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如何正確理解「不慮妄念」「不顧貪瞋」等

您是本帖的第 976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如何正確理解「不慮妄念」「不顧貪瞋」等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30
積分:11951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如何正確理解「不慮妄念」「不顧貪瞋」等

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以救度下劣惡機作為出發點,以下攝上,舉惡攝善。


 

以下攝上:以下等根機得救的方法攝受上等根機。

舉惡攝善:舉造惡之機得度而攝受行善之機。


 

之所以「不慮妄念」,大家都在擔心「我雖然念佛,妄想雜念紛飛,這樣怕不能往生吧?怎麼辦?」那麼才說:「你不要憂慮有妄念,只管念佛!」不是鼓勵妄念紛飛,讓它到處飄。念佛的時候,還是要認認真真來念。久而久之,內心自然而然就比較靜定。只是我們不要在這件事情上妄上起妄,擔心不能往生。


 

「不顧貪瞋」,是說我們本來就是貪瞋具足的眾生,如果說貪瞋消除才能往生,我們也做不到,內心就有恐懼,所以讓我們「不顧」,不用顧慮,不用擔心,不用害怕,只管念佛,不顧水火二河,一心直進,乘彼願力之道。如果左顧右盼,就會越看越害怕,往生就沒有希望。但並非任自己的貪性和瞋性滋生蔓延。如果那樣,等於沒有走在念佛白道上,反而是整體埋沒在貪瞋水火當中,那就根本談不上「不顧貪瞋」了。



「不問時節」,是指我們遇到這個法門之後不論壽命多長多短,即使臨終才開始念佛也決定往生。並不是鼓勵我們平時不用念佛、等到臨終再念佛,而是說我們現在遇到這個法門就現在念佛,相續到臨終。


 

「不問罪福」,不管你是福業眾生還是罪業眾生,只管念佛,都能往生。這是鼓勵念佛,不是鼓勵造罪。一般人認為福善眾生念佛能往生,罪業眾生念佛怕不能往生,這就是在問罪問福,是兩邊,而不是一向。所謂不問罪、不問福,是把我們的心從問罪問福方面引導到一向專念。



慧淨法師《觀經四帖疏綱要》有一段專門解釋「不問罪福」,我來念一下:



此「不問罪福多少,勸專念佛名」之文,正顯示彌陀佛力無礙救度之法門,以消除一切疑見之執著。



或有執著罪福因果,「修福應生,造罪不生」;或有執著「福多罪少,尚得往生;罪多福少,則不得生」。為除此等疑執,故言「不問罪福多少,但能一心專念彌陀名號,決定往生」。



然有邪見之人,濫解彌陀救度,「不問罪福多少故,罪不可畏,福不可修,若有畏罪修福者,即是未信彌陀願力之人」,因而增長放逸和懈怠,任性胡作非為。此等之人,猶在「問罪福」之中,以修福為非、造罪為是。執此邪見,自謂「信心決定」是淨土之因。



也有稱自身是罪惡凡夫故,放縱三業,任情為惡,都無慚愧。放言「我實他力行人,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如此等輩,與彌陀本願不相應,可謂「欲求超升,反更沉淪」。


 

信受彌陀救度之人,既知自身現是罪惡凡夫,則應慚愧懺悔,心存謙卑柔軟,而思棄惡行善。如善導大師所言「念念稱名常懺悔」。又,既知彌陀大悲救度,且受恩、感恩,則應謝恩、報恩,如同大師所言「學佛大悲心」,而悲憫眾生、利樂有情。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1/29 下午 05:54:39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1/7/6 上午 08:51:48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