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奇文共賞版(Life論壇) → 【轉貼】西洋畫派與中國畫派

您是本帖的第 3083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西洋畫派與中國畫派
yikinki123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黑俠
文章:613
積分:739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8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yikinki123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訪問yikinki123的首頁

發貼心情
【轉貼】西洋畫派與中國畫派

【西方畫派】



印象派(Impressionism)

[背景]

  所謂的近代繪畫,多以印象派為鼻祖。印象派的運用科學觀點,實為西洋美術上的一個重大革命。

  西洋的繪畫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中葉,都走寫實的路子,不注重時間、空間、距離、光線等賦予色彩的影響(光與色的問題),而重在畫面每個細節的描繪。當這種寫實技巧達到頂點之後 ,使得畫家對此失去了興趣,同時這些作品所運用的色彩都是因襲傳統,因此畫面顯得過於幽暗。由於科學對光的分析,影響了畫家對於繪畫用色上的改變,及對於陽光底下事物色彩變化的觀察。1874年4月15日,一群在巴黎的畫家借用了攝影商那達爾的二樓,展出數年來一直被官方的沙龍排斥的作品165件,因莫內(Claude Monet)的作品「日出.印象」,被美術記者Louis Leroy譏為印象派,而這群畫家就以
印象派畫家自稱。





印象派可分為三個時期,於下列簡述:



一、印象派(初期印象派) Impressionism 1874

[概述]

  現實的東西雖然不是單純的原色,但任何複雜的色彩亦具有光采與亮度,至於能變化為種種的調子乃是光線的關係。人們實際看到的,乃是由光線所變化的顏色,而且物體的形在視覺上也會因光線的關係而見其變化,因此眼睛可直接見其變化的形象,才是應該描繪的。

  由以上的想法所發展出來的繪畫稱為印象派,印象派的畫家們把光的輝煌、色的亮度與純度加以強調,不著重於形的描繪,而是重視視覺的整體印象。印象派最初的開拓者馬奈(Edouard Manet),他並非一開始就用上述的方式作畫,只是給予顏色以金碧輝煌。真正確立印象派的輝煌表現法是莫內(Claude Monet),使馬奈所啟發的印象派繪畫得到實際的發展,並使其理論獲致確立。莫內專門描寫大氣與光的色彩變化,即就因太陽光線照耀而微妙變化的色調而表現其瞬間之形象,例如他不把樹葉一片片照實際的形狀細心的描寫,而是把所看見的整體表現出來。

  唯有在陽光下才能給予物體這種微妙的光線變化,因此畫家們把畫架移至戶外寫生,題材亦幾乎為風景畫,使得以它為中心的初期印象派畫家又被稱為外光派。



[特色]

*注重光與色的描繪,不重視外形的描寫。

*陰影以藍、紫色取代傳統的黑色。

*陰影部份亦有色彩表現,只是明度、彩度較低。

*以光譜作畫。畫布上以補色並置的方式,增加彩度和明度的加法混色。

*否定固定色黑色及深褐色。調色盤上都是一些明亮的色彩。

*對印象派而言自我乃是中心,強調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自己所感覺到的,可謂極端地強調個性。



[代表人物]

Renoir(雷諾瓦):以繪少女而聞名,把印象派滲入洛可可派的作風,被稱為印象派化的 洛可可畫家。

Monet(莫內):印象派繪畫的先驅。

Pissarro(畢沙羅)

Degas(竇加)





二、新印象派 Neo-Impressionism 19世紀末

[背景]

  19世紀末,印象派發展至最高峰時期,緊接著誕生了「新印象派」,此一繪畫運動的興起是受到印象派理論的啟示。以秀拉為首,比印象派更進一步的由外光的追求而運用科學化的描寫法,理論根據光學而來,將色調分割成七種原色(分析太陽光後得到的七色)。



[特色]

*企圖以更科學的方法,把各種色調分析,體系化、機械化,分析色彩細密整齊的小筆觸,堅實的構圖及裝飾風的作風。

*在畫面上直接以原色小點作畫,利用人們的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光學中的補色原理)。

*以原色小點直接點在畫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純度和明度,使畫面色調鮮明而活潑,又稱Pointillism(點描派)或Divisionism(分割派)。

*在構圖上運用數理的構造,大膽導入希臘以來有名的「黃金分割比例」。



[代表人物]

Seurat(秀拉):點描派的創始人。

席涅克





三、後期印象派 Post Impressionism 1915

[概述]

  初期及新印象派只追求光的變化,把重點放在光與色的分析上,不久人們便對這種只依賴視覺及科學分析的畫法感到不滿,而又重新反省繪畫的本質,於是被稱為後期印象派的塞尚、高更、梵谷便陸續出現。

  現今所談的後期印象派是指1878年塞尚離開了印象派後,到19世紀末葉及20世紀的一段時期中,塞尚、梵谷、高更等三人創作的總括,也就是在他們三人死後,才被稱為後期印象派。他們的共同點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印象派時期,反對把物體分解成支離破碎的「光」和「色」,回復事物的「實在性」。他們三人都是從印象派走出來,再去反對印象派。他們覺得印象派及新印象派對光與色的描寫太偏於視覺的寫實,而忽略了對象本身;過份注重客觀的表現,而否定了主觀的表現。後期印象派雖是印象派後期的一個階段,沒有實際組成一個繪畫運動,但它卻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意義;雖含有反抗印象派的自然主義之味道,但並不是去否定印象派。前面所提到因光線的不同,會使物體的形看起來略有差異,但一顆蘋果在任何的光線條件下看,它不仍是一顆蘋果嗎?以塞尚為例,他以本質為主而追求形的一面,由基本的單純化形態之組合而畫下永恆不變的空間或立體的自然形象。以單純化的面與色作最有效的描寫。



[特色]

*不滿印象派對光的濫用及色彩的分解。

*保有印象主義的特色,注重創作,尋求畫面動態關係與精神層面的探索。

*運用強烈的主觀將視覺以外的精神層面表現出來,即致力於自我的表現,並重視形成的 觀念。



[代表人物]

Cezanne(塞尚)

Gauguin(高更)

Van Gogh(梵谷)







* 先知派(Nabis)

[地點]

法國 龐達凡



[背景]

  受高更龐達凡時期作品的啟發。1886年以後,以高更為中心的畫家們在龐達凡展開一項「綜合主義」(Synthetism)美術運動。「Nabis」是由詩人Cazalis(卡薩里斯)命名的,希伯來文為「先知」之意。



[特色]

*反抗印象派的分析方法,認為繪畫應該在畫面上直接投入人的感情。

*注重內容的表現,線條和色彩等要素的說明都可省略。

*整體應講求象徵的、綜合的統一。

*採取色面的平塗,自然的外形也予以單純化,很顯著地具有裝飾效果。

*形的單純化與裝飾的色面相配合。

*為了畫面上的均衡及構成,可以不顧及質量感。

*為了裝飾上的需要,可以不拘於物體的原來形色。

*對色面的區分手法被稱為Cloisonnism,這種塗色方式,受到東方套色版畫、中世紀玻璃畫及義大利14世紀美術所影響。



[代表人物]

Gauguin(高更)

Paul Serusier(保羅•塞柳司爾)

Emile Bernard(艾米爾•貝爾納)

Maurice Denis(莫里斯•托尼)

Edouard Vuillod(威雅爾)

Pierre Bonnad(波那爾)







* 象徵派(Symbolism)

[背景]

  19世紀末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勃興於法國,是一個非組織的運動,為某些畫家、雕刻家所共同形成的風格。1891年Albert Aurier撰文指出:高更是象徵派美術運動的先導者。此畫派的理論基礎是主觀的唯心主義,認為詩的目的在於暗示「另一世界」,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並主張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即所謂「象徵」。對魯東的神秘繪畫意境深表感動,並反抗學院派的客觀描寫,和印象派的視覺偏重。此派為現代美術的發展打開了門戶。



[特色]

*可說是精神主義與理想主義;反對寫實主義與印象主義。

*採取主觀的、感情的表現方法,亦即著重心靈的活動。

*目的在解決物質與精神的衝突,相信外在形式與主觀意境之關係。其理念:「藝術品」必定是觀念的、象徵的、結合的、主觀的、裝飾的。



[代表人物]

塞柳司爾:為此派的代表畫家兼理論家。







* 樸素派(Primitivism)

[背景]

  樸素派畫家一詞的由來可追溯到19世紀晚期出現的所謂「星期日畫家」(Sunday Painters),另一別名即為「素人畫家」。由於19世紀晚期社會生活形態的變遷,畫家個性的主張與社會性往往分裂為二,不能互相適應,於是「樸素派」畫家便在這種情形下產生,他們的出現有如一種自然產生的緩衝作用。此一流派事實上不能冠以派別的名稱,因為他們並無特定的組織或共通的主張,完全是個自獨立作畫。



[特色]

*樸素派的作品有相同的傾向:單純、樸素。

*樸素主義的畫家們所作的畫,大都描寫細密;而此派畫家的寫實則是基於內心要求的寫實,將夢與現實揉而為一。



[代表人物]

Henri Rousseau(盧梭)

Louis Vivin(維凡)

Andre Bauchaht(龐象)

塞拉芬







* 野獸派(Fauvism)

[背景]

  繼19世紀末葉注重個性發揮的後期印象派之後,20世紀初葉首先崛起的一個畫派就是「野獸派」。野獸派是產生於法國巴黎的鬆散美術團體,並無共同的宣言和目標,其名稱是在畫展評論中偶然產生的。當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龍」舉行之際,一群反抗學院派的青年畫家,紛紛提出個性強烈而自由奔放的作品參展;當批評家Vauxcelles(沃克塞爾)看到這群青年畫家的激烈繪畫時頗為讚賞,且在此展覽室的中央,剛好陳列了雕刻家Marque(馬爾克)所作的一件接近杜那得勒風格的雕刻<小孩的頭像>,於是Vauxcelles指著這件雕像說:「看!野獸裡的杜那得勒。」於是野獸的稱呼便被用來指這群青年畫家。而促使野獸派出現的一個有力動機,是1903年在巴黎舉行的
梵谷畫展,梵谷繪畫的表現力,觸動了青年畫家的內在狂熱;但從繪畫的本質上的觀點而論,野獸派運動的發生可說是歷史的必然性。野獸派運動,是對學院派的背判,也是對感動力稀薄,表現不夠深入的印象派的一種反抗運動。



[特色]

*野獸派之注重純粹造形的表現,可以說是得自非洲黑人雕刻藝術的啟示。

*承自印象派的色彩理論及高更、梵谷的大膽塗色技法。

*慣用紅、青、綠、黃等醒目的強烈色彩作畫,單純化的線條作誇張抑揚的形態(以線條為主要的表現手法)。

*平面化構圖,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明暗法的表現,採用陰影面與物體面強烈的對比色運用,脫離自然的摹仿。



[代表人物]

Henri Matisse(馬諦斯):最具野獸派風格表現,足以稱為野獸派的一代宗匠。

Andre Derain(德朗)

Maurice de Vlaminck(甫拉曼克)

Henri Charles Manguin (賈曼恩)

Georges Rouault(盧奧)

Albert Marquet(馬爾肯)







* 表現派(Expressionism)

[地點]

德國



[背景]

  1905年於德國Dresdon(德瑞斯頓),由孟克、Erich Heckel(艾瑞•黑克爾)、Ernst Kirchner(恩斯特•科希那)等人成立了「橋派」(Die Brucke),宣揚表現派。1909年,Kandinsky、Marc、亞林斯基、繆特等在慕尼黑組成「新藝術家同盟」。「新藝術家同盟」分裂後,1911年Kandinsky和Marc為中心的一派於慕尼黑成立「藍騎士」(Der Blaue Reiter),此派以抽象為其表現手法;1912年,「飆派」(Der Sturm)在柏林成立。



[特色]

*不把自然視為首要目標,擺脫文藝復興以來的傳統目的,認為藝術創作以精神為主。

*表現主義繪畫完全異於印象派的微妙色調之描寫,而採用少數的強烈色彩對比效果;重視內心感受,不同於印象派的描繪眼睛所見到的。

*與野獸派繪畫頗為相似,但本質卻不同。

*追求其單純性,著重精神性的表現,認為自然的外貌是次要的,強調其內在精神。



[代表人物]

康丁斯基(KANDINSKY, Wassily 1886-1944, 為此派宗師)

克利(KLEE, Paul 1879-1940, 生於瑞士)

孟克(MUNCH, Edvard 1863-1944, 生於挪威,留學巴黎,在德國創立表現主義)

Bruno Taut(陶特)

可可希卡(KOKOSCHKA, Oskar 1886-1980, 生於德國)

克林姆(KLIMT, Gustav 1862-1918)

席勒(SCHIELE, Egon 1890-1918)

馬爾克(MARC, Franz 1880-1916)







* 立體派(Cubism)

[地點]

法國



[背景]

受野獸派單純化及黑人雕刻(特徵強調)的影響。塞尚三原形的理論,觸發立體派的誕生。



[特色]

*反對自然的再現,致力於純粹的創作,企圖從新的意義征服空間和時間。

*立體派的繪畫往往是二個以上的幻影同時存在,結果在同一畫面上,前方與後方的景 觀、內部與外部的狀況,同時表現出來,這種注重空間的自由「移動」與「連結」、把「視覺」與「智識」上的經驗合成一致,相互結合的表現,正是立體派繪畫的特徵。 把自然的景象還原為幾何的圖形,如球形、圓錐形、圓柱形。

*受愛因斯坦發表的同時定義之影響,產生一新觀念「同時性」,以複數的多點透視表現出物象同時光景的表現法,及形態不論前後次序或時間的遲早均同時共存於畫面多點透視。





立體派的三個時期:



初期立體派(1906-1908)

受塞尚影響,又稱塞尚時期。



分析立體時期(1909-1912)

由阿波里奈爾主導之科學的立體主義,物象經分析再重現,同時性的產生在同一畫面,又稱「思考的立體派」。



綜合立體時期(1912-1914)

此運動達到高潮,嚴格地以理論的觀點創作,但也漸次走向個性的發揮,開始分岐成兩派,一是抑制形的分解,加入某種程度的寫實要素,被稱為「寫實的立體派」。另一派則反對此趨向,而進入抽象的方向,成為「立體派的抽象藝術」。



[代表人物]

畢卡索(PICASSO, Pablo 1881-1973,生於西班牙)

布拉克(BRAQUE, Georges 1882-1963,生於巴黎近郊)

格萊士(GRIS, Juan 1887-1927)







* 歐爾飛派(Orpbism)

[背景]

  歐爾飛派一詞是由希臘神話中的音樂名手Orpheus(歐爾飛斯)之名而來。德洛涅的畫 因帶有音樂性的韻律,所以被稱為歐爾飛派。



[特色]

*畫風上脫離了說明式的形象,進入純粹的立體主義的方向,完全與實際的自然無關,而企求憑想像與本能去創作。

*運用抽象的形與色,組成律動的感覺,在音樂的韻律與構成之中,表現速度與運動現象,亦即結合了立體派與未來派的一些要素。可說是將立體派所拒絕否定的豐麗色彩,再度帶入畫面。

*Orpbism可說是促使繪畫與音樂結合的一個開端。



[代表人物]

Robert Delaunay(德洛涅)

蘇妮亞(德洛涅之妻)







* 機械派(Mecbanism)

[背景]

  由法國畫家Fernand Leger(勒澤)所創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Leger入伍服役,當時新發明的汽車、飛機、戰車、大砲等,給予Leger極深刻的印象。Leger可說是受畢卡索和勃拉克的刺激,從而研究塞尚的理論,而接觸到當時的物力論,以力與能為一切現象的根本。



[特色]

*大膽地以特別的造形語言,表現機械與工業文明的印象。Leger希望在作品裡,征服甚至操縱機械化的世界。

*利用機械的要素,暗示現代都會組織廣大場面,採取「視覺的綜合」而形成全體的效果。

*利用塞尚的繪畫原理,把一切現象當作純物理法則運動的必然現象。







* 未來派(Futurism)

  未來派畫家表現的是「速度」和「進行」,現代生活的「動盪」的感覺。此運動是由詩人馬利涅蒂(Marinetti,1876-1944)和畫家巴拉(Balla,1871-1958)所領導的。在繪畫上,他們的形象是重複的,以重疊的、模倣影片的方式,表現運動中的概念。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還有賽弗里尼(Severini,1883-1966)和波爵奧尼(Boccioni,1882-1916)。







* 構成派(Constructivism)

[背景]

  構成派是在極權的蘇俄所興起的,是現代美術上反寫實主義中最極端的一派。構成派分為兩支,一支因與蘇俄美術政策不相符合而瓦解(塔特林與羅特欽寇);另一支由戈勃、貝維斯納為代表,也受到蘇俄壓迫,但因代表畫家都逃出俄國,遂使這一支追求純粹造型的構成派,在自由的土地上獲得發展。



[特色]

*排斥描寫自然印象的表現,創造單純的幾何形象的構成,描繪純粹理智的畫面。

*構成派接受了立體派的貼裱及浮雕的技法,同時也吸收了絕對主義與塔特林派繪畫的主 張。







* 普普藝術(Pop Art)

[背景]

  Pop Art是1962~1965年間盛行於國際的新藝術,其目的是反對自1920年以來,以德國包浩斯為中心發展起來的現代主義設計傳統。這個運動的思想根源,其實是從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得來的,當時的英國從美國的大眾文化得到啟發,這些影響包括好萊塢電影、搖滾樂、消費文化等。而「Pop Art」一詞是在1954年於倫敦被英國年輕的美術批評家Lawrence Alloway(勞倫斯•阿洛威)所提出。Alloway所提到的Pop Art,係指在雜誌上的廣告、電影院門外的招貼畫及大量的宣傳畫,與後來人們賦予它的意義極不同。Pop Art在1961年首先出現在英國,在1962年時傳到美國。它在傳到美國後迅速發展起來,並正式成為一種美術運動。



[英國的普普藝術]

  1952年,普普藝術在倫敦問世。一個藝術小團體在當代藝術學院成立,團體裡有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帕奧羅基(Edorado Paolozzi),還有「普普」一詞的發明人(Lawrence Alloway),其宗旨在於使藝術更接近普通人。1961年,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出現了另一個團體,信奉阿洛威的思想。這個團體和美國人不同,他們在使用大眾圖像時,很注重技法,包括繪畫技法的運用。英國「普普」設計比較集中在時裝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幾個方面,其中以時裝設計顯得最為突出,且時裝設計也是英國「普普」設計第一個出現的運動。



[美國的普普藝術]

  普普藝術迅速的發展起來,正式形成一種美術運動是在它傳到美國後。而普普藝術是如何傳到美國的呢?話說在1962年時,阿洛威被聘為美國古金漢美術館的負責人,當他到了紐約之後,看到了幾位美國年輕畫家的作品,例如羅森柏和瓊斯,這兩人的作品都是從紐約抽象表現派走出來,在畫面上擺上了日常所見的物品,於是阿洛威稱這些作品是美國的「普普」。



[Pop Art 迅速發展的原因]

  從1961~1962年,正是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直接影響到繪畫市場,紐約派的畫,價格普遍下降。此外,一般客戶也要求一些新的東西,紐約派的畫自然就失去了一般大眾的支持。



[Pop Art 的定義]

*1957年7月1日,漢彌頓寫出普普藝術的定義:大眾化(Popular)

*片刻的(短標題)、可以擴大的(易忘的)、大量製作的(便宜的)、年輕的、機敏的、性的、迷惑人的、商業化的



[代表人物]

Richard Hamilton(漢彌頓)

Tom Wesslmann(維塞爾曼)

Andy Warhol(沃荷)

J. Roseenquist(羅森桂斯特)

Roy Lechtenstein(李奇登斯坦)







* 超現實派(Surrealisme)

[背景]

  是繼達達派之後,法國產生了近代藝術史上影響力最大的畫派。此派雖然是從達達派發展而來,但其演變過程並沒有明確的在造形藝術上出現,所以很難將這兩個流派作明確的區分。超現實派的創始者是法國的Andre Breton(安德勒•普魯東),他是將達達派轉變為超現實主義的舵手,而超現實一詞是由詩人阿波里奈爾首用的,後來才用於繪畫上。另外,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下意識心理學的理論,亦給予此派很大的啟示。



[技法]

Collage(貼裱法)

Frottage(摩擦法)

Decalcomania Object(謄印法)



[代表人物]

Arp(阿爾普)

Joan Miro(米羅)

Max Ernst(艾倫斯特)

Salvador Dali(達利)

Andre Masson(馬松)

Chirico(基里訶)

Etienne Cournault(克爾諾)

Yues Tanguy(坦基)

Rene Magritte(馬格里特)

Marc Chagall(夏卡爾)







* 達達主義(Dadaism)

  達達發生於第一次大戰期間,影響到現在活動中的每個新藝術運動,因此現代藝術都是達達的變奏或展開。達達主義(Dadaism)1913年杜象在紐約領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緊張的空氣對當時的藝術家造成了多種不同的影響和衝擊。來自歐洲各地的藝術家,聚在瑞士中立國,創造了反戰反現代生活反藝術的作品。自稱為「達達」(Dada),畫家如曼瑞( Man Ray)將釘地氈用的大頭釦黏在電熨斗底部,杜象(Duchamp)則將一張印有達文西的著名的「摩娜麗莎」的印刷品,在嘴上添了兩撇鬍子。他們反對嚴肅的藝術,當他們試圖要破壞藝術的時候,反而為新藝術開新的途徑,新的可能性,代表人物有杜象、畢卡比亞、阿爾普。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建築師葛羅庇屋斯(Gropius)創設,1919年在威瑪(Weimar)建校,後來又遷往德累斯頓(Dresden),只存在了十四年,但對現代生活的影響很大。主要概念為「造形或形式須有助功用和機能」,好的產品是好看而好用,精神是把「美」帶進生活中每件事物用品裡,使生活加偷快。德國的包浩斯因納粹關閉,教授那基(Moholy Nagy)於1938年將包浩斯理想帶到美國,在芝加哥設立設計學院,對設計界有極大的影響。包浩斯的教授團中,包括幾位重要畫家:康定斯基、克利、那基和費寧格 (Feininger)。







【中國畫派】

  國畫的流派:畫家們之間因風格相近,或技法上的規律相似,而自覺或不自覺的結合,產生出各種不同流派。有個人形成一種流派的,也有某些畫家對生活態度、性格氣質以及藝術興趣和表現方法有共同情調形成流派的,亦有藝術風格相近或因地域關係形成流派的。各種不同流派,各具特色,在中國繪畫史上分風格流派往往是將幾位風格相近或同時代但風格並不相近放在一起,如「元四家」、「明四家」、「清四王」、「揚州八怪」等。





* 六朝三杰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六朝時期畫家顧愷之、張僧繇以及陸探微。顧愷之、張僧繇對繪畫有獨特創造,畫山水不以筆墨勾勒,史稱「沒骨山水」,自成一家;陸探微用筆有「連綿不斷」的特點,稱為「一筆畫」。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長,時人稱「六朝三杰」。





* 五代四大家

  「五代四大家」是指中國畫史上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等四人,簡稱「荊、關、董、巨」。他們的畫風從唐朝以來形成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成為「唐風」至「宋格」的一大橋梁。明王世貞說:「山水至二李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二李係指李思訓父子)。五代四大家之特色為:荊浩之畫雄偉、深厚、峻拔、堅凝;關同之畫雄偉、堅定、峭壁茂密;董源之畫下筆雄偉,有嶄絕崢嶸之勢;巨然之畫趨於莊重樸實而沉靜。





* 北宋三大家

  「北宋三大家」是指中國畫史上的董源、李成、范寬三大畫家。元湯曾說:「六朝至唐初,畫者雖多,筆法位置,深得古意。自王維、畢宏、鄭虔之徒出其不意,深造其理。五代荊、關,又別出新意,一洗前習。迨於宋朝董源、李成、範寬三大家鼎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山水格法始備。」他們的確是開創了唐人所未開拓新畫風,完善了中國山水畫的面貌。北宋三大家之特點為:董源之畫除部分作品雄偉、嶄絕崢嶸之勢外,大多趨於平淡、天真、樸茂靜穆;范寬有堅凝厚重、雄峻茂墨的特色;李成之畫挺拔雄奇,富有變化,惜墨如金,別具一格。





* 徐黃畫體

  「徐黃畫體」是中國繪畫的兩大流派。宋郭若虛論《徐黃畫體》云:「黃家富貴,徐懿野逸。」黃筌與其子黃居始事蜀為待詔,皆繪事宮廷中,多寫宮蒼所有珍禽瑞鳥,奇花怪石,故黃筌之花卉翎毛,畫風艷麗細巧,有「富貴氣」,故稱「黃家富貴」。當時與黃筌齊名的徐熙是江南處士,志節高邁,放達不羈,多狀江湖,所繪汀花野竹、水鳥淵魚、草木蟲獸,妙入造化。徐熙作畫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瀟洒的風格,故稱「徐熙野逸」,形成了當時花鳥畫的兩大流派,史稱「徐黃畫體」。





* 米派

  「米派」是宋代山水畫流派之一,是由米芾(古代著名書法家)所創,其子米友仁又加以繼承發展,其特點在於用水墨點染的方法,描繪煙雲掩映的山川景色,自稱「墨戲」,世稱「米氏雲山」,或稱「米家山水」。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繪之畫,畫史上也稱「大米」、「小米」,或曰「二米」。米芾嘗與李公麟論古今山水,少有出塵格者,因信筆作之,自稱:「無一筆李成、關仝俗氣。」中國的傳統山水畫,用筆多以線條為主,米芾則以臥筆橫點成塊面,稱為「落茄法」,打破了線條成規。其特點在於能表達煙雨雲霧、迷茫奇幻的景趣,世稱「米氏雲山」。米友仁繼承家傳,善畫無根樹、朦朧雲,每喜自題「元暉戲筆」。因父子均居襄陽和鎮江,對瀟、湘二水和金、焦二山之自然景色特別陶醉,故能畫出水氣蒸郁、煙霧彌漫的妙趣。此派為大寫意風格,南宋牧溪、元代高克恭、方林義等皆師之,對後世影響甚大。





* 南宋四大家

  「南宋四大家」是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等四人,亦稱「南宋四家」,簡稱「李、劉、馬、夏」。四家中李唐略早,劉、馬、夏繼承發展李唐的畫法,成為南宋畫院的主流。他們四家的風格特點是:李唐之畫剛勁犀利,氣魄雄偉;劉松年之畫受李唐影響,而又在工整方面更為突出;馬遠、夏圭師李唐筆直法剛勁簡括,水墨淋漓,構圖多向特寫,有「馬一角、夏半邊」之稱,其畫風對明代的浙派和院體山水畫有較大的影響,屬豪縱簡略一路畫風。屠隆說:「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此南渡以後四大家也。」張丑認為:「南宋劉松年為冠,李唐、馬遠、夏圭次之。」張泰階則曰:「劉、李、馬、夏,俱負重名,而李、馬為最。」





* 元四家

「元四家」是指中國畫上的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四位元代畫家,其共同特色是強調「雅潔淡逸」的山水畫風,對水墨畫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處於一個時代,年齡相近,他們的風格和特點如下:黃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華滋;王蒙是畫山水多至數十得,樹木不下數十種,千岩萬壑,迦環重迭;吳鎮山水蒼茫沉郁;倪瓚山水,所謂「天真幽淡,蕭殺寂寞」,具有一種荒涼空寂、疏簡消沉的趣味。





* 水墨寫意派

  「水墨寫意派」是明代花鳥畫派之一,主要以畫家陳淳(白陽)、徐渭(天池)為代表,作花蟲竹石,善用水墨,淋漓疏爽,隨意揮洒,潑墨豪放,不拘成法。用墨濃淡乾濕,恰到好處,在明中期極為興盛,形成了一種風尚。對清代石濤、八大山人以及揚州八怪有很大影響。





* 浙派三大家

  「浙派三大家」是指中國畫史上的戴進、吳偉、藍瑛三位明代畫家,是明初繪畫派制之一,其代表人物戴進,上承南宋院體畫家李唐、馬遠、夏圭等畫風,善畫山水,工於人物、花卉;因戴進為浙江人,故稱這一畫派為「浙派」。吳偉亦工山水,為「浙派」的盟主,用筆雄健豪放,縱橫自如。明末藍瑛為「浙派」殿軍,擅長畫山水、花卉,初年秀潤,晚年筆力蒼勁,學者甚眾。





* 明四家(吳門四家)

  「明四家」是指中國畫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四位明代畫家,他們都在江蘇蘇州從事繪畫活動,因蘇州古為吳地,故又稱沈、文、唐、仇為「吳門四家」。四人當中沈周、文徵明都擅長畫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畫的傳統;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長,以南宋院體為法;仇英以人工筆人物、青綠山水見稱。四人各有所長,先後齊名,但除沈周、文徵明有師承關係外,唐寅、仇英各有內格,因此「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且風格不同的大家,並非一個畫派之稱。





* 勾花點葉派

  「勾花點葉派」是明代花鳥畫派之一,主要以畫家周之冕為代表。周之冕字少谷,長洲(今蘇州)人,善畫花鳥,並撮合陳淳(寫意)、陸冶(工筆)法,取兩家之長,設色鮮雅,富有神韻,被稱為「勾花點葉派」。





* 松江派

  「松江派」是明末山水畫流派之一,以董其昌為代表,其支派有三:以趙左為首的稱為「蘇松派」,以沈士充為代表的稱為「雲間派」,這兩派都導源於宋旭-趙左和宋懋晉同師宋旭,沈士充師懋晉兼師趙左。以顧正誼為代表的稱為「華亭派」,他們都是當時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古稱華亭)人,風格互有影響,其畫風逸潤蒼郁,骨格靈秀。





*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地處廣東五嶺之南,明清以來,畫家不下千人。著名的明代有林良,擅長水墨寫意花鳥畫,筆墨簡括勁挺,豪縱爽辣,開嶺南一帶畫風;宗其法者有高儼(山水畫)、陳瑞(花鳥畫);黎簡、李魁繼起,著重描繪廣東山川的特色,前者蒼潤似吳鎮,淡遠近倪瓚,後者乃一畫工,而技藝精能。清乾隆年間(1736~1795)有蘇六朋、蘇長春,善人物,六朋以人民生活和市井風俗作題材,長春雖常繪神仙佛像,卻以南方的凡人作模型。清末有居巢、居廉,善花鳥蟲魚,學惲壽平。現代的番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早年均師事居廉,高氏兄弟和陳樹人後曾留學日本,進修畫藝,引進西畫技法,作品題材多寫中國南方風物,在運用中國畫傳統技法基礎上,融合日本南畫和西洋畫法,注重寫生,創立了色彩鮮艷明亮,水份淋漓飽滿,暈染柔和勻凈的現代嶺南畫派的新風格,有濃厚的嶺南情調。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有「嶺南畫派三杰」之稱。繼而有趙少昂,今人黎雄木、關山月等皆是嶺南畫派的重要畫家。





* 新安四家

  在中國畫史上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弘仁四人合稱「新安四家」,也稱「新安派」,是明末清初山水畫流派之一,以安徽歙縣人弘仁(漸江)、休寧人查士標、汪之瑞和孫逸為代表。因歙縣、休寧、祁門、績溪、夥縣一帶古屬新安郡,故被稱為「新安四家」。弘仁之畫,蕭疏高簡;查士標之畫,用筆爽利,氣韻荒寒;孫逸之畫,閑雅軒暢,蔚然天成;汪之瑞之畫,落筆如風雨,四家之畫各具特色。





* 四大名僧

  「四大名僧」在中國畫史上是指明末清初四個出家為僧的畫家-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和浙江(弘仁),此四人都擅長山水畫,各有風格。他們都竭力發揮其創造性,反對摹古,取得創新成就,其特點為:石濤之畫,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畫,簡略精練;髡殘之畫,蒼左淳雅;弘仁之畫,高簡幽疏。他們的畫風對後來的「揚州八怪」有較大的影響,並對近代的吳昌顧、齊白石等畫家頗有影響。





* 揚州八怪

  在中國畫史上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等八人合稱「揚州八怪」,因其藝術活動多在揚州,故有「揚州八怪」之稱。在中國繪畫史著述上,不同的版本所指八人略有不同,但就其繪畫藝術的特點論述基本一致。「揚州八怪」的特點,在於繼承宋、元以來,特別是明代徐渭、陳淳和明末清初的石濤、八大山人等寫意的傳統,擺脫了畫壇上保守派格遵清規戒律的影響,高度發揮了即景寫生,即景抒情的創造意志。他們又都擅長書法、文學、印章,因之形成詩、書、畫綜合藝術的整體,人稱「三絕」,為繪畫藝術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途徑。





* 金陵八家

  在中國畫史上龔賢、樊圻、高岑、鄒吉、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八人合稱「金陵八家」,他們從事繪畫藝術活動的時間主要在明末天啟、崇禎到清初康熙年間,是生產或寄居在金陵的八位畫家。他們的特點如下:不受摹古之風的影響,且能自生活經歷和大自然環境中得到啟示,作品的寫實性較強,有著不同程度的創造。他們的畫法主要是繼承五代、兩宋時期的傳統,並有所發展和變化。他們大都隱居不仕,往來於江淮之間,以賣畫為生,他們又常常聚在一起,以詩文書畫相與酬唱。





* 常州派(沒骨派)

  「常州派」是清代花鳥畫派之一,其代表畫家是惲壽平,而純沒骨體是其特色。宋代的沒骨還有細的輪廓(勾勒),至清代惲南田等,發展成一種全然不同勾勒的純沒骨體,稱為寫生的正派,流傳甚廣。因惲南田是常州人,故稱常州派。





* 清初六大家

  「清初六大家」(含清四王)是指中國畫史上的王時敏(煙客)、王鑒(元照)、王翚(石谷)、王原祁(麓台)、以及吳曆(漁山)、惲壽平(惲南田),尤其以「四王」的畫風,稱盛於清代畫壇。同時,他們都是宮廷畫家,提倡師法左人。王時敏為清代畫壇之首,王翬是他的學生,王鑒和王時敏是同鄉,並屬親族。王原祁是王時敏之孫,康熙九年進士,曾供奉內廷,充當畫譜總裁宮。這「四五」提倡摹古,筆法超凡,功力極深。吳曆和王翬同學於王時敏之下,工詩善畫,氣韻高雅。惲壽平原善畫山水,後見王翬作品,自感不能駕王翬之上,而棄山水專攻花卉畫,別開生面,名盛一時。他們的畫風一直持續到清末,乃至於國初年間。





* 清末三大家

  「清末三大家」在中國畫史上是指任伯年、吳昌碩、趙之謙三人。清代的花鳥畫從乾隆以後日趨衰退,在技法上尚能稱雄的有任伯年,長干勾勒、師古而能創新意。吳昌碩、趙之謙別開近代繪畫的新局面,他們致力以金石篆籀入畫,又善詩工書,別開蹊徑。





* 雲南畫派

「雲南畫派」是中國畫現代畫派之一,以蔣鐵峰、袁運生、丁紹光、王晉元等幾位當代畫家為代表人物,多以雲南景物及少數民族為主要表現對象,而形成了一種具有雲南風情與表現特色的畫風。





* 長安畫派

  「長安畫派」是中國畫現代畫派之一,以長安畫家或寄居在長安一派的畫家,如趙望雲、張大千、石魯、何海霞、方濟從、康師堯、劉文西等為主,一反清末至民國年間中國畫壇摹古不化之風,大膽走向生活,大量寫生創作,給當時較為死沉的中國畫注入了新感覺,形成具有陝北風味的特殊畫風。





* 彩墨畫派

  「彩墨畫派」是中國畫現代畫派之一,最初由上海畫家林鳳眠借鑒西洋繪畫色彩的光色,使用中國畫宣紙與水墨加色表現自然,首創彩墨畫風。今人袁運甫、黃永玉、吳冠中等做了大量的探索,將此畫風發展較大。





* 金陵畫派(江蘇畫派)

  「金陵畫派」是中國畫現代畫派之一,以南京(金陵)傅報石、錢松岩、宋文治、亞明等為主要代表畫家,提倡寫生,多以江南山水為表現內容,其作大多雄偉而秀麗,很具江南山水特色。


森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4/18 上午 02:13:06
小師兄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3197
積分:4024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8月13日
2
 用支付寶給小師兄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4/6 上午 03:46:03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937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