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慈誠羅珠堪布:有的人學佛時間很長,得到很多灌頂、傳承...

您是本帖的第 119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慈誠羅珠堪布:有的人學佛時間很長,得到很多灌頂、傳承...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30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慈誠羅珠堪布:有的人學佛時間很長,得到很多灌頂、傳承...

 上面這些見解容易了解,但僅僅在理論上了知並沒有實在意義。關鍵在于身體力行,這是最難的。有的人學佛時間很長,得到很多灌頂、傳承,受了很多次菩薩戒。但是否去做過、去想過要無條件地利益衆生呢?如果有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念頭,就始終不是大乘佛法。我們應從內心深刻反省,審慎思維。

 

  藏地很多大德說,如果沒有菩提心,連灌頂也得不到沒有灌頂,我們修習的所謂密宗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是表面上的自欺欺人。妄想成佛?難于上青天!

 

  菩薩的見解不止這些,但最基本的就是知母、念恩、報恩。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5/1/29 上午 10:06:29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29 下午 12:20:04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30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2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一、見解

 

  菩薩的見解包含顯宗和密宗的見解。密宗的見解今天不講,簡單來講,顯宗菩薩見解的基礎,就是要深知所有的衆生都曾經是自己的父母。這個觀點在經書中也有記載,它並不是一種善巧方便,實際上就是這樣。無始以來,衆生在六道輪回的時空隧道中穿梭,曆經了無數次的生死輪回,所有的衆生都曾經無數次地互爲父母,這是事實,不是修行的方法。所以,所有的衆生都曾作過我們的父母。我們首先應明白這一點。

 

  我們不能認爲空性和大光明是菩薩特有的見解。空性和大光明雖然是菩薩的觀點,但不是菩薩特有的、重要的觀點。經書中講過,阿底峽尊者也特別強調過這一點。大、小乘共同的法都講空性,只是大乘的空性更深廣。聲聞、緣覺得四向四果,都以證悟空性爲前提。從證悟空性方面來講,大乘、小乘差不了很大。有解脫道,就必須有空性,因爲空性是通往解脫唯一的道路。

 

  菩薩特有的、不共的見解,就是知母、念恩、報恩。此見解的根源,首先,就是要毫無疑問地明白,所有的衆生都曾經作過自己的父母;其次,這些衆生作我們父母時,與現在的父母一樣,甯可自己挨凍受餓、造作惡業,也要讓我們吃飽穿暖,對我們恩深似海;具有這些見解後修出的結果就是,無條件、無自私心地報答衆生、利益衆生。有了前面的見解,才會有後面的發心。這一系列是最關鍵的問題。

 

  證悟空性不一定有這樣的發心,除非證悟大乘裏的大空性等,才會生起利益衆生的心。聲聞、緣覺也講證悟空性,卻沒有這樣的發心。證悟空性大家都認爲很了不起,實際上也很了不起,但這需要一個過程。有些修法前期很重要、後期不是那麽重要;有些修法後期重要,前期卻不是那麽重要。若想學大乘法,首當其沖的,就是調整前期的發心。就是要知母、念恩,思維衆生的恩德,思維的結果就是要報恩,報恩的方法是什麽呢?

 

  在基督教等其他外道的宗教教徒、社會上的很多團體以及普通人當中,有許多人都很有慈悲心。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甚至爲了別人而毅然決然地放棄自己的生命,這很了不起。看看這些根本沒學佛的人之所作所爲,我們扪心自問,自己能否做到?若做不到,還算什麽大乘佛子?看看經文、念念咒語,並不一定是學佛。學佛就是佛陀怎麽做,我們就怎麽做。

 

  有的人學佛學了很多年,自以爲學的是大乘佛法,但爲了別人,甚至連名譽、錢財等身外之物都不能舍棄,更不要說犧牲、損失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只是在對自己的沒有絲毫損失的情況下,願意利益別人,這只是表面上的大乘,實際不是。如果只考慮自己的今生來世也可以,但這只能稱之爲小乘佛法。如果這樣,就不能標榜自己是學的大乘佛法,要勇于承認自己學的是小乘佛法。

 

  如果要學大乘佛法,就要從內心做起,大乘佛法強調,身口意中內心很重要,形式上的東西不是很重要,但也不是說,就不去做念咒、頂禮、供養等形式上的東西。當然,在有正知正見的基礎上,作這些更有意義。如果沒有這些見解,做總比不做好得多。但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講,意義不大。

 

  如果內心清淨,沒有自私心,完全爲了利益衆生。即使外表上看起來是惡業,比如方便妄語等,都是開許的。爲了自己,即使去放生,雖然能使很多衆生受益,但也只能稱之爲小乘佛法。在這些細微的問題上,要認真地去抉擇。

 

  證悟空性也是大乘的見解。但小乘裏根本沒有的,就是知母、念恩、報恩這三個關鍵的見解。無條件地利益衆生,這很重要,大乘法有很多層次,願不願意舍棄自己的生命;或退而求其次,願不願意犧牲自己很珍愛的東西;或者比較重要的東西,這是判別一個大乘菩薩的首要條件,不管犧牲的層次如何,都可算作大乘佛法。這是大乘佛法在世俗方面講的重要觀點。對于剛起步的人來說,這個觀點尤其重要,在修行的前期,其重要性遠勝于空性。

 

  雖然空性很重要,但如果一個人僅僅修空性,卻不發菩提心,即使發誓成佛,所修的法再好也不是大乘佛法。有的人認爲,佛很了不起、很偉大、沒有過失、沒有痛苦、圓滿一切功德,所以我要做這樣的佛。雖然每天口裏念誦:“爲度化一切衆生而發誓成佛。”但心裏始終都是爲了自己,這不是大乘佛法。如果有知母、念恩、報恩的見解,有菩提心,不要說修空性,即使磕一個頭都是大乘佛法。

 

  上面這些見解容易了解,但僅僅在理論上了知並沒有實在意義。關鍵在于身體力行,這是最難的。有的人學佛時間很長,得到很多灌頂、傳承,受了很多次菩薩戒。但是否去做過、去想過要無條件地利益衆生呢?如果有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念頭,就始終不是大乘佛法。我們應從內心深刻反省,審慎思維。

 

  藏地很多大德說,如果沒有菩提心,連灌頂也得不到。沒有灌頂,我們修習的所謂密宗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是表面上的自欺欺人。妄想成佛?難于上青天!

 

  菩薩的見解不止這些,但最基本的就是知母、念恩、報恩。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29 下午 12:20:55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30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3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宗薩欽哲仁波切說道:

如果藏地能有二三位像堪布慈誠羅珠這樣的人才,佛祖暫時也可以休息。

 

  記者:能推薦幾位其他的您欣賞的上師嗎?

  宗薩欽哲仁波切:其實,有很多這樣的大師。……在中國有這些偉大的導師,如慈誠羅珠堪布以及土登尼瑪仁波切,他們是無價之寶!節錄自——財新《新世紀》採訪宗薩欽哲仁波切:他們都很悲傷

  就目前兩位具德上師——土登尼瑪仁波切和堪布慈誠羅珠——都在中國這件事來看,即足以說明中國與中國人民的福報是極其深厚的。現在,就要看中國的民眾是否能善用他們的福報而對自身有所助益。宗薩欽哲仁波切為本書特別寫於2013/12/2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29 下午 12:21:32

 3   3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6250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