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淨化情慾版(Life論壇) → 索達吉堪布開示殊勝的對治貪欲法寶《觀染染者品》

您是本帖的第 65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索達吉堪布開示殊勝的對治貪欲法寶《觀染染者品》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索達吉堪布開示殊勝的對治貪欲法寶《觀染染者品》
小乘行人認為,貪心、具有貪心的人或心王是存在的。但我們要知道這是不了義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了義的經續中講,貪心的本體是清淨的。為什麼呢?按密宗的說法,貪心的本體是五大智慧之一;顯宗也有這樣的教言,《般若經》雲:“貪欲清淨,故色法清淨。”這才是佛的究竟密意。龍猛菩薩為了開顯佛的這一甚深密意而宣說了本品。

索達吉堪布開示殊勝的對治貪欲法寶《觀染染者品》

很多道友說:“我的煩惱特別深重!”但煩惱深重也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好好學習《觀染染者品》,不是一次兩次、一天兩天,而是反复地看,這樣日子久了,煩惱也就輕了。以前有些大德就是這樣,反复地看中觀論典,《中觀莊嚴論釋》看了一百遍,《中觀根本慧論》也看了一百遍,這時候他們才對空性生起了非常穩固的定解。古大德都要這樣做,作為後學者怎麼能不下一些功夫呢?如果上課時三心二意,下了課也是囫圇吞棗地看一看,這樣就沒有實義。我們學《中論》,講完以後你們連一兩遍都沒有看,那你們在我面前聽課就沒有任何意義。像《中論》這樣的法,僅僅聽一次就想全部融入心間,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有那麼利的根基。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反复地看。聽一部法,誰也不是來完成一個任務,作個表面的交代,你們畢竟也想得到利益。所以,一定要反反复复地看。

對本品到底怎樣觀察煩惱,大家一定要好好分析。我們的相續中每天都有數不完的煩惱,為什麼不用這麼好的藥來對治呢?就像一個非常可憐的病人,有了妙藥,為什麼不服用呢?同樣的道理,這些甘露妙藥對我們有好處,我們這些可憐的煩惱病人為什麼不去享用呢?所以,趁現在還有聞法的機會,希望你們千萬不要以毫無意義的世間瑣事來消磨時光,還是精進看《中論》吧!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4/25 上午 06:44:19
whataboutu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獨孤求敗
文章:2715
積分:212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8年12月25日
2
 用支付寶給whataboutu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六、觀染染者品

本品觀察染染者。所謂染,廣義來講就是指染淨二法中的染法,它是一切煩惱的總稱;染者,也就是具有煩惱者或者說具有煩惱的心王。從直接意義來講,染是指五十一種心所中的貪心,即緣對境生起喜心並願意接受的一種心所;染者是指具有貪心的補特伽羅或者是具有貪心的心王。

小乘行人認為,貪心、具有貪心的人或心王是存在的。但我們要知道這是不了義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了義的經續中講,貪心的本體是清淨的。為什麼呢?按密宗的說法,貪心的本體是五大智慧之一;顯宗也有這樣的教言,《般若經》雲:“貪欲清淨,故色法清淨。”這才是佛的究竟密意。龍猛菩薩為了開顯佛的這一甚深密意而宣說了本品。

不學佛的世間人、入了佛門的小乘人以及有實執的大乘修行人,他們不懂佛經的密意。為了斷除他們的執著,龍猛菩薩通過邏輯推理讓他們不得不承認:貪心本來就是清淨的。不管什麼樣的智者,在這些推理面前都不得不承認。這些推理雖然在某些地方也近似於現在的形式邏輯,但龍猛菩薩以卓絕智慧所論證的是世人無法了知的實相道理。現在的很多推理來自形而上的哲學,其結論並非實相真理,而我們的推理是完全正確的事勢理,所得到的中觀見解,只要是公平正直的人,誰也不得不承認。儘管有人不承認空性,但推理擺在這裡,其結論誰也無法反駁。

在現在的社會,很有必要弘揚《中論》。如果能加以弘揚,那麼以前認為佛經是神話故事、佛教是傳說的人的邪見就會消除。不管是什麼國家、什麼民族的人,也不管他有沒有宗教信仰,在真理面前誰也無法抗拒。世間人很想認識真理,但真理就在龍猛菩薩的《中論》當中,只有依靠聞思才能獲取,當然也一定要有信心才有緣分通達。若沒有信心,即使是真理也不一定接受。

己二、(破法我之能立)分三:一、觀染染者品;二、觀三相品;三、觀作作者品。

庚一、(觀染染者品)分二:一、以理證廣說;二、以教證總結。

辛一、(以理證廣說)分二:一、破染染者自性成立;二、以此理類推破其他法。

壬一、(破染染者自性成立)分三:一、破染染者前後成立;二、破染染者同時成立;三、攝義。

癸一、(破染染者前後成立)分二:一、破染法成立前有無染者;二、破染者成立前有無染法。

子一、(破染法成立前有無染者):

若離於染法,先自有染者,

因是染欲者,應生於染法。

如果離開了染法,先有一個染者,那麼這個染者應該能產生染法。

在染法成立之前,如果先有了染者,那麼這個染者應該可以產生染法。比如在第一剎那不依靠貪心先出現了心王,因為它是貪者,所以在後一剎那應該可以產生貪心;或者,如果我在第一剎那先成了貪者,那麼在第二剎那也應該能產生貪心。因為是染者,就應該能產生染法。

但這樣的染者成不成立呢?實際是不成立的。為什麼呢?因為染者觀待染法,還沒有染法,染者就無法成立。因為本來具有煩惱才說是染者,然後再說染者生起了煩惱,即我具有貪心時才成為貪者,沒有貪心,怎麼叫貪者呢?如果離開了貪心也是貪者,那麼就像《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所說:“假使不具貪欲的貪者存在,則有阿羅漢也是貪者的過失。”

所以,既然染法成立前不可能有染者,那麼先有染者的說法就不合理。

若無有染者,云何當有染?

如果之前沒有染者,那怎麼會產生染法呢?

“破染法成立前有無染者”這個科判有一頌半,前一頌說明染法成立前有染者不合理;這半頌說明染法成立前沒有染者也不合理。

染法成立前沒有染者,怎麼會產生染法呢?染法是在染者的基礎上安立的,比如一個人有了貪心,貪心是這個人的貪心,如果連這個​​人都不存在,貪心就更無法安立了。就像水果不存在,也不會有水果的成熟一樣。

所以,之前沒有染者,也不能成立染法。

子二、(破染者成立前有無染法):

染者復染著,有無次第同。

如果是染者成立了以後再染著,那麼以染者前有無染法可以破除,這和前文的觀察次第相同。

這裡觀察染者前有無染法,和前面觀察染法前有無染者的次第完全相同。所以這裡的半個偈頌,已經包括了前面一頌半的內容。

依上面的頌詞,這裡可以改為:“若離於染者,先自有染法,因是染欲法,應生於染者。若無有染法,云何有染者?”意思是說,如果染者的前面先有染法,那麼以這個染法就應該能成立染者,但離開染者的染法是不成立的,沒有染法,也就無法成立染者;如果染者的前面沒有染法,那怎麼會有染者呢?所以,不論染者前有無染法,都不能成立染者。

以上兩個科判破染染者非同時,下面破染染者同時。

癸二、(破染染者同時成立)分二:一、應成互相不觀待而破;二、觀察一異體而破。

子一、(應成互相不觀待而破):

染者及染法,俱成則不然。

染者染法俱,則無有相待。

染者和染法同時存在不合理,因為染者和染法同時,就不是互相觀待了。

有部宗認為:有些因果是同時的,像心和心所就是這樣,互為相應因。所以,染者和染法可以同時存在。

染者和染法實際有一種因果的關係,染法是能染,染者是所染,應該是互相觀待的。但如果染者和染法同時,這種關係就不成立了。比如我或者我的心王具足嗔心,是嗔者,那麼嗔者和嗔心就是觀待的,嗔心觀待嗔者,嗔者觀待嗔心。但如果它們是同時產生,那就會像牛頭上的兩隻角一樣,右邊的角不觀待左邊的角,左邊的角也不觀待右邊的角,沒有任何關係了。

沒有關係又有什麼過失呢?沒有關係就說明兩者可以單獨存在,不需要彼此依賴。比如我是貪者,相續中有貪心,因為是同時存在,不是觀待的,所以貪者不依賴貪心,貪心也不依賴貪者。但實際的情況是不是這樣呢?不是這樣。因為它們並非互不觀待,而是必須要有一種能所或依賴的關係。人們說我是貪者,是因為我具有貪心,觀待貪心,我才是貪者;而說到以貪心貪執什麼,也一定是貪者的行為,觀待貪者,才有這種貪心。所以,染者和染法是觀待的。否則,也就沒有染者和染法了。

以上以互不觀待的道理,破了染染者同時。

染者和染法不是非同時,也不是同時,說明這兩個法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在勝義智慧面前,煩惱是不存在的;所有的煩惱只是在眾生的迷亂分別心面前存在著,是名言中如幻如夢的顯現。有人覺得自己貪心重,有人覺得嗔心重,尤其是年輕的道友,總是生貪心,自己都覺得無法對治了。這個時候我們要用中觀的推理方法,看看這個貪心和貪者之間是依次第而生?還是同時產生?詳細觀察以後,知道貪者和貪心都沒有立足之地,貪心也就平息下來了。

子二、(觀察一異體而破)分二:一、總破一異體;二、別破異體。

醜一、(總破一異體)分二:一、一體異體結合不成立;二、若一體異體極其過分。

寅一、(一體異體結合不成立):

染者染法一,一法云何合?

染者染法異,異法云何合?

如果說染者和染法是一體,但一個法怎麼和合呢?如果說染者和染法是異體,但不同的法又怎麼和合呢?

對方認為染者和染法是在同一時間中結合在一起的,比如我具足貪心,我是貪者,貪心是染法,所以就覺得這兩個法是同時的,而且是結合在一起的。

但是我們觀察,如果我和煩惱是結合的,那麼它們是一體還是異體?如果是一體,兩個法就成了一個法,那一個法怎麼結合呢?要結合,起碼要兩個以上的法。就像我們說團結和合,要兩個人以上才能說團結和合,一個人沒法和合,自己和自己和合這是不成立的。如果是異體,染者和染法在本體上是分開的,也不可能結合。我們平常都認為,一個法不能結合,但兩個法可以結合。比如某某道友之間關係很好,所以我們說他們合得來,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結合。為什麼呢?因為不同的本體不可能有結合。所謂結合,應當是在同一時間、同一位置上的結合。這個法的位置,那個法的本體也全部佔據在上面,這才是結合。但這種結合根本不存在,如《顯句論》中說:同一時間、同一環境的所謂結合不合理。

所以,不論是一體還是異體,都不能結合。

寅二、(若一體異體極其過分):

若一有合者,離伴應有合。

若異有合者,離伴亦應合。

如果是一體而有結合,那麼在離開助伴的情況下,每個法上應該有結合;如果是異體而有結合,那麼離開了助伴,​​每個法上也應該有結合。

不論是一體還是異體,如果有結合,就太過分了。

如果染者和染法是一體而有結合,那麼離開了彼此的助伴,每一個法上都應該有結合。比如貪者和貪心,如果是一體,那麼貪者離開了助伴——貪心,自己應該有結合;貪心離開了助伴——貪者,自己也應該有結合。因為此時從每個法的角度來看,它們自己就已經具足了結合。如果是異體而有結合,那麼離開了助伴,​​每一個法上也應該有結合。因為是他體就說明二者無關,是他體而又有結合,就說明它們各自本具結合。但染者和染法不依賴助伴還能有結合,這是不成立的。

醜二、(別破異體)分二:一、結合不成立;二、互相依存之過失。

寅一、(結合不成立)分二:一、結合無有異體;二、異體無有結合。

卯一、(結合無有異體):

若異而有合,染染者何事?

如果是異體而有結合,又怎麼會有染法和染者呢?

對方認為:染法和染者是異體,異體亦有結合。

在名言中,兩個人先分開坐著,然後坐到一起,這是結合;這個組的人合在一起,那個組的人合在一起,這也是結合,這種結合併不影響他們個人異體的存在。但這種異體、結合只能在名言中安立,經不起勝義的觀察。在勝義中觀察的時候,是結合,也就分不開彼此了。所以,如果說是異體而又有結合,既然結合了,“染染者何事”?染和染者的自性是什麼?沒有自性,又怎麼是異體呢?

卯二、(異體無有結合)分二:一、他宗之說;二、自宗回答。

辰一、(他宗之說):

“異體無有結合”這個科判分“他宗之說”和“自宗回答”兩個方面。這個分法是我參考了宗喀巴大師、果仁巴大師和現有的很多講義以後,在反复閱讀的基礎上安立的。首先是他宗之說:

是二相先異,然後說合相。

這兩個法的體相先是分開的異體,然後才說它們有結合的相。

對方說:染法和染者並不是結合了以後才說異體,而是它們兩個先是異體,然後才有結合。比如東山的犛牛和西山的犛牛,它們先是異體,後來才走到一起。這也像人們所謂的結婚,兩個人先是分開的,後來合在一起——“混”在一起,虛度光陰。

辰二、(自宗回答):

若染及染者,先各成異相,

既已成異相,云何而言合?

如果染和染者先各自成了異體,既然已經是異體了,那又怎麼說結合呢?

對方說染和染者先是異體,然後才有結合,但如果成了異體,本質上完全分開,又怎麼能結合呢?

人們把靠近的兩個物體稱為結合,但這只是一種說法,是分別心前的一種概念而已。真正去觀察,把兩個物品放在一起,靠得再近——即使中間沒有微塵隔開,也不叫結合。為什麼呢?因為它們自身的微塵互相不能融入,不能融入也就沒有結合。如《入行論•智慧品》雲:“塵塵不相入,無間等大故,不入則無合。”所以,《顯句論》中說:所謂結合,一定是時間上統一,空間上一致;否則,就不是結合。

如果時間上有前剎那後剎那的差別,肯定不能結合;即使時間上是同時,但兩個法的位置也不可能一致。比如我坐在我的位置上,你坐在你的位置上,兩個人無法同時佔據同一個位置。所以,如果染法和染者是獨立自主的存在,它不觀待我,我不觀待它,先各自成了異體之相,已經成了異體,怎麼結合呢?不可能結合。

其實染法和染者只是互相觀待的名言,是假立的,並沒有真實自性。中觀宗所揭示的就是這個最關鍵的道理。

人們內心的概念常常是迷亂的,沒有結合認為有結合,不是快樂卻叫作快樂,不是常有卻叫常有,昨天的河流認為今天還在流淌……這些不良串習,再加上宗派的熏染或世間共稱的名言,讓人們從小到大一直在非理作意中受染污,頭腦中留下的都是這些顛倒的思想和概念。所以,我們最需要的就是中觀。依靠中觀,我們可以打破在言語和思維上的不如理串習。

我們平時也應該看一看,看學了中觀以後對我們的心是否有一點幫助。我經常問一些道友:“你們學了中觀以後有何感想?”這樣問是有必要的。因為如果能結合我們相續中的煩惱,用這些理證再再觀察分析,以前的實執會漸漸輕微下來,這樣也可以增長道友們的利他能力。我們知道,世間人的頭腦中充滿了邪見,但要改變他,不能嫻熟運用理證,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串習這些理證。更登群佩大師說過:只要能運用釋迦牟尼佛的教理,在外道或新科學的面前,我們不會害羞和畏懼。

我們學佛的確要有信心,但更要有智慧。有了智慧,就可以運用理證對治自身的煩惱,當然這也要長期串習和修持,否則也無濟於事;與此同時,我們弘揚佛教面對外來攻擊的時候,只要能自如地運用理證,就能把對方一一攻破。世間上有些人非常聰明,要攝受他,就要有智慧。所以,我們學佛不能只停留在信仰上,一定要有智慧。信心和智慧是佛教徒不可缺少的兩個素質。

寅二、(互相依存之過失)分二:一、結合不成立異體;二、異體不成立結合。

卯一、(結合不成立異體):

對方之所以說異相、說合相,就是想通過它們的互相成立,來建立染法和染者的自性。但以結合來成立異體是不可能的;以異體來成立結合也是不可能的。首先是以結合不成立異體。

異相無有成,是故汝欲合。

為使合相成,复說異相乎?

染法和染者的異相不成立,所以你們要成立合相;為了成立合相,難道又要說異相嗎?

前面對方建立合相,就是想成立異相,沒有合相,染染者的異相無法成立。但合相不成立,所以異相也不可能成立。

“異相無有成,是故汝欲合”,異相不成,因為沒有合相;所以你們想建立合相。“為使合相成,复說異相乎”?要成立合相,只能依靠異相,因為只有兩個以上的事物的聚合,才能出現合相。你們現在想成立合相,是不是又要說異相呢?

卯二、(異體不成立結合):

異相不成故,合相則不成。

於何異相中,而欲說合相?

異相不成立的緣故,合相也不成立,那在什麼樣的異相中說合相呢?

如果真的又說異相了,那麼“異相不成故,合相則不成”。異相是不成立的,因為染法和染者是相互觀待的,既然是觀待的,就不可能有自性的異相;異相不成,合相也就不可能成立。這樣一來,“於何異相中,而欲說合相”?既然只有異相才能成立合相,而現在又沒有異相,那你們有實宗要從什麼樣的異相中獲得一個合相呢?顯然是無法實現的。所以,以異相不成立合相。

你們想成立異相,必須用合相,但合相不成立,所以也沒有異相;現在你們想成立合相,又必須用異相,但異相不成立,所以也沒有合相。這是互相依存的過失。

以上破了染染者的異體和結合。

癸三、(攝義):

如是染染者,非合不合成。

染法和染者結合不成立,不結合也不成立。

合是指染法和染者同時存在的結合;不合是指染和染者次第或先後存在的不結合。前面作了觀察以後,現在攝義,說明不論結合還是不結合,染法和染者都不成立。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想每位道友對自相續的煩惱和這個煩惱者本身,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經常說:“今天很煩惱,很煩惱……”但用中觀理證去觀察的時候,煩惱和你之間是一體還是異體?如果是一體,你和貪心無二無別,這一點恐怕誰也不會承認;如果是異體,那麼互不觀待了,你是你的事,煩惱是它煩惱的事,你就不用管它了。染和染者不是一體、不是異體,不是結合、也不是不結合,所以是無自性的。

染法和染者無自性這一中觀的空性正見是以理證,而不是以教證成立的。有很多對治煩惱的教言是以教證成立的,這部經典如何說,那部論典如何說,這是以教證成立;而這裡的觀點全部是通過智慧分析以後得出的,所以是以理證成立。我們現在學佛了,應該說有信心,而這種信心如果有了理證智慧的基礎,就會更加穩固。所以,作為一個有智慧的修行人,我們應該依靠中觀正見來對治自己的煩惱、深入佛法,這樣便可以生起真實的信心。

我們畢竟是修行人,學習理證是為了對治自身的煩惱。但有些沒有修行的人,他們認為這些理證和正見只是《中論》的說法,尤其是學術界的一些人士,他們完全把正見和自相續分開。所以,他們研究佛教的態度和我們研究佛教的態度完全不同。我們研究的態度和目的是什麼?為了利益眾生,為了調伏自相續的煩惱,這就是我們修行人修學佛法的目的。而這些學術界的佛學研究人士,以及很多學了佛的研究人士,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即生中的名聲和地位。因為能實現一定的利益,他們才去研究這個道理,除此以外,為了得佛果,為了自相續的煩惱得以調伏,這種發心是沒有的。他們聽說佛教非常深奧,“那裡面到底說的是什麼?”想研究一下,但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利養恭敬。因此,我們一定要看清佛教學術界和修行人的區別,對他們所寫的文章、講義,我們只要理解了其闡述的說法就可以了。至於怎麼樣結合自相續,他們提得比較少,這一點你們也可以從很多經典、論典的註釋中看得出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跟研究者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壬二、(以此理類推破其他法):

諸法亦如是,非合不合成。

一切諸法也是這樣,結合不成立,不結合也不成立。

一切萬法在我們凡夫眼裡是成立的,但以中觀理證來推的時候都不成立,就像染法和染者一樣,所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結合不成立,不結合也不成立;同時不成立,不同時也不成立。任何法都可以這樣類推,認識它的空性。如果通達了這個道理,當下就可以認識自己心的本來面目。

當然,其他的法只要類推就可以了,不必一個一個去研究,要研究也研究不完。全知麥彭仁波切說過: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是量士夫?因為佛為眾生無誤宣說了四諦取捨之道。能宣說此道,就說明佛是全知。像“世界上有多少昆蟲?”“樹上有多少葉子?”……這些佛並沒有講,但沒有講並不是佛不知道,而是因為沒有必要講。同樣的道理,我們這裡主要抉擇的是貪心,其他的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根本煩惱,以及二十種隨眠煩惱,乃至所有眾生相續中的八萬四千煩惱,這些染法以及它們和染者的關係只要類推就可以了。

很多道友說:“我的煩惱特別深重!”但煩惱深重也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好好學習《觀染染者品》,不是一次兩次、一天兩天,而是反复地看,這樣日子久了,煩惱也就輕了。以前有些大德就是這樣,反复地看中觀論典,《中觀莊嚴論釋》看了一百遍,《中觀根本慧論》也看了一百遍,這時候他們才對空性生起了非常穩固的定解。古大德都要這樣做,作為後學者怎麼能不下一些功夫呢?如果上課時三心二意,下了課也是囫圇吞棗地看一看,這樣就沒有實義。我們學《中論》,講完以後你們連一兩遍都沒有看,那你們在我面前聽課就沒有任何意義。像《中論》這樣的法,僅僅聽一次就想全部融入心間,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有那麼利的根基。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反复地看。聽一部法,誰也不是來完成一個任務,作個表面的交代,你們畢竟也想得到利益。所以,一定要反反复复地看。

對本品到底怎樣觀察煩惱,大家一定要好好分析。我們的相續中每天都有數不完的煩惱,為什麼不用這麼好的藥來對治呢?就像一個非常可憐的病人,有了妙藥,為什麼不服用呢?同樣的道理,這些甘露妙藥對我們有好處,我們這些可憐的煩惱病人為什麼不去享用呢?所以,趁現在還有聞法的機會,希望你們千萬不要以毫無意義的世間瑣事來消磨時光,還是精進看《中論》吧!

我總聽到很多人說自己煩惱特別重,正因為煩惱重,你們更要好好學中觀。不要說證悟大圓滿,如果證悟了中觀,煩惱也就沒有力量了。就像更登群佩大師所說的那樣:如果你會運用《中觀根本慧論》的寶劍,同樣能剷除相續中的煩惱,並消滅煩惱所生的一切迷網;如果不會用,給你講再高的法,也不能消除煩惱的損害。

我們學法就是要對治煩惱,能對治煩惱就是殊勝的法。再說這些中觀的法門也是基礎,沒有基礎也證悟不了高高的密法。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句義寶藏論》中說:只有廣聞博學的人才有機會通達大圓滿法。這些道理在慈誠羅珠堪布的講義中也講了很多。

所以,現在我們學中觀要重視理證的觀察。經過觀察以後才可以徹底摧毀煩惱,才能在自相續中顯現空性境界;否則,這些境界不可能無因出現,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地下冒出來。很多人想得簡單:“我只要得一個灌頂,再隨便閉上眼睛修兩天大圓滿、大手印的法就可以解脫了。”這是不可能的。雖然密法不可思議,但我們也要知道,自己相續無始以來的煩惱很粗重,障礙重重,連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也沒有打好,要出現上上的境界是很困難的。

辛二、(以教證總結):

《般若波羅蜜經》雲:“佛告極勇猛菩薩言:'善男子,色非染體,非離染體,如是受想行識非染體,非離染體。復次色受想行識非染體空,非離染體空,此是般若波羅蜜如是。色非嗔體,非非嗔體,亦非痴體,非非痴體,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名般若波羅蜜。極勇猛,色非染非淨,受想行識非染非淨。復次色非染法性,非淨法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此名般若波羅蜜。'”

《等持王經》雲:“貪欲之念、所貪之境與貪者;嗔恨之念、所嗔之境與嗔者;愚癡之念、所痴之境與痴者,此等諸法實則無跡可觀,亦了不可得也。”

《中觀根本慧論•觀染染者品》傳講圓滿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4/25 上午 06:44:46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