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諺有云 ─ 自從一讀楞嚴後,不讀人間糟粕書。的確;一讀通楞嚴之後,竟然翻閱再三,簡直可用愛不釋手來行容。本人讀的楞嚴經版本是老古出版社南懷瑾先生的楞嚴大義今釋一書,一開始是看南師的語譯部份(因為原經文古字太多實在看不太懂)慢慢的看 斷斷續續至今有十餘年。到了後來,覺得南師很多地方沒翻出來,為了深入了解,所以才勉為其為的去看原文,一些不懂的古字就拿康熙字典來查。最後終於倒吃甘蔗漸入佳境,在實修部份在觀世音菩薩身根圓通章節成為我的日誦,因為它是人原本普門品的完整版,可能是鳩師翻經時習以大意來翻,而此章節則可看到普門品的全意,倘如此誦,則能更得身根圓通的要義。
只是在讀畢後深感獲得醍醐灌頂之時,不免興起許多疑惑,在此提出來與大家討論
個人認為房融在潤稿時過份以中國文化及道家形上學觀點來翻這本經,致於本書帶有濃厚的中國風,大異於其他經典。例如一開始就以聖旨行容佛陀的教誨,聖旨是是帝王對臣民百姓的訓示及命令,看了之後認為這二個字用得很不妥,怎麼佛陀變成在宮中帝王會頒聖旨丫。其次是裡面有很多道家色彩的語詞例如「發真歸元」「精元」「從真妙元」等字眼。其實,我不太清楚它要形容到底是佛家的空、真如,還是道家的無極,太真等思想。而這二者是很容易讓人混淆的,而南師在楞嚴大義今釋第186-187裡也用易經觀念來類比佛教的本體論思想。我不敢說這二者一定相同或不同。但這種類似格義
佛學的東東不是在佛教初進中國的產物嗎?在魏晉南北朝後期鳩摩羅什開始就慢慢改變格義佛學的溝方法了,照理說到了唐朝應該再不會有這種事才對丫,感覺上這跟一X道XX降的經書還有幾份相像在。
其實,除了上述之外,有不少地方都翻的很有問題。第二及第三清淨明誨裡有提到:我令比丘食五淨肉,皆是我神力所化生,本無命根。他意思是說佛會像耶穌一樣變出五餅二魚嗎?還有「能於如來像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永脫諸漏。這也很奇怪丫?要叫人自焚,燒一根指頭就可以成證道成就,真正的佛法好像不是這樣子的吧,個人真很
懷疑房融的佛學素養。
本經的緣起是因為波斯匿王設齋供佛兼阿難桃色劫難所致,然到了後頭竟然提及琉璃王滅釋迦族的事情,問題是這二件事前後相差十來年,而且琉璃王興兵時已殺了王兄祈陀太子篡了波斯匿王的王位,怎麼還會有波斯匿王設供營齋之事呢?
而這本經的文體與其說是經,不如說是論比較恰當,我各人猜想,本經應不是一時一地產生的,有可能是編輯者把重要的思想修行經驗匯集再用一個故事作為開頭灌上如是我聞一時.......所以中間難免有前後不一致之處。又或許是般若密從印度過拿過來時把其中的一些章節搞混了,有些部份不是楞嚴經原(這是有可能的,例如房山行琳大師版的嚴咒與楞嚴經上有楞嚴咒就有明顯的差異)不過,這些僅止於個人的猜測。
不知有沒有梵文版的楞嚴經有供對照丫,或是藏文版的(南師在序文有題到藏文版楞嚴經亦是由梵文所翻成的)個人認為我們應該針對現行版本的疏失部份重新勘誤校對,至少讓它比較接近原初的風貌,也不會因為其被質疑為偽經而讓不少人望之卻步,錯失珍寶。
不知大家的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