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追問了三個問題,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您是本帖的第 293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追問了三個問題,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32
積分:11952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3歲後,追問了三個問題,註定了清朝的悲劇
巍峨的皇宮金碧輝煌,如同一隻身披錦繡華衣的猛獸,蹲在北京城的中心地帶。

大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表情嚴肅地端坐龍椅之上。龍椅之下是一位金髮碧眼的英國人,雖然身為階下囚,但還是無法擋住其壓抑不住的優越感。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英國在什麼地方?」道光問道。

他沒有聖祖爺的好學與淵博,壓根就沒有聽說過英國的名字。臣子們從倉庫里拿出一張明朝萬曆年間的地圖,英國人用手在歐洲西部圈出一個圓。



大不列顛島小得如同一隻鵪鶉,甚至還比不上大清國的一個省。道光以及他的臣子們傲氣漸盛,如此小國,竟敢蚍蜉撼樹,真是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道光還不知道自己就像一隻井底的青蛙,正在和翱翔過藍天的飛鳥對話,兩者之間必然會出現諸多的誤解,而這場誤解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的走向。

俘虜的回答

此時英國的俘虜和數十年前的馬戛爾尼不同,馬戛爾尼帶著十足的誠意拜訪乾隆,目的是打開中國的關口,實現兩個國家正常的商業貿易。

馬戛爾尼隨行的箱子裡有各種工業製品,還有當時先進的火槍技術。遺憾的是乾隆皇帝以及清朝的臣子們沉浸在所謂的盛世美夢中無法自拔。


他們糾結的點卻是,馬戛爾尼必須按照清朝的禮節拜見皇帝,即三跪九拜。馬戛爾尼為彰顯兩國之間的平等地位,表示除去單膝跪地,行親吻禮,其他禮節均不服從。

結果,談判不歡而散,導致大清朝失去一次和世界交流的可貴機會。

而此時英國的俘虜卻是從廣州抓來,道光帝正在為自己的虎門銷煙竊竊自喜。卻不知一場更大的災難即將到來,中華民族將遭遇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浩劫。

他正在居高臨下的姿態睥睨著這位俘虜,繼續問道:「英國在位的國王是誰?」俘虜答道:「是我們偉大的維多利亞的女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道光眉頭一緊,似在尋思什麼。中國是一個重視歷史的國家,以史為鑑是我們的傳統,清朝吸取了前朝經驗,尤其不准後宮亂政,不准宦官干政。

放眼二十三史,自《春秋》到《明史》,歷來女性掌權的時代不在少數,漢朝有呂后,宋朝有曹太后,然而真正稱作皇帝的人物,唯武則天一人而已。

千年長河,才能誕生一位女性帝王。邊陲小國就是邊陲小國,不知女性之胸襟和抱負,和男性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不適合統治一國之政。

思及此處,道光緊鎖的眉頭慢慢變得舒展,兩頰露出滿意的笑容。孫子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英國以女性為王,而天朝自己為帝,勝負實在是一目了然。

他接著又問:「英國女王如今年芳幾何?」俘虜懷著對女王的無限崇拜,回道:「我女王如今二十三歲。」

二十三歲?這個答案出乎大清君臣的意料,幾乎所有人都不自覺發出「咦」的一聲,只是朝堂之上,不能失了禮儀,臣子們及時收回口中的聲音。


道光帝也沒有表現出責怪的情緒,他又問道:「貴國女王多少歲登基?」

使者答道:「十八歲。」


道光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臣子們為迎合帝王,紛紛發出鄙夷的笑聲。

十八歲,在大清王朝勉強能夠親政,許多軍國大事還需要詢問輔國大臣的意見。自己三十歲登基,處理許多政事還拿捏不定,更何況那位二十三歲的女孩。

此刻,他對那個遠處西方的英國完全失去任何恐懼之心。他猜測,之所以英國敢於在廣州一帶橫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女王年輕,信了讒言,才敢做出這樣的舉動。

漢朝時期夜郎國國王不也是如此嗎?從未出過那個如村莊般大小的國家,卻大言不慚地詢問大漢使者:「夜郎國與漢朝比,孰大?」


當然,不排除另外一種情況,英國女王天資聰穎,手腕了得,大臣們心悅誠服,於是他繼續問道:「女王以二十多歲的年齡管理國家,是否做得到令行禁止?」

俘虜點點頭,道光帝那時候還不懂,世界上多出了另外一種體制,其不同於綿延在亞洲土地上的封建帝制,英國人為其取名君主立憲制。

何謂君主立憲?君主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而女王也不像中國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道光隱隱然覺得這位女王倒是有些手段,歷來兵者為不祥之器。他深知當前的大清王朝表面上看起來雖是一片繁華,國庫卻是空空如也,實在是經不起戰爭的消耗。


若是能通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實現兩個國家之間的和平,倒不失為一個良策。

他又問道:「貴國女王可曾婚配?若是已然結婚,丈夫待她如何?」


他的問話主要是試探,看女王是否已經婚配,但又不能表露得過於明顯,因而在後面加了一句多餘的問話。

俘虜答道:「女王登基一年後就已婚配,夫妻生活幸福美滿。」


道光的心忽然沉了下來,原來他想通過和親的方式,實現兩個國家之間短暫的和平。歷史上此類的事情比比皆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

然而,對方已經成婚,這個想法只能付之東流。

自大的後果

道光了解完相關的情況,心中大約有了應對的策略。最壞的結局無非就是兩國開戰,大清朝舉全國之力,去對付一個土地不過聊聊數萬里的島國,如探囊取物。

為表現天朝的風度,他大手一揮,下令放掉俘虜。



錯誤的證據往往導致錯誤的結論,道光不知道西方人對大清王朝有一比,好比《一千零一夜》裡滿地黃金珠寶的國度。

他們做夢都想前往那個滿地黃金的過度,英國人也不例外。乾隆時期的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在出使失利後,細細考察了清朝的情況。

他曾在隨身的日記里清楚地寫道:「看似繁榮的背後,是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他們坐在飯莊的門前,等待著主人拋出的殘羹剩菜。」

回國後這些情況,他自然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英國的國王。


那時候的英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改變整個世界進程的工業革命,不出數年就會完全完成,恐怕連英國自身也沒想到,他們即將擁有另外一個名字「日不落帝國」。

大清朝的閉關鎖國,使得道光的目光根本無法接觸英國倫敦的街巷。

二十三歲的維多利亞的女王,以虎門銷煙為藉口,下令攻打清朝的廣州,廣州軍民奮力抵抗,暫時抵抗過英軍猛烈的炮火。

道光才惶惶然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來,鋒利的刀劍似乎化為了廢鐵,精湛的武藝似乎變成了花拳繡腿。


對方的手持可遠距離射程的火銃,堅固的船身上安裝著威力巨大的火炮。慌忙之下的道光帝,即刻招來八旗精兵,迎戰沿著東南沿海北上天津的英國軍隊。

英國軍隊不過兩萬多人,道光調集數倍於對方的軍隊在天津一帶布下防禦力量。按照《孫子兵法》裡的描述的「以逸待勞」,大清不會輸。

只是上天不會同情任何一位弱者,落後了必然要挨打,這是亘古不變的至理。如《三體》裡所描述的那樣,當地球文明自欺欺人地認為數百年的準備足以消滅三體時,三體不言不語。

直接發出一粒水滴形狀的武器,一粒水滴豈能擁有毀滅數萬艘戰艦的能力?


不可能,螞蟻的一條腿不可能同時絆倒數千隻大象,這是以往的經驗總結出的至理名言。

結果卻是一粒水滴摧毀了地球數百年的辛勤成果,利用極短的時間,短到地球生命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

就像那些在天津一帶嚴陣以待的大清將士們,他們也即將見證被另外一個高級文明所碾壓的場景,那種場面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去形容。

道光聽到對方以幾乎零死亡的代價,將八旗精兵打得幾乎全軍覆沒發消息時。耳朵中迴蕩著三個字「不可能」,簡直是難以置信。


可是事實勝於雄辯,他必須接受。英國人下一步要攻打的就是北京城,國都乃一個國家的命脈所在,一旦為英國人所攻破,後果不堪設想。

他召集群臣,詢問意見,有一些嫉妒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大臣趁機站出,說道:「英國發動戰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林大人虎門銷煙,解鈴還須繫鈴人。」

群臣紛紛附議,道光立刻明白了大家的意思。

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屢見不鮮,晁錯力薦漢景帝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奈何削藩出動了各郡國的利益。


漢朝出現了「七王之亂」,漢景帝自信無法短時間平定叛亂,短時間內又無法召集到足夠的軍隊,準備好充足的糧草,因而只能誅殺晁錯,來換取七王暫時性地妥協。

道光深知林則徐乃忠臣,所作的事情完全是忠心為國。但大敵當前,他必須從大局考慮,於是深夜召來林公。

問道:「元撫(林則徐的字,古人對話習慣稱呼對方的字),可曾後悔虎門銷煙?」

林公一臉正氣,直接回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道光聽完林公的回答,久久沒有說話,忽而眼角滲出兩道淚水。


林公知道皇帝的心思,立刻說道:「請陛下以蒼生為重,不用考慮臣下一身之榮辱。」

於是道光下令,貶謫林則徐到千里之外的新疆。

屈辱史的開端

英國接到林則徐被貶謫的消息後,仍舊沒有退步的意思。虎門銷煙不過是藉口,他們真實的目的是打開古中國的大門,傾銷他們過剩的產品。

雙方在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展開談判,英國索要2100萬兩白銀,清政府允諾。彼時的清政府還沒有專業的金融人才,不懂得為何英國人偏愛白銀。

若是理解其中關卡,以本國囤積的大量白銀為中心,建立一個新型的貨幣體系,大清王朝或許還有一線續命的生機。


可惜歷史不能做出任何虛假的假設,清政府稀里糊塗地獻出了白銀,自明朝萬曆年間湧入中華的白銀,從1840年開始,便如同泄了閘的洪水一樣,流向其他國家。

除卻白銀之外,英國人還提出割占香港島的要求,清朝的官員們在聽到對方的要求後,第一反應並非言辭激烈地拒絕。

他們的反應跌破了幾乎所有人的眼鏡,他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反問英國人:「香港島在什麼地方?」

英國不解,如此重要的島嶼,大清的官員們竟然聞所未聞。從這個時刻我們可以品味出深深的悲哀。


當海防成為一個國家重要的防禦力量時,大清的官員們仍舊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諂媚君主以求升官發財的氛圍中,這樣的朝代焉有不敗之理呢?

詫異的英國人展開一張世界地圖,指出了香港島的位置,大清的官員們瞧著如米粒般大小的香港,內心掠過一陣鄙夷的笑聲,但沒有表現在臉上。

他們一致認為,此等小事不必麻煩皇帝,天朝上國地大物博,何惜吝嗇一座小小的島嶼?他們開開心心地在條約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為皇帝帶回了渴慕已久的和平。

皇帝誇耀官員們能力出眾,為國分憂,乃國家的股肱之臣。大臣們也紛紛跪拜,迎合道:「此乃陛下天威鴻福所至,我等不過是仰仗陛下天威,才立下此等功勞。」


他們還不知道,《南京條約》才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等待中華民族的將是一場綿延百年的噩夢。

在這場幾乎沒有看不到盡頭的噩夢裡,圓明園變成一片瓦礫場;台灣島被日本割占;譚嗣同捨身成仁……

而一切的源頭似乎就是來自於大清王朝的閉關鎖國,如果道光在和俘虜交流以後,能清楚認識到大清的不足,願意派遣使者到西方學習先進的文明。

西方的機器在古中國提前轟隆作響,學子們願意到西方去學習經學以外的知識,或許近代的中國將會是盡另外一幅畫面,而不至於成為一部讓每一個國人不忍卒讀的篇章。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2/9/30 下午 04:44:35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2/9/30 上午 04:42:20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