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修心七要:源流與導言

您是本帖的第 1330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修心七要:源流與導言
am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青蜂俠
文章:1058
積分:131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am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修心七要:源流與導言

修行時,我們常常因為對於甚深意義無法了悟,感覺到修行沒有辦法再進步,或者感到有許多障礙產生,因此必須修持七種修心的精要,幫助我們更容易的了悟甚深的教法。

藏傳佛法在西藏可分為四個教派(註:寧瑪、噶舉、薩迦、格魯),在噶舉派的實修法門裡,主要依止噶當派的修法和大手印的修持,而修心七要是屬於哪一個傳承的法門呢?我們可以說它是噶當派教法的傳承。

噶當派所有的修行與修心七要的修持,最早是由阿底峽尊者傳承下來。阿底峽尊者本身除了具足勝義諦和世俗諦的菩提心之外,曾經親見聖救度母,並依止了三位了不起的上師學習。由於照見到未來「修心的教法」能利益眾生,因此阿底峽尊者撰著此修心的實修法門。

阿底峽尊者所依止的三位大師,第一位是「達摩惹西達大師」,他是具備大慈大悲的成就者;第二位大師是「強貝拿就大師」,也是慈悲具足能將眾生痛苦轉換到自己身上的成就者;最後一位是「金洲大師」卻吉紮巴,金洲在藏文中的意思是「印尼」的意思,印尼也就是蘇門答臘。

阿底峽大師出身於印度,為了追隨金洲大師卻吉紮巴學習,他歷經大風大浪乘船過海,在艱苦的求道過程中,仍秉持著不斷虔敬的觀想並祈請上師,因著這股力量,度過了許多難關,最後能親自追隨金洲大師,並學習到一切珍貴菩提心的口訣與教授。阿底峽尊者到金洲大師尊前學習,主要是學習殊勝的慈心、悲心、菩提心,還有各種修心的法教,金洲大師說要學習這些教法,是需要許多艱苦的學習與長時間的修練,為此阿底峽尊者在金洲大師的法座下學習長達十二年之久,並一一練習所有的口訣與教法,將所有的法門都究竟圓滿的成就了,之後回到印度弘揚佛法。

犧牲壽命,救度癡闇眾生

阿底峽尊者以何因緣到西藏呢?最初西藏因為有「蓮花生大師」、「靜命大師」弘揚佛法,使得西藏佛法昌隆興盛,之後由於「朗達瑪」國王信奉外教而滅佛滅法,使西藏面臨了黑暗的時期(公元 838年至公元1037年,約兩百年),之後,直到藏王耶喜哦深信佛法,於1037年迎請尊者入藏,希望把藏地失去的、失傳的或者零散的佛法重新整理收集。藏王耶喜哦當時派了許多人到印度迎請眾所推崇的「阿底峽尊者」,當「阿底峽尊者」知道這消息後,向自己一直修持的本尊(聖救度母)請益,他祈請聖救度母指示入藏的因緣是否成熟,度母親自化身告訴尊者,若是入藏,能廣利眾生弘揚正法,但會減少十年壽命。

阿底峽聽到如此預言,當下決定即使犧牲十年壽命,也要進入西藏救度癡闇眾生,弘揚佛法。

阿底峽尊者入藏之後,將慈心、悲心以及菩提心的教法廣為弘傳,當時依止阿底峽的口訣和教法為修持依據的法脈就稱為「噶當派」。

那麼噶舉派又是如何產生的呢?也就是說依著噶當派的教法,再配合上大手印的禪修,由這兩大修行法係融合一處,即產生了噶舉派的傳承法脈。

具足眾多方便法門

大手印的修行法門又是如何衍生?最初馬爾巴大師到印度求法,主要依止的是那若巴大師和梅紀巴大師,以及其他當時著名的成就者修行者,他跟隨這兩位大師學習修持了大手印的法教與口訣,在回到藏地之後,馬爾巴將所有關於大手印修持的甚深口訣方法譯成藏文,並將大手印的法傳給了密勒日巴大師,之後密勒日巴大師又將大手印傳給了岡波巴大師,從此無有間斷的傳承延續下來,並由岡波巴大師開始形成大手印與噶當派實修,二法雙融並行的實修傳承噶舉派由此誕生。

岡波巴大師最初在噶當派的僧團中出家、受戒與學習。之後接受了密勒日巴大師的大手印教法,岡波巴大師便將大手印與噶當派的修持融攝一體,發揚光大,並且建立了西藏四大教派之一的噶舉派。這也是為什麼在噶舉的修持教法中,可以見到噶當派的口訣教授、大手印禪修以及那若六法修持的原因了。

岡波巴大師不只依止噶當派的效法學習,並且實修大手印的教法,他也是一位無上士與化身。在岡波巴大師的本生傳記中提到,佛陀在宣說「三摩地王經」時,聽法眾會中有一位月光童子,當時佛陀說法完畢問諸聽法菩薩眾:「將來末法時代,誰能承擔弘揚無上的禪定與依止《三摩地王經》,來弘揚無上殊勝的禪法?」

月光童子當下起身回答佛陀:「我願於末法時期依止《三摩地王經》,弘揚殊勝禪法。」

佛陀當即為月光童子授記,他說,月光童子將會投身到一個大病的時代,在身心病苦炙熱的時代救度眾生,弘揚殊勝禪法,成為眾生無上善知識與導師。

這部修心七要是屬於噶當派體系的教法,一般來說,修心的教法很多,口訣也非常多,但是今天所學的這部修心七要,可說是修心教法的精要,方便學習、容易記憶與背誦。對於說法、聽法二者都有無量的方便,是一個具足眾多方便的法門。

將「我」縮小,把「他」放大

我們這次所依止的修心七要版本,作者是切卡瓦大師,切卡瓦大師的本名叫做「耶喜多傑」,而切卡瓦這個名稱是耶喜多傑大師的出生地,後來藏人都直接將大師的出生地為其名諱而稱呼。切卡瓦大師將噶當派所有修心的要法整理成七個要點,而噶舉派的蔣貢羅卓泰耶仁波切為使諸多修持的精要口訣不致失傳,便將所有噶舉、噶當派的教法像藏經一樣的收集、整理、補註,最後匯編成了一部「五寶藏」。今天我們學習的修心七要主頌文是切卡瓦大師所著,而對於修心七要的論釋,則是依止蔣貢羅卓泰耶仁波切的著述來進行教授。

首先,我要解釋一下修心教法的意義。佛教、佛法強調無我的修持,在無我之上,又講到無他,也就是沒有自、他,再來說到空性。今天我們所學習的修心七要,是建立在有我之上而修的,可以說是一個有「我」的修行法門。

金洲大師,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根本上師,他曾經對「修心」做了一個比喻,他說修心「如同一朵花,將它種在一個極度乾淨無菌的地方,花朵反而難以生長;若將花朵種在普通的土裡,甚至這土中有糞便不乾淨,這朵花卻能長得更好更漂亮」。因此在修持慈心、悲心、菩提心的時候,若是觀想無我無他一切皆空,那麼慈悲心的生起並不容易,也就是說不能生起世俗菩提心。所以修心的教法中,首先要有「我」,因有我而有他,並對自他都生起慈悲,如此慈悲生起後,再慢慢將「我」縮小,把「他」放大,如此就能成就世俗菩提心,當世俗菩提心生起之後,自然而然的就能生起勝義菩提心。而勝義菩提心也就是我們了生脫死,成就佛果的因。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7/10/24 上午 10:03:59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