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討論版電子書(Life論壇)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文集(Life論壇) → 《五加行開示錄》外 加 行 ─ 壽 命 無 常

您是本帖的第 367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五加行開示錄》外 加 行 ─ 壽 命 無 常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五加行開示錄》外 加 行 ─ 壽 命 無 常

《五加行開示錄》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講授

現在開始講外加行的第二個修法──壽命無常。

一、修習無常的重要性

前面講了人身難得的修法,通過修習人身難得和死亡無常,可以斷除對現世的貪欲。一般凡夫對現世的名譽、財產等有著非常強烈的執著。如果對現世有強烈的貪心,就無法踏上真正的解脫道。解脫道和非解脫道的差別,不在於所修的法,而關鍵在於動機。

比如說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大家都覺得這些肯定是解脫法,其實不一定。如果只為得到一些現世圓滿──這一生的健康、長壽和富有而修大圓滿,那麼大圓滿就不是解脫道,而變成了世間法。大圓滿變成世間法有沒有可能呢?這是有可能的。阿底峽尊者在藏地的時候,有一天吃早飯時,他對身邊的弟子說:「在印度有一個我的弟子,本來是修喜金剛的,但是今天早晨他卻墮入小乘聲聞道的滅定。」弟子就問:「修喜金剛怎麼可能墮落小乘道呢?」「喜金剛本身是無上密法,但是如果修法動機不對,修喜金剛的人也可能墮入地獄、餓鬼和傍生道,如果如理修法,也可以成佛。因此,發心比所修的法更重要。」同樣的,無論是修大威德也好,修時輪金剛、大手印、大中觀、大圓滿也好,如果發心不正確,都有可能成為世間法或小乘法。

什麼是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不能使人脫離輪迴,只能在輪迴中得到一些快樂的法。很多人都認為修忍辱、持戒、布施等是世間法,其實也不一定。如果是為了得到佛的果位,或者為了得到解脫而行忍辱等法,那麼這些法就可以成為解脫之因,可以成為解脫道。

佛教裡的三士道是指大士道、中士道和小士道。士是指修行人,修行人有三種道路:大士道即菩薩的道路;中士道是聲聞和緣覺的道;普通人為了下一世得到人天福報而修行,叫作小士道。大、中、小三種道是由什麼來分別的呢?一切都是以發心來區分的。如果是為一切眾生而發誓得到佛的果位,在這樣的動機下做出來的都叫大乘法;僅僅是為自己一人解脫,以此為前提做出來的都是聲聞和緣覺法;為得到後世的一些世間圓滿所修的一切法都叫小士道,等於是世間法。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出世間法與世間法、大乘法和小乘法的區分界線不在外面,而是在於發心。

如果追求現世圓滿的念頭始終存在,在此動機下修一切善法都會成為世間法。世間法的果報是什麼?世間法的果報就是在流轉輪迴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一些世間圓滿,比如得到人、天人之身,同時享有健康、長壽、財富等。但是這與解脫沒有任何關係,僅能使人於輪迴苦海中暫享人天福報,卻不能令其跳出輪迴。如果我們不能斷除對現世的貪心,那麼無論修五加行或任何法都會成為世間法。由於它與解脫無關,這種法再怎麼修,也不能脫離輪迴。但它不是沒有意義,它可以使人暫時享受輪迴中的一些快樂,卻無法讓人最終超越輪迴的範圍。所以,作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一定要放下對現世的貪欲。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此以後不要去上班,不要去掙錢。要在人世間存活,上班或處理家務事是在所難免的,但這只是一種臨時的生存方法,不是我們究竟要做的。我們究竟要做的是選擇解脫之路,這也是人與其他生命最大的區別。

總之,修法動機相當重要,只有認識到這些,才會願意放下貪欲現世之心,若對它堅執不捨,是無法修解脫道的。

從目前情況看,很多居士自稱為密法行者或大乘行人,實際上,其所修的多是世間法。既然是世間法,則連聲聞、緣覺道都不及,自然也談不上大乘佛法,更談不上密法了。無論是在廟裡燒香拜佛,或在自家佛堂內做功課,大多數人的目的只是希望能夠健康、長壽、發財、謀就好工作等等,以此發心任修何法只能是世間法,不是解脫道,因此我們首先要反省的就是這種念頭,正是它使我們從無始以來至今仍在輪迴之中。

每天二十四小時裡,我們的所見、所聞、所觸、所感無不在輪迴範圍之內。明知這是輪迴,現在卻無法斷除,那該怎麼辦?簡單地講,首先要找出輪迴的根源,再設法斷除它。若能這樣,輪迴也就很難繼續了,這是非常重要的。

它的根源是什麼呢?正如以前所講,流轉輪迴苦海既非偶然,也非造物主安排,而是有其內在因緣。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我執和貪欲現世之心。這該如何斷除呢?僅僅要求我們放下就能放下嗎?沒有那麼容易。我們首先需要理性地思維,用佛賜予的慧眼去看整個世界和人生,從而清楚地了解到人生、輪迴的真實面目,由此便會發現輪迴的許多過患,發現貪戀現世的種種弊病,這時就可以放下貪執現世、輪迴之念。比如,當一人覺得某物十分寶貴可愛時,對它的貪欲就很難放下。一個有效的對治法,就是讓他發現這東西也有許多缺陷,並非像他以前所想的那樣可貴,於是對它的貪欲就可以逐漸淡化,最後可以很輕鬆地斷掉,這是唯一的方法。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什麼呢?

第一、要修人身難得,若不這樣做,就不會覺得暇滿人身是很難得到的。現在是人口膨脹的時代,人口數量劇增,因而大家覺得人身好像很容易得到,但實際上多數人所得到的都不是暇滿人身。只有明白這樣的暇滿人身來之不易,我們才會珍惜機會,精進修行。

第二、要修壽命無常。現在我們雖已得到暇滿人身,但它不是長住不滅的。它沒有任何可信度,隨時可以丟失,無常隨時都可能到來。一旦無常來臨,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得人身呢?前面也講了,只有具足三種因緣,才有可能得到人身,若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想再得人身都是不可能的。深深體會到人身無常的結果是賜給我們修行的動力,使我們再也不會懈怠、懶惰。既然知道人身這麼難得、這麼無常,就會開始思考:對我們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什麼是活著的真正目的?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後,我們肯定會精進修行。

每個人都希望快樂,每個人都不願遇到任何痛苦。若想沒有痛苦,就要去做能夠遠離痛苦的事情;希望得到快樂,也要去做能夠得到快樂的事才會達到目的。如果只在心裡期望卻毫無作為,這就只是一個妄想,不可能實現。要去做什麼呢?就是去修行。

無常的修法可以賜予我們精進修持的動力,對修行是非常有幫助的。從善根的角度講,很多人都覺得念佛、燒香、拜佛有很大功德。是有功德,但所有這些都不如修無常殊勝。佛在經中親口宣說,哪怕是在一彈指的短短時間裡修無常,所得的善根也遠遠超出其他燒香、磕頭的善根。

如果沒有正知正見,修行就不是很容易的事;如果有,修行也並非難事。所以,要想真正修持正法,首先要具備種種修行的順緣,而順緣就是這些正知見。這是修無常的重要性。

二、壽命無常的具體修法

以前講的入座和出座之法,修無常同樣適用。當身口意的要點做完之後,下一步的具體修法是什麼呢?《普賢上師言教》中具體的實修方法,共分七個階段,即七種不同的思維方法。為什麼要這樣分?因為全方位的闡述,可以讓我們從方方面面明白: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

(一)思維外在器世界而修無常

佛教裡講的器世界是指什麼?器世界就是外面的宇宙,除了眾生以外的一切物質,如山河大地等。首先要觀察它是不是無常的。

平時,用肉眼看一座山,連續看很長時間,也瞧不出它在一刹那一刹那地生滅。看房子等比較堅固的物體,同樣也感覺不到其刹那的生滅。它們看上去是靜止的,而實際不是這樣,每一刹那都在發生變化,這是從細微的角度說。

從比較粗的角度講,就是佛教裡講的成、住、壞、空,這是宇宙演變的四個階段。「成」是整個宇宙形成的階段。形成以後,六道中有了生命,他們最初是從其他世界遷移過來的,這些生命不斷繁衍,直至壞劫出現,這是「住」的階段。此後會有極大的災難將宇宙徹底摧毀,這就是「壞」的階段,壞劫中,一些眾生也會移至他方世界。整個宇宙最後進入「空」的狀態,這時太空裡沒有任何一個星球,只有虛空。這一階段過去後,宇宙又會經歷成、住、壞、空,如是循環不息。

這樣觀察後,能夠感覺到山、房屋等堅固之物也是活動的、有生滅的。所以,外面的器世界是無常的,其中沒有任何物體是常住不滅的。

具體觀修時,在三個要點(毗盧七法,排濁氣,祈禱)做完後,就思維外面的山河大地是如何的生滅,怎樣的無常。思維的結果是: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外在世界也是一刹那一刹那的生滅,是無常的、不可靠的。知道這些後,就可以慢慢地控制對身外之物的貪欲心。如果只修一天兩天不可能有什麼感受,但是時間久了,體會就會越來越深,對身外美好事物的貪欲心也就越來越淡,最後基本上就能夠控制。

(二)思維有情世界而修無常

六道輪迴中的所有眾生叫作「有情」,「有情世界」也是無常的。以人為例,如果僅用肉眼觀察,就很難看出人瞬間的生滅。我們經常覺得「我」存在,周遭的其他人也存在。凡夫的想法就是這麼簡單,但實際上這些是怎樣存在的呢?

通過推理可以知道,人的肉體內外,包括心識,全都是一刹那一刹那地生滅。一刹那有多長?它不是一分鐘、一秒鐘,而是整個世界時間概念當中最短的單位。即使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人依然在生滅。從誕生到現在這一刹那之前的一系列刹那都已經過去了、不存在了。比如五歲時、十歲時、二十歲時的「我」的身體現在何處?即使時間可以倒流,也不可能再找到那時的「我」,因為它已經徹底消失了。而現在這一刹那之後,未來的那些刹那還沒有產生。那麼,所謂的我、所謂的物質是什麼?僅僅是一刹那。當下的一刹那叫作世界、叫作我。實際上,一刹那會不會是我?會不會是一幢房子?以我們的想法,這是不可能的,但事實就是如此。在此基礎上,可以看到無常、看到空性、看到無我、看到很多很多,這些是以後的課程,現在通過這樣的觀察,我們要明白物質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其中沒有一個是不生滅的,都在一刹那一刹那地變化,這是從細微的角度來說。

從粗大的角度講,人出生後,從呱呱待哺的嬰兒長成天真可愛的小孩,又發育成朝氣蓬勃的青年,再經由中年步入老年,最後是死亡,這期間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化。可是,通常我們只會簡單地認為從出生到死亡,「我」始終是同一個人。實際上,不要說一生當中,就是一分鐘裡第一秒鐘的「我」與第六十秒的「我」也有很多不同。我們總覺得現在的「我」就是出生時的那個人,老年時的「我」還是那個人,然而此時的你與未來年老體衰的你完全是兩回事。現在我們沒有這樣的概念,正是因為有無明。而這些修法告訴我們:一切內外的人、物都在一刹那一刹那地生滅,都是無常,其中沒有一個靠得住,全部是靠不住的生滅。

現在我們做人,住在這樣的一幢房子裡,向外可以眺望城市的景象。請設想如果即刻換一個身體,成為地獄眾生或者餓鬼眾生,會是怎樣的情景?例如,剛剛還是一個非常健康的人,遇到一些死緣便突然去世,如果生前造了很多嚴重罪業,便可能立即投生為餓鬼,幾秒鐘後再看現在的城市,已經面目全非,環境完全不是以前的環境,自身及身外的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本不是先前的模樣。

總之,無論從微觀還是從宏觀來看,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一切物質不論身外或身內的都不離變化。所謂的身體、生命隨時都可能毀滅,只是我們自己不這樣認為。如果沒有這樣的變化,人身就有可能常住不滅,但它隨時隨地都在變。當它的第一個刹那過去以後,要有許多因緣,第二刹那才能夠繼續,如果這些因緣中缺少任何一個,生命都無法延續,當下便會結束。

所以,我們要知道身體是變化的,生命也是變化的,隨時都可能停止。知道這些有何用處?這就是修行的動力。「哦!人身是這樣難得,得了以後又是那麼容易丟失,我已經有了這樣的人身,可以做到很多事情,那麼我現在一定要去做!如果不做的話,明天、後天、下個月或者明年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誰都沒有把握,趁有能力的時候,要做的事就馬上去做。」我們會有這樣的念頭。除非是對現世非常貪戀或非常愚蠢的人,才會對這些無動於衷。他只要吃得飽、穿得暖、玩得好,便別無所求,其他的他都覺得無所謂,然而事到臨頭的時候,他就不會無所謂了,到那時卻一點辦法都沒有。有智慧的人看到未來將要面臨的痛苦,會先做準備,否則將來怎樣去面對呢?如果沒有面對之法,就只有束手待斃,要是有辦法,現在為什麼不做呢?

例如,有些中年人想多掙點兒錢,因為他們考慮到有能力時不存錢,老了孩子們又不照顧,晚年時就會面臨很多困難,所以現在要多攢點兒錢,為未來作一些準備。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為什麼不為下一世做準備呢?這也是應該的呀!雖然晚年還未到來,可是我們知道它遲早會來,所以現在就要做準備;同理,後世、後世的後世也一定會來,既然會來,為什麼不事先為它做好準備?這是非常重要的。

(三)思維釋尊及高僧大德而修無常

釋尊即指釋迦牟尼佛。佛陀出世以後,三轉法輪,度化了無量有情,為所有眾生開示了一條光明之路,但是在凡夫的境界中,佛陀也與其他人一樣,最終離開人世圓寂了。我們現在無法親見佛陀,所能看到的只有他的傳記和三藏典籍。從顯現上看,佛也是無常的。

同樣,自從佛法傳世以來,印、藏、漢等歷代許許多多的高僧大德也全都圓寂了,無一人仍在人間。到今天,我們也只知道他們的名號,僅了解他們對眾生、對佛法的貢獻而已。所以,高僧大德亦是無常。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釋尊,以及修行那麼好的高僧大德,也要顯現無常,那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四)思維世間尊主而修無常

如梵天、帝釋天、大自在天等,壽命可長達數劫,但他們也無法擺脫死亡。此外,具有五種神通的天人及仙人也難免一死。人間財勢極高的諸轉輪王、印度聖地的眾敬王沿襲下來的數不清的國王、還有三巴拉王和三十七贊札王等印度東西方地位顯赫、財產豐富的許多國王,現在也都不在了。

在西藏雪域,自吐蕃國王涅赤贊普以來,已出世了天座七王、地賢六王、中德八王、初贊五王、幸福期十三代、極樂五代等王朝,然而這些都已成為歷史。

在中國自夏至清出現了很多王朝,這些國王在位時也都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為眾人所仰慕,但是,現在這些也都成了歷史記載,除此之外,沒有一樣留存於世。

如果思維這些,那我們現在的住房、受用、眷屬、權勢等雖然自認為比較善妙,但與以前的各大轉輪王相比,卻如小蟲的巢穴一樣易於毀損。所以應當觀修:所有世間萬法都不是恆常穩固的。

(五)思維各種比喻而修無常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人由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這些變化在書中講了一些,但還不夠。你們經常看新聞,從中可以找到非常合適的例子。比如,某人今天還是國家總統,下個月就可能淪為階下囚……。所有這些都說明:一切是無常的。普通人出於好奇或其他目的去了解這些事,但站在修行的角度看,這些都是真人真事,特別有說服力,對修行人而言是很好的修行材料,而且這樣修出來的結果也非常踏實可靠。在社會上,我們也可以找到許許多多類似的比喻,然後一一思維:今天他做官,明天會不會還繼續做?今天他是百萬富翁,明天或下一個月卻有可能自殺,那時他一分錢也帶不走,只能兩手空空地回到中陰。總之,最好在現實生活中找出很多類似的公案來思維。由此也可以體會到一切都是無常的。這是第五個修法。

(六)思維死因無定而修無常

這很重要。任何人都知道自己肯定要死,對此沒人會有異議,同時很多人都覺得,雖然我會死,但我還能活很長時間,再過二三十年、四五十年都死不了,會有天生的這樣一種感覺,雖然它沒有任何理由。你有沒有把握明天還活著?有沒有把握下個月還活著?沒有。然而我們卻不願意這樣想,總希望活得久一點,便隨此欲望而產生這樣的觀點:我可能還會活很久,但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想法。

為什麼?因為死因是不一定的。死亡也要有因緣,令人死亡的因緣無處不在,隨時隨地都可能遇到。比如為了健康、長壽服用一些保健藥品,若藥沒有吃對,反而會成為死亡之因。其他諸如衣服、裝飾、食物等都有可能成為死因。世界上什麼不能作為死亡的因緣呢?沒有!總之,死因很多,隨處可見,何時會遇到這樣的因緣,誰都說不清楚,而且一旦遇到,在此因緣面前,我們的身體、生命都顯得那麼無奈和脆弱,沒有一個凡夫的身心能夠抵抗死亡的召喚,死亡隨時都可能降臨,這就是死因無定的意思,非常重要,一定要認真思維。

(七)思維猛厲的希求而修無常

猛厲的希求是指平時都不能離開無常的念頭。比如,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在出門時就會想「我這次出去後,就再也不會回來了」;在進門時就修「我已經回來了,再也不會出門」,他們都有這種感覺。其中有一位格西名叫喀拉巴,是個修行人,他修行的山洞至今仍在。在此山洞口有一叢荊棘,每次出去時,他的衣服就會被掛在荊棘上,進山洞時也是這樣,進出都很不方便。一次,他準備把荊棘砍掉,此念一出他轉而又想:「我出去以後,到底還回不回得來?」他沒有把握,「如果再也回不來,砍掉荊棘有什麼用?我最好利用這時間好好修行才對,為什麼要去做這些無聊的事?」。進山洞時他還是被荊棘掛到,又想把它砍掉,此時另外一個念頭出來了,「我進去打坐後,到底還會不會出門?如果不出門,砍它也是無聊,乾脆不管它,多修點法才有意義」。他就這樣在此山洞修了九年,都已經成就了,洞口的荊棘還沒有砍掉。這些高僧大德就是這樣對待世間瑣事的。

而作為在家人,必須要照顧很多人,處理很多世間事務,很難效法前輩的行持,即使這樣,也要適當地去修無常,否則就無法進入正行修法。比如,每次進出家門都要這樣思維──出門時要想「我這次出去了就不會回來」,進門時想「這次進來就不會再出去」,但實際上也許會回來,這並無大礙,僅僅這樣想對修行都很有幫助。若不這樣思維,就會覺得「這次出去了肯定會回來」,回來後又想「這次進來了肯定還會出去」,總是這樣就沒有無常的念頭,就會一直認為自己是不會死的,可以永遠在這門裡進進出出。但是總有一天,你出去後便不再回來,或者回來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出去,這是一定的。

那些已經看透無常的人,在死前就會做好準備。密勒日巴也說:「我因為怕死到山洞裡去修死亡無常,無常修了很長時間,現在終於不怕死了。」他因非常害怕死亡而提早修行,最後就能無懼死亡。而凡夫現在是一副無畏的樣子,不作任何準備,臨死時卻沒有不怕的,但到那時再怕也沒有用。

凡夫智慧鮮少,而且難以控制或根本不願控制異常強烈的貪欲之心,故對輪迴的痛苦、下一世的投生之所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實際上,大難臨頭之時,他絕不會無所謂的,但那時已是無計可施、悔之晚矣。相比之下,那些修行人,無論是高僧大德或是一般行人,都非常在乎生死大事,因而精進修持。當死亡來臨時,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無所謂、真正的自在,死也可,不死也可,此時生死已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這就是凡夫和修行者的差別。

現在,修法已掌握在我們手裡,但有些人會說,我們是在家人,要上班工作,不可能經常修行。這話說得對,但每天有二十四小時,從中抽幾個小時來修行是應該的吧?也不必二十四小時全花在修行上。比如,每天早晨修一小時,晚上修一小時,或者早晚各兩小時,二十四小時中的四小時用在修法上,其餘的二十小時都可以用到生活上,這樣總能做到吧?如果連這一點都不做也可以,但大難肯定是要臨頭的,無一例外。從古至今,世界上有多少有錢有勢之人,都一個一個地走了,無論地位再高、財富再豐,在生老病死這生命的基本痛苦面前,沒有一個人是不投降的。所以,我們應該馬上修行。但是有些人還是不做,如果這樣,臨命終時只有束手待斃。佛陀也只能告訴我們真理,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如何在輪迴裡尋找出路,然而找不找全由自己掌握,不找也行,佛也不可能勉強誰。可是如果現在不做,何時再有機會,誰都沒有把握。大家一定要認真思考這些問題。

現在就是關鍵時刻!有些人可以活到七八十歲,有些人只活到三四十,無論活多久,此生就是我們在整個輪迴過程中的一個黃金時代,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這個時刻過去以後,何時能再有這樣的機會呢?恐怕千百萬劫當中都不可能再有。明明知道這些,卻還是不想修行;道理、修法、解脫的方法全部教給你們了,卻都無所謂,那誰來強迫你?說句不好聽的話,也是以前高僧大德曾經講過的:這種人就跟畜生一樣。

第一天講的第一個重點就是,首先要觀察那些旁生,牛、馬、鳥、魚,它們和我們不同在哪裡?當然有很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異,但這些不是關鍵問題,最關鍵的是人能思維將來,能夠在輪迴中找到一條完整的出路,這是人類的優點,旁生卻沒有。若生而為人,又明白許多道理,卻不利用自身的特點,僅僅為了生活而活,那就與畜生沒有太大差別。

這些修法不是教條!若不給思維空間,只憑我告訴你要怎麼做,你就怎麼做,這叫作教條。請認真看看這些道理是不是教條,是不是佛要求這樣想,所以才要這樣想,而不是自己去思維。如果不是,這就不是教條,而是事實。事實擺在面前,讓大家自己動腦筋分析。在座的每一個人,不論掌握的道理有多深,沒有一個人能夠推翻這些理論。不但是在座的各位,即使整個城市或全世界的人也無法推翻佛的這些理論。因為它不是教條,也不是宗教裡的某些說法,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若真相明白了,我們應該不應該去修?如果覺得應該,那修法就是這樣。若覺得好是好,但可以慢慢去做,那麼請問,我們還有沒有時間?如果有,可以慢慢做,但無常告訴我們,沒有這樣的時間,要做就要馬上去做。

書裡也講了,每天起床、晚上睡覺、走路、吃飯的時候,都要觀察無常。以前的那些高僧大德吃完飯後就把碗倒扣在地上,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意味著──我這頓飯吃了以後,下一頓飯就不一定還能吃到,所以這樣放碗。這說明他們時時刻刻都在修無常,把無常的修法用到日常生活裡,所以人家修得那麼好。因為動力很強,即使沒人督促,他們都會去修。若沒有這樣的動力,希望你修、求你修,你也不會修的。這是第七個修法。

三、一種特殊的休息法

七種思維方法都已經講了,這既是理論又是具體修法。正式的修法也沒有別的方法,首先要把修法弄清楚,之後坐下來一一思維。因為已經全方位地說明了無常,若如法思維,一定會有感受的。有些時候,由於反覆的思維,覺得很疲勞,不想修了,這時可以休息。此處講的是一種特殊的休息方法。

休息時,身體仍要做毗盧七法,不能躺著,內心因為剛才反反覆覆思維覺得很累,於是什麼也不想──既不想無常,也不想別的修法,即不起任何念頭,心就這樣平靜下來,這時會有非常舒服的感覺,非常寧靜。如果前面的加行修得好,在修後面的加行中,也有可能在此寧靜的狀態當中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在中國禪宗裡叫本來面目;在大圓滿裡叫自然智慧,因為不造作的緣故;在《楞伽經》和《大方廣佛華嚴經》裡叫如來藏;在般若波羅蜜多裡叫大空性。不同的經典對此有不同的稱呼,用不同的術語,但它們的內涵是一樣的,都是形容心的本性。

剛剛講了,如果前面的加行修得比較好,即使還未學正行修法,在這休息的片刻間,依然有可能接觸到本來面目。因為,那時所有雜念都平息下來,心裡非常寧靜,就像水沒有波浪時可以看到水底之物;同理,心無搖動時(心裡沒有太多雜念),很容易看清它的本來面目。要了解它,不能往外面看──宇宙為何、日月怎樣運轉等等,而是要回頭向裡觀察,我到底是什麼。

從出生到現在,人們總覺得我就是我,雖然心和身體持續了這麼久,卻從未認識到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的心是什麼樣的、它的本性是什麼。有些人覺得這很簡單,心可以思維、可以理解掌握很多知識,而瓶子等物質就沒有這樣的能力,只有心才有,但這並不能回答上面的疑問。問題是心有時會胡思亂想去造業,有時又能生起善念令人得善果,有這種能力的心,其本體到底是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心的綜合體,好比一台攝像機,從外面看只見是個機器,只知道它可以記錄圖像和音聲,卻不知其內在的構造方法及工作原理。同樣的,凡夫只知心有思維、理解的能力,卻根本不了解心為什麼有這些能力,它的本性是什麼。

心的本質是用語言無法表達、無法形容的,要想徹底了解它,只有像中國禪宗所講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好像從沒有吃過糖的人,無論給他怎樣形容其味道,也無法令他如實了知甜的滋味。同樣的,我們也不可能通過語言了解心的本性,只有在這樣休息之時,才有可能接觸到它。如果現在看不到也不用著急,只要加行修得好,以後會接觸到的。

休息時即使不能證悟,心裡也不要起別的念頭,靜下來,這種狀態保持三五分鐘都可以,當產生下一個念頭時,說明它已經休息好了。這時不給它生起雜念的機會,再回來從頭開始思維,這叫無常的修法及無常的禪定。人身難得也有修法及禪定的分別,思維的過程叫作人身難得的修法;當覺得疲勞不想思維時,心就靜下來,安住在什麼也不想的狀態中,這一階段叫人身難得的禪定。下面的所有修法也都一樣。

無常修到最後要達到什麼標準呢?就是以那位喀拉巴格西的故事來作標準,但是我們要做到這樣的標準是不容易的。適合我們的標準是什麼?在沒有學此法前,不覺得人身是那麼無常,有那麼多的不可靠。通過修法後,就深深感覺到人生隨時隨地都可能停止,停止以後也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人身是非常容易毀壞的,所以我要珍惜它,要去修行。這樣的體會可以做為凡夫修無常的初步標準。如果你沒有達到此標準,就要繼續修。

修外加行最重要的是修出結果,即內心生起相應的感受,沒有結果哪怕修幾年也是需要的,我們現在缺少的就是這些修法。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修行好,修行才能夠解脫,不修就只有在輪迴裡受苦,但是因為對現世的貪欲心太強烈,便無法控制自己。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因為基礎修法沒有掌握好。大圓滿、密法、淨土等很多正行的實修法當然殊勝,然而對於沒有任何基礎的人來說,馬上修這些還為時過早,目前對我們來講最有用的就是加行修法。

我們首先要打好一個紮實的基礎,再選一個正行修法,這樣成就是很快的。所以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從現在開始修行,若能這樣,不可能沒有結果。問題是做不做。不做就沒有辦法,願意做就有辦法。好像一個病人,如果他根本不接受藥物,即便到死,病也不會好;如果他肯服藥,病保證可以治好。這些加行修法就是治癒貪戀輪迴病根的良藥,最關鍵的是肯不肯修。所以,首先不要求結果如何,只要求大家如法修持。修法時間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安排。

經書裡有一個極好的比喻: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懸崖,在懸崖壁上長著一棵樹,樹上結有果實,味甜可口;一人用左手抓住崖上的一把草,然後不顧一切地將身體懸出崖外去摘食樹果,他全神貫注於果實,忽視了手裡的那把草;有兩隻老鼠,一隻白色,一隻黑色,先是白鼠出來吃掉他手裡的一根草,然後黑鼠又吃掉一根,如是輪流著,而那人一心只顧低頭取果,根本不管其他;如果他發現這些老鼠在不斷地吃手裡的草,草也越來越少,就一定不會再要美味的果子,而是回到崖上,此時他是有辦法回來不墮懸崖的;但是如果他對草之增減不理不睬,只想品嘗果的美味,當兩隻老鼠把手裡的草全部吃光後,墜崖而死便是不可避免的。

這比喻什麼呢?懸崖就是輪迴,樹上果是指五妙欲──色聲香味觸,手裡的草便是生命,白色老鼠是白天十二小時,黑色老鼠是晚上十二小時。這兩隻老鼠每天各吃一根草說明什麼?每天二十四小時過去以後,我們的生命就減少一天,隨著晝夜的交替,生命不會增長只會減少。但人們對此從不在意,不管它有多短,只是拼命地賺錢,拼命地投入到物質生活當中,其餘的全都拋在腦後。如果現在感覺到生命越來越短,而且最終要墮落,那麼應該是回頭的時候了,所謂回頭是岸,回頭就有辦法。目前,「果子」不可能不吃,但可以適當地吃,現在更應該在乎的是自己的「生命」,應該是回頭挽救「生命」之時了。如果不在乎「生命」,依然拼命地投入到物質生活中,只會一步步走向死亡,最終墮入惡趣。此後何時能再回人間,誰都沒有把握。這個比喻很好,大家應該好好想想。

此喻很好地說明了一個問題,人們對物欲的渴求永遠沒有滿足之時,有了一個就希望有兩個,有了兩個就希望有三個……,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可生命是有限的。生命有限故會用完,欲望無限故永遠不可能滿足。在生命的盡頭就像手裡的草被吃光時一樣,會墮下去。那麼,現在應不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有沒有辦法脫離輪迴?如果沒有,就只有坐等大難臨頭。然而,現在有辦法。因為我們是人,此為其一;其二,諸如佛出世、轉法輪、正法住世等等條件,我們都具備了。既然有辦法就不應該不做,這是自己要去考慮的事。

按理說馬上修行是應該的。因為老苦畢竟非常短暫,何況也許你還未衰老就已去世,即使可以步入老年,且無孩子照顧,自己又沒有錢,還有很多社會福利會幫助你。總之,人世間再苦也苦不了很久,老年的光景也只有十年、二十年左右。這麼短暫的時間,這麼小小的痛苦,我們為什麼要那麼擔憂?要是現在不修,那後世、後世的後世可不是一二十年的事情,可不是一樁小事!所以,必須去修行。

另外,要想獲得世間利益,可以上班、作買賣,用這些方法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但不能把修法用到世間法上。修行是我們精神上的依處,不是用來解決吃和穿的問題,而是生生世世尋求解脫的大事。現在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修法機會,為什麼要用到生活上?這很不值得。譬如,有人用黃金造了一把鋤頭,扛著它去挖地,這值不值得?不值得。鋤頭為什麼要用黃金來做?用鐵或其他的金屬都行,黃金可以做更好的東西,為什麼用來挖土呢?這是很不值得的。修行可以解決生生世世的生死輪迴,我們要把它用在這上面。那生活怎麼解決呢?生活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解決。所以修法不能用到生活上,意思是不能為了吃、為了穿而修法,不能讓修法成為世間法。

無常的修法就講到這裡,希望大家好好聽,好好看書,看了以後肯定會有收穫,最重要的是下去修。假如一個人一定要做一件事,又沒有辦法逃避的話,那越早做越好,早日完成更好。你們願意不願意從輪迴裡逃出去?不願意就另當別論;如果願意,就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現在就去做,多多少少會有收穫,這我敢保證。收穫是什麼?就是對解脫有很大的幫助。

這些加行的修法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要重視,不要總覺得正行才好,大圓滿才好,這些加行不值得修,這是錯誤的想法。即使要做一件世間的事情,也要講究順序,什麼先做,什麼後做,後面要做的事提前來做就不可行。修法也是一樣的,先要做什麼,後要做什麼,中間要做什麼,若能按次序認真去做,每一個人都可以解脫。不僅是在座的各位,所有人都是有佛性的,沒有一人是不能得解脫的,但是得不得解脫卻是由自己掌握。不願意做,就永遠不會解脫,如果願意,就有辦法。我們羨慕的那些高僧大德,如密勒日巴,他本來也是一個普通人,而且造了很多罪業,但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所以大家應該信任這些修法,對自己也應該有信心,在這樣的基礎上修行會有很好的收穫。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7 下午 12:28:04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2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三 主 要 道 論

宗喀巴大師 

索達吉堪布 

敬禮諸至尊上師!

我隨己力而宣說,欲解脫者之津梁,

諸佛經典精華義,一切菩薩所讚道。

不貪三有之安樂,為使暇滿身具義,

勤依佛悅之正道,具緣者當喜諦聽!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修後於諸輪迴福,刹那不生羨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倘若於此出離心,未以菩提心攝持,

不成菩提樂因故,智者當發菩提心。

思為猛烈四瀑沖,難擋業索緊束縛,

困於我執鐵網內,無明黑暗所籠罩,

輾轉投生三有中,不斷感受三大苦,

成此慘狀諸慈母,是故當發殊勝心。

不具證悟實相慧,縱修出離菩提心,

亦不能斷三有根,故當勤證緣起法。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何時分別各執著,無欺緣起之顯現,

遠離所許之空性,爾時未證佛密意。

一旦無有輪番時,現見無欺之緣起,

斷除一切執著相,爾時見解即圓滿。

了知以現除有邊,以空遣除無有邊,

緣起性空顯現理,不為邊執見所奪。

如是三主要道論,自己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而精進,速修永久之佛果。

此乃多聞比丘羅桑札巴(宗喀巴)對侄兒阿旺札巴之教言。

                  譯於二○○○年十月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9 上午 10:40:03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3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zhibeifw.com/book/sdj/sdj-xm2.htm

http://www.larong-chuling.com/pages/category5_2.htm

http://211.72.163.194/pdf/06.pdf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

普賢上師言教

全知巴楚仁波切 著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譯

 

法 王 序

大圓滿龍欽寧體是集廣大班智達派《龍欽七寶藏》及甚深古薩里派《四心滴》二者之密意於一體、即生可獲得金剛持果位之甚深正法。

此《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不僅完全包括了三士道次第,而且具有殊勝竅訣要點。因此,諸欲解脫者必須實修。尤其是當今時代許多人不經過前行修煉,卻首先高攀大手印、大圓滿等正行法,以致正法與補特伽羅背道而馳。所以,諸位首先唯一實修此前行至為重要。

此深法攝集了藏地興盛的薩迦、格魯、噶舉、寧瑪派的引導文及廣弘於漢地的淨土、華嚴、禪宗等一切顯密修要,並且具有持明傳承殊勝之加持。祈請三根本、護法神賜予如理修行此法之具緣者加持並普降成就甘露妙雨。

本法傳承︰巴楚仁波切傳與樂喜堪布公美,彼傳給喇嘛羅珠仁波切,大恩上師羅珠仁波切傳與我。

對於此次譯成漢文、校訂並傳講,本人由衷隨喜。同時,祝願弘法利生事業吉祥圓滿!

          釋迦比丘晉美彭措勇列致

於藏曆鐵龍年神變月初三自壽六十八歲之際

               公元二○○○年二月八日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9 下午 12:33:09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4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何處若生死亡念,於此勝念當力讚,

依此獲得勝寂滅,前往離垢之方向。

若憶死主之恐怖,其心焉能奔過患?

以無謬行而恆時,令諸污垢悉消散。

不放逸獲勝妙果,諸佛如是而宣說。

諸位當恆念死主,拋棄不善之行為。

─《念住經》─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9/1/29 下午 12:35:18

 4   4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56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