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每位顯密學會學員的一封信
顯密學會的各位學員﹕
濁惡時代﹐人們善根微薄﹐鬥爭堅固﹐魔強法弱。力挽狂瀾雖非區區如我者所能﹐然而想著報答上師法乳之恩﹐感念如來出世悲懷﹐勉力支撐著這衰病不堪並且每況愈下的瘦弱身體﹐日夜不敢懈怠。為了在成就有緣者的法身慧命上作一些助緣﹐以一己綿薄之力和中心發心人員們的共同努力﹐不斷向學員們奉獻一份份學習資料﹐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盡求其聯繫實際﹑析理透闢﹑細致入微。目前部份學員產生的一些法喜﹐雖說尚屬淺層和少數﹐也聊可暫時安慰此心﹐將一些因普遍趨鶩浮華而罕求其實等末法衰相所引發的厭離心緒放下﹐為繼續保持和增上團結的有緣學員們﹐仍然打算著一些教學安排。然而身體和心力都在衰減﹐不知還能撐持多久﹐也未卜繼續下去是否有其真實意義。
作為多年在上師如意寶座下深入顯密學修和授課的我﹐雖然乏善可呈﹐但對顯密佛法完整的修學系統以及所應遵循的規則和所應避免的禁忌﹐上師恩澤所賜﹐有著直接的了解。從與漢地佛友結緣以來﹐我一直在對應這套傳承系統﹐關注著廣大佛友的特有修學狀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和多方面多角度的接觸﹐了解到法的生疏和淺嘗輒止﹐是目前大家法不入心的主要而普遍的原因。甚至大多數學員雖然已經學習過《廣論》和《正法妙音》的引導﹐但內心真正建立“一切至言皆是實修教授”的定解者﹐實屬寥寥﹔或稍有觀念﹐也信解不深。總認為所學和所修是分開的兩回事﹐沒法將經論學習和身心修行對照思維﹐不能對純正可靠的佛法生起踏實依止﹐由此失去了很多轉變內心的機會﹐還往往以高法或形相密法搪塞自己的貪嗔癡和安慰自他的來生後世﹐從而讓暇滿人身在虛度中一天天耗盡﹐與大師佛陀的度生事業失之交臂。聞多則思廣﹐思廣則修利。現在佛友們最迫切的是中間“思廣”嚴重不足。這一中間環節缺乏﹐則無法體味到因“聞思”基礎而產生的修行轉心力量﹐反覺法的力量不夠﹐轉求它途。如此下去﹐定將出現法學越久離法越遠的法油子心態﹐是有福報中的缺福報(略有聽聞之福﹐缺少思維和真實修行之福)。
尤其﹐時代紛擾之下﹐佛友們面對諸佛曠劫卓絕苦行所得來的大寶佛法時﹐也大都心粗氣浮﹐求成過急﹐將根基定位在古佛和諸祖之上﹐以吃快餐面的心態﹐執迷於五顏六色的新奇法門﹐追逐成風。不知道佛法是精細當中的至極精細﹐深妙當中的無比深妙﹐次第當中的最嚴次第﹐粗浮心是不抵用﹐不濟事的。若對經教甘露法藥沒有沉潛的工夫﹐則無法在無明妄動的心識當中生起趨向於精細和深透的智慧﹐將永遠不見佛法真容﹐緣於佛法所作的一切﹐也往往成了自以為是所衍生出來的諸多歧途。從趣入聖道最勝之門的皈依來說﹐如宗大師所雲﹕“若善了解﹐則諸經論多是開示三皈功德”。在這佛陀示寂的當前﹐我們對三寶的了知﹐除了純正佛法之外﹐還有什麼途徑呢﹖所以﹐佛法沒有聽聞﹐就沒有聽聞層次對佛陀的了解﹐就不可能有這一層次的皈依佛寶﹔沒有進一步的佛法思維﹐就沒有思維層次對佛陀的進一步理解﹐也就不可能有這一層次的進一步皈依佛寶﹔沒有不偏的佛法現證功夫﹐就沒有修行層次對佛陀的深層理解﹐更不可能有這一層次真實的皈依佛寶。若說“我從心裏完全相信佛陀﹐不需要深入聞思﹐也可以生起皈依的虔誠”﹐其實這也只是相信了自己內心裏面對於佛陀的認識。如果來觀察內心中對佛陀的這一認識﹐倘其不知經論介紹的功德﹐心中認為的佛陀卻成了能夠給我們治病求財等的精靈鬼神﹐也就皈依了精靈鬼神﹔甚至對於佛陀的清淨妙法身﹐在聽聞後思維不夠﹐辨識有誤﹐心裏的佛陀便理解成了大自在天等的體相﹐也就被自己見解欺騙的同時﹐“很自信地”皈依了大自在天等外道天神。對佛寶的皈依是這樣﹐對法寶和僧寶的皈依也同樣如此﹐我們了解和理解的是什麼﹐也最多能皈依到心裏認知的這個法。所以﹐如同全知麥彭仁波切所說﹕雖然以緣起力﹐三寶本身的威名不可思議﹐但從現在我們內心依止的體相來說﹐並沒有真正依止上三寶的體相。因此﹐沒有系統佛法的聞思﹐信仰成了迷信﹔而迷信的心中﹐沒有三寶的體相﹐只是一片空白或者自以為是所派生出的種種偏邪﹔沒有三寶的一顆心﹐無論依靠自學還是共修哪種形式﹐不管是在學顯學密還是在閉關苦行﹐也不管做了多少形像上的慈善還是火供﹐是在自利還是在利他﹐三寶在他的內心﹐不幸──隱沒了﹐這顆心處在自己的暗劫之中。可嘆的是﹐這樣的暗劫普遍於當前學佛群體﹗有多少佛法在這個熱鬧的世間呢﹖佛法在這個世間已近隱沒。這是到此次下山為止﹐越來越明顯而沉重的感受。
所以﹐我祈願學員們﹐對不偏聞思和真正修行﹐作樸實無華的投入。為呈現自己的正法時代和救助他人的內在暗劫﹐珍惜佛法如意寶﹐尊重精進﹗
另外﹐般若班目前很多課程基本進入復習階段﹐還望各位學員主動珍惜這種安排﹐將此次乃至以後的復習等﹐當作是熟悉和深入法義﹑建立內在真實佛法的機會。一切都很無常﹐不保這樣的機會還有多少。同時﹐希望各位學員呈獻的法供養﹐是平時學習和復習過程中﹐對每一堂課的殷重聽聞和精思細想﹐而不是考試分數的結果。更不能天真的以為不被上師三寶發現﹐而寄望於抄襲等以諂誑分數讓他們歡喜。因為在上師三寶面前不存在任何的所謂秘密﹐也不會接納諂誑心行﹐而且我們也不是在給惡業負擔本已普遍超重的修行者﹐提供以嚴厲的對境而大造惡業的機會。所以過去倘有缺失者請誠心懺悔﹐此次以後則發清淨心﹐以精進復習的過程和主動與佛友團結的意樂作為一次次清淨的上品法供養﹐祈願上師三寶歡喜﹐佛法興盛在自他相續。
益西彭措
200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