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 因因果果無盡,造化向來精準!

您是本帖的第 215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因因果果無盡,造化向來精準!
omahhum999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大大善知識
文章:6629
積分:5722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2月21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omahhum999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因因果果無盡,造化向來精準!

 

因因果果無盡,造化向來精準!

 

人生

 

一、人,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生從死來,死又從生去,一切眾生皆因十二因緣而生生滅滅,在輪回中牽繫著過去、現在與未來。有如時鐘一般,無始無終,不斷迴圈。

 

    有情生命流轉的主體是業,業由無明之惑所造,由業又生苦,而苦又從無明(指觀念不能通達)而來,由此而招感生、老、病、死的生命現象。

 

    因此,人為什麼會有「老、死」呢?因為有「生」。生又從何而來呢?從善惡行為的「有」業而來。而行為的有業是因執「取」而生;「取」又因為貪「愛」而來;愛則因感「受」外境的苦樂所起;受又因接「觸」外境所生;觸則源於完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有;六入則由「名色」所形成,名即受想行識,色指色身,名色即構成有情的身心部份;名色又由業「識」投胎所招感;而識之所以投胎,則由過去種種善惡業「行」的力量所驅使;而各種的行為造作,則歸於無明煩惱,缺乏智慧而來。

 

    因為欠缺智慧的光明,所以生生世世輪回生死。因為開發般若自性,所以解脫煩惱,超越三界。生從何處來?從個人的業力或願力而來。死往何處去?也是因個人的業力或願力而去。

 

二、世間為何有貧富、貴賤、智愚、美醜的不同?

 

    這些問題常常使人誤解世間不平等,甚至怨怪老天作弄人,因而憤世嫉俗或偏激行惡。其實在佛教的因果觀看來,一切都很合理,每件事都有其因緣。主要的原因,就是業力。古德有因果十來偈,可以簡要解答上述問題:

 

端正者,忍辱中來;

貧窮者,慳貪中來;

高位者,禮拜中來;

低下者,驕慢中來;

瘖啞者,誹謗中來;

盲聾者,不信中來;

長壽者,慈悲中來;

短命者,殺生中來;

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

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行為是因,業報是果。業力可以左右人生中的窮通禍福。業報又分:引業、滿業、定業、不定業以及共業與不共業。貧富、貴賤、智愚、美醜,皆由前業所感,屬於「滿業」,也就是人人不同的「別報業」。

 

三、善惡業能相抵嗎?會影響子孫嗎?

 

    為善有如取用有益於健康的粗淡食品、飲料,甚感無味,一段時間之後,帶來可貴的健康,方知粗淡有真味。

 

    為惡有如取用美味的致癌食品與飲料,當下甚為甘甜可口,一段時間之後,卻帶來各種致命的併發症,方知美味的表相之下,隱藏了許多殺手。

 

    善惡業並非以相抵了之,罪業如鹽,善業如水,一把鹽放在一缸水中,自然可以把鹽味稀釋淡化,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日積月累,太多的惡業,會減損累世以來的善德。又積極行善,自然消弭往昔惡業。

無論是善業、惡業,都會影響到子孫,因為同業相招之故。行善則招感有德者為後代;行惡者,則招感敗德者為子孫。

 

四、業力與願力有何不同?

 

    業力是因造作善惡之業,以招感相應果報而得。有部《毗奈耶》云:「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

 

    《中阿含經》又說:「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重。」意即心意。身、口二業皆由意業為前導,故心正則行正,行正則業善。

 

    然而輪回轉世的善惡條件,並非自由意志抉擇,而是因業力的牽引,故《大乘義章》云:「業力如風,善業風故,吹諸眾生,好處受樂;惡業風故,吹諸眾生,惡處受苦。」

 

    願力則因強烈善念而發的誓願,例如菩薩共願皆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本。《俱舍論》云:「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

 

    可見諸佛菩薩大願皆以大智大悲為首。四弘誓願是一切大願的總願,別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願力可以成就一切事業,淨土宗也鼓勵往生極樂的人乘願再來。

 

    星雲自一九九八年起,撰寫百種祈願文,提供給各行各業佛教信徒作為佛前祈願或當作早晚課誦的參考,希望人人能以善願力共同來成就人間這一塊淨土,成為和樂安詳的美好世界;更希望人人都能開發內心的能源,見到自己圓滿清淨的本來面目。

 

五、人生對生死應有什麼看法?

 

    人對於生死毋須害怕,只要以平常心來面對,自然而來,自然而去。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生既未嘗生,死亦未嘗死,生死一如,何憂何喜?

 

    人在有生之年,能夠把握每一個當下,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人間樂意奉獻智慧力量,把生命的過程當作一所大學,各人選修適合自己根性的科系,許多技藝、專長、學識、善根,可以持續到來生。因此,許多天才都是因為前生專精所學,累積善因善種,於今世現行所致。

 

    發菩薩心者,為普利群倫,每一行業,每一專長,均應修應學,因而有諸大菩薩化身千百億的感應事蹟。

 

    人死後,受生投胎的業力有三種:一、隨重業受生;二、隨習慣受生;三、隨意念受生。因此,除了業報之外,習慣與意念都十分重要。

 

六、人生與因緣果報有什麼關係?

 

    語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心如地,播植善種或惡種,全在於我們自己,至於得到什麼樣的收成,也沒有理由怨歎,所以說「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

 

    因緣果報,在起心動念間,在日常生活間,重重無盡,比互聯網的電腦還要複雜。

 

    常人可以什麼都不怕,但不能不怕因果。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表示菩薩深知凡事都必然是有因果關係,所以慎於始,而凡事洞察於機先,不昧不滯,自然能掌握未來。凡夫眾生往往糊裡糊塗的昧著良心造業,心存僥倖,以為只要隱瞞住他人耳目,惡報就不會降臨。一旦惡報來臨,又往往忘記自己造惡在先,怨恨老天不公。如此惡果相纏,有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而不自知。

 

    慈航法師示寂之前,曾作一首偈語奉勸大家:

 

奉勸一切眾生,時時反省為要,

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少,

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場,處處時時建好,

望爾廣結善緣,自度度他宜早。

 

    因緣果報,歷歷不爽,要有美滿的人生,就要培植好因好緣,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2/10 上午 06:35:14
omahhum999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大大善知識
文章:6629
積分:5722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2月21日
2
 用支付寶給omahhum999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宇宙

 

一、宇宙是怎麼形成的?

 

    佛教從各種角度來探討宇宙的相狀,計有世間論、萬法論、本體論、緣起論、因果論等,然而根本思想仍然不離佛陀所證得緣起性空的道理。

 

    佛陀說一切法皆因「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由因緣和合而成立,同時也因各種條件的互相依存而有變化,故沒有實在獨立的自性,所以有成、住、壞、空的現象。

 

    現象界生起、消滅的原因條件,都不出緣起的法則。

 

    此法則也是宇宙、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定規。這種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它宗教的最大特質。

 

二、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系自色界的初禪天至大地底下的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

 

    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一個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集成,而稱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所教化的領域,故又稱「一佛刹」。

 

    宇宙中有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便有無數個佛刹。

 

三、天堂與地獄在那裡?

 

(一)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

 

    佛教將宇宙分為十種法界,即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其中,「天」即指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地獄則有十八種地獄。所以,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

 

(二)天堂地獄在人間

 

    有的人生活富裕就像在「天堂」,有的人生活困苦就像在「煉獄」,有的人飽受饑餓凍餒如處在餓鬼,有的人遭逢炮火焚燒就像生活在鬼域。

 

(三)天堂地獄就在一念之間

 

    許多人習慣與人計較、比較,心中充滿猜疑忿恨,整天在貪瞋愚癡,或被煩惱憂傷系縛,就像生活在地獄。反之,如能時時保持一顆明淨的心,開闊胸懷,包容一切,使人心趨向正道,人間天堂的完成必定指日可待。

 

    成佛希賢端賴一心,墮落輪回系乎一念。《維摩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天堂地獄不在他方遠處,即在當下一念。

 

四、人生會輪回嗎?什麼是六道輪回?

 

    世間萬象離不開輪回的道理,舉凡宇宙星球的運轉,春夏秋冬的更替,晝夜六時的推移,善惡六道的輪回,身體的生老病死,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流轉等,宛如車輪回轉的現象,都證明「輪回」的道理。

 

    眾生由於善惡業力的牽引,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種不同的生命軌道,因果相續,無始無終,受無窮流轉生死輪回之苦,故稱其為「六道輪回」。

 

    信仰佛教的目的在解脫生死的束縛,因此在瞭解輪回的真象之後,進一步要勘破輪回,超越輪回,進而要不畏輪回,雖處於輪回中而不為輪回所困,效法菩薩倒駕慈航救度眾生的悲願,最後必能在無盡的輪回之中超越輪回而成就菩提慧命。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12/10 上午 06:35:46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2500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