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有禪定的功夫才能時時淡定

您是本帖的第 145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有禪定的功夫才能時時淡定
omahhum999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大大善知識
文章:6629
積分:5722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2月21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omahhum999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有禪定的功夫才能時時淡定

 

有禪定的功夫才能時時淡定

 

  文/達真堪布

 

    靜慮,也叫禪定,分為凡夫行靜慮、義分別靜慮、緣真如靜慮。

 

    凡夫行靜慮,即一般的凡夫具備的,凡夫(主要指資糧道的凡夫菩薩)對樂覺受、明覺受、無分別覺受很執著,還存在人我執和法我執,所以叫凡夫行靜慮。普通凡夫也可以有禪定,在禪定中會出現樂覺受、明覺受、無分別覺受。

 

    有些人出現了無分別覺受,任何念頭都沒有了,生不起來了,就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成佛了?離成佛還早著呢!一般的禪定都會有這些覺受,這是覺受而不是境界;有些人稍微有了一點明覺受,就認為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大神通,跟佛無二無別了?不是。有明覺受時,能看到外面的東西,以及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但這也是一種覺受,不是境界,所以不能執著,否則容易修偏。樂覺受是不靠外在的因素,心裡自然就快樂無比,但這也只是覺受而不是境界。耽著這些覺受的階段叫凡夫行靜慮。

 

    大家都應該學一學《現觀莊嚴論》,那裡講的都是境界,以這些衡量,才能知道自己的修行境界在哪裡,否則容易把覺受和境界混淆,稍微有一點覺受就動心了,覺得自己已經成就了,其實還早著呢!

 

    義分別靜慮。一般情況指加行道的禪定。此時對這些覺受已經不執著了,因為他有空性、無我的見解,但是有境和對境還沒有融為一體,對此還有執著,這就是義分別靜慮。這個時候他會分別空性、無我,因為有境和對境還是分開的,他還會執著人無我、法無我等諸法的實相。耽著這個見解的階段,叫義分別靜慮。

 

    緣真如靜慮。是登地以上的菩薩具備的禪定、境界。入定的時候有境和對境融為了一體,沒有分別,所以是緣真如,跟佛差不多,但這是入定時的境界,還會出定,所以跟佛有區別,此時是真正的境界,所以叫緣真如。

 

    我們經常說在生活、工作當中要淡定,有禪定的功夫才能淡定、不動。心不隨境轉,能掌控自己,這就是禪定。禪定即專注而不散亂,心放在哪裡就在哪裡,不動搖。凡夫的心總是動,把它特意放在那裡,但是一會兒就跑到另一個地方去了,這就是沒有禪定。有禪定(靜慮)了,心是不動的,這時才可以說心自在了,可以掌控自己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0/10 上午 05:56:25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