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超心理科學版(Life論壇) → 【轉貼】國父、蔣中正、毛澤東的三角因果民間傳說

您是本帖的第 4073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國父、蔣中正、毛澤東的三角因果民間傳說
tom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1073
積分:1276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4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tom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國父、蔣中正、毛澤東的三角因果民間傳說
玄天上帝,又稱玄武大帝、帝爺公、上帝公、真如大帝、真武大帝、北極玄天上帝、上帝爺公、北極大帝、黑帝、玄武、玄武文帝、蕩魔天尊。
 

        玄天上帝是道教所尊崇之「玄武文帝」,他的神像造型是一足踏龜、一腳踏蛇。右手執寶劍,左手作指印訣。神威顯赫、屢顯神蹟。據《道藏•洞神部•記傳類•玄天上帝啟聖錄》載曰:「開皇元年﹝西元五八一年﹞ 三月三日 ,真武產母之左脇下。當生之時,瑞星覆國,天花散漫,異香紛然,身寶光焰充滿王國、土地變金玉。」
 

        《圖志》云:「真武入淨樂國善勝皇后胎內,十四個月後誕生,生而神靈,長而勇猛,不統王位,志除邪魔,遇玉清聖祖紫虛元君,授於秘道,東遊遇天神,授於寶劍,入太和山﹝即武當山﹞修練,功成得道飛昇。玉帝命往鎮守北方,披髮跣足,建皂纛元旗,統攝元武之位。」
 

        又《三教搜神大全》記載說:「真武本為元始化身,托胎為淨樂國王子,不統王位,入太和山修行,功成飛昇,上帝封為玄天上帝。」《北遊記•玄武出身傳》載稱:「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淨樂國皇后,厭惡塵世,捨位入武當山修行,功成飛昇,鎮守北方,號曰玄武。」
 

        《重增搜神記》記載說:「玄天上帝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太極的別體,在上、中、下三皇時,曾由天而降,各成為太始、太朴、太素。後受太陽精氣,入胎於善勝夫人。童年善讀經典,十五歲捨王位出家修行,途遇紫虛元君,授於無上秘道,承師命前往太和山修行四十餘年,道成。玉帝下詔召回金關。殷紂時,魔王四處傷害眾生,元始天尊命玄天上帝率天兵天將討伐之。玄天上帝無暇整容,就披著一頭散髮,赤著雙腳,率六丁 六甲 神兵,在洞庭之野和魔王戰鬥。魔王兵敗,化為青龜和巨蟒,欲作殊死鬥,玄天上帝大發神威,把龜蛇踩在腳下,將一干魔王打入地獄,凱旋而歸。」
 

        《神異傳》也記載著玄天上帝大戰魔王之過程:「真君仗劍追天﹝龜﹞、地軸﹝蛇﹞之妖,冠履俱喪﹝失﹞,代而收之。」
 

        明馮時化曰:「夫元帝﹝真武﹞,蓋治世之神,鎮北方而崇奉者遍及天下,神是無在無不在也,蒼龜黑蛇坎離之說也。皂旗七星從北斗之數與北方之色也,六丁 六甲 環列左右者,帝破妖氣於洞庭之野,時所用也。」
 

        《神仙通鑑》亦云:「商紂王勾結水、火、旱、蝗、瘟、妖六大魔王,四處為虐,玉帝命玄帝助周伐紂除魔。真武披髮銑足,金甲黑袍,皂纛黑旗,仗降魔劍,統率 六甲 六丁神將,與六魔王大戰。其中四魔王不敵逃逸。水、火二魔王自恃坎離二氣,變化成蒼龜、巨蛇。真武施大威力,攝二魔於足下,不能變動。龜蛇歸順,玉帝封蒼龜為大玄水精、黑靈尊神。巨蛇為大玄火精、赤靈尊神。其餘四魔,亦來拜服,真武悉收為部眾。」
 

        以上是諸經典所載之有關玄天上帝出身及成道之過程。從《後漢書•王梁傳》記有:「玄武,乃水神、北方之神。」漢《讖緯書•河圖》中載曰:「北方黑帝,體為玄武,其人夾面兌頭,深目厚耳。」至《夷堅支志》卷三「曾提到宋孝宗時,進士葉方,曾將一舊畫,上畫真武仗劍坐於大石之上,一神將甚勇猛,持斧拱立其旁。」宋《雲麓漫鈔》:「北方之神,披髮黑衣,仗劍蹈龜蛇,從者執黑旗。…祥符﹝宋真宗年號﹞間避聖祖諱,始改玄武為真武。」《明史•禮志》亦云:「宋真宗避諱,改為真武。」其形像由後漢之半人半龜直到了宋代才正式人格化。並為道教所尊崇。
 

        元朝蒙古皇帝也很崇拜真武大帝。元世祖忽必烈在至正四年,有龜蛇出現在高梁河上,忽必烈獲報,召集群臣,大臣們穿鑿附會,拍馬逢迎,說是玄武真神示祥,必得天下云云。此言一出,正中世祖下懷,於是下詔建大昭應宮,祀真武。元成宗時,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為北方最高神祇。
 

        明成祖朱棣乃朱元璋之子,封為燕王,坐守北平。朱元璋生前有意易儲於朱棣,但為重臣所阻而作罷。元璋死後,秦廣孝﹝道衍和尚﹞獻策,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師,正式誓師起兵,反抗建文帝。在誓師時,鼓吹真武顯聖。據《續藏書》載曰:「出祭纛,見披髮而旌旗者蔽天,成祖顧公﹝道衍﹞曰;「何神?」曰:「向固言之吾師,北方之玄武也。」於是,成祖即被髮仗劍相應。」
 

        朱棣稱帝後,特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將其修練之地,賜名為大獄太和山。更將此山,建成了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的龐大建築群。武當山因此成了舉世聞名的道教聖地。
 

        在台灣民間另有一種傳說,說帝爺公生前為一屠夫,後因殺業太重,而感懺悔,決心修道,欲將屠刀拋入江中,又恐誤傷水族,更加重罪業。故舉刀切腹淨體,將腸肚拋入江中,以贖罪愆。此時,天空忽然降下萬道祥光,其真靈竟逕飛往武當山修練。
 

        帝爺公的腸肚落入水中,後來腸子竟然變成巨蛇,其肚化為大龜,日夜吸取天地精華,久後竟成妖怪,為害地方。帝爺公得知,即下山收服。因此威名遠播。
 

        又說帝爺公經此戰後,覺得手無法器,在斬妖除魔時,多有不便。聽說呂洞賓有支寶劍,是伏魔的利器,於是專程前往商借。呂仙祖見前輩前來借寶,不好推辭,只好言明用後自當奉還。帝爺公當面應承一定照辦。但呂仙祖還是不放心,對帝爺公說:「此劍乃吾之法寶,吾留劍鞘。事若圓滿,只消將劍往空中一拋,此劍自會飛回劍鞘,不需勞動尊駕親自登門還劍也。」
 

        帝爺公借得寶劍後,果真如虎添翼,事事得心應手。想到寶劍妙用無窮,怎可輕言送還,但有借不還,恐惹非議,欲長期借用,但又難於開口。只好緊握寶劍靜觀其變。呂仙祖見寶劍久去不歸,疑之,擬前往索討,恐有傷前輩自尊,只得期待日後帝爺公有所疏忽,一旦鬆手,寶劍自會回歸。帝爺公得知,心中暗喜,既有寶劍而沒有劍鞘,又有什麼干係,只要不鬆手,呂仙祖也莫可奈何於我。。
 

        所以至今呂仙祖背的是寶劍鞘,落得有劍無鞘,空背劍鞘之名,而帝爺公則是緊握寶劍,全神貫注,深怕稍有閃失,寶劍就會飛走。
 

        清朝末年,吏治腐敗,積弱不振,鴉片橫行,咸豐、道光二帝雖有心整治,奈何積重難挽,英國藉燒毀鴉片之名,攻陷定海。朝廷大震,派出與英軍談判的欽差大臣,卻屈膝求和,撤守防務,因此為侵略者開啟了方便大門。沿海守將奮血浴戰,而長官不是不派兵增援,就是聞風逃遁。更由於官員的盲動,而吃了敗仗,被迫簽下屈辱的《廣州和約》和《南京條約》,至此,中國成了外國環伺下的獵物。每一個國家都想從中國撈些好處。
 

        鴉片戰爭的結果,顯露了清政府的腐敗和無能,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於是激起了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數年之間,便席捲了中國大半土地,清朝卻藉著外國侵略者,積極鎮壓,最後天京淪陷,成千成萬的將士,慘遭屠殺。
 

        天界眼見中國局勢混亂,外國勢力崛起,恐遭亡於外族之手,於是決定派下一位真命天子,來終結清朝。通天教主靈寶大天尊,見凡界群魔亂舞,在凌霄寶殿之上,慷慨陳詞,並推薦其弟蕩魔大天尊,下凡整治。
 

        釋尊和眾仙佛,同表贊同,並建議玄天上帝,說帝王專制在凡間已經不適用矣,應該加以改革,建國之後,務請建立相互制衡的團體﹝兩黨並存﹞和機構﹝政府間相互監督的機制﹞。以免一黨獨大,重蹈帝制所引起的各種弊端。
 

        玄天上帝臨危受命,領受玉旨後,即率領著龜神二將,及其麾下六丁 六甲 神將,浩浩蕩蕩地走向東天門。
 

        是日,西元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降世於廣東省香山縣永寧鄉翠亨村。
 

        孫中山先生平生事蹟,大家都已耳熟能詳,故在此不再介紹,只說明台灣民間為何將他聯想為玄天上帝之化身?
 

        其傳說最大的聯想邏輯在於玄天上帝麾下的龜、蛇二將,他倆的法力高強,惟有帝爺公才能收伏。帝爺公來到人間,創建國民黨,而又扶植了共產黨,使兩黨相互制衡,共同為其所建立的民國付出心力,以造福人類,促進世界大同。但帝爺公一離開人間,龜蛇二將,水火不能相容,在沒有主人的監管下,誰也不服誰,兩造為了爭奪大位,互不相讓,戰得日月無光,最後龜將不敵,遁入海島,海島四面環海,水對龜神有利。蛇神天性喜山林農地為居。無法飄洋過海,因此,形成兩岸對峙的局面。
 

        龜神和蛇神的傳說,在台灣民間更是加油添醋,說得神靈活現,又有許多天候地形上的巧合,因而傳說就更加添了其神秘色彩,成為茶餘話後的話題矣。我們團隊會在下一篇中,將此傳說一五一十地陳述出來,希望各位讀者,當作神話來看待吧!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10/21 上午 08:12:44
Big-sam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蝙蝠俠
文章:779
積分:808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9月13日
2
 用支付寶給Big-sam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10/21 上午 01:33:36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