛開始肯定會有點衝動、感動,但慢慢、慢慢地,可能不到一年就忘了,那麼對這些人來說,法王的話就一點都沒有加持呀。

但是,對堪布卡塔仁波切來說,法王40年前講的這番話,到今天還是熱呼呼、活生生地放在心上,不斷給他動力與啟迪,讓他成辦不可思議的事業。因此,對於堪布卡塔仁波切而言,法王的話到現在還有加持力。

所以,真正對上師有恭敬心時,上師不用多說,一句話就能夠打動你,一句話就點到你的內心,這也算是一種證悟啊。

【問題】仁波切,現代人可能比較複雜,可能不容易一句話、或是一個動作,就能夠有很深的感受;雖然在上師的身邊,可能還是沒辦法生起那種很強的恭敬、或是那種感受。

【回答】對。現在是末法時代,比較難真正認識到上師的功德。過去真正對上師有信心的人,上師說一就一,說二就是二,完全照上師教的次第來修。現在的人不按照上師的次第教誨,一學就想學高的、或者是自認更好、更殊勝的法門。很多人學了幾年,還是沒有什麼感受或進步,這是因為違背上師的教誨,沒有如理如法地依止,所以得不到上師的加持。

四、五年前,當卡寺有位薩迦派的八十多歲老上師,給予《五寶藏》之一《口訣藏》的灌頂與口傳。法會從一大早就開始,一直到晚上,聽說有時到晚上十點,他一邊口傳、一邊講解,又有灌頂,差不多到傳法快結束時,有個喇嘛偷偷地進到他的屋裡,請求他說:「上師,您能不能給我最殊勝的口訣啊!」這個上師的聽力不是很好,便回答他說,「你在說什麼?」他又很恭敬地回說:「上師,你能不能給我更殊勝、更好的口訣。」這個上師個性很直,心裡有什麼就直說,他聽到了這個覺得很驚訝:「從一開始,我講的就是這個口訣,你是不是那個時候耳朵堵住了啊!除了《口訣藏》以外,哪有什麼更殊勝的口訣。」於是就罵了他一頓。

這樣的人認為在公共場所傳的法是一般人聽的,就算是聽到很多的口訣,也不把它當一回事,就覺得這個是公開的,就只想知道更深奧的、不向其他人說的那種法。

前幾天在聽聞堪布卡塔仁波切教授的《了義炬》時,我心裡其實暗自慚愧,因為過去並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它。事實上有了這個《了義炬》,就不需要其他的法了,這裡面已經包括了一切。但是我們卻把它視為很簡單,覺得它就只是前行的一種法。

我覺得這主要就是福報不夠,遇到一個殊勝的法,就算把書打開了,又不看了。所以說,人就這樣。

【問題】對我們許多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讀過很多書、聽聞過很多法教,也很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很可能事實上內心並沒有真正的體悟,那麼這個時候該怎麼辦?

【回答】我覺得有機會聽聞佛法很重要,慢慢累積多了,也會有一種體會的。但是呢,這也不可能一下就有的嘛。我覺得可能還是每天看書、或聽聞;雖然剛開始覺得沒有多大的進步、或體會,但隨著時代、自己的年齡、工作的變化,因緣慢慢成熟,慢慢讓我們看到六道眾生各種的煩惱痛苦,再跟自己所聽聞過的法教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幫助,正如《佛子行37頌》中所講的:「聞思修是佛子行」。

【問題】所以就是繼續多做聞思,累積到因緣成熟,自然就會有那種啟發就對了?

【回答】對,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吧。

這麼慢慢就會有體會,慢慢就會相信。佛經說一切的功德來自於善知識。但剛開始我就是沒感覺,覺得不可能一切功德都是他給我的,我自己也是到最後才明白這點。但在沒有遇到、或認出具德的上師前,我們可以以佛法為我們的善知識,累積對法的信心和恭敬,所以說,聽聞、看書還是很重要的。

做為普通人來說,我覺得一本書應該看好多次,至少看一百次(眾笑)。做不到的話,也要有幾十次,這樣才會有很大的體會。

拿《了義炬》來說,只看一、兩次,以我們的智慧,是沒有辦法通達書中的內容,要看過一百次,才能夠體會、才能夠有感悟、才能夠有那種說不出來的感受。而且,你在看過這本書一百次後,當你在看另一部書時,就能夠清清楚楚地記得前面的書說了什麼、後面的書說了什麼,然後開始覺得很有意思、很有興趣。

一般的人,看的時候自己覺得都能明白,沒有什麼不懂的,但看完又忘記了,心裡什麼都沒留下。這是因為我們定力不夠,跟堪布卡塔仁波切不一樣。像堪布卡塔仁波切現在90歲,7、8歲發生的事情,他還能講的清清楚楚。

看了一百次的《了義炬》以後,裡面大部份的詞句、內容,你都能記住了,然後再看另一本書的時候呢,自己就會有很大的體會。那個時候,你才對尊貴的蔣貢康楚洛卓泰耶生起一種無偽的恭敬心,才會覺得這個法本很珍貴,覺得離不開它,而且你那個時候才能夠感悟、或證悟到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不是普通人,他真正是文殊菩薩、真正是佛菩薩的轉世。

【問題】修法時,我們會累積好幾萬遍的咒語,念書是不是也可以類似這樣地去累積閱讀的次數?

【回答】對。比如說你就是要發心,先如理如法地看這本書幾十次,這也算是一種修行。這樣你就真的有很大的改變,即使你做不到放下一切去修行,但是當你看到如理如法的修行人時,你真的會發自內心地去恭敬他,覺得他真是有福報。如果今世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在阿賴耶識種下悲智的種子,生生世世都會遇到大乘佛法與善知識。

【問題】是不是末法時代就比較難修了呢?

【回答】很多人覺得末法時代,無法實修佛法,我覺得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時代的變化以及人心的混亂,對聞思與實修有極大的影響。但另一方面我覺得現代的科技發達,想學任何東西,只要電腦一打開,什麼都可以在網路上面找到。半夜三更睡不著,你也可以打開電腦聽課,以前那有這樣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而言,聞思的機會的確是增加了,但是不是就能夠有助於修行了呢?這也不盡然。

以前在藏區,書本非常地難得可貴。譬如我有一本《解脫莊嚴寶論》,大家輪流借著看。某人借去的一個月當中,就看了很多次,這本書就帶給他很大的收獲。現在科技發達,我們有許多聞思修的機會,但從來不把它當一回事。

其實,真正想實修的人,最簡單的法就是最殊勝的法。

我聽過一個故事。以前有位噶當派的成就者,他的弟子即將離開時,向上師供養了一些東西,請上師給他一個最後、最殊勝的口訣。上師回答他:「我已經什麼都教給你了,此外沒有別的了。」他便回去把自己的東西供養給上師,再次向上師求取更殊勝的口訣。然後,這個上師便握著他的手說:「你將來會死,我將來也會死。我的上師傳給我的就是這個法,我修的也是這個法。你回去好好去思維這個吧。」

這個上師每天思考無常就開悟了,而我們每天修各種各樣的法,到現在都還沒有成就的原因,就是對於無常從來沒有體會啊。

【問題】有些人比較喜歡實修,有些人比較喜歡聞思。就我自己而言,閱讀《了義炬》一百次,似乎不可能做到。不是因為我已經完全瞭解書中的內容了,而是我每讀一點,就覺得自己應該馬上去實修,所以沒辦法繼續讀下去。由於每個人都不一樣,那麼我們自己如何在聞思與實修之間取得平衡?

【回答】對,肯定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比如剛才講到的幾個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聞思,只要聽到無常、只要聽到死字,就能夠開悟,他就會有很大的體會,一分一秒都不想要浪費。對這種人來說,是不需要看很多,但我剛才說的是平常一般的人,看多之後,你的修行才能夠發自內心,如果是重複別人說的,或是朋友拉去打坐、去修行的,這都不是發自內心。

【問題】在多次閱讀《了義炬》後,心裡會自然生起恭敬心,像這樣的體悟是從聞、思、修三學中的那一學得到的?

【回答】是的,我們會自然而然生起恭敬心、信心以及出離心,生起出離心的同時就會生起慈悲心,我覺得這裡聞、思、修都包括在其中。

【問題】那麼是不是「修」的話,就不一定是要坐在坐墊上,反覆地在內心思考、串習也可以算是修嗎?

【回答】這也是修啊。比如我們不停地思考無常,這即是實修。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10/4 上午 01:42:18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