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外道、俗人,可舉比丘罪否?

您是本帖的第 1403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外道、俗人,可舉比丘罪否?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聖
文章:3251
積分:20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9日
31
 用支付寶給梅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說僧過惡就是譭謗三寶 犯極大重罪

作者:溫泉    文章來源:紅袖添香 

 時常會聽到有些出家僧尼、在家居士或者社會人士,喜歡評論出家人的對錯是非,不守規矩不持戒律等等,其實出家比丘、比丘尼都不可以說僧過惡,何況在家人呢?因為說僧過惡,就是談論是非,造作口業,惡口妄語,同時也是譭謗三寶,譭謗三寶者,罪過比破殺、盜、淫、妄、酒五戒的罪還要重!什麼叫譭謗三寶、說僧過惡呢?我們信佛的人,切記不要犯這種的罪過——就是專門說三寶的過錯,說佛教不好,說佛法不好,說僧人不好。

 佛陀在世的時候,就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其人即違犯無量重罪。這是佛說的,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難道你還不信嗎?

 如是比丘雖非法器,而剃除鬚髮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聖賢;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盤正路。所以依佛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尚不許轉輪聖王諸大臣等,說出家僧尼的過惡。

 如是破戒惡行比丘,一切白衣皆應守護,恭敬供養;佛陀終不允許在家居士,輕視、呵斥、辱罵出家人。

 僧尼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就是說這個法師現僧相,就等於是佛相,是三寶相。他代表了正法,他就算沒有修行,就算破了禁戒,行種種的惡行,一切的天、龍、人、非人等都必須要恭敬禮拜、供養。因為他就是善知識,能夠示導無量功德伏藏。這個伏藏就是埋藏在地中的一個寶物,比喻眾生本具的佛性。譬如說貧女不知道自己家裏有伏藏,等到有智慧的人告訴她,你家裏本來就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你把它挖掘出來,你不就變成很富有的人嗎?這個貧女子聽有智慧的人的開導,就把它挖出來變成富家女了。

 記住!外道永遠沒有辦法超越三界,無量億劫絕對沒有辦法離苦得樂。為什麼?知見錯誤!沒有依佛的知見修行,永遠在三界裏面打轉。最差、最差的比丘,他現了僧相,瞭解無常、緣起,乃至於大乘佛教,念佛、參禪、拜懺、打水陸,都種下無量的善根,種下未來得度的因緣。所以說最差的比丘、比丘尼,現僧相的沙彌、沙彌尼(除非他知見錯誤)都比世間的人,包括一切的外道都強得太多。就是造業下地獄了,經過一劫或多劫,他依然能夠轉生人道,聽聞佛法,然後經過修行,就可以得到解脫。因為他在今生種下了無量無邊的善根因緣。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瞻博迦華是一種很香的花,就算枯萎了、爛壞了,也絕對比其他的花香。世尊曾說頌曰:

 瞻博迦華雖委悴,而尚勝彼諸余華。

 破戒惡行諸比丘,猶勝一切外道眾。

 出家僧人是三寶之一,堪稱是寶,既然是寶,他即使不完整,但他仍然是寶。譬如珠寶玉器,即使壞了,你能說它就不是寶了嗎?黃金壞了、碎了難道就不是黃金了嗎?又如瓦礫,即使再完整的瓦礫,它也稱不上是黃金珠寶,只能是一塊完整的瓦礫而已!破戒惡行的諸比丘,也依然是寶,絕對不是瓦礫!他的功德勝行也絕對勝過一切的外道。外道沒有緣起法,外道沒有空慧的思想,他怎麼解脫呢?!我在這裏說些,不是提倡比丘作惡犯戒,也不是包藏僧人的罪行,而是旨在提醒出家僧侶、在家菩薩要警防口業,不要因為別人錯誤了,自己也去錯誤,別人破戒了,自己也去破戒。須知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飯自己飽!他要造業他得果報,你要譭謗僧人,你就要下地獄!破戒作惡那是他的事,謗僧受報那就是你的事。在家信眾說比丘過惡,犯大重罪,必受惡報;身為出家僧眾,說比丘過惡,也是同樣犯大重罪。因此,佛陀為了避免緇素造口業,特別教戒僧眾,不得向未受具戒者說比丘過惡。

 如人噁心出佛身血、毀壞塔壞寺等,其罪雖是極為深重,但是尚不及說僧眾過惡的無間重罪。所以《戒經》說:「寧可毀塔壞寺,不說他比丘粗惡罪。」古人也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六也說:「為大護佛法故,如向白衣(在家信眾)說比丘罪惡,則前人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塔壞像(此罪極重),也不向未受戒人說比丘過惡;若說過惡,則破法身。」說僧尼是非、過惡的人,其罪超過毀壞「佛塔」和「佛像」的重罪!為什麼這樣呢?因「世間如無僧人,便無佛法」,有話說:「佛法弘揚本在僧」嘛,所以講僧人的過失會使信眾遠離三寶。

 譭謗三寶、說僧過惡者,死墮阿鼻地獄,受大苦報,無解脫之期。《謗佛經》雲:佛陀告訴不畏行菩薩說:「……爾時彼長者子,說彼比丘毀破淨戒,彼(長者子)惡業報,九十千年墮大地獄;於五百世,雖生人中,受黃門身,生夷人中,生邪見家;於六百世,生盲無舌……。

 外道俗人是沒有資格舉發、談論僧人的過惡。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舉苾芻(比丘)罪,舉就是舉發。我絕對不允許外道、世俗人舉比丘的罪。世俗人沒有智慧,只是憑藉自己的觀念,所以他怎麼夠資格來舉比丘的夠資格來舉比丘的罪呢?他看的只是外相,沒有看到真正的內涵。

 我們凡夫的見解,有的時候會錯誤的,聖人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知道的。所謂初地的菩薩,就不知二地菩薩的境界;十地菩薩,就不知道等覺菩薩的境界;初果阿羅漢,也就不知道二果阿羅漢的境界。許多僧人看上去瘋瘋顛顛,但實際上是外濁內清,是菩薩示現,是教化眾生的。說到這裏,我想起兩個典型的例子:在中國梁武帝時,有一位志公禪師,他天天要吃兩隻鴿子。廚子想這鴿子一定很好吃,他就偷了一只鴿子的翅膀吃。志公禪師吃完了這兩隻鴿子,就說:「你為什麼偷我的鴿子吃?」他說:「沒有啊!」「沒有?你看一看!」志公禪師把口一張,從口裏吐出兩隻鴿子,一只就飛了,另外一只沒有翅膀。「如果你沒有吃,這只翅膀怎麼會沒有呢?」一樣吃鴿子,志公禪師可以把切碎煮熟的鴿子吃到肚子裏頭,又可以變成活的吐出來;而這個廚子就沒有這種本事,吃了就是吃了。志公禪師這種境界就是吃而未吃。

 又有濟公禪師,那時候他在杭州西湖靈隱寺。這和尚怎麼樣呢?一天到晚吃狗肉,喝燒酒。每天都喝得醉得不得了,人一看就知是個醉和尚。實際上他醉了,可是他卻到處去教化眾生。有一次造佛像,這佛像要鋪金,他告訴方丈和尚:「這佛像我來鋪,你不要叫其他人去鋪金。」方丈和尚說好。可是等著他也不鋪,後來當家和尚就說:「你要鋪這佛像的金,這麼久了,你也不鋪。」他說:「好,我就來鋪。」這天晚間他又喝醉了酒,等到他看人都睡覺了,就跑到那佛像前,從口裏就吐金,往佛像鋪。

 正在吐著,像各部份都鋪得差不多,只有頭頂上還有個地方沒有鋪時,當家和尚聽見他在裏邊,口裏往佛像吐痰的聲音,就進來了,說:「你怎麼這個樣子,你口裏黏痰怎麼往佛像吐呢?」他就說:「我不吐了。」就走了。走了,第二天一看,佛像的金都鋪好了,就剩頭上還有一點沒有鋪好,所以又找另外鋪金的匠人來鋪,但是所鋪的金,就沒有他吐的金子那麼好,所以羅漢的境界不可思議的。

 有些禪師是酒肉穿腸過,用世俗人的眼光來看,就是說這些禪師是不稱職的和尚,也是破戒的比丘。豈不知道他們是菩薩轉世,他是示現給眾生看的,他可以吃進去死的,吐出來活的,有誰知道他吃肉也是在度終生呢?有些僧人也可能是菩薩,也許是羅漢示現,但憑我們的凡夫肉眼,豈能分辨識破他的本來面目呢?所以不可妄加評論,隨意譭謗。在此也提醒大家,如果自己不是羅漢,不是菩薩,千萬不要向他們學習,因為我們是業障凡夫,他們是應機施教,應何因緣得度,而現何身。他們喝酒吃肉都是在度眾生,而我們喝酒吃肉,就是造業,所以不能拿我們來和他們比,萬萬不能!

 佛陀尚不許諸苾芻僧不依於法,率而呵舉破戒苾芻,何況驅擯?……率就是輕率的樣子,草草率率,毫無根據。舉就是糾正。驅就是逼迫或者是排除,擯叫做排斥。

 佛也絕對不允許這些比丘僧團不如法,草草率率就糾正某某人比丘、某某法師,何況棄摒他?!

 要舉比丘的罪要如法,要有見聞疑,還要如法的求證,還要必須在比丘的僧伽裏面。你看要舉比丘的罪要多麼繁瑣的手續。約束在時空的架構上,一定必須在比丘僧團內,其他人不夠資格的。

 修學佛法,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的欲心、妄心、貪心和燥心,看不貫別人那就證明你的修養不夠,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管他如何不好,一但佛性顯現,就會徹底覺悟。在還沒有得到真正智慧的時候,不要生出一種譭謗三寶的心,不要說僧過惡。他明明就是有過,也不要講他,為什麼?你知道他有過,你自己往好的做,這就對了。不要好像照像機,盡給人家照像,自己是個什麼樣子,也沒有照一照。不要拿一面鏡子老在別人身上照來照去,應該學習和發揚別人的優點,不要看別人的缺點,印光大師說:「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只管自家,不管人家……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在家學佛,當修戒、定、慧三學,熄滅貪、嗔、癡三毒,守護身、口、意三業。不可對僧尼三寶妄加譭謗,要靜坐細思自己過!說僧過惡,犯大重罪,望有緣同修、護法檀越反省三思!阿彌陀佛!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6 上午 08:13:50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聖
文章:3251
積分:20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9日
32
 用支付寶給梅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六:

為大護佛法故,若向白衣說比丘罪惡,則前人於佛法中無信敬心;寧破塔壞像,不向未受具戒人說比丘過惡;若說過罪,則破法身。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6 上午 08:17:05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聖
文章:3251
積分:20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9日
33
 用支付寶給梅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關於說僧尼過失,及真假僧尼的一些看法。

流通書

  經常看到有關僧尼的帖子,也有同修問過我關於僧尼的問題,今天想找個機會說說。因為我在寺裏工作,剛來寺裏,也確實發現了一些我原來沒想過的情況,也曾經很有疑惑。真的很懊惱,覺得自己以前很恭敬僧寶,為什麼來了寺裏工作就變了,看到這也不如法,那也不如法,想恭敬也恭敬不起來了。後來才發現,以前的時候是稀裏糊塗的「假恭敬」,什麼都不懂。而「真恭敬」是在你發現了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缺點後,你的恭敬心還能發的起來。甚至比以前做的更好。就如同小孩,剛開始把父母當作天和地,是他很恭敬、一時刻都不想離開的,後來長大了,發現父母其實根本不象他想的那樣,他開始疑惑,開始想逃離。他剛開始的那種恭敬不是真的,而是他把父母美化了,他恭敬和喜歡的是他美化後的父母,不是真實的父母。而真正的恭敬父母,喜歡父母,是在看清楚父母所有的缺點後,仍然能對父母包容,恭敬。那這樣的恭敬,才是堅定的真恭敬,不會受到外界的事相而改變。

  佛說要恭敬佛法僧三寶,印祖也說:要想得佛法真正利益,只須從恭敬中求。我就想得到恭敬這個大法寶。求佛讓我得到。慢慢的在佛加持下也有了點體悟。簡要說一下。不知道對不對。如果說的不對的話,請大家原諒我的淺陋。

  佛說一個破戒的比丘尚是大福田;有個老猴因為戲穿袈裟而得生天,種了日後得度的因;五百猴看見羅漢拜塔,戲學拜塔,所以命終升到天上。

  做個比喻,一卷非常殘破的佛像,但是您認為像是真佛,日日加以禮拜恭敬,做種種供養,把像看作真佛,那日後必定能得大利益。

  如果把像看作殘破的紙,那只能是自己失利益了。紙是殘破的,也許很破,我們的心可以不殘破。雖然別人是做壞事的心,但是他穿著佛的袈裟,他是殘破的,我們的心仍然可以不殘破。我們還可以恭敬,不是因為恭敬某人,而是恭敬僧,不管他是什麼僧,真也好假也罷,但是我們的心可以真。有個老太太要他兒子幫她去請佛舍利來供,他兒子沒請到,拿了個狗牙騙她,她相信了,天天恭敬禮拜,也得了利益。佛法完全是心法,心外求法是求不到的。福田不是種在外面的,是種在自己心裏的—福田心耕。看見所有現僧相的,我們都恭敬,實在得利益的是我們。

  別人看見了僧人,不知道他是假僧,心生歡喜,佈施了錢財體力,那他想施捨的必定是「僧」,而不是「某人」。我想肯定是這樣的,他肯定是認為,哦,這是個僧人,我要佈施吧。不會是看見這個人,想,哦,他這個人好,我要佈施。如果有人告訴他,這是假的,騙子。那他以後見到真的,甚至是阿羅漢化身的,恐怕也會想想,哦,假的。那不是讓別人失大利益嗎。那怎麼是我們學佛的人能做的事情呢?

  那有人說,那看到假的不管,那不是太妨礙佛法的形象了嗎?那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記得嗎「深信諸佛皆充滿」,《佛說阿彌陀經》有一句:「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複如是。」阿彌陀佛國有那麼多佛菩薩羅漢,他們都以度眾生為己所任,有無量神通,我們起心動念他們都馬上就知道,這個《佛說無量壽經》裏也有,我們起心動念,佛菩薩立即就知道了。看到這樣的情況,不如對佛菩薩說: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您看,您的弟子他們現在不信因果在做惡,冒充僧寶,請求您幫助他,不要再墮落了,也願佛法久住世間,作眾生依怙。念佛回向給作惡的人。或者勸導那作惡的人,說明白道理,就算盡心盡力了。這樣做不是更好。正好還可以憶佛念佛,順便發願。

  普賢菩薩還發願,所有眾生做的惡事菩薩都代受苦呢,我們雖然不肖,但是總要學點樣子吧,別學佛學到最後,嫉惡如仇了。心水總被仇這個看不過那個攪動,麗日無由現於動水。眾生因為迷惑所以造惡,應該是可憐憫的啊。(寫到這裏,突然意識到:周家亮那事我做錯了。應該道歉的是我。我應該去求佛菩薩的。南無阿彌陀佛,我總是在需要佛的時候,把佛放到一邊。我也是個可憐憫的愚癡人啊。)

  最後收尾吧:不管是誰,現了僧相,都應該好好恭敬。不是恭敬某人,而是恭敬「僧寶」。惡事惡人,就交給遍虛空的佛菩薩吧,念佛回向給他們棄惡向善,回善向淨。

  願以此消除我曾經謗佛菩薩,謗法,謗僧的罪業。南無阿彌陀佛!

 

  附:《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三、佛陀告訴天藏大梵天說:「複次大梵!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恒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苾芻(比丘)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八部眾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

  如是苾芻雖非法器,而剃須發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尚不許轉輪聖王,及余國王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複呵罵(後略)

  如是破戒惡行苾芻,一切白衣(信眾——居士)皆應守護,恭敬供養;我()終不許諸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閉牢獄,或複呵罵……。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瞻博迦華雖萎悴,而尚勝彼諸余華,

  破戒惡行諸苾芻,猶勝一切外道眾。

 

  (前略)佛告尊者優波離言:我終不許外道、俗人舉苾芻罪,我尚不許諸苾芻僧不依於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何況驅擯?……當知有十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諸有智者,皆不應受。何等為十?

 一者不和僧眾於國王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二者不和僧眾於梵志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三者不和僧眾於宰官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四者不和僧眾於諸長者、居士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五者女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六者男子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七者淨人眾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八者眾多苾芻、苾芻尼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九者宿怨嫌前,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十者內懷忿恨,率爾呵舉破戒苾芻。

 如是十種,名為非法,率爾呵舉破戒苾芻,便獲大罪。設依實事而呵舉者,尚不應受,況於非實?諸有受者,亦得大罪。」 

 

 由此可知,非但在家信眾說比丘過惡,犯大重罪,必受惡報;身為出家僧眾,說比丘過惡,也是同樣犯大重罪。因此,佛陀為了避免緇素造口業,特別教戒僧眾,不得向未受具戒者說比丘過惡。

  願十方三世一切眾生身口意清淨無染!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6/10 下午 10:21:25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6 上午 08:17:33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聖
文章:3251
積分:20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9日
34
 用支付寶給梅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月燈三味經卷五:佛陀告訴月光童子偈雲
所有一切閻浮處,毀壞一切佛塔廟,
若有譭謗佛菩提,其罪廣大多於彼。

若有殺害阿羅漢,其罪無量無邊際,

若有誹謗修多羅,其罪獲報多於彼。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6 上午 08:20:07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聖
文章:3251
積分:20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9日
35
 用支付寶給梅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決定總持經:佛陀告訴無怯行菩薩

此族姓子過去誹謗辯積法師,以是罪故墮於地獄滿九萬歲,罪畢出生人間,五萬世中墮邊地,迷惑邪見罪蓋覆蔽,六百世中常當生盲,喑啞無舌不能言語。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6 上午 08:22:07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聖
文章:3251
積分:20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9日
36
 用支付寶給梅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大乘方廣總持經

其二說人或作是言:「是菩薩應學是不應學謗佛法僧,是人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多百千劫不可得出。爾時達摩以其惡心謗持法者,身壞命終墮於地獄,經七十劫具受眾苦,滿七十劫已墮畜生中,過六十劫後值遇香寶光佛,於彼法中發菩提心,於九萬世猶生畜生中,過九萬世已得生人中,於六萬世貧窮下賤恒無舌根,若彼此違諍則正法不行。

阿逸多!汝可觀此謗法之人,成就如是極大罪業,墮三惡道難可出離,諸如此說皆名謗法,若有愚人謗微妙法,即是謗佛亦名謗僧。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6 上午 08:26:58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聖
文章:3251
積分:2016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9日
37
 用支付寶給梅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南無精進軍佛--消除一切口業    

南無寶火佛--消除兩舌破和合僧罪   

南無現無愚佛--消除宣說四眾過失罪 

南無德念佛--消除毀謗高僧罪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消除兩舌罪業

南無善遊步佛--消除一切教他作惡之罪

南無寶華遊佛--消除毀法罪            

南無婆伽梵如來應供正遍知寶蓮花善住娑羅樹王佛--消除毀謗上師及破誓句罪

--出自藏傳三十五佛禮懺法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6/6 上午 08:32:43
倫倫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315
積分:559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2日
38
 用支付寶給倫倫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9/6 上午 06:45:35

 38   8   2/2頁   首頁   1   2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8799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