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 姚展雄:佛與花的因緣

您是本帖的第 124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 姚展雄:佛與花的因緣
jonscott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令狐沖
文章:1650
積分:1859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1年9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jonscott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 姚展雄:佛與花的因緣

花 是大自然中最美的生命,和宇宙人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悄然綻放,姹紫嫣紅,芬芳馥郁,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陶冶性情,增進生活情趣。在我們的生活裡,花 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春佳節、開會宴客,擺上一盆花,頓覺滿室生香;開幕祝賀、生日送禮、探望病人……,花也是最能表達情意的饋贈禮物。

“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以它的嬌艷、芬芳、清淨,豐富了大自然與人類的精神生命。試想,天地間如果缺少了花,我們生活的世界和生命的色彩必定會黯然失色,了無生趣。

花是人世間最美的象征,許多文 人雅士更將花人格化,如把高潔的玉蘭花稱為花之伯夷;把傾心向日的向日葵稱為花之伊尹;把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稱為花之柳下惠;把色澤艷麗的牡丹稱為人間富 貴花。清人張潮在《幽夢影》裡說:“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艷,牡丹令人豪,蕉與竹令人韻,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 清,柳令人思”,這都是人類依花的品性而賦予其不同的情感與贊美。

佛教與花也有很深的因緣。佛門 稱花為“華”,花華不二,獻於佛菩薩前的稱為“獻花”,散布壇場四周的稱為“散華”;佛教的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中,尤以香 和花最為普遍;中國的插花藝術最早是從佛教的“香花供佛”衍生而來;佛經裡還有許多與花有關的成語、典故、詩偈、譬喻,諸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開見 佛、舌燦蓮花、花果自成、花開蓮現、九品蓮花、百鳥銜花、鏡花水月、一花一世界、一花開五葉等;佛教也藉花來闡述諸行無常、緣起性空的義理,尤其是佛教徒 更常藉香花供佛,以示虔誠;寺院也廣植花木以美化環境、供養大眾。

因此,佛教與花也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代許多高僧大德就是在觀看花開花謝的無常變化中,明心見性而成佛的,所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妙谛”。

因花悟道 見性成佛

佛陀一生,從出生、成道到涅 槃,都與花有著密切的關系。《釋迦如來成道記》裡記載,佛陀誕生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個奇特的夢,她夢見一只白象銜著一朵白蓮花,進入宮殿,在她臥榻周圍 右繞三匝後,再從她右肋鑽進胎中安住,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接近產期時,摩耶夫人依照印度的習俗,回娘家拘利城待產,途中經過藍毘尼園,看到無憂樹上綻開 美麗的花朵,她情不自禁伸手摘取,於是太子就誕生了。

太子誕生時,百花盛開,他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皆生蓮花。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缤紛的天花贊歎、供養,有時候天人也會自身化成天花或花座來供養。涅槃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各種珍貴的花來供養佛陀。

佛教裡面,禅宗的開始就是因花 而產生的。在《五燈會元》裡,記述佛陀在靈山法會上,拿起梵王所獻的金色波羅花示眾,當時眾皆默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於是說道:“吾有正法眼 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诃迦葉。”這就是著名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公案,佛陀為什麼一句話都沒說就傳了最高 的法呢?因為最高的法是用語言說不出來的。

除了佛陀,諸佛菩薩說法時,也常有來自四方的妙華供養,如《無量壽經》所言:即時四方自然風起,普吹寶樹,出五音聲,雨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齊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

佛陀當年講經說法時,常常以花作喻,這種例子,在佛經裡面可以讀到。後來,佛法傳到中國,很多禅師也是因花而開悟的。如唐代有一個靈雲禅師,他的悟道,是因為看到桃花。他悟道之後寫了一首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見得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很多年來,靈雲志勤禅師四處奔 走,去請教高僧,尋找開悟的方法。在他眼裡,草木的榮枯生滅已是司空見慣,再尋常不過的事了。他希望能找到智慧之劍,以斬斷煩惱,求得證悟。然而,百般求 索一無所獲。偶然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一樹灼灼盛開的桃花,就靈機觸發,豁然而悟。或許他想到“空不異色,色不異空”,或許他想到至理就在燦爛的生命之中, 或許他想到無常即常,常而無常,或許他什麼也沒想,只是體驗到一種澄明的狀態。他的由迷而悟,一切皆因了桃花。

元代有個比丘尼,法名妙湛,她是在看到梅花而悟道或體悟無常、苦空真理的,並寫了一首詩: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妙湛比丘尼為了尋找春天,穿著芒鞋四處去追尋。回來偶然看到園裡的梅花綻放,才恍然覺悟春天就在枝頭上!

身處紅塵中的人,往往不認識自己,常常愚昧苦惱,向外四處追尋,只是空費草鞋錢。如果能認識自己本自具有的佛性,就不會心外求法。因為人生很多美好的東西常常就在我們跟前,只是我們經常視而不見罷了。

天女散花  遇佛皆墮

《維摩經·觀眾生品》裡有一段記載,有一次維摩居士給眾弟子講經,天女聽到後現了身,將天庭的花散落到諸菩薩及終弟子身上。結果,散布到諸菩薩身上的花,都紛紛落到了地上;而散布到眾弟子身上的花,卻牢牢地粘在了身上。

小乘弟子們不好意思,遂施展法力想使它掉落,結果,他們施盡了渾身解數,仍不能抖落身上的花。天女藉此說:

“觀諸菩薩花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皆無能為也。結習未盡,花著身耳;結習盡者,花不著也。”

天女的意思是,花本身無如法或不如法,花的有著不著,有墜不墜,都是他們自己的妄心分別所致。

這個故事,以花來象征修行者生 命覺悟的不同層次。試想,在擾擾紅塵中,在面對了眾多誘惑時,我們若能滅卻心頭之火,放下執著貪念,笑對成敗得失,看穿生離死別,將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將 生命化作那朵蓮花,即使天女來散花也不能著身,這不正是佛家所苦苦修煉而以期進入的真如妙境嗎?

花開彼岸 緣定生死

在世間,有一種奇異的花——彼 岸花,它生長於中國長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區。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 此花又名曼珠沙華,名字出自梵語“摩诃曼珠沙華”,原義為天上之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佛典中也說曼珠沙華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 除。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邊緣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也就是曼珠沙華。守護彼岸花的是兩個妖精,一個花妖叫曼珠,一個葉妖叫沙華。他們守候了幾千年的彼岸花,可是從來沒有見過面。因為花開的時候,看不到葉子;有葉子的時候,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他們瘋狂地想念著彼此,並被這種痛苦折磨著。 

終於有一天,他們決定違背神的 規定偷偷地見一次面。那一年的曼珠沙華,紅艷艷的花被惹眼的綠色襯托著,開得格外妖冶美麗。神怪罪下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曼珠和沙華被打入輪回,並被 詛咒永遠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間受到磨難。從那以後,蔓珠沙華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開放在天國的花,花的形狀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禱的手掌,可是再也沒 有在城市出現過。這種花只開於黃泉,一般認為是只開在冥界三途河邊﹝1﹞、忘川彼岸,花如血一樣絢爛鮮紅,鋪滿通向地獄之路,且有花無葉,是冥界唯一的 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所以,曼珠和沙華每一次轉世在黃泉路上聞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後發誓不分開,在下一世再跌入 詛咒的輪回。

相傳此花為接引之花,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地開著,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得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當靈魂涉過忘川,便忘卻生前的種種,曾經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界。
 
因此,佛經記載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供佛香花 開己心花

佛經裡邊,處處以花的嬌艷比喻美好,也以花的榮枯表示無常。花從含苞待放、燦爛盛開到枯萎凋謝,好比人的一生,雖然美好,但很短暫,就像流行歌裡唱的:“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

佛教常以花來比喻種種妙法,如 以花譬喻實相之妙理為“實相花”;以花比喻本心之清淨稱“心華”,所以經中以“心華開敷”表示豁然大悟之意;以蓮花比喻佛的正覺叫“正覺花”;智能開解, 如花盛開,故稱“覺華”;以空中見幻化之華的“空華”,比喻因妄見而起錯覺,以無為有。其它還有法性華、聖人華、法樂華、金剛華、緣觀中道華、三十七品 華、妙覺華……。

但佛經也告訴我們,要以這種美好的短暫來獲得永恆,就是借假修真。

經文中說:“旃檀多香。青蓮芳花。雖曰是真。不如戒香。華香氣微。不可謂真。持戒之香。到天殊勝。”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花的香味盡 管美好,但還是不如戒香。再香的花,它的香味究竟能傳多遠?現在有所謂的七裡香、十裡香,其實,即便是順著風,花的香味也頂多飄上一兩公裡。而持戒獲得的 戒香,就可以傳播得很遠。所謂戒香,就是德香。一個人如果注重品德修養,那麼他的美名就會傳遍天下;人們聽到他的名字,就會很歡喜。而花香即便順風飄揚, 也就傳播兩公裡,和德香當然不能相提並論。

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能拿香 花供佛,便可得到無量功德。一般人看見花,心情就會很愉悅,因此,拿花供佛,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們生歡喜心。通過外在的花,來激發內在的歡喜,讓心花 開放。所以,以香花供佛,最終是為了以歡喜心來禮佛、拜佛。《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到用香花供佛,能獲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 穢;三者福香戒香,遍諸方所;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 者速證涅槃。

《撰集百緣經》記載有位采花人以所采之花,作成花鬘供佛供塔,死後得生天。《賢愚經》中說一男子以花供佛,感得來世出生時,家中滿布天華。《釋氏六帖》中也有“花能續壽”的記載。凡此以花供佛而得妙果的事例真是不勝枚舉。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當你看到 花的時候,心情就會好一些。花雖然美好,但這份美好需要你悉心呵護。然而,任憑你再怎麼呵護,它也會凋謝,這是花的無常。人生也是這樣,雖然很美好,但也 很短暫,跟花一樣,剛買回來的時候,很燦爛,很美好,但到明天一看,就不那麼美了,暗淡了。人生也跟花一樣,很無常,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天的生命,好好 活著。

無論是欣賞、供奉、祈福、贊頌 或當作說法悟道的因緣,花和人們的生活可說是息息相關。拿破侖曾經說過:“不生花的地方,人類無法生活。”花本身具有真善美的特性,不管我們在意與否,它 總是如如自在地為人間帶來色彩和香味,引發我們對生命的體悟與返觀。我們就是通過這種美好而短暫的花,才明白了許多更深刻的人生道理。 

注(1):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傳說中,“三途河”是生界與死界的分界線。因為水流會根據死者生前的行為,而分成緩慢、普通和急速三種,故被稱為“三途”。

  (此文發表於2008年秋(總第一期)江蘇昆山《華藏》佛學雜志)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9/16 上午 09:45:00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7
積分:5908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2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4/3/2 上午 08:04:41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