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心的本性——如來藏_慈誠羅珠堪布

您是本帖的第 1023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心的本性——如來藏_慈誠羅珠堪布
jackwu123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令狐沖
文章:1683
積分:2269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5月8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jackwu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心的本性——如來藏_慈誠羅珠堪布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只有佛法才把心的本性說得最清楚,通過佛的方法,才能證悟心的本性。除了佛法以外,其它所有的世間學科都無濟於事。尤其是密法,更是把心的本性講得尤為清楚、透徹,除了密法以外,講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三轉法輪。


 

如來藏的不同稱謂


如來藏也稱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傳佛教裡,還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圓滿。這些名稱都是不矛盾的

 

大空性與小空性的區別


《中論》、《入中論》中講的自空中觀與空性,僅僅是指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其中沒有提到光明的部分,所以稱為一般的中觀;而引入了如來藏光明的他空中觀,就屬於大中觀、大空性。

 

第二轉法輪與第三轉法輪為何不矛盾

如來藏本身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其本體不存在、不實有、虛幻、空性;另一方面,是光明、純潔、永恆、真實。

 

在學中觀的時候,我們會有這樣的觀點:真實不虛和虛幻空性是對立、矛盾的,任何一個物質只要是真實的,那就不是空性。只要是空性,那就不可能真實、永恆、常住不滅。只要承認實有的東西存在,則無論再高明,也不能超越唯識宗的觀點。


 

這種觀點從何而來呢?就是從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以及龍樹菩薩的《中論》、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傳遞給我們的。因為這些經論主要講的二諦,是顯空二諦,在顯空二諦的範圍內,真實、實有與空性就是矛盾的。


 

但學過第三轉法輪經論的人就不這麼認為了,因為第三轉法輪時所講的二諦,是實在和現象的二諦。在第三轉法輪當中,佛陀非常強調如來藏是實有的、常住不滅的,還說如來藏是究竟的“自我”,從這個角度來說,真實不虛和空性也不矛盾,如來藏既是真實、常住不滅的,但同時也是空性的。


 

在第三轉法輪的經典,或者《贊法界頌》、《寶性論》等他空中觀的論典當中,否定了世俗諦,認為這些都是無明的產物,是眾生的幻覺,最後剩下的,經論中用“常住不滅”或“真實不虛”等詞句來形容,但這只是在名稱上與龍樹菩薩破斥的實有、常有等相同而已,實際上並不是一碼事。


 

在第三轉法輪的二諦當中,第二轉法輪的經典與龍樹菩薩破斥的實有——人我和法我、人我執和法我執屬於世俗諦。也就是說,第三轉法輪把除了真實不虛的如來藏,或諸法本來面目以外的所有東西,都列入了世俗諦,實際上也連帶將“人我”和“法我”一併破斥、否定了,所以三轉法輪與二轉法輪的中觀並不矛盾,只是名詞上看似衝突而已。


 

如來藏究竟是不是阿賴耶識呢?


阿賴耶識這個詞包含了兩個意思:一個是唯識宗所說的,屬於八識當中的阿賴耶識;另外一個就是表示如來藏的阿賴耶識。

 

二者雖然名稱一樣,但實際上是大不一樣的: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是實有的,但同時也是無常的。換言之,唯識宗講的八識裡面的阿賴耶識,是眾生意識的一部分,是無常、有漏的有為法,屬於輪回的範疇;而如來藏不是有漏、無常的有為法,也不屬於輪回,是佛的智慧。在他空中觀的經論中,永遠不會承認如來藏是無常的。


 

另外,諸如法界、光明之類的詞,也會在不同的經論中表示不一樣的內容。如果沒有真正系統地學習,就不能瞭解佛的密意,更不能給佛法妄下斷語。


抉擇空性與光明的兩種因

要說明一個問題,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這在佛教因明裡面,叫做因或者量。除了禪宗、大圓滿或有些密宗修法不需要觀察,直接可以親身體會到心的本性空性光明以外,其他修法在抉擇心的本性的時候,都要用到兩種不同的因。

 

抉擇空性所需要的因,叫做觀察勝義因。它可以證明心的本性空性,能破除我們的人我執與法我執,卻不能證明心性的光明部分。抉擇光明所需要的因,叫做清淨因或清淨見因。


 

什麼叫做清淨見因


比如說,六道眾生各出一個代表,再加上八地菩薩與佛,一共八個不同的觀察者集中在一個地方,共同觀察同一碗水,則會有八種不同的現象,依次越往上面越清淨——餓鬼看到的現象比地獄眾生看到的要相對清淨一些;旁生看到的現象,相對而言又比餓鬼的清淨一些。其中的八地菩薩,有兩種不同的結論,一個是清淨無垢的甘露,另外一個就是五方佛的佛母。在佛的境界中,沒有風、水、地、火等物質,一切都是光明和空性。這是顯密公認的觀點。

 

因為越往下層,業障越深,而外面的環境,實際都是心創造的,所以周邊的現象也越不清淨。在這一點上唯識宗說得不錯。


在八種不同的現象中,肯定只有一個是對的,那就是佛的境界。其他的都是相對的真實,不是絕對的真實。從六道眾生、八地菩薩到佛這八種不同的意識或智慧(眾生的叫意識,佛和菩薩的就是智慧,都是指心),就是越來越清淨的。其中地獄眾生的心最不清淨,佛的智慧最清淨,其他的介於其間。

 

佛的境界是絕對真實與清淨的


 

因為佛的境界,沒有任何幻相的成分。佛的心、佛的智慧已經遠離了所有的煩惱障和所知障,他的心中不會有妄想、妄念,所以他也不會有任何幻相,故而是最清淨、最純潔的。由此推知,地獄和餓鬼眾生相比較,地獄眾生是錯的,因為在眾生業障非常深重的時候,就會墮到地獄,那時看到人類所見的一杯水,都是鐵汁、銅汁,當業障稍微清淨,再從地獄轉到餓鬼道的時候,就會看到餓鬼道的現象,將水看成膿血,當他從餓鬼道轉生到旁生道的時候,他的環境又會清淨一些……八地菩薩與其他眾生的現象相比較,八地菩薩看到的又更為清淨。因為其他眾生通過修行,把心裡的煩惱障與部分所知障斷除以後,才能顯現出八地菩薩所見的現象。這就說明,其他眾生有業障,而八地菩薩相對來說比較清淨,所以八地菩薩是準確的,其他眾生不準確。但八地菩薩與佛的見解、境界相比較,就迥然有別了。


 

因為佛的境界不存在任何障礙,所以他看到的是物質真正的本來面目。這樣推測,最後可以抉擇出真正絕對的準確或清淨,只有佛的境界。這種推理方法叫做清淨見因。



如果沒有這樣的邏輯或因,僅僅借助中觀的推理方法,只能說明心的本性是空性,而無法證明諸法是佛的壇城,也無法推知心的本性是光明。

 

 

現證如來藏的捷徑

現證如來藏的最佳方式,是密宗或禪宗裡面所講的,不需要邏輯與觀察,就是把心靜下來,讓心自己去體會自己的本性。但在此之前,最好先把外加行、內加行等所有加行修完,然後修兩三年的寂止修法,當心靜下來以後,自己去觀心。另外,密宗還有一些諸如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法,通過這些方法,都可以讓心的本性顯露出來。

顯宗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寂止的修法,讓心靜下來,修到四禪八定的境界,然後用中觀的方法去抉擇心的本性是空性,之後在空性的狀態中安住。但這種所謂的安住,實際上也沒有超越分別念的基礎,所以效果很緩慢。

 

禪宗有很好的方法,但就像宣講如來藏的經典,應該屬於半顯半密的經典一樣,從密宗的角度來看,禪宗應該不是很純粹的顯宗,而是摻雜了很多密宗的方法。純粹的顯宗一般沒有這樣的方法,但只學過顯宗,而沒有學過密宗的人,是不會知道這一點的。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抉擇出心的本性是光明;通過中觀的方法,又可以抉擇出光明就是空性,最終結合起來,就是真正的密宗觀點——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光明。空性與光明,本來就是無二無別的。這樣就建立了一個真正完整的佛教見解。


 

各大教派的觀點並存不悖的緣由


雖然藏傳佛教都認為,諸法是佛的壇城。但真正說得最透徹、最明顯,並借助邏輯來證明的宗派當屬甯瑪巴。這在榮森班智達的著作中尤為強調。

 

不同的教派,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僅僅在藏傳佛教內部,都有不同的主張。格魯派非常強調第二轉法輪的經典與龍樹菩薩的中觀——心的本性空性;而覺囊派又著重強調第三轉法輪或者無著菩薩的論典以及龍樹菩薩的《贊法界頌》等經論的內容——心的本性光明,雖然他們也不否定心的本性是空性,但他們強調的就是光明。而甯瑪巴既不強調光明又不強調空性,而是將二者平衡起來,尤其是在甯瑪巴的大圓滿修法中,直斷修法屬於空性的修法,而頓超修法又屬於光明的修法。


 

藏傳佛教的每一個宗派都有其特長。以覺囊派為例,如果藏傳佛教裡面缺少了覺囊派,藏傳佛教就顯得有點不完整,因為這樣一來,藏傳佛教中就少了一個專門宣講第三轉法輪的宗派。同樣,如果沒有格魯派,則雖然所有藏傳佛教的宗派都在講空性,卻沒有一個非常強調空性的宗派。所以我認為,如果不是很有必要,以前的高僧大德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去創造一個可有可無的新教派。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0/27 下午 01:48:21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10/27 上午 01:44:44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