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您是本帖的第 337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Terminator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風清揚
文章:2075
積分:2316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3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Terminator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莫把「小資情調」當佛法


作者:仁宏


我的一個朋友學佛有一段時間了,她很熱心,到各種公益團體去做義工,也經常參加一些佛學夏令營之類的活動,她說她很喜歡那種“安詳”“自在”的感覺。 但有一次,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不平事,突然間就火冒三丈,差點把房頂掀了。這時我笑著對她說:“你的那些‘安詳’‘自在’,現在都到哪裡去了呢?你那不是佛法,是‘小資情調’。” 

 

這裡的“小資”,並不是指一個社會階層,而是指現在一些學佛人的生活狀態——在生活上衣食無憂、不必為養家糊口而奔命;也沒有什麼病痛,安閒自在,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生活”。他們一般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同時也很有文化,瞭解一些佛法,能吟誦出“春有百花秋有月”的詩句,也能引用“菩提本無樹,明淨亦非台”來和別人辯論。在生活中,他們有一些感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具有“奉獻”“博愛”“分享”等等理念,偶爾也有“安詳”“自在”“空靈”的覺受。他們也許認為——“這就是佛法”。  

 

那麼,這到底是不是佛法呢? 

 

佛法在世間會變幻出不同的相貌,但其內在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這三者是區別佛法與世間法、佛法與外道的標準。那麼,到底是不是佛法,如果用以上標準捫心自問,答案自然會水落石出。 

 

除此之外,佛法與“小資情調”還有一點不同,那就是:佛法所帶來的安詳、自在是建立在無我智慧基礎上的,因此是真實的、堅固的,是能經受得住外境考驗的,而“小資情調”則不然。“小資情調”的核心還是一個“我”,只不過是憑藉修習世間善法所得來的福報,將外界對於這個“我”的侵犯暫時地遮罩掉了,因而保持了一種“安詳”的表像;但假如這個“我”真的受到了侵犯,就依然會如火山爆發一般的不可收拾,因此,在真實的生活面前,這種所謂的“安詳”是不堪一擊的。佛陀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可以做到如如不動,而我們呢,哪怕一個打火機的小火苗碰到手指,恐怕也會哇哇大叫,這時還能“安詳”“自在”嗎? 

 

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師,早年在五臺山打坐時得到了一些境界,就自認為“證悟”了。後來他被人陷害、充軍流放嶺南,其間經歷了種種苦難艱險,而就在這九死一生之中,他才發覺他原先所“證悟”的那些東西僅僅是浮光掠影,絲毫派不上用場。於是,他開始了銘心刻骨的反省,繼而在修行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憨山大師在給友人的書信中說到,他非常感謝這一段苦難的經歷,這段經歷就好像天地間巨大的鉗錘,將他內心中蘊藏的我執煩惱錘打得一乾二淨,使他獲益匪淺。 

 

縱觀古今高僧大德,幾乎每個都是具足剛骨的硬漢,有著斬釘截鐵的性格。“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他們的灑脫、自在,是經歷了千錘百煉的艱苦磨礪之後展現出來的智慧,絕非輕輕飄飄、浮浮泛泛所能得到的,否則,那所謂的“灑脫自在”僅僅是古人所呵斥的“軟暖習氣”而已。 

 

當今,在社會上流行的“心靈感悟”類書籍中,有很多就是這種“小資情調”,疲憊的現代人也許需要這些“心靈的滋補品”。但是,這也可能是心靈的麻醉劑,因為當暴風驟雨真正來臨的時候,這些真的管用嗎?世間善法本來也是好事,可是世間善法一旦披上了“佛法”的外衣而混淆視聽,對眾生的危害恐怕要遠遠超過殺、盜、淫、妄等等惡法。 品茶賞月也可能開悟,但絕不能說品茶賞月就是禪;佛法不離日常生活,但也絕不能說日常生活就是佛法。 

 

古德警示過:“心術在毫釐之辨”。所作所為,究竟是把佛法融入生活,還是把佛法退變為世間法,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無法逃避的、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內容來源:智悲佛網 http://www.zhibeifw.com/fjgc/xdfxn_list.php?id=10451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8/3/10 上午 10:01:41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