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金剛討論版(Life論壇) → 開元三大士之一:金剛智祖師略傳

您是本帖的第 2095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開元三大士之一:金剛智祖師略傳
am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青蜂俠
文章:1058
積分:131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am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開元三大士之一:金剛智祖師略傳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金剛智三藏,梵名 Vajra-bodhi,乃唐密開山祖師,與善無畏、不空並稱為開元三大士。金剛智由海路,善無畏由陸路,分別攜帶了金剛界和胎藏界兩部大法來到中國,奠定了漢傳密教的基礎。
 
金剛智生於南印度摩賴耶國,其國境近觀音宮殿補陀落伽山。其父是婆羅門,精通《五明論》,是建支王之師。
 
金剛智幾歲時,就能日誦萬言、過目不忘。10歲時,他開悟佛理,對外道理論不再感興趣,即於那蘭陀寺出家,依止寂靜智大師學《聲明論》。15歲時,他到西印度,用四年時間學習法稱論師的著作,後回那蘭陀寺。20歲時受具足戒,用六年時間學大小乘律,接着又學習南宗《般若燈論》、《百論》、《十二門論》等。28歲時,他到迦毗羅衛城,跟勝賢論師學《瑜珈師地論》、《唯識論》、《辯中邊論》,歷時三年。
 
金剛智31歲時,到南印度,見到了龍樹菩薩的弟子龍智大師。龍智大師當時已七百多歲,但貌若少壯。金剛智承事供養龍智大師七年,受學《金剛頂瑜伽經》、毗盧遮那總持陀羅尼法門、諸大乘經典、五明論,並受五部灌頂。經過精進修持,他通達諸佛秘要之藏,證得甚深境界。每到吃飯時刻,他的飯菜會從天而降,金剛薩埵,常現身其前。之後,他辭別師父龍智,回到中印度,去禮拜如來八相靈塔。
 
後來,南印度三年亢旱,國王請來金剛智大師,在王宮中建灌頂道場求雨。金剛智求雨成功,國王與臣民都很歡喜,即建寺安置大師,金剛智便在那裡住了三年。
 
該國南方近海處,有一觀自在菩薩寺,門側有棵尼拘陀樹,早已枯萎。金剛智在那裡斷食七日修法,樹即回復生機,變得枝葉茂盛。隨即,觀自在菩薩現身對金剛智說:「你所學已經成就,可以去師子國瞻禮佛牙,登楞伽山禮拜佛跡,回來後,可往東土大唐禮謁文殊師利菩薩。大唐國與你有緣,你最好去那裡傳教,濟度群生。」 金剛智聽後,不勝欣慰。當時寺內僧眾也聽見了菩薩說話,便議論道:「看來是菩薩降臨使尼拘陀樹恢復了生機,等菩薩一走,樹又要枯萎了!」 以此為征侯,等了二十一天,果然樹又枯萎。於是金剛智立即回去辭別國王,帶着弟子道俗八人,向師子國出發了。
 
金剛智一行人來到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的楞伽城,國王和臣民大眾以各種香花來歡迎他們。接着,金剛智到無畏王寺頂禮佛牙,以諸香花精誠供養,感得佛牙放光,在空中形成了一個大光罩,大家都看到了這一瑞祥之景。於是金剛智又在該寺住了半年,繼續供養。
 
隨後,金剛智等人向東南方的楞伽山進發。途中,他們參拜了佛眼塔,金剛智在那裡修法一日一夜,眾人的求願都得到了滿足。接着經過七寶山城,到了嚕呵那國的寶山。該國的國王原先信奉小乘,聽說金剛智大師來到,立即出城遠迎。國王把金剛智接入王宮,廣陳供養,歷時一個多月,期間金剛智為國王說法,使國王悟入大乘。國王十分歡喜,又供奉許多珍寶給金剛智。金剛智不肯接受,說:「我來這裡是為了頂禮佛跡,不是為了珍寶。只要給我指一下路就行了。」 國王立即派人員車馬,把大師送到山下。
 
這座山裡,有許多猛獸、毒龍、野人、羅剎,而且常年有黑風、苦霧,守護着山上的珍寶,不是瞻禮聖跡的人,根本上不了山。金剛智在山下焚香、頂禮、發弘誓願,並求見當初佛在世說法時,此山之山神。發願完畢後,果然天開霧散、猛獸潛藏。金剛智即與弟子入山。
 
他們渡水攀藤,經歷種種艱險,來到山中腰。那裡近次北面,有一泉水流出,水裡全是紅寶石、藍寶石、金、銀等各種寶物,又有許多寶性草、曼陀羅花、優缽羅花等。一路行來,凡遇龕崛,皆是先靈修道之處;而所見香花草木,更是不可稱計。他們不停行走、攀爬,經七日,才到達山頂。眾人在山頂尋找靈跡,發現一塊圓石,高四五尺,直徑約二丈,石上隱約有佛的右足印,但有點缺損。金剛智懷疑這不是佛跡,但又找不到其它佛跡了,不禁仰天號泣、憶念如來。這時,只見空中出現五色彩雲和圓光,光中清晰顯現出佛像;又聽到有聲音說:「這真的是佛跡。將來眾生業重,為了利益他們,才特地留下這個印跡的。」金剛智聞言十分歡喜,即用香花供養,並在那裡入定一日,出定後又繞石七日。那塊石上除佛跡之外,還有幾個石盞,金剛智就用它們作燈,點亮了來供養。這時,來了一個野人,拿了甘蔗、椰子、蕉、薯葯等來給金剛智。眾弟子嚇得四散奔逃,金剛智說:「他是來供養的,不會傷害你們。」即接受了野人的物品,幫他皈依三寶,並授戒。野人用小石頭鑿佛跡,取鑿下的碎石來吃。金剛智問他為何這樣做,野人說用來治心痛。原來佛跡是這樣逐漸缺損的。山頂上風很大,不宜久留。從山頂俯瞰四方,見山下五六十里外有眾山圍繞,仿如城牆,怪不得此山被國人稱為楞伽城山了。眾山外圍的西北方,連着師子國界,其餘方向就都是大海了。
 
隨後,眾人下山,原路返回,途中所有靈跡,都再參拜了一遍。等他們回到南印度,來回共花了一年。金剛智向國王完整陳述了前事,國王又把他留在宮中供養了一個月。
 
一日,金剛智對國王說:「貧僧先前至誠發願,要到大唐國去拜見文殊師利菩薩,並傳授佛法,所以,我今天要向大王告辭了。」國王說:「大唐國極其遙遠,大海又難渡,不可能到達的。你留在這裡教化,也能獲得足夠功德嘛!」國王再三挽留,但金剛智矢志不移。國王只好說:「若你一定要去,讓我派人送你,再幫你備些物品吧!」國王即命令將軍米准那,奉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夾、七寶繩床、七寶金釧、寶鈿耳璫、雜物、衣甲、彩紲、沉水、龍腦、香葯等,然後對金剛智說:「祝願大師能到達大唐國。」啟程那天,國王和臣民大眾,拿着香花、奏着音樂,把金剛智送到海濱。金剛智向東遙禮文殊菩薩,向西禮觀音菩薩,然後便向徒眾告別,登船入海。
 
啟航後,遇到順風,一日一夜就到了師子國的勃支利津口。那裡剛巧有三十五隻波斯商船,在做珍寶貿易。眾商人見到金剛智大師,都願意跟隨他。師子國的國王室哩室啰聽說金剛智大師又來了,便又迎請大師入宮,供養了一個月。之後,大師決定繼續行程,國王苦苦挽留也留不住他。大師再次去禮拜了佛牙,然後便繼續上路。國王和大眾拿着香花、奏着音樂,把金剛智大師送到海岸。出發那天,眾商人亦隨大師一同渡海。經一個月,大師來到佛逝國(今印尼蘇門答臘),其國王帶着金傘蓋、金床等來迎接。之後,遇上惡風,只得停留五個月,風定之後才繼續進發。之後又途經各國,遇見許多奇異風物等,略過不表。
 
一日,眾船正在航行,突然海上颳起惡風,一團團雲氣逼來,接着就見到毒龍、鯨鯢等海獸交頭出沒。眾船皆被波浪沖走,不知去向,唯有金剛智的船,因為他在船上持大隨求陀羅尼,而幸免於難。
 
之後,大師繼續前行,航海十萬餘里,耗時約三年,經過二十多個國家,歷種種艱辛,才到達大唐邊境。
 
開元七年(公元719年),金剛智攜弟子不空到達廣州,節度使派二三千人,乘數百船隻,帶着香花、奏着音樂,出海遠迎。唐玄宗下詔將大師迎入慈恩寺,不久又遷到薦福寺。凡金剛智三藏住過的寺廟,必建大曼拏羅灌頂道場,廣度四眾。當時有名的大智、大慧二禪師,也和不空一起,做了金剛智的弟子。
 
開元八年,金剛智來到東都洛陽,面見玄宗,奏明前事及來意。皇帝即安排大師住下,給予各種供養。隨後,當地僧眾紛紛向大師請法,王公貴族亦登門問道。
 
當年,自正月到五月一直不下雨,乾旱嚴重。民眾向山神、河神、城隍等禱告求雨,都沒成功。於是玄宗下詔讓金剛智結壇祈雨。金剛智三藏按照不空鉤菩薩法,在所住處起壇,壇深四肘;又親自繪製七俱胝菩薩像,並定下開光日期,說到時很快就會有雨。皇帝便派一行禪師跟隨金剛智守候觀察。到了第七天,依然暑熱蒸人,無絲毫雲翳,然而修法至午後,開了七俱胝菩薩像眉眼之光,即時西北風狂作,飛瓦拔樹;天上瞬間烏雲密布,接着雲層崩裂,大雨傾盤而下。遠近諸人見此情景,無不驚駭。在金剛智結壇的地方,屋頂穿了個大洞,洪流傾注道場。洛陽城的人們紛紛傳言:「金剛智擒獲一條龍,龍撞穿屋頂飛上天去了!」隨後,去結壇處參觀拜謁的信眾絡繹不絕,日日成千上萬人。這就是密教壇城之法的大神驗。
 
玄宗的第二十五公主甚得寵愛,但她久病不愈,已從皇宮搬到咸宜外館居住。當時,公主閉目不語快一個月了,玄宗估計公主不久於人世,便請金剛智三藏為公主傳授戒法(臨終作法之一)。金剛智祖師來到公主居所,選了兩個七歲童女,用白絹包住她們面目,讓她們躺在地上,然後讓牛仙童寫了一紙敕令,於別處焚燒。金剛智三藏以密咒加持,兩童女便自然能背誦,一字不差。然後金剛智入三摩地,以不可思議之力,使二童女持勅令到地府求見閻王。一頓飯功夫,閻王就派公主已經過世的保姆劉氏護送公主靈魂,與二童女一起返回陽間。隨着兩童女醒來,公主亦奇蹟般從病榻上坐起,睜眼說話,恢復如常。玄宗聞奏驚喜異常,連侍衛都沒帶就騎馬趕往咸宜外館。見面後,公主對玄宗說:「冥數難改,閻王只是讓我回來再見父皇一面而已。」公主清醒後約半日便溘然長逝。自此以後,玄宗更加敬重金剛智三藏了。
 
當時有個武貴妃異常得寵,其人非常喜歡珍寶古玩。金剛智勸她趕快造金剛壽命菩薩像,又勸河東郡王於毗盧遮那塔中繪製佛像。金剛智告訴門人:「這兩人壽命沒剩多少了。」數月後,此言果然應驗。金剛智祖師的這類先知先覺的事例有很多。
 
金剛智祖師通曉一切道理,凡事無不應驗,無論他人請教經律論、密咒還是其它知識,皆能解答得清楚明白。對於登門拜訪的人,金剛智只要見面一次,就永不忘記。他無論說話、沉默、行動、靜止時,都凝然而不散亂;遇到各種可喜之事、可怒之事、逆境、順境,皆不為所動。來拜謁的人們都覺得大師高深莫測,而心悅誠服。
 
自開元七年初到廣州以來,金剛智祖師一直廣傳密教。其所建曼拏羅皆嚴格依法製成,都十分靈驗。著名的唐代天文學家一行禪師崇尚金剛智祖師所宣講的真言密教,多次向祖師請教諮詢,而金剛智則毫不保留一一教授。一行禪師自從入壇受灌頂,得大瑜伽教之後,深知此教大利於天下蒼生,故請求金剛智三藏翻譯經典,以便流通。
 
開元十一年,金剛智奉勅於長安資聖寺譯出《瑜伽念誦法》二卷和《七俱胝陀羅尼》二卷(東印度婆羅門大首領直中書伊舍羅譯語,嵩岳沙門溫古筆受)。開元十八年,金剛智三藏又於大薦福寺譯出《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羅尼》、《觀自在瑜伽法要》各一卷(沙門智藏譯語,一行筆受刪綴成文)。後來,看到舊的大隨求譯本中有缺漏章句,就添加補足。從開元十一年至開元十八年,他共譯出四部七卷。開元十九年,金剛智又譯出《金剛頂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三摩地法》一卷、《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一卷、《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本》一卷、《不動使者陀羅尼秘密法》一卷,共四部四卷。至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又譯出密教經典、儀軌等二十一部二十四卷。
 
金剛智三藏所譯的咒語、印契,皆非常靈驗,密教因而大為流行。長安、洛陽兩京的僧眾修學密法,大獲法益者很多。他們代代相傳,密教就這樣傳承下來。
 
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七月二十六日,玄宗下詔,允許金剛智回印度。金剛智行至洛陽廣福寺,便停留寺中。有一天,他對門人說:「白月圓時,我將去矣!」隨後,金剛智在廣福寺禮毗盧遮那佛,旋繞七圈,然後回到住所,焚香發願,頂戴梵夾和新譯教法,又付囑弟子。到八月十五日,大師寂然而化,世壽71歲,僧臘51。皇帝聞訊,深感悲惜。
 
同年十二月七日,大師被葬於洛陽龍門南伊川之右崗,並建塔旌表。皇帝下詔,追封金剛智為國師,贈「大弘教三藏」。灌頂弟子、中書侍郎杜鴻漸,特撰寫碑文記述其功德。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又於龍門奉先寺西崗建塔紀念。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應不空奏請,追贈「開府儀同三司」。大曆三年(公元768年),代宗皇帝又應不空之奏請,親自書寫了塔額。
 
金剛智和善無畏是同時代人,都是來自天竺的僧人,也都曾在那蘭陀寺求教學法。但那蘭陀寺是萬人大寺,加上二人在寺中學法時間先後有別,因此二人在到中國前,可能未見過面。東行傳教,善無畏先走北面陸路,金剛智後走南面航道北上,四年後,二人在大唐國都相見,真可謂天相吉人,志同道合,殊途同歸。二人所學,雖都是天竺密教,而各有特色。在大唐,二人同受皇帝推崇、僧俗共仰;弘教時,二人又是珠聯璧合,交相輝映,致使華夏神州,大教流行,蔚然成風。二人都成了中國密教(唐密)的創始人。善無畏被尊為創祖,金剛智則被尊為始祖。正是:
 
至道幽深玄宗湛邃,百靈間出大聖時游。
 
化滿三千位超十地,真言遂闡像設斯行。
 
以上事迹據:
《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大正藏 2157)
《宋高僧傳》(大正藏 2061)
《神僧傳》(大正藏 2064)
《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 2036)
《釋氏稽古略》(大正藏 2037)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6/12/17 上午 01:15:32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