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無限一體之施身法

您是本帖的第 3146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無限一體之施身法
石頭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業餘俠客
文章:358
積分:499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1月26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石頭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無限一體之施身法
無限一體之施身法
英著 林鈺堂博士
中譯 林成穗居士

媽幾腦準祖師法像

媽幾祖師讚
密法弟子 林鈺堂

切斷身執化供施,
智悲妙用融法界,
無我難修示捷徑,
創法反哺唯媽幾!

  跋

  西藏女祖師媽幾腦準創立施身法,使難以捉摸之「無我」,得以經由
切除身執而修證。此乃唯一在藏地創立,廣傳四鄰,甚至反哺印度之佛教
密法。由彼大智開示,在將我執根本之身執切除之同時,即轉而利用於上
供下施,以達到化解宿債,培福修慈之效果。如此圓融智悲之妙用,於一
法中充分開展,使行者得以一門深入,漸契法身。巍巍哉!媽幾佛母之智
巧!

                       二○○一年四月四日
                       養和齋   於加州



英文原著序

  施身法是佛教密宗的一種修法,叫「嚼」(Chod),在藏文字面是切
斷的意思。在佛教的密宗,此法會授予初修者以積聚資糧;同時亦被真誠
的行者所修以證得法身—佛法證量的頂點。因何有一法可以如此普及而又
淵深?其始祖媽幾腦準(一零五五—一一五三)乃是一西藏女居士,這一
點在西藏佛教史十分罕見;而經過歷代相傳至今,認真修習此法者多為流
浪的乞丐和瑜伽士。由媽幾腦準祖師所奠定的施身法是西藏唯一源自本土
而非印度之密法,其後更弘揚至鄰近地區,包括印度。這些因素的集合誠
然令施身法顯得特殊和引人入勝。在此法中觀想切開身體以上供下施,故
從一般的看法可能會覺得野蠻或嘔心。這樣的修法又怎麼會跟智慧與慈悲
的開展扯上關係?

  正因為初修及久修者皆可修施身法,所以便引起我寫本書的興趣。為
一般好奇於此修法及其傳承之神秘一面者,我會用淺白的字眼解釋之,並
加討論了一些連帶的課題。對認真修行佛法者,我會闡明此法中的哲理要
義。特別是會說明如何從無限的一體的角度來瞭解施身法。這觀點是完全
與施身法的精神相符的,因為媽幾腦準祖師稱此法為「大手印之施身法」。

  先師陳健民瑜伽士曾指導我修習他編寫的中文施身法儀軌。當時,法
本中流露的深義和開闊之觀於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我亦藉此撰文寫施
身法之機會把該軌譯成英文,做為獨立一章,以介紹於不懂中文的讀者。
衷心感謝林成穗及詹前哲兩居士對此翻譯所提供的訂正,改善及建議。

  在一九五五年,陳上師藉度語者之助,將《施身法教授》的其中一個
版本譯成中文。此書曾於一九八三年付印作免費流通。現我已將之校正後
收於《曲肱齋全集》第十七冊內。上述二文均已列入書末的參考書目中。

  在此書的準備過程中,我曾於夢中得到教示說,施身法不單可對治身
執,其實還可以對治全部五毒(貪、瞋、癡、慢、疑)。在另一夢境中我
見一彎刀把我的關節切斷,而令那些部位帶來鬆弛;由之我得到了施身法
鬆綁的加持和教示。

  還有,我在某天睡中依次看到下面兩行中文字:

    元元鈴【首兩字橫合為一字】
    將此譜傳下去

  元是本源的意思。因為施身法有八對教法及傳承,所以我將此兩元字
合成的字解為這些一對對的傳承之源;而密法中的鈴是指代表空行的金剛
鈴。因此第一行字是指創始的空行媽幾腦準。第二行是一命令句。譜字通
常是傳承紀錄的意思。因此其義明顯為:「將此傳承(譜)傳下去!」對
我來說,這明顯是得到大母媽幾腦準的印可之徵。

  我謹此為了因我為施身法的偉大傳統所作的微末服務而得的所有教示
和加持(包括於此未述者)而感恩。

  無論一法有多麼殊勝,若人不下決心恆久行之、勵力修之,那是不會
有任何顯著結果的。我希望本書能彰顯施身法的妙理和功用,並提供足夠
的說明以引起修習的興緻和改進其修法。願本書的讀者皆能於經常及恆久
的修持施身法中得到真正和究竟的利益!

  基於詹前哲居士所提出的意見,我因而在書中增加了一些說明。也感
謝林成穗居士為本書的印行排版。

                       林鈺堂
                       一九九六年七月六日
                       養和齋
                       於加州愛爾舍利多市


第一章  一般導論

甲、身體與行道

  人的身體狀況往往左右著人的苦與樂;生命之存在亦常被理解為肉體
之延續。故此,人類大多的行為均是圍繞著肉體之延續與提高物質上的受
用。人多從此種動機與行為出發,故此,以自我為中心的偏見及自私的行
徑難免成了常見的主流。

  我們肉體的存歿和其福祉是由眾多身內外的條件和合而成,而這些條
件大多都非人力所能左右,故痛苦與死亡的陰影到處皆是。很多人為了私
利會不顧甚至犧牲別人,從而將這些痛苦加深。因此,各種戰禍和鬥爭遍
佈了人世間的每一角落。

  要脫出這些似乎無邊際的困苦,最基本的途徑是思惟及修習脫離以我
為主的私利之心。經此方能徹見以互助互愛為本的生活方針是更為有意義
的。若要脫離私心,則吾人必須由全面的生活觀來重審及修正對肉身及其
受用的眷顧。基於此種反省,很多種修行均要行人首先採納簡單的生活方
式。

  除了生理條件之外,我們的精神狀況對我們的生活素質也是影響至鉅
。生理與心理不調和的人不可能有快樂。個人心靈的成長與其如何面對、
運用心理及生理情況有著密切關係。精神修持的目標常常是要身心合一和
超越肉體生存的局限。只有在心靈不再受肉體狀況及物質環境所限時才可
以達致精神上的超脫。

  由於生命的精神及物質面互相緊密連繫,各種精神上的修持往往會從
肉身入手。這大多是一些姿勢、呼吸和簡單動作。此外,也有一些很困難
,需長時間訓練才能做到的瑜伽術。為著要超越種種源於於身執的思慮,
也有些修法是以折磨身體的方式苦行,以圖達致自制或去除我執的目的。
有些修行方式甚至以肉體上的服務或捐出器官作自我犧牲。然而,懲處或
犧牲身體之舉終非多見,且其極端形式亦可能引致始料未及的後果。


乙、佛法中有關身體的教授

  佛法一方面指出對身的貪著及執身為我乃苦之要因,另一方面亦以不
殺生為五條基本戒律之首,明示了對生命的尊重。佛教強調不殺一切已出
生及未出生的人命或其他眾生。佛教一常行之修法便是放生:即拯救臨當
被害的魚、鳥等動物並將之放歸自然。

  尊重生命與將身視為苦本並無矛盾。一個眾生對「我」之觀念的執著
一刻尚存,就仍會不斷於輪迴中流轉生死,故毀壞身體及結束生命的方法
並不能解決因條件聚合而生之苦惱。殺己或殺他的行為更會為今生及來生
帶來更多的痛苦。反之而言,身體亦可以作為令己令他解脫輪迴的工具。
將身從苦本轉化成解脫工具的關鍵在於能否徹見並出離對「以身為我」的
盲目執著,因為「自我」之迷思在哲理的分析下是遍尋不獲的。

  佛教徒也有用各種藥物治病、清潔身體、房子內外等;在此過程中有
時也會傷害到一些微生物、昆蟲、老鼠等的生命。這樣,主張不殺的佛教
徒豈不是說一套做一套?其實這些行為中雖然會有所殺傷,但其目的是要
保護人命,而非故意傷害其他生命。佛教徒在迫不得已要做這些事情前,
會考慮不同方法以求避免不必要之濫殺。在無可避免時,也會在過程中懺
悔,並為被害眾生祈禱可以轉生善道。

  有些高僧大德的傳記記述他們會故意以身餵蚊或甚至餵虎。釋迦牟尼
佛便曾於過去世投身餓虎;當時的他並非是要自殺,而只是要解該虎之飢
。由此可見,佛教徒並非空談不殺及慈悲對一切眾生。至於此一理想和實
際行為間如何協調便要視乎個人的虔誠與修持的程度了。

  前兩段提及的情況顯示,行人的想法縱使簡單,從不同角度來看,環
境可能令修行的作為變得複雜。因此,要將佛法應用於生活中其實不易。
我個人的看法是:修行者應常保持動機純正,以令一切眾生成佛為目標而
不斷從經驗中實習;正如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

  佛陀教我們離開苦行與享樂二邊的中道才可以達致解脫。他以琴弦為
喻,要不太鬆也不太緊才能彈奏出音樂。故此,我們得適當地照料身體,
以作為解脫輪迴的工具。然而,為了對治往昔耽於逸樂的習氣或鞭策修行
的進步,一些誠心和精進的佛法行者有時也會採用苦行的辦法。

  一些亞洲國家的僧尼會於受戒時經歷燃香留戒疤的儀式。做法是忍痛
在頭頂或手臂上點燃小香堆,以留下永久的疤痕做為誓願受戒的印記。有
些甚至會於燭火上燒焦一隻或多隻手指供佛。雖然這些均是佛教徒的習俗
,但卻缺乏充份的佛理依據。有考證說頭頂燃戒疤的習俗是由於唐朝時政
府為免逃犯偽裝成僧人潛匿於寺院而在中國開始的。

  佛教密宗強調身體是諸佛所居和藉以成佛的工具。因此,密宗的根本
戒律之一便是禁止蔑視身體。這並不等於助長對身的執著。普通對身的執
著乃源於執著有我及其延續。而密法教示的照料身體則是基於這種體認:
「我」為虛幻,而身體經適當訓練可以幫助證入諸法的無自性。

  很多種佛法均與身有關:有一法是念誦人身的三十六種不淨,以提醒
身體是由各種垢穢所組成;觀察及觀想屍體腐壞的過程除可提醒生命的無
常外,亦可減輕對感受的執著;白骨觀則能淨除貪欲;又有佛法是以觀察
自身的情感、覺受、呼吸、行為來修觀;佛法亦有鼓勵行菩薩道者布施財
富、服務、知識、教法、以至身體的器官;在密宗的修法中維持本尊身的
觀想以取代對肉身的念執;作為本書主題的施身法則是以觀想來供施身體
的密宗修法;在極高層的密法裏,也有藉性行為來體證不為貪愛、執取、
嫉妒等所污染的大樂之無有自性。

  有趣的是,在有關身的各種不同修法中,亦相應地對身有各種不同的
看法。有的以之為不淨之物;有的以之為我執之本;有的以之為根本的執
著;有的以之為修觀的對象;有的以之為修習供施之物;有的以之為觀空
所化解之對象;有的以之為體驗悟境的工具;有的以之為諸佛之所居。由
此可見,身的功能是相對性的,而與其相關的佛法也是如此。所有此等不
同的見解、教法、功用及修法均可以和諧並存,而其先決條件就是要能夠
透澈地瞭解和運用各法可導致正覺的各別功用。


第二章  施身法—切斷執著的密法

  施身法為密宗修法之一,在藏文的字面原義是「切斷」。雖然它的本
旨源自印度傳來的佛法,但其主要特徵則是由西藏空行母媽幾腦準祖師(
一零五五—一一五三)依其見地及證悟所訂定。在超世間的層次上,她是
直接從本覺淨心所顯的聖眾得到加持,而創出此種密法以救渡一切眾生。
雖然印度是佛法的發源地,但施身法卻是唯一始自西藏而弘揚至連印度在
內的鄰近地方的佛法。此法廣為僧、尼、及在家眾所習;尤其是有些專修
的乞丐及瑜伽士會不斷於尸林、荒野等地方流浪而不在一地停留超過七日
。施身法的很多種獨特修法系統,包括儀軌、戒律、觀想、及修證次第的
說明均經由多個傳承留存至今。如欲知道此法的歷史、傳承、及弘揚的細
節,請參閱書末參考書目所列傑洛米依道(Jerome Edou)的著作。


甲、施身法概觀

  媽幾腦準祖師有鑒於身體為我執之源,而創塑了施身法以便摧滅此基
本執著,並且同時藉之培育對一切眾生的大慈悲。施身法的主要成份可以
概述如下:

一、行者將神識遷至空中,觀想成與黑色金剛亥母無二。
二、將身體觀想為與宇宙無異,然後把它完全供施無餘至所有對之有需求
之眾生,尤其是行者的債主、仇敵、及魔類。

  讀者請參閱本書第三章的施身法儀軌,做為一例,以明其詳。

  世俗及精神上的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有的會試行化解,有的
打算逃避,有的會試圖抽離問題而以理論性的討論來解決,而有的則會面
對問題直接解決。於未能處理問題時,首三種方法尚可應付一時;然而,
真正要解決問題始終不離直接面對的辦法。

  施身法明顯是要直接面對和解決潛伏在心底的執著。此法亦彰顯了面
對現實以證得諸法皆緣起之究竟智慧,而非只滿足於思想上的理解。施身
法是從實修中學習。行者的身執、怕身毀壞的恐懼、對身的褔祉的貪求、
和對身受苦的不樂都在修施身法時遭受考驗。當此種種潛伏內心的纏縛由
觀想肢解中暴露出來時,行者其實是與「自我」在戰鬥。不能通過此種觀
想考驗的行者在現實情況中也不可能達到解脫的境地。

  深入專修的「嚼巴」(施身法行者)並不會僅止於儀軌上的修持。他
們往往逗留在尸林、荒地、及有鬼物為崇的房屋裏,以面對驚恐的情況及
體驗凶靈之騷擾。他們在修法中培養對一切眾生—包括意圖向其驚嚇或加
害者—的慈悲心;從體驗驚恐的外境及心境的無自性中磨礪智慧;並且從
忍受驚嚇之中加深禪定;嚼巴因而漸得超越執著、恐懼、貪欲、及瞋恚。
通過直接面對那種種難關後,行者便會一步一步邁向正覺。

  修法中,神識與肉體的分離表示了執身為我之誤。身體只是今生的居
所;今生與其居所均屬短暫,不可執為永久。神識與黑色金剛亥母合一則
象徵對無我智的確認。一方面來說,黑色金剛亥母是由無我的本覺智慧所
顯;另一方面,行者神識與黑色金剛亥母均本屬無我,故可合一。再者,
與黑色金剛亥母合一,正如其他密法中的認同本尊,並非執著某一形相,
而是與度生事業有關。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動態的性格轉變。

  表面上,施身法所供施的只是身體。然而,修法時實已把身體觀成與
整個宇宙無二,故此供施包括了一切美好之物。因此,施身法並非只為消
除對身體的執著,亦為了對治一切的執著。依據密法傳統的四層解析,施
身法可說是:外層除身執,內層除對感官對象之執,密層除一切慾望及享
受之執,密密層除我執。施身法行者會漸漸體驗到修持此法所帶來的轉變
,和感受到此法之逐步深入滲透直至微細而難以捉摸的執著之核心。


乙、施身法的要素

作為一種密法,施身法包含了以下數種元素:

  子、傳承的加持

  密乘佛法的傳承是指歷代將教法正確無誤地傳下來的祖師世系,亦為
修行與證悟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這是因為傳下來的不單只是言句,更包
含了一些精神上的特殊東西。通過正確的傳授,弟子們便得到所有歷代祖
師的加持。沒有此種加持,任何人都不能真正踏入肉眼所看不見的密乘之
門。沒有得到傳承的加持而修習密法就好像車子沒有汽油一樣。

  密乘佛教十分重視傳承,而歷代的祖師亦被尊奉為加持的根本。顯宗
的傳承卻往往被一些無意實修的學者及泛泛的信徒所忽視。這可能是導致
下列差異的主因:密法行者往往直接感受到加持,而顯宗行人則較少有這
些經驗。

  所有密法均仰賴傳承的加持以生出殊勝力用。在施身法而言,此等加
持的來源則是媽幾腦準。此法中其他各別的傳承祖師也是傳承的延續所不
可或少的;若非他們修持的成就與對此法的虔誠貢獻,施身法也不能傳至
今天。故此,我們應惦念傳承祖師之恩德而永遠尊敬他們。

  對於有幸得到傳承加持的行者,傳承的意義便是要以全心全意保存、
傳授、及延續教法至以後世世代代的弟子眾(亦即真正受益者)。

  丑、認識與轉化之智慧

  我執是通往正覺的根本障礙,也是流轉輪迴的根本原因。雖然這是佛
法行者須要消除的主要障礙,然其潛藏及難於觸摸的本性卻甚難看透。有
時甚至一些企圖減低我執的行為,如果只為自利的話,其實也可能是變相
的我執。因為這無形之敵可以隱藏於行者的所有行為下,所以要將之殲滅
簡直是難於登天!幸蒙媽幾腦準祖師的慧觀指出,身為我執之本。此點弄
清楚以後,因為身體是有形的物體,餘下的事情雖不算是容易,但也簡單
了許多。

  根據媽幾腦準祖師的慧觀,真正的魔患是一切解脫道上的阻障。由此
慧觀可知,一方面,所有基於個人的好惡與利益的判斷均須捨棄;另一方
面,行者可以將所有阻障與仇敵通通轉變成解脫道上的助力。例如:修行
有得而執著所得反成解脫之障,而行者所受之傷害卻可用以修忍辱、寬恕、
和悲心以助解脫。

  媽幾腦準祖師將上述的慧觀應用到我執之根本的身體上,而創立了以
觀想施身的修法,如此便將此阻障之根轉變為磨練悲心和達致解脫的工具。

  寅、無常與徹底出離

  身體是我們在物質世界存在的基礎。縱使在確認它是我執之根本以後
,仍然不易得知如何藉之而證得精神上的超越與解脫。毀壞身體當然就將
此生可能得到的任何精神進境終結,卻不一定能毀掉我執。由眾生不斷輪
迴於生死,可以證明此點。折磨身體的苦行或可以暫時減輕物欲而得到一
些心靈的清明與純潔,但靠折磨肉體而得的超脫絕不能算是真正的解脫。
佛陀曾清楚教示,正道是不落苦行和享樂二邊的中道。

  佛法的一種基本及普遍的教示是要提醒大家無常的事實。一切事物都
不斷遷變,雖然有些變化不是馬上可以辨認的。由生至死的一瞬隨時可能
會發生。常念無常則可明見對身的所有執著都是建立於如意的盤算上。若
要預備妥當並能超越生死,則必定要預見此身及一切世間所有遲早皆會失
去。故此,邁向覺悟和解脫的第一步便是要有出離一切世間所有的決心。
施身法作為一種佛法的修行也是建基於無常的覺醒及徹底的出離。實際上
,很多施身法行者不但依儀軌修行,而且更採取了完全合乎此種覺醒的生
活方式。他們有很多終身作乞丐或流浪瑜伽士,只居於尸林或荒地,而從
不在一地連續逗留七日以上。

  在施身法儀軌中,以觀想來供施身體是一個對治我們平常的身執的上
妙方法。關於身體的想法不再是擁有、貪著、和愛護,代之的是儀軌所帶
來的將身體視為一個物體的種種新觀點,從而減低行者對身的專注,並將
眼界擴展,而得以認清肉身在宇宙中的地位。施身法行者因而會完全清楚
身體的無常而不再執取之,並能備妥在死時放捨之。當身也可捨離時,其
他所擁有的事物也不會再居於主要;這樣才可以確實地邁向正覺。

  卯、菩提心

  媽幾腦準祖師強調其法中之施身是對一切眾生大悲心的表現,尤其是
對行者的冤家債主及仇敵。大悲無有偏頗,故敵友、親疏之別於此均不相
干。大悲超越一切我執,故行者的所有,甚至其身均莫不可作供施以利他
。行者在觀想身體每一部份的供施時均是將一些未經反省過的執著轉化成
犧牲自我以利益一切眾生的覺醒決定。簡而言之,這是設想完全犧牲自我
以達利他的目標的究極練習。

  施身法有一石二鳥之功用。一方面,身執和我執會從觀想肢解中減低
,另一方面,觀修把身體完全犧牲以滿足一切眾生—尤其是冤家債主及仇
敵,會長養行者的大悲心。當執著消弱時,無我智便會逐漸顯露。故此,
施身法能於一法中同時開展智與悲;換句話說,施身法是培養智悲合一的
修法。

  佛法中的菩提心是指終極的悲智不二的正覺,以及達成這目標的宏願
。因此,我們可以說:施身法源自媽幾腦準的菩提心,引導已發菩提心的
行者,令之實踐菩提心,而最終令其成熟達到菩提心。

  行者只有在已完全奉獻於為一切眾生的服務時才可徹底脫離私心。正
如跳水者倒頭一躍離開跳板,對佛法的完全奉獻與完全的解脫是同時發生
的。只有在為己的思慮完全消除後,在佛法名下的行為才真正是菩提心與
正覺之行。開展菩提心以取代私心是從自我解脫的必要及有效途徑,而施
身法正是此中最上之法。

  辰、定力與觀想

  施身法的觀想修法並非幻想。假若那只是個人內心的幻想,便難保這
樣子修不會令人瘋癲。正確地修施身法者應當要先能修到一定程度的定力
,以確保觀想能集中和不會混雜妄想及幻象。事實上,應把施身法當為動
中修的禪定來修習。

  上面已說明過毀滅或折磨身體並不能解脫對它的執著。媽幾腦準祖師
巧妙地發覺,執著既然是一種心態,便可以用調整心態之法來糾正。行者
以定力而行的觀想可以與現實有相同甚至更強的效力。再者,觀想可以不
斷地重複修習,以把舊習氣漸漸減少,直至除盡。

  依觀想修施身法,身體便可保存作行者修行證覺的基礎,而同時對身
及其所有的執著亦得以一片片地切除。

  以定力而作的觀想確可以跟沒有肉身的眾生溝通。故善修施身法者的
觀想其實是一種超自然力量的接觸。他們可能達致一些奇蹟般的效果,如
:治癒一些因鬼類或精魅作祟所引起的身、心失常,或令一些鬧鬼的地方
回復平靜。


丙、修習施身法的利益

  施身法的最終目標無疑地是在獲得正覺。媽幾腦準祖師在指出施身法
不同證悟層次的境界時,流露了她深廣的證量。這些開示至今仍保存在施
身法的傳統裡。讀者可循書末的參考書目找到有關的教授。

  除了上述的證量果德和治病、驅邪的法力外,修習施身法還可得到其
他利益。修施身法可以提高勇氣和決心以獻身於修法之上,超越一切今世
物質褔祉的思慮,從而達致徹底的出離和成證。修施身法亦可助根除極難
覺察的潛意識阻障;此等阻障若非遭遇肢解這類的嚴重情況是無從浮現的。

  我在夢境中曾感受過施身法所帶來的鬆弛;我體內原本緊張的關節被
一把彎刀切斷後變得鬆開了。心理的緊繃會因潛藏的身見而加強。通過施
身法去除心內的身體影像便會減低緊張。行者必須超越一切概念之執才可
以將身體回復至一切概念未生前的本然狀態。

  很多死亡的方式均會令普通人不寒而慄;行者可以通過修習施身法以
超出對物質存在的執取,和累積足夠的修行經驗以明白:不同的死法只是
脫離肉身的不同方式而已。如此寬廣的眼光可使行者在面對任何難以想像
的事故時均保持冷靜。這樣的理解亦會令人更容易容忍、寬恕、和捨棄復
仇的想法。


丁、摒除對施身法的誤解

  密法的一項基本戒律是要恰當地照顧身體,但並非要對之執著。密法
中亦不許燃燒戒疤及燃指作供養。多數密宗的修法均用觀想本尊智慧身的
方法來轉化身執。施身法中的觀想與黑色金剛亥母合一雖然重要,但重點
是在觀想肢解及供施身體之上。因為肢解只是以觀想而行,所以並沒有違
反密宗戒律。

  密法通常會把身體用觀為本來無形無質的空性的方法「觀除掉」。施
身法與眾不同之處是,為了滿足眾生需要的悲願而把身體切光。故此,不
應把施身法視為與他法相反。就身體而言,兩種修法均是基於及利用了
「身體只是眾緣和合而有」的性質。

  施身法所觀想的行為或許會像是發自瞋怒、忿恨、或其他的壞心腸或
野蠻的心態。其實,施身法所觀想的肢解並非用來做為任何不善的衝動或
動機的轉向或宣洩;該種觀想亦不會形成任何不善或野蠻的慣性行為,因
為行者清楚明白該等觀想乃是基於悲心,並且絕無模仿觀想的實際行為。
對施身法行者而言,觀想中的行為代表著要摧滅只在概念中存在的一個永
久的身體之幻象的決心。施身法的動機中沒有絲毫對生命和身體的漠視。
能冷靜地看透和運用身體而不涉及自我乃是睿智之表現,而要滿一切眾生
之需求的意樂則生於大悲。我們不能誤以行為推論動機,因同一行為可能
出自多種不同的動機。我們亦不該被某些單憑外相而定的禁忌所局限;能
以任何最恰當的方法達到解脫正是真智的表現。

  施身法的肢解觀想跟病態的殘忍、虐待狂、自虐、被虐狂、自殺狂是
截然相反的。後數者是來自私心及其所導致的不能明瞭世界之廣大開闊與
生命所能提供的改善。施身法直接從事於減輕私心。施身法與那些病態行
為雖然好像有一些共同的元素,但在動機、實行時的心境、和達到的結果
上均完全相反。

  從通常的觀點看來會覺得肢解的觀想很可怖;然而,從事物及生命就
其如是而觀之,一切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之事當中並無可怖之處。瞭解施
身法的觀想對心靈所可能導致的開闊是十分重要的。在這一方面,施身法
可以比喻為一種防疫注射。

  黑色智慧空行母是無我智慧的化現。對於未獲授其密法者,她的儀表
也許有些奇特,但其實她的外貌上的每一特徵均代表著正覺的智與悲的某
種層面。於此特地指出此點,以免流於膚淺者將施身法誤認為拜魔的行為。

  其實,修行佛法者在經過前行的修習和正確地理解施身法的哲理及意
義之後,便絕不會有上述的任一誤解。不過,一般人遇到施身法的儀軌便
容易生起這些誤解。因此,我覺得要把它們提出來討論,以便一勞永逸地
平息這些不必要的誤解。

  施身法是對治身執及我執之藥,而非加強對立之法。施身法的基本精
神並非要摧毀、降伏、或與冤家債主和魔患為敵。它的要義是基於智與悲
的自我犧牲。施身法是一種對治法,故此其行者不應變成對身體從逆向來
過份關心,例如,對身體覺得厭惡。理想的結果應是不再經常顧慮著身體
與自己。

  施身法可以算是一種極端的修法。這並非從自我解脫的唯一途徑,卻
是解脫的正確途徑之一。行者如沒有這樣的理解,他關於從自我解脫的認
識並不完全並且可能有誤。


第三章  陳瑜伽士之施身法儀軌
     (此章所列乃陳上師中文原作)

除魔障冤孽我執身見施身法

一、小引

  昔依根桑澤程上師受「大圓滿無上智」,又蒙嚴定法師口授本法加行
之本文及解釋文,余以筆受之。其中古沙里資糧即施身法,僅十八句。此
法以爵朗巴傳承為最勝,即由媽幾腦準祖師直傳至今。此派行者不修餘法
,專精此門,具成就者甚多。以其能除身見,能斷我執,能免冤家債主之
阻障,而直趨菩提大道。嘗訪求之,然因無通事度語,未及譯其本經,因
就大圓滿六加行中所攝之古沙里十八句,而推衍其緒,而得本文。

二、本文

(一)發心

願等虛空如母有情,具清淨安樂身,及其成就因!
願等虛空如母有情,離不清淨苦惱身,及其糾纏因!
願等虛空如母有情,不離大樂智慧無死虹光身!
願等虛空如母有情,遠離分別愛憎親仇,住平等大體性身!

(二)無常觀

  緣想尸托林中,所有自、他一切生中冤仇債主,現前集合;自觀自警
策,同時即向彼等說法。隨念下頌,隨搖鈴鼓,緩緩行之。

現前所集合,皆具苦惱身,由依此故,彼此痛苦生。
諸法從本淨,原無染污身,自作自垢,總因此無明。
由有不淨身,我執據為城,自利惱他,種種過失成。
心既執此身,身更不復輕,垢濁重重,五大粗增成。
大粗氣流散,無明乘此程,如馬失調,五毒更迴縈。
有身有貪愛,有愛有七情,或痴或瞋,都是墮落因。
殺盜手為主,引淫是目成,多少罪業,皆由口出聲。
枵腹與枯腸,凍皸與黃皮,飢寒不耐,惡業乃相隨。
鹽餐暴畜尸,衣著織蠶蛾,行步踏殺,傷生知幾多。
五毒粗重起,瞋殺墮獄中,碎身復生,無間此罪叢。
痲瘋與霍亂,食色貪所生,躄攣楊梅,五淋集一身。
外道著身修,不得出輪迴,神我邪見,苦行徒摸灰。
三界業厚薄,皆由身粗輕,無色身空,仍墮空大城。
為身謀衣食,同室而操戈,人我家國,世界戰爭多。
五衰天身苦,夭殤人無常,小頸大腹,餓鬼更堪傷。
吞噬強食弱,弓矢及網羅,刀俎釜底,畜身災殃多。
八寒與八熱,經時又多劫,受苦無間,身碎身又集。
依身造罪業,受報亦依身,父食子肉,流轉不知情。
即今仇與債,何時可完清?了此心空,彼此心平平。

(三)染淨兩重身觀

  觀不淨身中,中脈心輪間有白明點如豌豆大,集合智慧心氣及一切佛
身所依之清淨六大,壽命福德精華,無有剩餘,所餘之分皆為不淨。呼
「呸」一聲,將此明點從頂往生門「呸」出,變成黑色亥母,莊嚴、手印,
一切如〈亥母儀〉載。

  住于華嚴玄門「一切入一」定中,觀想三界一切有情罪業、病障、魔
難,集中于原有之不淨身上,我及一切有情,為冤仇所逼惱,債主所索取
者,皆集合于此,而成供施之品。

(四)染身供品配合觀

甲、初作如常天靈蓋、五肉、五甘露供養,觀念「朗、養、康、嗡、阿、
吽」六字,隨義作火、風、空、增、淨、變六觀。

乙、再依下頌作觀,每念一句,先呼一「呸」字,隨觀淨身亥母截此部份
,加入天靈蓋中。

邪見之稠林,外道之神我,砍取首腦,貯供去天魔。
五體身罪業,殺淫所積集,碎為粉屑,仇怨從此釋。
五臟與六腑,三十六不淨,寸寸片片,死魔蘊魔盡。
痳瘋與惡毒,傳染諸病菌,轉成甘露,病魔何所憑?
語業罪所出,氣管與喉舌,割取供佛,冤仇從此釋。
妄想與散亂,一切業劫氣,鼓風扇火,供已悉捨棄。
貪瞋痴意業,生殖器佔多,割取化供,嫉仇永消磨。
六淫水與火,變化顱中湯,或助炊火,從此不猖狂。

(五)加持供品

甲、如常念「朗、養、康」作欲火變智火,業風變智風,本人人頭蓋與原
觀大天靈蓋相合,一切邪見亦與此相合。如常念「嗡、阿、吽」,所割肉
體各物,皆由少變多,由染變淨,由業化智;然後與前所觀身體各物融合
成一無邊無量大甘露供施海。

乙、依下頌念觀

最上之加持,如影而無實,離識離作,平等光積集。
(入大手印明空光明定。)

秘密之加持,本尊阿罕樂,正淫邪淫,明點悉具足。
(入交抱雙運空樂定。一切世間眾、出世間眾,皆與本尊父母化身合體,
故邪淫眾生亦得加持而供其明點。)

內義之加持,摩訶之瑜伽,實殺權殺,亂殺肉交加。
(入大黑天大調伏定。殺盡一切邪魔眾生,而超拔其識皆成本尊身;已死
之肉體,皆加入此供施甘露海中。)

外義之加持,紅白諸美味,清淨無染,包羅無不備。
(入遍住人天大供養定。住于不思議顯隱互成玄門觀;人、天、世間一切
葷品、素品,皆成供養,互不相礙。)

(六)正式供施

甲、初供上師、本尊、空行、護法等。

乙、次施自、他一切生中所有冤家債主,令其飽滿歡喜,轉成護法,不再
作障。施甘露已,並施以法,至少念〈心經〉一遍,〈解冤咒〉七反,或
加其他各種念頌,令開智慧,具大悲。此中未詳。

(七)自取成就

就壇城中所陳,實設之供品而食之;觀自身成本尊,並念下頌:

如金處於礦,離礦不復入,尊貴莊嚴,金剛身聖潔。
拙火不須衣,甘露不須食,為眾受用,無得亦無失。
業劫氣已盡,散亂心不生,常住正念,法身金剛堅。
獅王入山林,離怖隨意行,出入五毒,四魔不敢攖。
智身具智目,所見皆無他,了無自性,無心亦無錯。
親仇平等住,愛憎悉捨棄,同體大悲,種種具義利。
智慧大受用,空行獻妙樂,童瓶身寶,大喜永相續。
淨身脈俱開,神變無邊來,隨願圓滿,度生盡輪迴。
隱則常寂光,顯則為虹彰,八德其足,緣俱義利藏。
無心常自在,無身大我存,眾生未盡,即是不死緣。

(八)回向

見者與聞者,笑者與罵者,心念所及,皆成解脫者。
于彼染污身,轉成智慧身,常樂我淨,咸證佛五身。


民國己丑正月初四逢
蕩通借波無死大成就者瑞誕,又值聖心青龍良辰,造于印度靈鷲山緬甸佛
寺關房中。

一九九六年五月八日英譯於美國加州愛爾舍利多市


第四章  從無限的一體看施身法

  始創施身法的媽幾腦準祖師稱此法為「大手印之施身法」。由此可知
,此法的最終功用與目標就是要獲取圓滿正覺。正覺可以用好幾種不同的
方法來描述,以助人明白為此而修行的意義和有關修法的基礎原理。近年
來,我選擇把正覺描述為本來清淨的無限的一體。供免費流通的英文拙作
The Sixfold Sublimation in Limitless-Oneness (《無限一體的六度》
)首兩章內對此有詳細的說明。

  將正覺視為無限的一體便可看出:一切佛教修法的基本指導原則可以
喻為雙刃的解脫劍;一邊是開闊,另一邊是無執。每一修法的功用都可以
通過這兩面來理解。對於一些高深修法強調的無二途徑,或以空觀中的無
有對立圓成每一修法而言,我們只需記得兩邊鋒刃都是在同一劍上。

  在無限的一體中,所有自我的觀念均被無限所消滅。無執在這無法言
詮的境界有兩面:一方面,這是成長超越所有執著,好比成年人不再愛兒
童的玩具;另一方面,這是脫離自以為能評價或控制他人的自欺。在完全
明白一切事物無我和由條件和合之性後,行者不會再行干預他人之行徑,
而只是在如此開闊之中得到解脫。只有徹見諸法緣起之性才可能建立合理
及容忍的人生觀。此點的意義,在比較依著狂熱和教條式信仰的生活下,
更形明顯。

  無限的一體意味著:一方面是不同層面的一體,例如佛果的不同層面
、輪迴的不同層面等等;另一方面是矛盾的一體,例如善與惡、智慧與無
明、慈悲與殘忍等等。從正常邏輯的角度觀之,這兩種一體均令人混淆或
無法理解。故此,下文會仔細說明其超越之道理。

  無限的一體是佛陀證覺的剎那悟入的本來清淨境界,也就是從世俗的
生命中最後、最完滿的脫出。在此境界中所有的分別都圓融於他們本來的
清淨與一體中。此種一體只能證驗而無從描述。此種一體遠非受俗世的顧
慮所支配並且只懂執取暫時性的分別的眾生所能理解。在此種一體中,萬
法之別雖然可知,但同時亦不可分割。讀者可試想一比喻:一位慈母能辨
別其不同子女,卻不能分別她對不同子女之愛。

  善與惡、智慧與無明、慈悲與殘忍等矛盾的無限一體還可以用下述之
觀點理解。這些矛盾之所以為一體就如同一街道的兩端,而此街道便是諸
法條件和合之性。雖然各種條件可能是往不同方向拉扯而形成極端的對立
,但是兩端均全是眾緣聚合所成,故在此點上則相似。我們若能明白這種
對立的緣起性,各種因己之善而自傲、因他之不善而指責、或以己之善而
與他人之不善對立的理由將何以再立足?若情況改變,自、他的立場亦可
能會逆轉。欠缺此種理解往往會引致道德憤慨與責難的膚淺表現。能深明
緣起之理者,必定只會對生命中的種種對立之鬥爭生起憐憫及慈悲。再者
,如非有如此的見解,又怎可能容忍和寬恕世上所有的惡行,而持續清淨
地追尋正覺?

  從無限的一體而觀,一般矛盾的分辨與對立均成為毫無意義。唯一的
要務只是要令一切眾生悟入無限的一體,因為那是最終及真正解決所有輪
迴的問題與痛苦之方。媽幾腦準祖師明顯地是基於這全體性的超脫角度而
教示,真正的魔患就是任何阻礙達到解脫的事物。再者,如經有證量之師
的適當教導,任何有助於此超越性的覺悟的方法均可以使用。因此,應從
這一角度理解施身法行者的肢解觀想及於荒野居留,並尊重其中超脫之意
義。正如外科醫生和驗屍官的行為是為人服務,施身法行者的觀修乃是對
一切眾生於心靈層面的服務。

  雖然施身法所觀想切開的是行者的身體,但其實已將之觀成佛教宇宙
觀下的所有東西。一般的眼光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觀法荒謬;不過這並非自
欺或騙人的想像。這樣的觀法只有在明白無限的一體後才會覺得可能。這
做法有其意義,因為一切皆無自性;當有我的幻象除去後,自會感受到一
切本來就是一體。事實上,施身法行者必定要瞭解無限一體之哲理、法界
之一體、和諸法之無自性方能正確地修持。經過如此與宇宙等量齊觀之後
,施身法行者便會漸漸生起無限的一體的覺受和證量。

  要證入無限的一體的主要障礙是我執。施身法觀想的主要目的就是要
減輕以至剷除植根於認身為我的我執。故此,施身法是直接針對阻障之源
的根本辦法,而當身見被切除後,自然便會直接證悟無限的一體。因此媽
幾腦準祖師標示其教授為「大手印之施身法」,從而顯示其目的正是要契
入法身。

  施身法行者的神識觀成與黑色金剛亥母無二也應當從無限一體的角度
來理解。金剛亥母乃是智慧尊,義即其為無限一體的化現。此一化現代表
了所有已證覺的聖眾並且總集了其智悲與加持。正在修法的施身法行者不
再只是個普通的有情,而是所有已證覺者的總代表。結果,其所行的觀修
不能與其自我有任何關聯,而只是為了要救渡輪迴中的一切眾生。以現代
的說法,該金剛亥母是施身法行者的模範;一般而言,本尊則是修密法者
超脫的模範。

  在無限的一體中,時間與空間的指標均不再有意義,故渡生事業亦不
為時空的考慮與界限所局限。這絕非只是奢談。事實上有許多事情與能力
均顯示能超越了一般的時空界限。施身法以至任何佛法其實均應作如是理
解而修持。行者應該確信其修法會影響一切時空中所有眾生的救渡。

  佛法修行的超越時空界限亦意味著將修法之心得融入日常生活中。從
無限的一體的觀點修施身法,可以令行者脫出俗世間的想法,以徹見生命
真正有意義之處及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明智的抉擇。再者,對於虔誠的行者
,佛法的修習是終身不斷的,而且還有在死亡過程及中有(從死後到來生
之前)的修法。施身法行者於死時或中有中可自觀為黑色金剛亥母,以超
越普通的死亡。在觀成之時,其所修的肢解觀便成為此覺者的首項度生事
業。

  所有佛教的修法均注重以無我的沒有對立之境界為最終的目標與果位
。佛教的修法若非經過無對立的觀照加以昇華,也不能算是正法。從無限
的一體的觀點修施身法乃是證入無有對立的境界之直接嘗試。這是無有對
立行為的修法,或者是無有對立在運作中的修法。雖然施身法的觀想牽連
切者、切刀及被切的身體,他們卻是合作的團隊以達到超越表相上的對立
的解脫。沒有對立並不可以當作跟甚麼都不加分辨或甚麼都不做是同義的
。假如真的可以是同義,則何不索性直說是「死掉了」?無對立的境界只
有在切斷對一切表相之執時方能真正證入。當不再為形式與外相所繫縛和
奴役時,便會生動、自然、和積極地在一切時、一切處均無有對立。

  同一行為,若由佛所做與由普通人所做有何不同?單就行為本身來看
而不理會其來龍去脈的話,在全宇宙的層次上也許看不出有甚麼分別。然
而,確有一根本分別,亦即:常人的一舉一動均多少與私心有關連,並為
時空的關係和考慮所限;而佛的每一舉動均是基於無限的一體而生的智與
悲的恰當表現。所有佛教的修法,包括施身法,均應是要將所有身心的行
為導入無限的一體中。行者應練習作意將無限一體的開闊融入其所有思想
、情感、和行為之內。

  為何施身法既可授予初修者作前行的修習,但又能修之至最高正覺之
果?答案可從無限一體的角度看到。施身法中有一個可以把捉的對象,亦
即是觀想中的身體。因此,它可以作初修者的加行法之一,其功用是通過
布施以積集資糧和償還冤家債主以淨除惡業。當施身法行者累修其法而漸
明無限一體之理並得到覺受和證量時,施身法便漸顯其真正力用,直接摧
毀根於身執的我執。換言之,當行者經過修習施身法而逐漸開闊進入無限
的一體時,此法亦同時由表面的想像行為昇華為無限的一體在運作的體驗。

  從無限的一體而觀,便容易見到自己肉體存在的暫時性。事實上肉身
的存在隨時可能會完結。然而這並不表示絕望,因為行者的智悲可以藉由
言行來表現而產生對一切時、一切處的影響。而且,一旦徹底明瞭肉身的
暫時性後,我們將更容易擺脫私心;我們亦更易放下對不能長久保留的事
物的眷顧。行者因而更可以感受到所有眾生的共同命運,及生命的恐懼、
危險、奮鬥和苦難,進而醒悟含容一切眾生於一體的大悲心。諸法因條件
而聚散的緣起性令充滿陷阱的輪迴繼續不停。可是,由無限的一體而生的
悲心亦主導了從正覺流出的無盡度生行為。將一生奉獻於長養一切眾生證
覺的服務中便成為有心的選擇以及志願的行為,從而顯示菩提心—智悲的
圓融—超越了人生的短暫。獻身於佛法服務的人會享有最美好的人生。在
無限一體觀中所修的施身法會變成自然的,並且充滿意義;反之而言,若
欠缺了無限一體的觀照,施身法也可能會淪為與自我的血戰,甚至反而把
我執加深。


第五章  對施身法的反思

  通過修行佛法,我逐漸變成較不重視自己並且開始嘗試瞭解佛菩薩的
無限視野。施身法的基本結構包括摧毀身與我,和認同黑色金剛亥母及其
度生事業。此結構的含意似在傳達這景象:偉大的母親媽幾,由她無限的
悲心及解脫中,俯視輪迴中的一切受苦眾生而呼喚著:「不要被身體及其
短暫的存在所矇騙,切斷對它的執著以及所有世間的顧慮,變成與無我的
智慧一體並將生命奉獻於度生服務中!」

  施身法是一種普遍的布施法,因為所施之物人人皆有,故即使是乞丐
也能如此行施。不過,施身法亦是最難行的布施,因為當其動機是認真時
,所施之物是身體,亦即個人在世間存在的本身。施身法所表示的犧牲程
度會是對修布施者的誠摯度的考驗。

  密法重視對身體的適當照顧。可是佛法亦教示要完全不顧自己以達解
脫和圓滿利他。這兩種相對的教法在實修時應如何平衡或協調呢?在一般
情況下,妥為照顧身體是恰當的,因為如此方能繼續從事於佛法的修行和
服務。然而,也有一些情況需要完全漠視自己的利害以達證悟或作更完善
的慈悲服務。例如,有極高證德的密法行者會隨意之所至而行,以證入無
有對立。這種生活方式會完全漠視個人的健康與生命,以及任何社會的規
矩與價值觀。正如《悲華經》所載,諸大菩薩曾為滿眾生願而自動捨棄一
切所有,包括身體各部份;他們的目的只是要樹立慈悲服務的究竟榜樣。
施身法是這些相對教法的理想調和。一方面,修此法並不會真的損害身體
;另一方面,在觀想中,行者不斷地修習自我犧牲。

  將身軀視為今生之居所,則修施身法亦蘊含了要脫離對個人的居所、
家鄉、好或壞之經驗、和熟悉之感的執著。要脫離所有這些執著很困難;
細觀便明,每人均不斷對過去的好壞經驗作出反應,而個人的行為亦常為
經驗的影子所影響。所有佛教修法的最終目的是要完全脫離一切枷鎖之縛
;行者要達到這目的就必須將其修行的意義擴大至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
故此,上述有關施身法的推演十分重要。

  事物獨立存在這觀念的一個基本意含是該事物持續存在,沒有明顯變
化。實情是,一切事物均隨時間而變,並無不變的持續狀態;唯一可能持
續的是人對它的概念的執著;然而,細觀下,此執著也往往是無常的。人
對身體的執著大多時只是執著一個模糊的概念或影像。通過肢解的觀想,
施身法便在心中毀掉身體的影像的時空延續性。故此,施身法是超越對身
體的心理影像之執的修法。通過此法的修習便可能達致脫離此影像的境地。

  媽媽幾(藏人對她的暱稱)強調施身法的施予須出自悲心。通過觀想
施去身體,這所執也不再有;結果,同時達到兩種功效:對施者,增長對
無執之智及離執之解脫的體會;對受者,他們失去了敵對(嫉妒、敵意、
惡心、爭鬥等)的對象,代之的不只是敵對的消失,更出乎意料地得到稱
心的滿足。因為如此慷慨之施,他們也可能會反省及略感空性之德,尤其
是其含容一切的這一面。媽媽幾是何等慈悲及睿智,賜予我們此一妙法,
於中任何稍有關連者均可增長智悲!這真正是最上的悲心之賜。

  為覺路賦予生機的主要策略是要能將阻礙與弱點轉化為能有助鍛鍊進
步之處。若欠缺這種理解和善巧,正覺的尋求便容易流於形式及千篇一律
的想法而墮入我們正要避開的對立陷阱中。亦正因為如此,佛教中有些高
深的教法強調以無為取代有目的的行止。(此種無為並非甚麼也不做,而
是只餘沒有預想的行為。)通過施身法,這根本的執取與幻妄的目標不但
是減輕了,還善巧地被用於慈悲與正覺之開展。我們可以說施身法的策略
是將執取轉化為有用的慈悲服務;此乃空行母媽媽幾睿智之處,亦為高層
密法的一個共通特點。

  雖然只在觀想之中,施身法也提供了面對離世一刻的機會。當此之際
,對整個一生的反思會自然生起;行者無法不自問,今生到底用來做了甚
麼,又有何意義?若一切世間關係及所擁有的均會在最後突然消失,那麼
除了獻身於永恆的佛法服務及追尋正覺外,又還有甚麼更好的選擇呢?在
弘法利生的普遍服務中,個人的死亡不再等於服務的完結或生命的空洞。
既然離世之時刻是不確定的,我們又怎能不斷拖延佛法的修行與服務?健
康和生機的脆弱斷定了我們須立即修法及弘法,否則便可能會失去一生最
上之機緣。

  血緣關係是人類的基本聚合因素之一,而血緣正是基於身體而建立。
故此,施身法亦會有效地令行者超出植根於血緣的考慮與偏見。婚姻與性
的關係亦與身體有關,因此施身法的解脫功效亦可伸展到限制源自這些關
係的執著。健康與經濟的考慮亦源自身體的保養;因此施身法亦會影響此
類顧慮之掌握。簡而言之,所有世間的考慮均會為施身法所影響。要證正
覺便得朝向超越此等關係與考慮的清明之心努力。不過這並不等於說此等
關係與考慮必定是解脫之障。超越並不意謂漠視或迴避此等關係與考慮;
真正的超越應該是無偏地明瞭所有此等東西的本性。

  施身法的種種傳承中有多種不同的儀軌,各有其特別的肢解觀想或受
邀的主要、次要對象等。此等觀想的細節是重要的,因為他們增強了觀想
的效果。而且,基於諸法的無自性以致執取之無用,此等細節亦即是所修
之全部。

  依媽媽幾的教示,修施身法時所用的關鍵字「呸」有三種不同呼法,
而各種呼法分別表示了呼喚、切斷、及供施之意。一方面,我們當為此等
微妙分辨言詞用法的教授感恩,另一方面,此等細節闡明了型式言句的多
元用途及被言句的固定解釋誤導的可能。

  施身法所觀想的供施身體意謂著完全供施行者的一切世間所有,包括
其生命。事實上,心靈的探究之路往往就是經由完全獻出生命和自我而達
到精神上的成果。例如,在基督教中,耶穌便為了提供普遍救贖的基礎而
作出極端動人的大犧牲,預知結果地步向被釘上十字架。時至今日,耶穌
這犧牲的加被仍然通過以麵餅及酒象徵其賜予身體和血的聖禮來傳達。天
主教會所行的領聖體之禮於精神上便與施身法的肢解供施有相似的地方。
在精神探究上的大多情況,行者均會通過終身的修行和服務以達超脫。施
身法頗為適宜用來供終身發展智慧與慈悲。

  當人忙於小事時便會迷失更高的目標。為小節而諍論,會令人不能察
覺個人存在的要義—怎樣才是有價值的生活?又有何人生目標可為之而生
、而死?面對生死可以令人從世間的糾纏中醒悟而尋求人生的意義。通過
觀想,施身法與生和死有著緊密的關連。故此,施身法可以不斷提醒無常
及幫助遠離世間的苦惱。人何以要留在怨恨任何人的心境中?快從這可憐
的心理樊籠醒覺出來,活在本有的天真與本淨中吧!

  外貌是偏見的一個主要來源。種族歧視基本上便是由於對外貌的認同
。因疾病或意外以致外貌殘缺者有時會被閃避或虐待。所有人,甚至所有
眾生的共通本性其實完全相同。要徹底體驗此真理,便先要離開所有基於
外相之執而有的成見。施身法切斷所有外相及對外相之執,因此十分便於
用以掙脫外相的魔掌。

  正如從廣島和長崎原爆的灰燼中生出了人類追求世界及心靈和平之願
,從施身法的摧滅觀想中亦會生出真誠追求永恆解脫之願。要達致世界和
平則必須全人類於世世代代共同合作方能獲得實質的結果並加以維持。要
達致解脫亦需要所有同事者不斷努力及貢獻方能生長、開花、和結果。施
身法行者從其精神體驗中生出對解脫的甚深渴望,因而自然會盡力為達到
解脫與和平作其貢獻。沒有解脫的和平是膚淺的並且可能帶來痛苦。基於
解脫的和平方是真正而且可保長久的。


第六章  相關課題

  因為很多密宗的修法在表面上備受爭議,為免引起不必要的諍論及障
礙,所以傳統上密法是保密的。施身法明顯是列在其中,故此我亦於前文
澄清了一些可能產生的誤會。另一種這一類的修法是雙運法。本文並不打
算詳細闡明該種修法。我只想簡單指出密宗的雙運法也可視為以身及自我
作供施之法。當然,雙運法不應被視為只是一種供施,因為其中有很多深
奧的意義和層面是關於如何運用和超越性愛以達到解脫。

  在西藏文化中,人死後有不同的葬法,如土葬、火葬、水葬(將骨灰
撒進湖泊或河流)、或天葬。通常會按死者的生辰及死時用星相計算以選
擇何種葬法為宜。天葬通常會行於高地。天葬時會有喇嘛做一些佛法的儀
軌,然後由天葬師將屍體切成碎塊,甚至連骨頭也會打碎以暴露其髓,以
便把屍身完全地施予鷲鷹。當地人相信這樣的犧牲能將所有惡業耗盡,而
這樣地施給象徵一切眾生的鷲鷹所積之福德便足以令亡者隨願往生任何淨
土。施身法與天葬於其外觀及對肢解屍身的用處和目的之看法都是一致的。

  施身法與現代的器官及組織捐贈或器官購買又有何不同呢?除了一是
觀想、一是實在之外,施身法的動機既非世間的回報,也不局限於慈善。
施身法是基於令一切眾生皆成正覺的大願而行的。修行施身法的成果通常
不會像器官移植般即時可見。然而,真實的成就不會被埋沒的;有證量的
施身法行者均會被得其治病或驅邪之益的人所敬重。以現代的觀點,可以
膚淺地將施身法與器官及組織捐贈關連起來,而將之推介為捐贈前的心理
準備。事實上,經過修習施身法而對之體會加深,可以擴展預備捐贈器官
者的人生觀,甚至將之昇華至正覺的訴求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2/24 上午 08:48:54
倫倫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315
積分:559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2日
2
 用支付寶給倫倫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3/26 上午 04:13:50
倫倫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315
積分:559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2日
3
 用支付寶給倫倫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2/3 上午 09:10:07
倫倫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315
積分:5596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2日
4
 用支付寶給倫倫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6/12/10 上午 08:17:33

 4   4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71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