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宗薩欽哲仁波切談佛教和印度教

您是本帖的第 1494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宗薩欽哲仁波切談佛教和印度教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宗薩欽哲仁波切談佛教和印度教
宗薩欽哲仁波切

我很喜歡今天這個狀況,不是很正規,其實我很喜歡這個,這好象是神給的禮物。我今天想談一談佛教和印度教。

這樣講的話就比較有意思,這樣可能對工作的這些人也會有幫助。這樣子講,因為中間會談到各種策略,還有佛教、印度教基本的東西,這可能對日常生活會有點幫助。

我自己除了對佛教還剩下一點點執著之外,我經常講,如果我不是目前佛教徒,隨時預備去做印度教徒了。因為印度教更實際,有很多方面都是這樣。舉例來說,我已經告訴你了道,你自己要去行動,你行動的時候動機要好,佛說如果你自己好好去做,你自己好好地努力去做,你可以成佛,成佛並不是我可以給你的,這些煩惱也不是我可以替你去除掉的。但是印度教不是這樣說,但在印度教裡面,尤其像是薄伽梵歌所講的,他的觀點認為行為比動機重要,同時他們相信有一個無上的一個神,但是很多佛教徒都反對這種說有一個無上的主或者是神的概念。但是在印度教裡,當它談到無上神的概念的時候,實際上和佛教所講的法身沒有太大的區別。烏金托爾勒可能對這一點不太贊同。當然,談這個主題是有點很敏感。薄伽梵歌怎麼創造出來的?佛教總是讓人變得很懶惰,你做不做看你了,你是應該要做,如果你努力做,可能會有一些結果。

薄伽梵歌裡怎麼講的?薄伽梵歌開頭裡是這麼寫的,在印度有一個很大的王國,好幾千年以前。有一個國王有好幾個太太,其中一個太太是主要的,是大太太,或者是皇后,她有五個小孩。國王其他的皇后有一千個小孩,光是這一點已經可以在這個家庭裡面造成很多很多的互相不好的狀況。但主要的問題是誰要統治這個國家,或者誰會成為統治這個國家的人。聽這個故事你要很小心,因為這個故事實際上講的是我們的生活,在這一邊我們講的皇后,她並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身體的皇后,她可能是別的情況。

今天晚上雖然講的是印度教,但可以是一種更精密或者是更細微的方式來談佛教。這兩個皇后之間是有些爭執,其中有一個人就很巧妙地安排了擲色子的遊戲,我們也經常玩色子。如果我們用另外一個態度、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印度教的話,其實我們可以學很多東西。結果因為是有人這樣安排,那五個另一位皇后所生的小孩,就輸了這一場色子的戰爭,原來這五個人是不應該輸的,但是他們輸了。這講的是什麼呢?這表示我們經常所期望的事情,不是按照我們期望的情況發生。那時候他們賭的是什麼東西呢?賭的東西也是很仔細計畫的。誰輸了就要從這個王國離開,要過13年流浪的生活。許多我們所有的好的品質,比如我們說我們最好的基本的品質,當然這個又是在借用佛教的術語,沒有辦法,因為我本身就是佛教徒。好多我們基本好的品質,經常都是在放縱的狀態,因為我們經常都是輸了我們應該贏的東西。就像他們當然設計的這個賭博一樣,因為這五個小孩輸了,他們就離開這個王國處於流亡,當然過了13年非常不好的日子。但是這五個小孩還是很有尊嚴地活下去了,他們也是過著很高尚的生活,幾乎是像婆羅門一樣的生活。他們吃水果、花,喝溪裡面的水,也是這樣的生活。

將近13年之後,他們就預備回國,但是另外那些人,他們很仔細地設計過,希望這五個人不要回到這個王國來。它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每一個人的情緒或者是煩惱,他一直在控制著我們,不希望把我們真正的本性再回到這個王國裡面來。然後發生了什麼事呢?這些同父異母的兄弟就打起仗來了,還不只是這樣子。這五個王子,他們的根本上師居然和他們的對手合起來的,來對付這五個人。想想看,你最根本的老師居然和你另外一邊的敵人合在一起,這表示什麼?這表示容忍,要有認知。後來他們在一個很大的戰場上開始打仗。戰場的名字我現在想不起來,不過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這個戰場是什麼?這個戰場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五蘊。第二個王子帶著他們五個人穿戴整齊一切的鎧甲,帶著幡、旗子,拿著白色的海螺,拿著武器,駕著他們的車,五個人穿戴起來上了戰場。那一面一千個王子,也是由其中一個王子帶著,是由他們的一個老師必希馬,這個老師其實是兩邊的老師,而且他是一切戰爭藝術的老師,由他帶著對方一千個王子也上了戰場了。

如果以佛教的觀點來看,希望能夠認知或者是能夠證得謬誤分別。兄弟之間是敵人,但同時他們也是親戚。他們雙方都是發了發誓,是非常堅定的敵人,但同時他們又都是一個老師的學生。在世間來說,他們是有血肉的兄弟,在法上來說,他們是精神上的兄弟。作戰之前,這五個王子之間的老大就到對方去,跟對方說我們不要打仗了,我們要用別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方拒絕,然後他們就開始作戰了,開始打仗。他們這五個王子帶頭的,他的名字就算連天道裡面也知道,他的射箭的箭術是最好的。他那個時候把弓張開預備對他的兄弟和他的上師射出第一箭,當他快把箭放出去的時候,他就想我怎麼能夠做這種事呢?我怎麼能這樣做?他們都是我的兄弟。我的父親和母親都在這邊,不只這樣,我的老師也在那邊,所以他就倒下去了。那個時候他駕車的車夫,也就是三界之主,我很喜歡這個三界之主。我認為他表現的是信心,他就站起來,他就對第二個王子說你站起來,你到底在幹什麼,因為那個時候在戰場上就快要打起來,上千的戰士都看著他們的領袖在幹什麼,結果他居然倒在眾人面前,這算什麼呢?第二個王子說,你仔細想想看,只不過是為了一個王國我怎麼能做這種事殺我的兄弟呢,我這樣做難道不是一種罪惡,難道不是惡業嗎?

這個時候,三界之主就講了一個東西,就是薄伽梵歌,直翻就是“神所唱的歌”,他說有四個理由可以支援你去殺戮。第一個理由,一個人的自我,任何人的自我是沒有辦法被毀滅的,當你這個箭射出去的時候,你的箭並沒有射死任何人,那你擔心什麼呢?第二,就算你可以把自我殺掉,那他還會再回來對不對?就好像你有一件舊衣服一樣,你這個人去了又來,就像換衣服一樣。你是幫助這個人換一件新的衣服。第三點就很有趣了,你要知道,神所創造的人是有四類,有四種種性,第一種是婆羅門。第二種是戰士刹帝利,第三種是商人吠舍,第四種叫首陀羅,比如是給人做鞋,或者是妓女這一類的。

武士這種種性的責任是什麼呢?就是去戰爭,去殺戮,這是他的責任。一個武士即或他去執行一個婆羅門,不是他這個種性婆羅門的責任,而他做得很成功,就算這種武士,他仍然比不上一個去作戰,但是沒打贏的武士,他永遠比不上後者的武士。第四個原因,如果你不作戰的話,別人會笑你。如果現在兩軍對峙,你在這個時候不去作戰,這四個理由,也許有些理由你會覺得非常奇怪。他後來就在這個後面還講訓練虔誠心,三界之主在這以前,印度教都念吠陀經,他對念吠陀經有很多批評。你行為就是應該為了行為而行為,而不是為了結果去行為。那個時候三界之主就跟阿久納講,你去作戰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你想去取勝。

我之所以講這個,就是因為有許多工作的人,在工作的時候你是想得到成功。你忘了工作裡面本身包含很多策略。今天主要是講,我們在工作的時候,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應該去工作,並不是我們要得到工作以後的成功。當阿久納倒下去的時候,他說我為什麼這樣去做呢?我為了我的王國去殺戮我的兄弟,我怎麼能做這種事情。那時候第三界主就跟他講,你這種想法是屬於婆羅門的想法,對於你這個種性,對於武士來說,你根本不應該有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想法。後來阿久納說好吧,就算我要作戰的話,那我為什麼要打這場仗呢,我為了什麼去打這場戰呢?第三界主說你作戰的原因就是要和我合一。他那個時候就開始教授虔誠心。後來又有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和你合一呢?我自己本來日子過得很快樂。第三界主說,如果你的生活真的覺得很快樂,那你已經和我合一了。你供佛一朵花,我照樣收得到。這是薄伽梵歌裡面講的。

我們現代把佛教加到裡面去。在佛教是很重視動機,佛教之所以重視動機,因為不像印度教那樣子,佛教之所以這樣做,因為佛教不相信類似像第三界主,或者是宇宙中一個大神、大力來決定誰做什麼事,我們不相信這個事情。佛教裡認為是你自己在決定,並不是神在決定。舉例來說我們說打一個人是惡業,這是佛教的,但是這並不是佛決定他是這個樣子。知道這一點很重要。佛知道這一點,而且佛教授了這一點,但是佛並不決定說打人這件事是壞,是惡業。為什麼打一個人是壞的呢?因為是我們自己的這種邏輯。也許以前有人揍過你,你覺得怎麼樣呢?你覺得很痛苦。現在你希望別人有同樣類似的痛苦,為了要產生同樣的痛苦你要怎麼做呢?這個時候你已經有足夠的可以教育或者是瞭解去握一個拳頭然後去揍人家。因為這個時候你所決定的事情,你希望能夠在別人的身體上製造一種痛苦出來,因為你有這樣的決定,所以說它是壞的。如果你到另外一個星球上,在那個星球習慣上或者是他們的文化上,或者是他們的構造上,如果說在那一邊揍人是一個很好恭維別人的一個方式,在那個時候你必須要揍人家,如果那個時候你不打人的話,你就造了惡業了。這是佛教徒決定的方法。當然佛教徒不相信有這種階級或者說種性。因為佛教徒是相信佛性,所以沒有辦法相信種性。所以,這是我們怎麼樣要去產生我們自己的動機。

對於一個工作的人來說,你應該好好地去做,卻不要太執著在做的結果。這樣子三界之主就會很滿意了。同樣,當你工作的時候,你應該要有幫助別人的這種好的動機,這樣子悉達多的希望就達成了,這樣就沒有什麼衝突了,這樣我們就不會把別人的廟打掉了,也比較少的人去做這種恐怖的事。

提問:剛才仁波切講了上師就是敵人什麼意思?

仁波切:在薄伽梵歌裡面怎麼解釋這個事情?它說這是你的命運,你要這樣看,上師必希馬也在執行他的責任,他也並不執著在這個結果上,他是一個婆羅門,他是一個老師,他是在執行他的責任,他不用去確定地說,這五個王子一定會打敗,但是他同樣他也不必確定地知道,說他在這一邊會打贏。他是一個老師,他是這樣子來教。實際上在戰爭快結束之前,在這五個王子把他殺了。當這個老師快死的時候,他等於是教導這五個王子怎麼樣把他殺掉。這是很有尊嚴的事。

提問:……

仁波切: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講,你可以為生命創造出一個墓地來,但生命本身並不提供你任何墓地。

提問:佛是什麼的化身?

仁波切:上面記載並不是說三界之主的化身,如果你問印度教,印度教會說佛是奎師那的化身。我今天是中立的,所以不能答這個問題。

站在印度教的觀點來說,殺他只不過是執行他的責任。這一點沒有辦法和佛教對照著講,在印度教來講,行為是重於他的動機。

提問:釋迦牟尼佛會怎麼看待這個故事,會不會認為這是不是也是佛教的一個故事?

仁波切:如果以佛教徒認為佛所想的話,那佛教徒會說,佛會認為這個不是佛教的故事。但是釋迦牟尼佛是由佛教徒所創造出來的。

提問:……

仁波切:那要看情況。你應該看一看這兩者做和不做之間哪個有利益。

提問:我看不出來怎麼辦?

仁波切: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去做,但是不要太熱衷就是了。在那個情況,你看一看這個事情怎麼辦,那事情會決定把你怎麼樣處置。

提問:……

仁波切:不知道。當那樣子表現並不見得他一定比西藏喇嘛好,也並不表示比西藏喇嘛更差,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穿的衣服是一個比較淺色,一個比較深色一點。在披頭士的時代,大概60年代,哈爾皮什納是很盛,大概90年代,西藏喇嘛都出籠了。就是這樣。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9/18 上午 11:54:19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781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