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2010年宗薩欽哲仁波切中國之行-北大博雅 開示

您是本帖的第 1526 個閱讀者
平板 列印
標題:
2010年宗薩欽哲仁波切中國之行-北大博雅 開示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2010年宗薩欽哲仁波切中國之行-北大博雅 開示

2010年宗薩欽哲仁波切中國之行-北大博雅

 

 

    我很榮幸到這裡來,並有機會談談這個被稱為佛教或佛法的古老智慧。

 

護法的角色

    在這個如此強調物質化發展的當今時代,即便是有時間和想法來安排這樣一個聚會都是很值得隨喜的。我聽說在座各位很多是金融或工商業界人士。一瞥之下, 有人可能會覺得佛教的哲學和修持是為出離者,那些流連于岩洞的隱士或僧侶們而特別預備的。每當我們想到佛教,我們想到的是托缽,出離於家庭,和禁欲主義,而很多時候我們忘記了佛教的興盛,以及更為重要的,佛教文化的繁榮實際上是由於許多偉大的護法。不僅對佛教,而且其他的宗教和哲學,比如說道教和印度教來說,亦是如此。當我們談及佛教的時候(想必道教亦是如此)我們馬上會想到阿羅漢以及聖者,卻極少會想到阿育王或元代皇帝們這樣的偉人。如果不是因為他們,我們不會擁有今天的這一切。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是在這個經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當代世界。那些關切或與經濟密切聯繫的人們,需要聽聞像佛法這樣的古代智慧。

 

四個不可缺的原則

    西元四世紀時,有一位偉大的印度思想家寫了一部很重要的典籍,我簡單總結一下。他說有四件不可缺的事情或者說四個不可缺的策略或原則一個人需要富足,快樂和充實的一生。他說我們必須要快樂,我們不應該否定快樂,這點我相信大家都同意。為了得到快樂,我們必須要有財富。我想大家對這點也不會覺得難理解。然後他又說,為了得到快樂和財富,我們需要紀律。我們需要遵從某種規矩或制度。我想我們大多數人從智識的角度能理解,可是從情感的角度來說,就不那麼容易接受了。理想的狀況是我們都能快樂和富足,但是又用不著紀律。可事實上並非如此。這三件事情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我覺得這些是很多名牌商學院課程裡所教授的。 我相信在座諸位一定明白這些,肯定遠比我瞭解。而所有這些原則中最為重要的實際上是第四條,我想商學院是不教授這一條原則的。我們今天早上來談談這條原則。沒錯,你應該得到快樂,你應該有大量的財富來得到快樂,而且你應該有紀律。第四條原則是你必須知道,最終這前三條原則都沒什麼用。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會有些用,但永遠不會完全達到你的期望,因為實際上快樂是個幻象,財富和紀律亦是如此。當然從我們的情感的角度,甚至有時候從智識的角度來說, 這是很難接受的。可是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向內探尋,那麼這三條原則皆為幻象。或者讓我從另一個稍稍不同的角度來作解釋。

 

“獲取”和”安住”

    我們都希望能夠自信和堅強,絕不希望變得軟弱。有兩種方法可以令我們變得自信,或者不軟弱:就是通過“獲取”和“安住”。現在我們大部分人試圖以獲取各種東西來增強自信,比如說最大的車,最扁平的表,最小的手機,最光亮的金牙,所有這些。不同的人希望通過擁有一些事物以增長各自的信心,他們認為這些事物可以帶來某種存在或認知。另一種強化我們自信的方式則是簡單地安住於做一個人,做一個父親,一個母親,女兒,姐妹或是兄弟,基本上僅僅是安住。當然這很抽象,因為到最後,我們總是覺得為了要做個好爸爸,我們必須得買份禮物;我們總是被“獲取”的概念所俘虜。要想做一個不錯的女朋友或男朋友,你得請你的伴侶去最昂貴的餐廳。這是施者和受者兩方面共有的觀念。我們會認為:“哦,他/她肯定很愛我,因為他/她花了這麼多錢去買這個特別的戒指”。所以是通過“獲取”來贏得自尊和增強自信。

 

時間

    現在有不少在靈性之路上探尋的思想家們會駁斥這類想法,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于安住而非獲取。當然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每個人都更重視獲取的物質世界裡,這是很難做到的。而實際上我們是時間的犧牲品。假如我們有一百年的壽命,以我所看到的諸位和你們所看到的我,我們之中大多數人一半的生命已經消逝了。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還能活五百年的話,那麼花一百年去經歷一個“獲取”的階段,然後最終明白“安住”,並投入餘生的時間和財富于“安住”,這樣還有些道理。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有一件事情是毫無疑問人類所共通的,就是我們都尋求快樂。當然快樂的定義有所不同。但我們大多數人窮盡一生忙於籌備快樂。你可以說籌備快樂本身即是一種快樂,但這卻很令人悲哀,因為你窮盡畢生大部分的時光,以為有那麼一天你會去某個地方過上快樂和放鬆的生活,然而那一天似乎永遠不會來到。所以鑒於我們所擁有的短暫時光,我們必須得實現我們都希望得到的那個快樂。

    強調獲取還有其他的含義,如果你如此強調獲取, 財富會突然變成你的上帝和目標,僅此而已。如果只有一部分人這樣想,那還好,但是當大多數人認為財富是終極目標的時候,那麼自然就產生問題了。比如說,在印度坐火車旅行的時候,有時在途經漫長的荒蕪之地後,你會突然見到一個雕刻精美的大門。這是古代的印度,你會想,這樣一個大門是什麼意思呢?既沒有人會穿過它,它的左右也沒有圍欄,它就只是在曠野中的一個門而已,完全沒有實際用場。但這恰恰是無用之用。這扇門曾給予見到它的人無比的愉悅。從物質化的角度來看,成為一個佛教徒實際上是變得“無用”。一旦你不再為某種目的或“有用”所驅使,忽然間你會發現幸福。當然對你我這等物質化的眾人來說,這很難領會。對我們來說,每一件事都需要有某種目的和某種用途,因為我們希望它們變得有用,所以我們沒辦法做到無為。

 

道和儒

    我對《道德經》知之甚少,只是少許讀過一些內容,這是一部極其深奧的典籍。我想激將大家一下,以便接下來你們可以跟我辯論。就象我之前所說的,我對中國哲學和文化瞭解的不多,但從我所讀到的隻言片語來看,我覺得儒家代表了“獲取”的那一派,必須說明我絕對不是排斥它,實際上我在西方,比如說在歐美等地上課的時候,我還大力鼓吹儒家價值觀,因為它們真的非常重要。而當我讀到《道德經》這樣的典籍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一本與“安住”有關的書。字裡行間它提到的是我們應當如何“無為”。我記得它甚至以無名為開篇,因為“名”已經是造作,而造作則已是過患。如果心在尋求有用之物,尋找有大用而非無用之物,那麼這樣的心是很難做到無為的。所以,以我管見,老子和莊子代表了“安住”的那一派。

    令人遺憾的是,現在我們變得不再關注這些教導我們如何安住的哲學,因為它們沒什麼實際用途。而實際上,探尋我們急躁的心恰恰是最有實用價值的。有些人可能會對閱讀這類哲學典籍有些許興趣,但僅僅是閱讀而已,並非把這些智慧應用到每日的生活中去。這對人類是巨大的損失。對地球、對生態和環境以及所有這些,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我並不奢望所有的人都能遠離貪婪,那要求太高了。兩千五百年前, 釋迦牟尼佛出現並對貪婪給予了開示,如今仍然隨處可見貪婪之人。但我覺得尚可談及和期望我們能有一種更為清醒的貪婪,一種更具覺悟性的貪婪。我之所以講這些,一部分是為了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佛教哲學做一個鋪墊。

 

佛教是哲學還是宗教?

    我今天來這裡的目的,簡要的說是告訴大家佛教思想的精要。我並不知道佛教是否是一個哲學,關於這點仍然是可以討論的。首先在英文中哲學一詞是由希臘文衍生出來的,如果我們由希臘語直接翻譯哲學這個詞的話,那我們所說的哲學似乎是被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等人所接受的那種哲學。從他們和他們那類的人的理解上來看,佛教並非此類哲學。我有種感覺,中文裡“哲學”的含義和西方文字中的有很多不同。

    佛教是宗教嗎?現在大多數學者說它並非宗教,我傾向於同意。因為佛陀的名言之一就是來瞭解,而不是來加入。佛教徒既不相信一個全能的造世主,也不相信上帝,或有一個真實存在且需要被拯救的,可升天堂或墜地獄的靈魂。而同時佛教又有許多宗教的面向!我絕對不是在否認或排斥佛教裡的這一面。這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佛教迷人之處。如果你去廟宇,你會見到很宗教化的面向,比如說燃香、供燈、佛像和這些佛像面前所供奉的食物。你會以為佛可能會肚子餓,因為時時會有供奉。這或許是受薩滿教和以食物敬神的本地風俗的影響。我們建造廟宇,你可能認為廟宇是建造給佛陀的家。除此而外我們還有僧侶和隱士,他們代表了佛陀的追隨者或佛陀。這就是為什麼事情一方面變得複雜,而另一方面,它們也是非常有用的。所有的(佛教)道路都大致如此。比如說,如果我來教你騎單車(很奇怪不是嗎?)我有兩種方法可以教你。我可以從頭到尾的給你講,車是哪裡造的,如何造的,單車的歷史,如此等等。但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你只想明天就能騎車上路。所以你要知道如何跨上車子去騎它。如果我是個好老師的話,我會觀察你,看看你的弱點和強處是什麼。如果每次我給你上課時都發現你有些磕睡,那麼可能我會說每次騎車前,你應該先喝杯咖啡。然後你照辦了,而且真的有用。這樣問題就來了。當你去教其他人騎單車時,你不需要因為你自己騎車前先喝杯咖啡已經成了一個習慣,而要求別人也去喝咖啡。

 

佛教的文化面向

    想想兩千五百年,實際是兩千六百年的佛教歷史裡有多少垃圾,但卻是對很多人必要的垃圾。如果你去看看藏傳佛教的廟宇,裡面幾乎總會有七個供碗。頭兩碗是水,第二碗是洗腳水。這當然是從印度傳過來的,因為即使在今天的印度,如果你請重要的朋友到家裡作客的話,按傳統你馬上會打水給他們洗腳。而西藏人甚至不洗臉不洗澡。大多數藏人連那第二碗水是做什麼用的都不知道。這已經變為了一種傳統。這類事情還不少。我在德國的時候,當地的一個佛教中心邀請我去做一個護法的儀式,我已經準備就緒了而他們還沒準備好。他們跑上跑下的在忙些什麼。我就問他們“有什麼問題嗎?全都就緒了,我可以開始了嗎?”然後他們回答“不,不,請您再等一等”。最後我才弄明白他們沒有準備好,是因為他們沒有備好紅茶。他們的理由是,之前曾到訪過的喇嘛告訴他們,做護法的儀軌只能供養紅茶。你看,文化就是這樣被傳播的。但這是不可避免的。中國也不例外,比如說佛教徒會雙手合十,這肯定是從印度傳來的。如果你以教法本身來說,這些對佛陀有點不敬,因為這等於說佛陀有所偏好,好象是說他只愛紅茶,而不喜歡加奶的茶或可樂,或者其它現有的東西。我想說的是,佛教的文化和佛教的奧義是兩回事。佛教是普適的,而文化則是個體的。文化作為一個媒介是必要的,這是唯一的方法。文化象一個茶杯,而佛教則象茶。如果你口渴的話,你要喝的是茶而不是茶杯。但有個杯子是有幫助的。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有非常非常華麗的杯子是有幫助的,但危險之處在於我們到頭來在茶杯上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卻完全忘掉了茶。

    好,所以佛教是宗教嗎?不是,但作為媒介它有很多宗教的面向。那佛教到底是什麼?象所有的體系一樣,佛教也對真理感興趣。佛教對讓某些萬能、強大的聖者快樂毫無興趣,它感興趣的是發現並了悟讓你從幻象的痛苦中解脫的真理。比如說,一個小孩子看到燒紅的鐵,而不知鐵會傷到他的事實。不知道這樣的事實,就是無明,會讓這個小孩子被燒紅的鐵所深深吸引,接近它而受到傷害。所以母親用各種辦法告訴他,直接或間接地教育孩子那是燒紅的鐵,不要靠近它。一旦孩子瞭解了事實,他就從此避免了誤解。同樣的,釋迦牟尼佛曾擁有一切,他是位王子。他還知道如果沒有了悟實相,不管他有多少財富,他也不會得到快樂。

 

佛法是發現究竟真理的路徑

    你可以說佛法是這樣一套體系或路徑:它發現究竟的真理而不否定相對的真理。比如說,你們很多人聽說過四聖諦:(苦)苦之事實、(集)苦之原因、(滅)滅苦之道、(道)苦滅之涅槃。如果你看看,這裡沒有任何宗教性的東西。比方說你頭痛,當你頭痛的時候,你要瞭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你不是頭痛。你只是患了頭痛。如果你就是頭痛,那就無藥可醫了。如果你想去掉頭痛的話,你就得去掉你自己,因為你就是那個頭痛。所以你只是患了頭痛, 你不是頭痛。這就是第四個聖諦(道)。在第一個聖諦,佛陀說要瞭解痛苦,首先你要知道你頭痛。其實這也是個很大的命題,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在受苦,只有當痛苦變大了我們才發現。比如說我們吃冰淇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對某些人來說冰淇淋是造成痛苦的因,對嗎?象那些高膽固醇的人。一旦你知道了苦,我們會向你道明苦的因,頭痛的原因。然後有對治因的方法。簡單說這就是佛陀的核心教法。基本上它是發現真理的一個系統。

 

問答

學員問:您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幸福的定義是不同的,請問,在你的心目中幸福是什麼樣的定義和概念?

仁波切說:大概兩年前吧,很多西方重要的媒體做過特別報導,他們說佛教徒是最具幸福感的。而且在英國,美國和其他地方,事實上正在持續進行神經學和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因為幸福一直是個問題。這引起了很多我們這類所謂的佛教老師們的興趣。身為佛教徒,乍看之下,由這些相當挑剔的,所謂客觀的西方媒體來報導說佛教徒是最有幸福感之類的,讓我們感到很驕傲,當然,這的確是值得自豪的。仔細思索之後,這同時也是令人擔憂的。我不知道在中國是否同樣如此,但在其他各處,物質主義的發展如此迅猛,禪修和瑜伽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實際上,我剛剛參加了一個所謂“正念的修持”的大會,他們有意識地回避使用佛教的用語,卻運用佛教的技巧。

    之所以故意不用佛教的用語是因為英國是一個以基督教和無神論為主導的社會。如果用佛法和菩薩這類的詞語會把他們嚇跑了,所以他們不用這些詞彙。實際上,我見過一些在這個領域很有影響的人物,他們提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在世界範圍尤其是西方國家,抑鬱症和精神疾病增長幅度很大。這很令人痛惜,但更糟糕的是抑鬱症發生的更早了,過去在中年期發生的抑鬱症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比如說,在英國,政府有很好的福利體系,花費鉅資應對心理方面的情況。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假裝成非佛教徒的佛教徒們設計出一個為期八周的禪修療程,這個項目現在成為由英國政府出資支持的一個實驗性項目。在八周指導性的禪修後,他們已經發現了一些令人驚喜的成果。這跟資金有很大關係,因為如你所知,當你什麼都不做,就是這麼坐著的話,政府是不需要投入多少資金的。既然醫院不必花錢,所以就有這樣的興趣。在西方國家有基督教徒,穆斯林,猶太教徒和很多的有神論者,用諸如禪修,菩薩或佛這類的詞不是很善巧。我想佛教,和道家和儒家一樣,是中國式思維方式的支柱之一,對不對?

    所以對各位來說,佛教有點像是融于文化之中了,而在西方,在很多方面佛教被視為一種可疑的邪教。所以這類正念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只要它能幫到人們,至於它是否叫做佛教,誰會在乎呢?話雖如此,但危險之處在於佛教被嚴重淡化了。有次我去澳洲中部,在沙漠之中吃了十天的三明治,沙拉和湯之後終於到達了一個小鎮,鎮子上有個中餐廳。自然我要去吃中餐。你想的到嗎?菜單上竟然有北京烤鴨。我們當然就點了,端上來的確實是鴨子,搭配著炸薯片之類的東西。

    這應該是走味了的北京烤鴨,是吧?所以我們擔心的是佛教會被過分淡化和稀釋。禪定只是佛教裡的一面而已,佛教遠更豐富。回到你的問題,當佛教徒被稱為最快樂的人的時候,從某個方面說這值得擔憂,因為如果嚴格依照佛教的教法,佛教的目的並非快樂。超越快樂和不快樂才是佛教的目的。偉大的寂天菩薩說過,如果你是愚人,你會因行惡而墜入地獄,如果你是愚人,你會因行善而入天堂。而如果你有智慧,你會超越善惡而得解脫。所以如果你來問我,對於我來說快樂是什麼的話,從人性的一面,我的快樂是非常、非常世俗化的。從人性的一面來說,我的快樂是寬頻夠好,能上YouTube.,這也算是快樂,或者能看部好片子。但作為一個佛教徒,我的願望則是能瞭解那個超越快樂和非快樂的快樂的定義。

 

學員問:我想問一下,在佛教裡面活佛的轉世是一種真理還是宗教儀式?

仁波切說: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對這一點存在很多誤解。首先,從究竟意義上,我必須得說佛教不相信有實際存在的轉世。但從相對意義上,是的,是有轉世再生。從相對的層面上,有所謂的時間這回事。我必須跟大家說,我們不該把發現時間是相對的歸功於愛因斯坦。說起這些事情會讓我很激動。我覺得有很多西方所宣稱的發現實際上是在這裡,是在亞洲被發現的。我告訴你們一件事,你們知道因為“非暴力”而著稱的聖雄甘地吧?你們知道他是從那裡得到啟發的嗎?從西方人那裡,比如美國的梭羅和俄國的托爾斯泰。你們可知道他們的想法是從哪裡來的嗎?是從印度。只有當西方珍視我們的價值觀的時候,我們才開始珍視它們。同樣,我認為中國人忘記了莊子。當別人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才開始想到或許那裡是有些價值。在愛因斯坦之前兩千五百年,佛陀就發現和大力教授了時間的相對性。你相信時間嗎?我是問那一位先生,相對來說,你相信有時間嗎?

 

學員問:請問仁波切,您說的時間的相對性是指什麼?

仁波切說:好,簡單來說,你知道今天是存在的,因為有明天。今天是相對于明天的。對昨天來說,明天是相對的。 我問你另外一個問題。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相同的還是不同的?

仁波切問:你確定嗎?

學員答:確定。

仁波切說:那麼你就永遠不能忘掉或永遠不能學習任何東西,因為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不同的。你昨天學到的屬於昨天的你,今天你重新開始了。

學員問:今天我又聽了大師您新的教誨,每天在變化和更新!

仁波切說:所以你今天所學的對明天沒有任何影響,因為明天的你是不同的。今天的你不復存在了,午夜十二點就結束了。你還確定他們是不同的嗎?

學員問:還是相信不同,相對的不同。

仁波切說:是的,完全正確!相對來說是不同的!他們既不是不同的,也不是相同的。所以你已經從昨天轉化到今天,轉世就已經出現了。這就是轉世的基礎哲學。你沒說錯,在西藏,有所謂的“土庫”(活佛/Tulku)。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前世和前一刻的轉世。所以並不是只有幾個西藏人在一再轉生。但是在西藏,因為佛教的背景和佛教的文化,出於必要,一些聖者被指認和發現為過去上師的轉世。這裡夾雜了世人的感情。從轉世的角度來看,這並沒有任何錯誤。但每當世人的感情摻入進來,事情總是開始變味。我個人以為,土庫體系如果不是已經滅亡,也是正在滅亡。順便提一下,這僅僅存在于藏區。印度沒有這些,你聽說過舍利弗的轉世嗎?從來沒有。但從哲學的角度來說,轉世沒有任何錯。這是一個文化體系。過去這在西藏很有用,但現在它是一個非常、非常令人生疑的現象。有很多的問題。某人去世了,然後有很多問題諸如這個轉世土庫是否是真的,是否有不同的土庫,等等。你們想必聽說過這些了。如果你們還沒有聽說這些東西,我建議你們不要去聽。不是什麼好事情。令人痛惜的是,很多宗教機構比如說寺院和佛教團體涉及到財富,積累大量財富、權力和影響力。所以很輕易的,野心勃勃的人自己的外甥或兄弟被認定成某人的轉世。這套體系真的沒什麼用了。話雖如此,土庫的意思是化身。佛陀的化身可能是任何形式。其實,相比寺院,你在北京的夜店之類的地方,更有可能找到佛陀的土庫或化身,因為慈悲的化身應該在最需要他的地方出現。我們不能排除娼妓和黑幫分子是菩薩的可能性。

 

學員問:您說自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轉世和繼承,能給我們分享一些和文殊師利菩薩相關的智慧嗎?

仁波切說: 在究竟的層面,文殊菩薩代表的是佛陀的智慧。從象徵的角度,文殊菩薩有很多、很多、很多的顯現和化身。當悉達多太子見到衰老,疾病和死亡,當他有那個願望去問“這些會發生在我身上嗎?”你可以說那種好奇和熱切就是文殊菩薩在敲門。而這種象徵性的文殊菩薩的一個更具象的顯現則是菩薩。如果你需要更多的花樣,那他就舉著寶劍,拿著典籍,等等。相對而言我們大都相信他是從中國來的,你知道嗎?他是一個龜的兒子,而那只龜所代表的是宇宙。所有這些象徵性的教法,是為了那些難以接受深奧教法的人們所準備的。對這些人來說,這樣講是有必要的。我們相信在這個地球上沒有太多我們所稱的淨土,有人說有六十四個,有的說有三十二個,其他人說有二十四個,還有人說只有三個。而其中一個正好在這附近,我曾坐過一夜的火車去那裡,那裡據說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在文殊經文裡, 據稱文殊菩薩曾起誓,無論你是否找尋他,他都會出現在你面前。

 

學員問:你好,在您的書273頁有一個問題,我不是很清楚,請您再解釋一下,當時一個人提問:“如果我們想修持密宗,我們如何去找上師,並且知道是我們的根本上師。”您回答的是:“念《金剛經》,讓上師找到你,而不是你去找上師。”您能詳細地闡述一下嗎?

仁波切說:靈性上師不僅是一個老師,而且也是教法本身。這點很重要,因為很多人以為上師僅僅是一個老師。偉大的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的時候,除了一個印度人以外,他沒有帶任何隨從。那個傢伙唯一的工作是去騷擾阿底峽尊者,因為尊者希望不斷地修習安忍。西藏人有些謙卑,所以我猜他們沒辦法煩到阿底峽尊者,所以他帶了這個印度人來煩他。所以這個印度人即是阿底峽尊者的修行,是他的修行工具。同樣的,一位上師也是修行,而不只是教導修行的老師。 我之所以這樣回答是因為佛陀給予了四個建議。依法不依人。通過研習、聽聞、思維佛法,你產生了對道的信心。不僅如此,你也積累了大量的功德。一旦你有信心和功德,你不必去尋找上師。上師會找到你。當然,你還要從正確的發心開始。當我們去尋找一位靈性上師的時候, 我們找的是一位能使我們證悟的人,而不是一位伴侶,父親或兄長的角色。這些是與佛教的非二元哲學密切相關的。

 

學員問:佛教徒與非佛教徒都會談到經歷無常,現在世界範圍內頻頻經歷大的災難,比如說經濟危機、地震、海嘯等。我們在面對這些無常時,有時候會很激動;有時候會因為災難危機的頻頻出現而變得麻木,有時候內心會變得糾結。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和行動來面對呢?

仁波切說: 你提的問題,我一開始說的第四個策略就有用。無常是極其刺眼和顯而易見的。每件事都在隨時變化中。我們的環境在變化,我們的文化在變化,我們的想法在變,我們的價值觀和體系在變化。事實上因為互聯網,它們會變化得更快。最關鍵的是,我們的存在也在變化。我們自己的肉體和感受在變化。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在一切的足跡中,大象的足跡最為尊貴;所有的意念中,思維無常最為尊貴。”如果你真的做到憶念無常,生活會發生巨大的轉化。你的人際關係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比如說,你明天與朋友道別的時候,你或許能在片刻中想到,可能這就是最後一面了,或許我再也不能見到他了。當然你不需要這樣告訴他,省的他打你一頓。我可以給你十億個理由為什麼你無法再見到他。當我們這樣講,別人會覺得這很悲觀,很陰暗,很消沉。但是如寂天大師所說,如果斷一指能救自己一命的話,我們都不會介意失去一個手指。幾天數月的陰暗和消沉如果能將我們從無盡的幻象中拯救出來的話,還是值得的。佛陀的教法中,單是無常便能給世界帶來奇跡。更別說空性,慈悲,愛和禪修等等。僅僅是(瞭解)無常就能帶來奇跡。我們責怪大商家生產了塑膠,破壞了世界,但如果你能想想無常再去購物,你就不會象能活上一千年一樣的去買東西。而這就是現在我們購物的方式,就好象我們還能再活上一千年一樣。我不認識伊梅爾達馬科斯夫人,但我認識幾個有四百多雙鞋的人。這簡直是荒唐,因為我們做出這樣的事情,所以環境日益惡化。這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想過無常。同時,在現在這個年代, 我們有如此多的家庭問題。夫妻之間無法和睦相處,爭執不斷,孩子被忽視。我覺得這和沒有憶念無常有關係。佛陀說過我們應該把家看成旅館,我們會入住旅館,住幾天,然後一個接一個的退房。如果你能想到這一切僅僅是短暫的,我們家只是在一起幾年而已,我想我們看待彼此的方式都會更浪漫、更傷感、更感性。儘管我們不喜歡,可是我們都會死亡。最糟糕的並不是這點,最糟的是我們不知道死亡何時會降臨。如果我們知道明年一月二十八號我們會死去,如果我們有這種計畫能力,那麼我們至少還能做些什麼。有個題外話我想說一下:請妥善寫好你們的遺囑。我見過太多人碰到這類的問題,他們自以為能活百萬年,突然間他們去世了,然後子女們為遺囑的事情爭論不休。即便你只有八歲,你也應該寫份自己的遺囑。當你寫遺囑的時候,請妥善考慮女兒,我見過很多因為遺囑偏向兒子而產生的問題。即使是偏向兒子,也和不瞭解無常有很多關係。

 

學員問:您覺得印度和西方佛教文化與中國佛教文化有什麼特別的不同和相同之處?

仁波切說: 這是個大問題。漢傳佛教有很純正的教法,這要歸功於象玄弉法師這樣的古代大師們。跟大家開個玩笑,佛教是關於智慧的,我認為儒家是關於常識的。老實說,常識和智慧並不匹配。如果你真的想要智慧,那麼你就必須拋開常識。我覺得儒家在中國的巨大影響力或許壓制了佛教。有常識的人不會花時間去試圖回答諸如一個巴掌拍手是什麼聲音這類問題,誰在乎這個呢? 在印度,先是因為印度教這個非常主流的宗教,後來因為伊斯蘭教的原因,佛教衰退了很多。英國人到達印度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佛教的一件幸事。不管怎麼說,佛教在它的誕生之地實際上已經衰落。就如同剛才我開大家的玩笑,說你們知道亞里斯多德和蘇格拉底多於知道莊子,我會嘲諷印度人瞭解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多過龍樹。西方的佛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西方的佛教裡有個很令人振奮的部分。我總是開我的西方朋友的玩笑說西方給世界最大的貢獻並非科技或科學,其實是無政府主義。因為在西方,尤其是現代西方國家,有一個很好的文化和傳統就是批判精神。 他們真去分析,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批判,而這對佛教是個好消息。我們希望他們研究佛法,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會發現什麼。如果你有金子,而它看上去不象塊金子,你會很有信心地把它拿給那些希望研究它的人,告訴他們“請吧,請研究它吧。”結果是很好的。不知道在這裡我是否可以這麼講,我就大膽說吧, 我出生在不丹,基督教在當地發展很快。我那些偏執的佛教徒朋友們說“怎麼辦?基督教徒增長這麼快。”我開他們的玩笑說,不用擔心,我們佛教的大師和老師們到了西方,也發展了很多佛教徒。很多身為思想家,知識份子和大學生的西方人變成了佛弟子。那些轉化成為基督教徒的不丹人很貧苦,為了一個毛毯、糧食和學費而成為基督徒。所以在知識份子圈子裡,佛教發展得很快。問題之一在於西方式的客觀和科學的頭腦似乎無法想像“無二”的概念。當佛教徒談到無始無終之類的事情的時候,這些是很難理解的。

   就這樣吧,非常感謝各位的傾聽。

 

 

謄寫編譯:西遊譯文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2/22 上午 10:22:18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