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訓練心的辦法

您是本帖的第 1315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訓練心的辦法
omahhum999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大大善知識
文章:6629
積分:5722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2月21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omahhum999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訓練心的辦法

 

訓練心的辦法

 

  阿姜查尊者

 

    以決心阻撓貪心,全力以赴挑戰它,直到「法」植入內心為止,這才是訓練心的辦法。

 

    開始培養禪修的定境時,別因一兩次心散亂的經驗就放棄禪修,這是不對的。你必須長時間地培養禪修。禪修為何如此費時?你想想看:我們讓心顛倒了多少歲月?我們有多少年不曾修習禪定?每當心使喚我們往哪條路走,我們便言聽計從。若要平定這顆散亂之心,使它靜止、不動,區區幾個月的禪修是不夠的;這你得想想。

 

    當我們下功夫,想要訓練心在一切情況下都能安住於平靜,可要明白;起初當不好的情緒生起時,心一定會受干擾、無法掌控,不得平靜。為什麼?由於貪愛作崇的緣故。我們不要心思考,不想經驗任何煩擾的情緒和心情,但「不想」本身就是個貪愛——無有愛。愈不想經驗某些東西,就愈會招感和導致它們到來。「我不要的,為何越找上門來?我愈不希望如此,何以愈變本加厲?」這不就是了嗎!我們之所以渴求事物要符合特定方式而存在,是因為我們不瞭解自己的心。等我們覺悟到:跟這一切牽扯不斷其實是錯誤的,可能已是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的事了。最後,惟有認清它,我們才會明白:「噢,原來這一切都是我自己所感招來的。」

 

    不管是求不想經歷某物、求心能平靜,還是求不要分心或煩擾也罷,這些無非都是貪求,都是顆火熱的鐵球。但沒關係,只要落實修行,在經驗情緒時,以無常、苦、無我來審視它,再將之分別擲入這三項類別中,然後反省、審視:這些不好的情緒幾乎總伴隨過度的思想,只要情緒在先,「想」一定尾隨在後。「想」和「智慧」有天壤之別,想只會反應和順從我們的情緒,然後無止盡地延伸下去。可是,智慧若在運作,它自會把心導入靜定中,完全寂止,哪兒都不去,唯獨只對當下經驗的覺照;諸如:某情緒生起時,心是這般;彼情緒生起時,心是那樣。我們要延續「覺知」的不斷,直到:「嘿,這些嘮叨唸頭以及擔憂和批判等根本毫無意義,無非都是無常、苦和無我的。」將一切生起的煩惱擲入這三項普世範疇中,一一對治,並且從根源處斷除。未來當我們再坐禪時,它還會再生起,那就要仔細觀察、監視它。

 

    養水牛的道理亦然。我們有農夫、稻作及水牛。水牛不是很喜歡吃稻作嗎?如今,水牛想吃你的稻作。你我的心好比水牛,不好的情緒如同稻作,覺知則扮農夫的角色。修習佛法就如同這般,你若稍作比較,兩者並無差別。你都是怎麼看顧水牛的?你雖放它自由自在的四處遊走,但眼睛仍會盯著它。如果它太靠近稻作,你就會放聲一吼,水牛聽見了自會退開。可別粗心大意,不看管水牛的舉動。你若有頭頑固的水牛,毫不理睬警告,你就該在它背上著實的敲它一棒,讓它不敢再造次。也別呼呼大睡,如果你睡死了,那些稻作可能如過眼雲煙,一去不還。修習佛法亦然:好好觀照你的心,讓覺知看顧心。

 

    「審慎看顧其心者,不受魔羅所擒縛。」然而,這顆覺知的心亦是心,那審視的心又是誰?這種想法真讓人百思不解了。心是一回事,覺知又是另一回事,但覺知的心同樣源自這顆心,那去覺知心到底意味著什麼?面對情緒的情形又是如何?一旦沒有負面情緒是何情形?所謂「覺知」就是:對一切的所知明察秋毫。心警覺地追隨著心,並且從此覺知中生出智慧。在想的是心,一而再、再而三地與情緒糾纏不清的心也是心——這就像我們的水牛,不論它往哪兒跑,只要盯著它不放,它如何能逃脫?如果它溜到了稻作邊,吆喝一聲;再不聽話,就拿起棍子來向它走過去:「啪!」,這才是阻撓它的貪心之道。

 

    訓練心的方法與此無異。當心經驗到情緒就立刻執取時,教訓它便是覺知的責任。檢視它到底是好情緒或壞心情後,再向心說明因、果的來龍去脈。當它再一次產生執持並認為那是可愛的時候,覺知勢必得再教訓它一次,然後為心說明因果關係,直到心放下為止。如此能使心平靜下來。心在發覺它所執著的一切其實是不值得追求的之後,自然會止息下來。心之所以能不再受這些種種所干擾,是因為它不斷地遭受莫大的譴責和教訓的緣故。以決心來阻撓貪心,全力以赴地挑戰它,直到「法」植入內心為止,這才是訓練心的辦法。

 

    自從我隱入森林禪修以來,至今仍如此修行。我教導弟子,也訓練他們如此修行。用意在於要他們看清實相,而非光讀經書,並試探他們的心是否已然解脫了概念思惟的窠臼。解脫產生時,你自己心裡明白;解脫若仍未至,就好好觀想事與事發生之間互為因果的過程,直到你徹徹底底地明白為止。一旦內觀透徹了這一切,它自會銷聲匿跡。如果有東西在你前面滯礙不動,那就審視它,直到它鬆手,否則絕不妥協;就在此處反複審視。我個人便是以此方式修行的,因為佛陀教導我們要親身體會才行。歷代聖賢皆親身體證真理,所以你也必須去探索自我內心的深處以認清自己。

 

    一旦對自己的所知不再疑惑、對自己也產生信任時,即便他人讚嘆或毀謗,你都泰然自若;不論他人說什麼,你皆安然處之。何以如此?因為你有自知之明。如果有人對你讚譽有加、高估實際的你,你會信以為真嗎?當然不。只管繼續在修習佛法上下功夫。若有人對自己所知道的沒有十足信心,一旦受到他人稱讚就容易採信,因而導致認知上的扭曲。相同的道理,若有人毀謗你,只管仔細審視自己:「不,他們所言非實,他們雖譴責我不對,但事實上我卻是對的,這些指責毫無依據。」像這種情況,對他們生氣有何意義?他們所言非實。反之,我們若如他們說的那樣不對,這些譴責自然無誤,在這種情況下,又何以要生他們的氣?當你能這麼想時,生命自然輕鬆自在、無有掛礙。此後,任何事情的發生都無所謂「錯誤」,所有一切無非是「法」。我就是這樣修行的。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8/30 上午 04:19:51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700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