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眾叛親離的巴勒斯坦現在最寄望拜登當選

您是本帖的第 63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眾叛親離的巴勒斯坦現在最寄望拜登當選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32
積分:11952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眾叛親離的巴勒斯坦現在最寄望拜登當選

台灣目前是亞洲國家中最力挺美國總統川普的國家,在地球的另一邊,有一個最希望拜登當選的國家,那就是巴勒斯坦。台灣在川普的政策下受到莫大的激勵,巴勒斯坦卻在川普的中東和平進程下遭到阿拉伯同胞國家無情的拋棄。

8月中,巴勒斯坦遭到當頭棒喝,在川普政府安排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率先談妥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阿曼很快表達支持,沙烏地阿拉伯允許兩國直航航線飛經沙國上空,表示實質上支持。9月中正式簽訂協議前,川普政府又拉來巴林,也一同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接著美國還要推動阿曼、蘇丹,甚至沙國本身也加入。美國隨後也調停以色列與誓不兩立的鄰國黎巴嫩開始談判爭議海域問題。

過去阿拉伯國家大多拒絕與以色列正式往來,以表達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堅定支持巴勒斯坦阿拉伯同胞,如今開始逐漸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代表的意義就是不再理會巴勒斯坦的死活。巴勒斯坦突然面對眾叛親離,怒批「背叛」,巴勒斯坦原本即將在阿拉伯聯盟輪值擔任主席,卻無法說服阿拉伯聯盟譴責阿聯與巴林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發現這其實是整個遜尼阿拉伯盟邦與美國談妥默許的趨勢,憤而辭去阿拉伯聯盟主席職位。

巴勒斯坦勢不兩立的各派系這時才如大夢初醒,說要團結、舉行大選──巴勒斯坦因為派系內戰而已經停止選舉十幾年──然而即使在這個關頭,巴勒斯坦仍然內鬥內行,趁機剷除異己,先前已經流亡出國的巴勒斯坦反對派政治人物穆罕默德達蘭(Mohammed Dahlan)流亡阿聯,巴勒斯坦政府藉此含沙射影,聲稱他推動阿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大舉逮捕他的國內支持者。

巴勒斯坦面對外交崩潰一團混亂的同時,以色列仍繼續步步進逼,儘管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的前題是「不吞併約旦河西岸」,但是給沙國、阿聯面子不追求名義上吞併,不代表停止實質吞併手段。10月中,以色列核准 4,948位新的猶太移民進入約旦河西岸,預定佔領近3,000英畝面積。以色列逐步斷絕巴勒斯坦與沙國為首的遜尼盟國的外交關係,讓巴勒斯坦無人聞問,往後只需默默的繼續築高牆切割巴勒斯坦,默默派出移民蠶食土地,終有一天巴勒斯坦會實質消滅。

巴勒斯坦為何淪落如今這番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地步?

巴勒斯坦總是違反現實主義常識


10月初,沙烏地阿拉伯紹德王族的外交元老,1983年到2005年間出任沙國駐美大使,之後擔任紹德國安會主席的班達爾·本·蘇爾坦親王(Bandar bin Sultan Al Saud)在沙烏地阿拉伯國營的阿拉伯衛星電視台受訪時指出:

「巴勒斯坦的主張是正義的,但是其提倡者是失敗的;以色列的主張是不正義的,但是其提倡者證明是成功的,這總結了近70∼75年來的事件。」

班達爾拋下這句可說是現實主義精華的評論。

班達爾的精闢發言,指出巴勒斯坦總是違反基本現實主義常識,短視的國際投機主義屢次犯錯,甚至背叛總是無怨無悔無償提供協助的阿拉伯盟國,「巴勒斯坦政客總是站錯邊,而這是有代價的。」最終成為失敗國家而瀕臨滅亡,實在咎由自取。巴勒斯坦成為一則現在進行式的警世寓言,但它到底如何走到這個地步的?

巴勒斯坦人本來並不是一個民族或族群,這塊地區在歷史上一直飽受戰亂,不同部族林立,互相仇殺上百年,直到在第一次、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站穩腳跟並占領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從原居處被迫出逃或受以色列統治。在這個過程中,以色列才是外來侵入者,巴勒斯坦人是無辜受害者,正如班達爾所說「巴勒斯坦的主張是正義的」。

最初阿拉伯各國都同情巴勒斯坦人,約旦大方接納巴勒斯坦難民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黎巴嫩大力募款資助巴勒斯坦抵抗以色列,然而,正如班達爾所細數譴責的,巴勒斯坦領袖「竟然不是解放巴勒斯坦,而是想解放約旦,奪取約旦」,兩度試圖暗殺約旦國王,更挑起國際糾紛,約旦國王忍無可忍,趕走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領袖接著來到黎巴嫩,又是並不盡全力解放巴勒斯坦,而是打起想控制黎巴嫩的歪主意,引發黎巴嫩內部族群衝突爆發內戰,不僅害得黎巴嫩動亂至今,也讓以色列、敘利亞兩個死對頭,分別自南北進軍,竟然都要來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於1982年慘被踢出黎巴嫩,分散流亡至8個不同阿拉伯國家。

班達爾指出,最初已故的沙烏地阿拉伯首任國王曾建議阿拉伯聯盟該如何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巴勒斯坦的鄰近國家,不是接受巴勒斯坦人移民,而是將難民營設置在巴勒斯坦邊界內,只提供金錢與武器支持。若是如此進行,約旦與黎巴嫩就不會遭殃,而巴勒斯坦也不會因為大量流失人口,反而讓以色列有操作猶太屯墾移民進入的空間,但是沙國的建議當年遭拒絕。

其結果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到了盟友鄰國之後,因為打不贏以色列,竟然反而對較容易下手的盟友動起歪腦筋,陰謀奪佔好心收留與資助的盟友國家作為反攻根據地,因而連續遭趕出約旦、黎巴嫩,這兩次經過,大為消耗阿拉伯世界對巴勒斯坦的同情心,1980年起爆發兩伊戰爭,更轉移了中東各國的焦點,巴勒斯坦問題一時變得無人聞問。當阿拉法特流亡突尼西亞,痛定思痛思考該採用不同策略,組織內反而因為主張不同而分裂。

殺不了以色列人就殺自己人


巴勒斯坦領導人物流亡海外四分五裂,與巴勒斯坦發生隔絕,在此同時,巴勒斯坦社會也有了很大變化,巴勒斯坦人出生率過高,卻沒有相對應的住宅建設與農業提升,造成生活困難,生出太多年輕人,經濟體卻沒有工作機會,使得青年失業率飆漲,以色列在佔領區吸納巴勒斯坦勞工擔任低階勞動工作,這些工作雖然都是以色列人不做的苦工,但卻是巴勒斯坦人較好的工作機會,造成高達4成巴勒斯坦勞工在以色列工作。在國際人道支持下許多巴勒斯坦人讀到大學,但是經濟體根本沒有相對應的就業機會,八個大學畢業生中只有一個能找到合乎學歷的工作。

這些失業大學青年成為不滿的溫床,在沒有巴勒斯坦領導人主動發起下,1987年因一起交通事故為導火線,引爆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青年們不是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武力作戰,而是採用非軍事行動,罷工、抗爭、施放路障與土造雞爪釘、丟石頭與汽油彈,以色列當時還不習慣應對這樣的抗爭,一開始以實彈對付,有巴勒斯坦青年當場遭擊斃,之後改用橡皮子彈、催淚瓦斯、水砲,但在國際上看來,顯然是以色列過度使用武力。

第一次大起義最終造成1,962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1,603人死於以色列軍警,但是359人卻是死在巴勒斯坦自己人手上,到大起義末期,巴勒斯坦人發現起義對以色列實質傷害甚微,反倒是以色列用摧毀民宅、封鎖社區、斷水斷電等等報復措施,讓參與抗爭的巴勒斯坦人全家都活不下去,抗爭者越來越喪氣,其結果就是殺不了以色列人,就殺自己人,認定可能跟以色列人合作的巴勒斯坦人,就予以殘忍殺害。

在國際方面,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發波灣戰爭,巴勒斯坦領袖再度投機短視,只因海珊敢向美國與以色列興兵,就連忙前往討好,不顧此舉等於背叛長年支持自己的盟友,這也就是班達爾所痛批:「沒有人能忘記阿拉法特拜訪海珊,科威特全心幫助巴勒斯坦,阿拉法特卻拜訪慶賀海珊,這是科威特人心中的痛;我們也無法忘記海珊向(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發射飛彈。」

在巴勒斯坦如此離譜的恩將仇報下,沙國與科威特斷絕對巴解組織的援助,戰後科威特更憤而趕走境內所有巴勒斯坦人,驅逐30~40萬人。大起義實質上一無所得,國際上又選錯邊惹怒金主,這下巴勒斯坦可真的是面臨絕境,但這樣的困境,終於讓阿拉法特得以說服巴解組織中大多數人同意改變立場:從消滅以色列的不切實際目標,轉為尋求回到1947年聯合國提出《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將以巴分割為兩個國家的方案。

另一方面,大起義雖然沒能動搖以色列的實質統治,卻打壞了以色列的國際形象,讓還不知如何對應這種非軍事抗爭的以色列不勝其擾,以色列總理拉賓發覺過去的高壓策略無法停止巴勒斯坦人不斷抗爭,想要趕緊結束亂象,於是,這促成了1993年拉賓和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達成《奧斯陸協議》,拉賓與阿拉法特兩人因而獲得1994年諾貝爾和平獎,並於1994年成立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諷刺的是,1995年拉賓遭激進猶太主義者槍殺身亡,巴勒斯坦方的激進派也反對協議四出襲擊,和平協議無疾而終。

巴勒斯坦政客背叛了人民


《奧斯陸協議》之後,以巴衝突甚至還比簽訂前更激烈,以巴雙方都累積越來越多的不滿。2000年,以色列總理夏隆拜訪聖殿山,引發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巴勒斯坦領袖認為第一次大起義促成巴勒斯坦實質建國,有得到甜頭,因此全力鼓動,這次更升級到以自殺炸彈攻擊平民,導致大量以色列平民死傷,然而,其結果只是讓以色列正確的了解:上次大起義後給予巴勒斯坦自治,只是在鼓勵起義;巴勒斯坦人根本不可談判。

以色列放棄與巴勒斯坦人和談的想法,轉而制定逐步在「物理上」徹底消滅巴勒斯坦的長期策略:以自殺炸彈攻擊的安全問題為由,開始築牆分割包圍隔絕巴勒斯坦,築牆設立檢查哨的本身,就讓攻擊越發困難,更狠毒的是,築牆隔斷巴勒斯坦各區域後,配合奪取水源、封鎖農產出口管道、封鎖就業等方式;對於加薩走廊,以色列的做法是撤軍讓巴勒斯坦人沒有攻擊對象,然後海陸封鎖,讓巴勒斯坦人「自然消滅」。

巴勒斯坦對自己的處境已經日趨危急仍渾然不覺,2005年第二次大起義無疾而終之後,2007年巴勒斯坦人竟是打起內戰,法塔與哈瑪斯在加薩走廊大戰爭奪控制權,加薩走廊落入哈瑪斯手中,導致一個國家兩個政府。正如同班達爾的批評:巴勒斯坦人會背刺盟友非常正常,因為巴勒斯坦派系每天就是自己互相背叛,自相殘殺。

在此同時,以色列勵精圖治,為了抵銷大起義造成的經濟影響,不顧爭議大舉推動自由市場政策,使得以色列在戰亂中經濟仍然蓬勃發展,軍事上更是努力不懈,精實訓練、積極研發。在築牆封鎖排除了大部分自殺炸彈攻擊後,巴勒斯坦方只能改用火箭彈騷擾攻擊,以色列因應開發「鐵鐘罩」防禦系統,專門攔截火箭彈,結果巴勒斯坦變得毫無實質攻擊以色列的手段。

以色列更積極利用其軍事情報優勢在中東亂局中縱橫,由於沙烏地阿拉伯雖然以遜尼派領袖自居,卻長期積弱不振,其部隊連北葉門的胡塞民兵都無法對付,導致沙國在與伊朗的中東區域賽局中,被迫仰賴同為美國盟邦的以色列支援,雙方早已秘密在軍事與情報方面合作多年,在這樣的基礎下,沙國為首的遜尼派國家拋棄巴勒斯坦只是遲早的事。

班達爾直言:是巴勒斯坦政客背叛了人民,不是阿拉伯盟國背叛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出於好意,每次都力挺他們(巴勒斯坦),當他們要求援助與建議,我們兩者都提供,並且不求回報,但是他們(巴勒斯坦政客)只會收下援助,無視建議。」沙國過去的政策是不論如何都支持巴勒斯坦,「造成無關緊要的態度,巴勒斯坦政客知道犯錯也不會付出代價。」

於是巴勒斯坦對內分裂鬥爭、貪汙腐敗、剷除異己,領導人不在意經濟蕭條,因為他們自己本人的經濟來自外國援助;對外投機短視,自取滅亡。班達爾警告如今巴勒斯坦再度站錯邊:「他們認為伊朗是盟友,卻不知伊朗只是利用(巴勒斯坦問題),或(認為)土耳其(是盟友),哈瑪斯感謝土耳其,因為(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威脅要驅逐阿聯大使。」但艾爾段只是說說而已,否則根本上,艾爾段「應該召回駐以色列大使,或驅逐以色列駐土耳其大使出國。」巴勒斯坦人卻只愛口惠聽了爽,而不顧實質。


結局如何無關主張是否正義


以色列則是截然相反,儘管以色列內部也是派系鬥爭嚴重,政治非常混亂,卻懂得必先團結對外,國家先能存活,才來內部鬥爭,以色列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遵守現實主義的路線,開拓自由市場,發展經濟以支持軍事與情報資源,再利用軍事、科技與情報上的複合實力,在區域戰略中作為籌碼,並利用對方的需求與弱點,以至於遜尼派領袖自居的沙國,不得不極度仰賴以色列。

這也就奠定了川普政府可以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可以推動以色列與阿聯、巴林關係正常化,因為沙國為首的遜尼盟邦早就默許。以色列對外逐步拆除巴勒斯坦問題造成的外交障礙,也等於對內鋪平了剷除巴勒斯坦的康莊大道,隨著築牆包圍與移民屯墾日日進逼,不出十數年後,巴勒斯坦就會實質從地球上消失。

這當然是不正義的,但就如班達爾開宗明義所揭示:結局如何,無關主張是否正義,只看提倡者執行的成功與否而已。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10/23 上午 08:15:23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