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宗門實修法座《四共加行》─ 尊勝 大寶法王噶瑪巴 教授

您是本帖的第 3510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宗門實修法座《四共加行》─ 尊勝 大寶法王噶瑪巴 教授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宗門實修法座《四共加行》─ 尊勝 大寶法王噶瑪巴 教授

宗 門 實 修 法 座

《四共加行》

<2005.12.30> ─ 第一天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教授

地點:印度 瓦拉那西 智慧金剛大學

翻譯:堪布丹傑  整理:釋仁居  校對:堪布丹傑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大眾向法王頂禮三拜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  菩提薩婆訶

 

金剛總持祈請文

金剛總持帝洛那諾巴  瑪巴密勒法王岡波巴

普明三世遍知噶瑪巴  四大八小傳承持有者

止達察派具德竹巴等  於甚深道大印得自在

達波噶舉無比眾生怙  於諸口傳上師作祈請

持有傳承記述祈加持

教云離欲即為修行足  於諸飲食財寶無繫念

斷離此世貪網之行者  無著名聞利養祈加持

教云虔敬即為修行首  上師開啟教誡寶藏門

於諸恆常祈請之行者  加持生起無偽之虔敬

教云毋逸即是修正行  隨顯即悟體性自如如

住於任運無整之行者  修行遠離妄心祈加持

教云妄念體性即法身  所顯非真宛然而顯現

不滅幻有顯現之行者  證悟輪涅不二祈加持

世世不離清淨上師尊  受用殊勝吉祥之法教

五道十地功德悉圓滿  願速證得金剛持果位

 

首先我向海濤法師、諸位法師、以及諸位居士大德們問候,大家吉祥如意、阿彌陀佛!

這次大家千里迢迢的來到這裡,真是非常殊勝的因緣,我感到非常高興。

今天是宗門實修法座的第一天,主要我想先表達一些我的想法,明天再做正行的開示。

在正行的課程中,我有個心願,就是很希望大部分能直接用中文上課。本來應該今天就用中文上課,但是我現在的中文很不好,尤其是在各位華人的面前,如果沒有好好準備的話,我還是會有一點緊張,所以今天還是用藏文來向大家說一些我的想法。

首先,我們今天齊聚在一個非常殊勝的地方,這裡是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人世間,第一次說法的聖地──鹿野苑。

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當時來聽聞佛法的只有五個人,但是我們今天卻有上百位佛弟子齊聚一堂,可以說,佛陀的大悲加持不僅沒有消失,而且更加興盛與發揚了。

雖然佛陀所開示的法教於兩千五百年前就弘揚於世,但是到了現代,在21世紀當中,佛法更加受到眾人的關注與學習。不僅是已經對佛法有信心的弟子,甚至許多沒有信仰的朋友,也受到佛經中所闡述的不害他的見解與慈悲的行持所吸引,逐漸對佛法升起信心與歡喜。

為什麼會有愈來愈多的人信仰佛法呢?這是因為佛陀所開示的佛法,不只是為了利益他的弟子而已,而是無分別的為了利益無量眾生而做的開示。

在東方,過去具有許多佛教宗派的傳承,至今也都保存完好。特別是印度的大乘佛法,最早傳揚到的地方就是中國,這一段珍貴的歷史是非常殊勝的。

佛教發源在印度,但由於時節的變遷,佛教在印度也消失了。但是佛教的支分,卻在其他地方興盛。尤其在中國,佛法廣大弘揚,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實為漢地的一顆珍寶。

有一句話這麼說:法愈深,障愈重。意思是佛法愈興盛的地方,魔障也愈多。過去漢地佛法興盛時,也遇到過很多魔障,但是透過漢地歷代祖師大德的大勇、大力,排除萬難,住持正法。

我曾經兩次前往漢地,參訪過許多寺院,雖然當時沒有機會在修持、見解方面作深入的交談,但僅僅是巡禮了寺院、身口意的所依(指佛像、經典、佛塔),拜會了僧眾,還是深刻地感受到其傳承的加持力,傳遞到我的心中。我感到很榮幸。

就我個人來講,由於過去生的因緣所致,今生從小就與中國文化有聯繫,能有如此的緣份,是很幸運的一件事。因此,我對於漢傳的佛法與文化,都非常熱愛與尊敬。

總的來說,我們都是佛弟子,也可以說都是法友,在我們成為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之後,若是二六時中都能常保自利、利他的動機與行持,一生貫徹到底的話,這是非常好的。我平時也是這麼提醒自己的。

但是,在我們了解如何利益自己與利益他人之前,首先應該對於佛陀的見解與行持有一番了解與觀察。譬如說,我們在世間上做事,首先要對這項工作有個通盤的認識,同時也要對它有信心;反之,如果對於工作不瞭解又沒有信心的話,就很難成事,也很難專一徹底的把工作做好。同樣,修學佛法也是一樣,若想要得到好的成果,我們就要對佛法是如何真實自利、利他的義理有所瞭解,並且生起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若要相信佛法是真實的,首先要對說法的人、教主導師有信心。

我們常說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到底佛法僧為什麼堪能成為皈依處呢?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值得我們要皈依的原因,就是佛陀心中所具備的功德。

一談到功德,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功德很多嘛,佛的功德真有什麼不同嗎?或者佛的功德特別珍貴殊勝嗎?是的。佛陀具備了兩項殊勝的功德:智慧與慈悲。

首先要了解智慧的功德。平時我們說大智是指「遍知一切法的智慧」,很多人會覺得很難理解,怎麼可能遍知一切法呢?由於我們慣用凡夫的心來臆測,因此不可能理解。而且,由於我們對於外在的物質、色法都已經習慣,因此以這種慣性的思考,更不可能理解何謂「大智」的。譬如燒開水,只要水溫到達一定的程度就會燒開,但如果超過還繼續燒的話,就會燒乾;對於凡夫來講,由於超過了他的理解程度,因此聽到大智的功德是不容易了解的。

過去有許多論師,例如法稱論師、陳那論師等考慮到很多人不了解大智的意思,因此解釋道:「遍知」是指「對於想要解脫的弟子,佛陀能夠正確無誤地遍知一切利益他們的方法與他們的需求。」近一步更說明道:如果「遍知的智慧」是指知道身上有多少蟲,世界上有多少生命或者人類的數量的話,事實上,這樣的智慧並不值得我們去皈依。

但這裡我要提醒大家,以上對於大智的解釋,是論師針對不具信仰的人所作的方便開示而已;如果各位將這段解釋理解成:「喔,原來佛陀並不是什麼都知道」的話,那我會很傷心的。

那麼,僅僅具備大智功德,就能讓佛陀堪能成為真實的皈依處嗎?我想舉個例子說明:例如印度有許多藏族學校,現在的學生都對科學有很大的興趣,這些孩子們會認為佛陀就像一個科學家,聰明、有頭腦。

但是,佛陀不僅僅具備大智慧而已,更值得讚嘆的是,佛陀還具備了大悲仁慈之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例如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如果他不具備利他、助人之心的話,那麼他的聰明才智對別人將沒有任何幫助,他也無法成為別人的救護或依靠。

因此,身為佛弟子的我們要知道,佛陀的功德,不僅只是歷史上或傳記中記載的佛陀的大智慧而已,而是要知道,我們現在修持的法門,都是佛陀為了利益、幫助我們而以大悲心親口宣說的。

佛陀最先發起菩提心,之後無量劫行持菩薩道,最後成就佛道,成佛後,由於最初的菩提大願之力,轉大法輪;總之,自始至終,佛陀一直保持著利益眾生的大悲心,僅此一心而已。如此思惟過後,我們對於佛陀會有深刻的認識,知道佛陀是一位大慈悲的人,因此,進一步我們就能知道,慈悲長者佛陀所開示的法,就不只是自利,提升智慧的法門而已,更是能夠幫助我們每一個人的方法。由此能知,修持佛法對我們絕對是有幫助的。

現在我們相信佛法是清淨、是正確的了,但是如果我們有一念覺得「佛法的確很好,但是修、不修都沒什麼關係」的話,這是不行的,佛法是一定要去實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在世間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犯很多錯誤,產生非常多的苦。這些苦不僅讓自己難過,也影響到我們的家庭、社會甚至於全世界。因此,為了消除各種問題與痛苦,我們唯有修持佛法。 

-------------------------------------------------------------------------------------------

各位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在明天的第二座法中提出來。

雖然眾生的感受各有深淺的不同,但是想要得到快樂,遠離痛苦的心卻是一致的。以人來說,會有很強烈想要得到某種快樂,或者想要離開某種痛苦的感受,相比之下,許多昆蟲可能就沒有這麼強烈的感受。但無論如何,眾生都不斷地為了得到快樂而努力,也不斷地在找尋消除痛苦的方法;這都是我們可以親身感受的。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努力思考各種方法來得到快樂,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夠得到滿意的快樂。上一代人,沒能得到滿足;現代也沒人能說:「我滿足了,可以了」而得到安住。

尤其我們現在身處的21世紀,不同於以往,這是個變化多端的時代,就像魔鬼一樣,捉摸不定。想想以前,除了一些自然災害之外,人為的苦難相對較少;現在卻是一個至為關鍵的時代,因為人類不斷製造出巨大的痛苦,已經關係到世界的存亡了。這時,我們更應該認真地找尋一個正確、良善的理想與願望。

我們從未得到滿足。從一開始我們就在問:到底有沒有一個好的、正確的方法能夠得到快樂?如此認真的去問、去思惟、去找尋,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我們總是向外去找尋快樂的話,快樂是很難得到的,心也無法得到滿足。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心滿意足」,不是靠外在的東西來填補的,主要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滿足感。所以我們應該回歸自心,向內找尋,向內觀察。

當我們向內觀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有好多的苦,好多的錯誤,和永遠的不滿足這些問題是從哪裡出生的呢?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起因就是我們的惡心,也就是那一念貪心、瞋心、我慢、忌妒與不滿足的心,而這所有的過失最主要的就是無知與無明。

我們每個人都想得到一個快樂的成果,不想要壞的成果,果上我們是懂得取捨的。但是在因上,我們卻總是自然的行持著不善法,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無知。不知道什麼呢?不知道惡因是永遠不可能得到善果的。總的來說,我們心中的願望與實際的行動恰恰相反,完全不契合,對於這一點我們卻毫不知情,因此迷迷糊糊地,繼續固執地造作著惡業。

所謂無明,是指心中的欲求沒有得到滿足實現。所以佛陀為了利益無明的眾生,開示了佛法。

我不認為佛法只是一種見解或學派,佛法是能夠消除我們增益與虛構的一門深刻知識與善巧的法門。

梵文裡稱法為「達瑪」(Dharma),這個字包含兩個意義:一是「改過」,二是「救護」,意思是透過改變而救護我們出離痛苦。「改變」這個詞形容的很好,例如一個不懂事的小孩送到了學校,慢慢開始識字,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也就更有前途。這個孩子從不懂事到懂事,甚至能夠利益、領導他人,這就是改造與改變的力量。

同樣,我們每個人本具有功德與智慧,但是我們不懂得如何運用。然而,透過了佛法的修持與介紹,這本具的功德與智慧就能得以清晰的開展與運用了。

功德與智慧是與生俱來的,並不是透過佛法的修持後,才造作出來的新的東西。舉例來講,大乘法教特別強調的慈心、悲心與菩提心,都是我們本具的,佛法並不能新給我們一個慈心或悲心的種子。假如說,佛法的修持與我們自心或一生毫無關連的話,那麼學佛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相反的,就是因為佛法與自身與生活是那麼的息息相關,所以才需要修持。

雖然我們目前的慈心與悲心,還沒有完全開展如經典所形容的那般偉大,但是慈悲的種子或是愛心的元素,確是每個人本具的,甚至動物昆蟲也都有。

佛法的修持,就是將我們自心本具的慈愛種子開發出來的方法,與我們息息相關。佛法不是一篇動人的故事或一些華麗的文字;佛法是一門學處,我們學得會的;佛法亦是一種知識,是我們能夠透過實修而證知的,佛法具備廣大的利益。

因此,佛法不是空談,佛法與我們的生活與自心密不可分,這一點非常重要。光是空談是不會有任何利益的。

有人會說,修持慈悲是很不錯,但是似乎在這個時代中很難做到,為什麼呢?因為現代人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利、損他,例如生意場上就是如此,因此,好像再也沒有任何縫隙可以容納的下慈悲了。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可能的確我們多少有自利損他的心態,但我們還是本具著善心的。舉個例子來說會更清楚,比方說有一天一家人團聚了,吃了餐飯,也唱了歌,非常和樂融融,對於這樣的聚會,新聞從來不報導,報紙上也看不到,沒有人會特別注意。但是,如果有一天,一對夫妻爭吵了,非常嚴重,甚至還打上了官司,這個新聞就有興趣了,一定會報導出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融合與歡喜是我們本具的,是自然的,所以沒什麼好報導;而痛苦與爭吵,讓我們無法忍受。

所以說慈悲心在我們這個時代絕對是需要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對於此點,我們應該多加思惟。

總結我想說的就是,一個人沒有貪、瞋、癡還是可以存活,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慈心、愛心的話,他將無法生存。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隨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8/2/2 上午 05:58:1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406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