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論名之意義 ─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您是本帖的第 675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論名之意義 ─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感恩三寶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24497
積分:23745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感恩三寶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論名之意義 ─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敬錄自《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宗喀巴大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http://www.xianmifw.com/book/downssfy.php?nav=&pid=3&nid=21

丙三、論名之意義分五:一、略說    二、菩提    三、道次第    四、廣    五、論

丁一、略說

【菩提道次第廣論】

論名中,能詮為“廣論”,所詮為“菩提道次第”。“所詮”當中,所得是無上菩提,能得為道次第,也即是依循道次第漸次修心,便能獲得無上菩提。

丁二、菩提分四:一、菩提之體性    二、菩提之分類    三、菩提之喻    四、菩提之釋詞

戊一、菩提之體性

此處菩提,是指三菩提當中的佛菩提。包含斷證二方面,也就是現證如所有與盡所有一切諸法的證菩提,和無餘清淨煩惱障及所知障垢染的斷菩提。

《寶性論》云:“佛性是由無別異,清淨妙法所安立,猶如日輪與虛空,智慧離染二體相。”佛之體性是由自心清淨中一切無別而住,最終客塵障垢亦無餘清淨的具足二種清淨的妙法而安立的。即具有如同日輪自性光明般的智慧光明,及如虛空本來清淨般的二障清淨,如是斷、證得以圓滿的體相。

《大乘莊嚴經論》云:“一切難已行,一切善已集,一切時已度,一切障已斷,成就一切種,此即為佛身。”此論《菩提品》中描述大菩提的體性為:“二障已永除,法如得清淨,諸物及緣智,自在亦無盡。”前二句說斷菩提,後二句說證菩提。心中已將煩惱障和所知障無餘淨除,法性真如極為清淨的體相,即是大菩提。從證德而言,於證悟法性中毫無動搖的同時,無勤任運遍知一切有法的智慧自在的體性身,即是大菩提的自相。

以上就斷證二方面詮釋了菩提的體性,具體應參閱《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中的九種義,《寶性論菩提品》中的八種義,及《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的六種義。

戊二、菩提之分類

一、菩提可分法、報、化三身。

《寶性論》云:“彼者分類由深廣,大自性三功德法,當知如是自性等,安立法報化三身。”於大菩提,從難以測度因而甚深的功德方面,安立為法身;從具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故而廣大的方面,安立為報身;從普應一切眾生根機而行利他,因而是大自性的方面,安立為化身。

二、三身也可攝為二身,即勝義菩提法身、世俗菩提色身。報身是於近清淨眷屬一至十地菩薩心前顯現的真實色身,化身是於遠不淨眷屬凡夫、聲聞、緣覺心前顯現的色身影像,因此二身攝在世俗菩提色身中。《寶性論》云:“此處初者為法身,其後二者為色身。”又雲:“自利圓滿功德處,即一切佛勝義身,他利圓滿功德處,即一切佛世俗身。”

戊三、菩提之比喻

智慧光明的證德,比喻為日輪;二障清淨的斷德,比喻為離雲虛空。《寶性論》中宣說了九種比喻,即:蓮花中顯露的佛身、遠離蜂群的蜂蜜、脫離皮殼的果實等。

戊四、菩提之釋詞

梵語菩提,藏語向曲,義為斷證。《瑜伽師地論》云:“云何菩提?謂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二斷者,一煩惱障斷,二所知障斷。二智者,一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二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論中所說斷證二種菩提,即是大乘行者所希求的無上佛果。它如同如意寶王,能賜予一切所欲,具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究竟果位功德。

問:此最極殊勝的佛菩提,應當由何種途徑而證得呢?

答:應當遵循菩提道的次第漸次修道而證得。

丁三、道次第分三:一、道次第之涵義    二、以理安立    三、比喻

戊一、道次第之涵義

按照《現觀莊嚴論》,“道”,指甚深道與廣大道;“次第”,指深廣二道在資糧、加行、見、修四道中的修行次第。

按照《入行論》,“道”,指菩薩行所依的菩提心,及依於此心所發起的六度萬行,也即是願行二種菩提心;“次第”,指內心安住不放逸之後修習布施、持戒等。

按照《道炬論》及本論觀點,“道”,即三士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和不共上士道;“次第”,是指在具足了共下、共中二道次第的前提之後,修習不共的上士道。

戊二、以理安立

一、以正理安立是道

《道炬論》及《廣論》中所說的甚深和廣大智慧,乃為正道,因為它是能到達果地菩提的現證。

依於世俗中無誤取捨的廣大智慧及勝義中現證空性的甚深智慧,決定能現證無上菩提,因此安立是“道”。

二、以理安立次第決定

三士道所攝的一切諸道都需要遵照次第漸次修心而產生,前前為因、後後為果的緣故。

比如,樹有根、莖、枝、葉、花、果六位,需要依次而生,以根為因才能生莖,以莖為因才能生枝等。如是,三士道中,以前前修心為因,方能入於後後,由此成立修心次第決定。

戊三、比喻

一、道的比喻

能夠到達城市的大路,是道的比喻。《俱舍論》云:“道義云何?謂涅槃之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三士道是從凡夫地出發最終能到達佛地的完整道路,因此稱為菩提道。

二、次第決定的比喻

《陀羅尼自在王經》中講述了一個比喻:有一位善巧淨治摩尼寶的大師,在得到有垢染的摩尼寶後,首先用灰洗滌,拿黑髮織成的布反覆擦拭;又用帶辛辣味的漿水洗滌;之後用布裹著木棒再作擦拭,擦拭後又浸在藥水裡洗滌;洗完,再拿細軟的布細心擦拭。最後連銅鐵等的細小垢染也被淨除無餘。與此類似,欲證得遠離一切垢染的斷菩提,應當按照次第首先遣除粗垢,之後消除細垢,最後除盡極細垢。有從粗至細除垢的過程。

結合三士道來說,首先應當遣除耽著現世的顛倒心,才能以後世為重,為求得後世義利,而精勤取捨因果,趣入十善業道;接著,要遣除耽著輪迴盛事的樂執,才能發起出離心,趣入解脫道;再接著,要遣除唯求一己解脫的發心,才能發菩提心,趣入菩薩行;最後要遣除人我執和法我執,才能獲得大乘解脫。總之,要依次遣除從粗至細的執著垢染,由此成立修行有決定的次第。

其它經論所說的階梯喻:經過下下階梯,才能到達上上階位,下下是趣入上上不可缺少的基礎。

以下士道為例,親近善知識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只有如理地依止具德善知識,才能趣入佛法,因此首先宣說。在趣入佛法之後,應當思惟暇滿人身難得,以此才能策勵自心,發勤精進,修習正法,所修即是三士道。

如果不脫離惡趣,就沒有修學佛法的機會,更不能出離生死、成就菩提。因此最初應當修下士道。

在修下士道中,如果貪著現世五欲,就不能對後世安樂生起猛利希求,也不能對惡趣苦生起真實怖畏。因此,首先應當思惟人身無常、惡趣痛苦,才能由此怖畏惡趣。以怖畏惡趣的心推動,才能至心皈依三寶,深信佛所說的因果道理,由此遮止惡業,行持十善,才能遠離惡趣。

丁四、廣

一、本論由於能詮的教理極為豐富,故所詮義極為廣博,從初發心開始終至成佛之間的修行次第無不具備,故稱為“廣”。

克珠傑大師讚歎說:“從阿底峽尊者傳來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如教典派、教授派等,雖有多種《道次第論》,但如宗喀巴大師廣略二論中所說的道之總體及一一支分,過去西藏無人道出。因此要明了,這是大師不共的稀有善說。”

二、本論所化根機極為廣泛,普被下、中、上三根。

中下根人首先主要修習下士道和中士道,在奠定好了基礎後,便能穩健地趣入上士道的修行。上根人欲求趣入上士道,也需要具足下士和中士二道的修心內涵,因此也有必要首先修習共下和共中二道。由於本論的所化範圍極為廣大,故稱為“廣論”。

三、相對《略論》而說廣。

本論從始至終每一科的法義,都首先以正理證成,再廣引經論加以證明;對於有疑惑之處,則運用容易領解的譬喻加以啟發,遣除各類邪見;又引述噶當派祖師的語錄,顯發其中義理;最後總結全科要義。以廣博而精細的方式,層層遞進,逐步演繹。相對省略了破立及教證等的《略論》,可稱本論為“廣”。

丁五、論

論有改造和救護二義。修學本論可逐步地改造自心,也就是,由修學下士道,能把耽著現世的心態轉變為希求後世的心態;由修學中士道,能把耽著輪迴的心態轉變為希求解脫的心態;由修學上士道,能把希求一己解脫的心態轉變為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而且由遣除妄執人、法二我的分別,而現前勝義菩提心。本論的救護功能為:從惡趣救護到善趣,從善趣救護到解脫,從小乘涅槃救護到無上佛地。


覺空文殊童子之加持   密意界中獲證八辯才   教證法藏海洋尊勝主   至誠祈禱米滂南嘉尊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3/31 上午 04:20:25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781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