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清代太醫院---呂英凡

您是本帖的第 129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清代太醫院---呂英凡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清代太醫院---呂英凡

明、清時代正陽門(俗稱前門)內的東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一帶,曾是許多衙署的所在地。在這老百姓望而生畏的地方,有一個頗為特殊的機構,那就是為皇家治病的太醫院。

(一)太醫院署址的變遷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之初,利用舊有官舍作為各衙門辦事的處所,多散處城區,雜然無序。明英宗正統七年四月(1442年5月),始在大明門 (清時稱大清門,在正陽門內。解放後已拆除)東,新建許多官署。太醫院署也在這裡修建。清代太醫院因明署之舊繼續設於該處。其確切地點是在天安門前、欽天監之南,禮部正東,即現在的東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該院有大門三座,均向西。對面是照壁,有黑漆書寫“太醫院”三字的朱色立額。大門前為門役的住房。左為“土地祠”(面向北),右為“聽差處”(面向南)。署內有大堂五間,是主要的活動場所,其中懸掛著康熙御賜院判黃運詩:“神聖豈能再,調方最近情。存誠慎藥性,仁術盡平生。”大堂左側,有南廳三間,是御醫辦公的處所。大堂右側是北廳。後面是先醫廟,門稱欞星,內門稱鹹濟,殿名景惠,南向,殿內供奉著伏羲、神農、黃帝的塑像,有康熙禦書“永濟群生”匾額。先醫廟外北向者為藥王廟。廟裡有銅人像。連接大堂的過廳是二堂,後面還有三堂五間。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合約》,把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使館區範圍內的中國衙署都必須遷走。太醫院一時找不到新去處,只得暫借東安門大街御醫白文壽宅第應差。不久,太醫院又暫移北池子大悲觀音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才于地安門外皇城根、兵仗局東,另建新署,三年竣工(此址辛亥革命後,改為私立兩吉女子中學)。大門三間,隨門有房,西為聽差茶房東為科房。東有土地祠一間;西有銅神廟一間。宜門內,東西廳各五間,是御醫以下醫官辦公的地方。正北為大堂。後院是二堂,沿用原名仍稱“誠慎堂”。院內東房三間是“首領廳”,西房三間是“醫學館”,東耳房二間是“庶務處”,西耳房二間是“教習室”,北面還有諸生自修室。這個太醫院新署,現在遺址尚存。即今北京市東城區地安門東大170地安門東大街太醫院二堂街一百十一號北京三十二中工廠和一百一十三號文物局家屬宿舍。大堂已拆建,但仍能看見當年的礎石。二堂及東西廳房均保留著原來的建築,只是已成住房。但是從這些建築中,可以想像到當年太醫院那種森嚴華貴,神秘莫測的情景。

明太醫院的三皇廟內,曾有元元貞年間(1295-1296年)所鐫、宋王惟德撰《銅人睮穴針灸圖經》全文的石刻,其碑之題篆為宋仁宗的禦書。石刻是元惠宗至元年間(1335—1340年)自汴梁(今開封)移到這裡的。王惟德,又名王惟一,是宋代著名針灸學家,曾任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禦。天聖初年,奉命編修針灸書籍,他對古醫書中有關針灸的記載和針灸圖式詳加考訂,並對歷代醫家的針灸實踐進行系統總結,於天聖四年(1026年)編成《銅人睮穴針灸圖經》三卷。天聖七豐(1029年)由政府頒行全國,作為學習針灸及臨證取穴的標準。他還設計並主持鑄造明堂針灸銅人兩具。銅人的軀體、臟腑可分可合,體表用金字標有針灸穴位名稱,穴孔處塗以黃蠟,裡面是空的,可注水。如果按針灸分寸正確進針,裡面的水,便可自孔穴流出,否則不能刺入。它是當時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醫生用的。兩具銅人,在戰亂中失落其一,所存一具,藏於明太醫院的藥王廟裡,但這具銅人,是經元世祖至元年間(1264—1294年)重新修鑄過的。這些前朝遺物,因年代久遠,到了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年),石刻字跡已漫漶不清,銅像睮穴也已昏暗莫辨。明英宗命令新建太醫院時,礱石范銅,重修《針灸圖經》石刻和仿鑄針灸銅人,置於院署,以供法式。明嘉靖時,針灸學家高武曾鑄有銅人三具,男婦童子各一。明萬曆中,醫官楊繼洲,又於太醫院鑄銅人一具。所以自北宋以來,先後共有針灸銅人七具。清末地安門外太醫院新署“銅神廟”內供置的不知是哪一具銅人。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10/16 上午 09:01:55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1611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