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諸葛亮軍事能力到底強不強 ?

您是本帖的第 69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諸葛亮軍事能力到底強不強 ?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73
積分:11998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諸葛亮軍事能力到底強不強 ?

01

關於武侯的軍事能力,借用唐初名將李靖的兩句評價:

「臣前所進黃帝、太公二陣圖,並《司馬法》、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歷代名將,用其一二,成功者亦眾矣。但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臣敢不奉詔,當纂述以聞。」

「補充一句,《唐李問對》在後世飽受爭議,有阮逸假託之作的說法,也有其他諸多爭議,這裡不做此書考究。辯證看待此書,本文僅僅借用其來展示兵類專著的視角,姑且把「李靖說」視為「兵家說」。後文中關於郭史的部分加了斜體,也可以部分採納,辯證看待。」


 


「史官鮮克知兵」這句話用在陳壽身上是十分合適的。

陳壽出身巴西郡,早年師從蜀漢大儒譙周。

譙周因為演義的緣故,被後世視為「投降派」代表人物

(因為觸及「忠義」,後世王夫之等人也對譙周批評十分強烈),

譙周治學上有點以人為本的意思,深信天地自然法理

(譙周父子孫皆精通河圖洛書、天文妙法,強調「順從」。這可能也是譙周選擇以二辱不如一辱的理論勸降後主的「理論根據」)。

陳壽受其影響,「不甚知兵」也是正常。

當然了,譙周一直對諸葛恭敬有加,諸葛去世後譙周也是最早奔喪的官員。

譙周早年是民生主義,但因為武侯治國而整肅國法、北伐而不廢農桑,所以並沒有強烈反對北伐。

到延熙二十年(257年)後才開始強烈反對用兵。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最後寫道: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和李靖的看法有明顯的出入。

陳壽說武侯「用兵非所長」,而李靖說「歷代名將,用其一二,成功者亦眾矣」。


 
那麼誰言之有理呢。

首先陳壽出於蜀漢,生於武侯去世前一年,況且師從譙周,所以《三國志》中關於蜀漢的一手資料是後世無法比擬的。

但是陳壽書冊簡略,尤以戰陣為粗,李靖說「史官鮮克知兵」倒也不虛。

李靖曰:

「觀其文,跡其事,亦可差別矣。若張良、范蠡、孫武,脫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爾乎?若樂毅、管仲、諸葛亮,戰必勝,守必固,此非察天時地利,安能爾乎?其次王猛之保秦,謝安之守晉,非任將擇才,繕完自固,安能爾乎?故習兵之學,必先由下以及中,由中以及上,則漸而深矣。不然,則垂空言,徒記誦,無足取也」 

李靖隨秦王破王世充、竇建德。

後滅東突厥、平吐谷渾,入凌煙閣和武廟。他的話想來應該無疑。

所以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我們以《三國志•諸葛亮傳》為核心,輔以其他史料,一起聊一聊這個問題。

古之兵事,核心可以粗略分為備兵、劃策和接戰。

我們姑且逐條來講一講。

首先為備兵。

所謂備兵,用今言就是儲備國防力量。


 
公元三世紀的背景下,這樣的儲備有三部分在裡面,最基礎一部分是就是儲備戶籍人口,也就是增加可用的後備兵員,一方面可以擴充各軍和隨軍的民夫,也可以增加戰略彈性

(如修建重大防禦設施、儲備臨時轉運能力等)。

第二是備農,即儲備農桑,增加庫府盈餘,應對可能的農谷短缺。

第三則是儲備軍械,一方面足額供給,一方面力求技壓敵酋。

而劃策則是強調戰略的謀劃和戰術應變能力。

所謂戰略謀劃,是全局統籌,做利益的博弈化最佳解,為帥者多謀多斷,上上之品。

所謂戰術應變能力,是戰略執行的細節處理和彈性改良,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也是為將者的首要品質。

最後就是接戰,接戰不同於策略的預先謀劃,而是迅雷其間,需要強有力的人格品質和果敢精神,雖然重要性上受制於而不能超過策略的上限,但是這恰恰是謀士和統帥的一大割裂地帶。

02

我們詳細鋪展開來說。

首先是備兵。

備兵我們上文提到三點,不慌不忙,一一來說。

備兵自然是儲備戶籍人口。


 
章武三年(223年)先主劉備託孤時,夷陵慘敗新近,蜀漢人口凋敝,為了充實人口,武侯兩措並舉。

一方面啟用鄧芝東說吳國休兵結盟,北為減小戰線寬度而緊拒陽平諸路。

第二方面調整內政,修訂法度條陳,遵循法儒結合的基本思路。

發展經濟、穩定社會並嚴格田畝,恢復益州人口

(也就是諸葛在章武三年提出的「務農殖穀,閉關息民」之策)。

《三國志•諸葛亮傳》有雲「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

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關於諸葛孔明在蜀中的治理。

孔明除了繼承劉備在益州設立的鹽鐵專賣,還獨立設置了錦官,專司蜀錦。

蜀漢滅亡時「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蜀漢全勝時就更不可勝數了。


 
蜀漢戶籍人口甚至不如今天蘇州市吳中區,但是如此高產,生產力水平遠遠超過了同時代

(如果有系統數據統計,可能能達到今天某些地區的生產力水平)。

蜀品遠通萬里,為蜀漢積攢了寶貴的軍費和物資。

關於諸葛治蜀,《三國志•諸葛亮傳》曾描述「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可見民心。

建興三年(225年),孔明深入南中地區擊破南蠻各部

(即《出師表》中所謂「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漢晉春秋》描述,章武三年前後,雍闓殺正昂謀反,彝人孟獲率部族追隨。

當時孔明聽聞孟獲地位殊別

(目前關於孟獲的血統,仍然有爭議,建寧孟氏算是南中豪門,孟獲本人也可能是可能是漢夷混血)

率軍於盤東擊破孟獲軍

(關於七擒七縱出自《華陽國志•南中志》,作為東晉史料還是可靠的。即使次數上有爭議,但孟獲屢敗而諸葛不殺,因而孟獲「深服」是確鑿的。因為《三國志》這種一手資料對其中情節語焉不詳,因而細節無法考究,姑且這裡我們不引為孔明的軍事能力,僅僅談及)。


 
與演義不同的是,孟獲未留南中,而是隨孔明回到成都擔任御史中丞。

此舉一方面是孔明內心忌憚夷人反覆,孟獲在南中漢夷心中都有特殊地位,孟獲歸心確實不假,但難免有夷部小人存有異心。

一旦策動孟獲暴亡則南中前途未卜,恐又生分裂。

所以以進為退,漢官不進夷,但以孟獲獲官而成都漢庭可遙控南中諸郡。

第二方面是乘機加強孟獲對漢人的認同感,並能平穩掌握夷軍,編入漢軍部曲。

從此南中在諸葛存世之時,再未謀反(經知友指點,此處修正,《三國志•李恢傳》有載「後軍還,南蠻復叛,殺害守將」,南蠻還是反覆過的)。

建興三年(225年),春出秋回。短短半年,便平定南方

(即使不是七擒七縱,如此迅猛安定南方,也是令人震驚的成就。即《三國志•諸葛亮傳》云:「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經過平定南中的大戰。「金、銀、丹、漆、耕牛、戰馬。

軍資所出,國以富饒」。除了物資上的補充,蜀國實際控制了南中的兵源地

(但是蜀漢沒有將南中夷人納入戶口。蜀漢滅亡時,戶籍人口一百萬左右,但今天部分研究認為實際人口可能高達四百萬)。


 
蜀國以南中蠻兵為基礎,組建了「無當」飛軍

(諸葛精於平衡人心實力,疏通可能的變故,蠻兵的無當飛軍前後由漢將王平、張嶷統帥,為了平衡蠻夷的心態,以孟獲的族弟孟琰統帥漢軍步兵精銳虎步軍。

注:孟琰出自朱提孟氏,孟獲的建寧孟氏發端朱提孟氏。所以算是族弟)

註:關於七擒七縱和南中政策,《漢晉春秋》詳曰:

亮至南中,所在戰捷。

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

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

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

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

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或以諫亮,亮曰:"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

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

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

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

接下來是備農,儲備後勤和谷糧。

諸葛在朝堂十三年。

農業上,益州原本沃野千里,加上孔明善治,可謂物阜民豐(《水經注•江水》曾言「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根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為了水利工程而特地設立武裝保護機構,可見重視)。

諸葛治理蜀中,一直到蜀漢滅亡,農業均產也一直高於中原。

漢中及關中新地以屯田輔助農業生產

(漢中太守呂乂就有「兼領督農」之重任)

而南中我們也提到,以夷人供應藥材、軍馬、金銀為主(諸葛曾經以南蠻物資平衡蜀中物價,這裡不再贅述),以資軍用。

然後是儲備軍械。

孔明後來出斜谷時曾經任用工匠蒲元為西曹掾,量產精銳漢軍軍械。

《太平御覽》與姜維所著《蒲元傳》均載蒲元於斜谷為漢軍鍛造寶刀三千口,裝備漢軍精銳,組建了「神刀軍」。

姜維《蒲元傳》中描述「以竹筒內鐵珠滿中,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刀」

(竹筒中裝滿鐵柱,可以直接劈開,威力可見一斑)

除了上述的神刀軍、無當飛軍、虎步軍。

漢軍還有一隻三千人規模的連弩軍,裝備諸葛連弩

(武侯平定南中時的發明。《華陽國志》記載:蜀丞相亮亦發其勁卒三千人為連弩士,遂移家漢中)

關於孔明的技術能力,《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說: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推演兵法,作八陳圖,鹹得其要雲。」

《魏氏春秋》同語:

「亮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以訓厲臣子。

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亮集載作木牛流馬法曰:

"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

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

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

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

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

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

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

後槓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

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

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

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

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亮言教書奏多可觀,別為一集(如今僅有《諸葛亮集》殘本)

諸軍精銳在南征後業已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時代戰亂頻仍,各國都有黑戶流民沒有統計完全,但是蜀漢因為不統計南中蠻夷以及邊緣民眾,統計人口縮水程度是最大的,即使如此,蜀漢滅亡時也有二十八萬戶,108萬人(諸葛孔明治理下,已經比章武元年僅僅名義上就增加了1/4,算上南蠻。

首都師範大學的一些歷史研究甚至認為蜀漢實際人口400萬,孔明治理功勞可見一斑。

孔明治理下的蜀漢不統計蠻夷戶口,不過度干預南中,卻事實「控制」精神領袖孟獲,這種情況下,從南中抽選精兵,一方面無南方後顧之憂,二來又巧借南力。

蠻夷的百萬人口有供軍數萬的潛力。

03

第二部分是備策。

即戰術能力和戰略規劃問題。

7-14-9.00補充戰略戰術前提和孔明的基本盤

戰爭的皮膚有三層。

最頂層設計自然是戰略的籌劃,即國力、勢力關係之考量,兼之考備山川地理,圈定進軍行策之大方向。

戰略制定的核心在於割裂軍事信息,盡力限制敵軍的補給和通信等聯繫和維持能力(糧道、劫掠能力等),一旦軍隊孤立,縱有百萬,也是作鳥獸散。

而戰術層面因為存在戰術寬度的問題,變數更大。

舉一誇大之例,如果五百軍與十萬軍相持於平原,可謂泰山崩面,五百軍瞬間齏粉。

而如果兩軍相持於峽谷、渡口等狹窄戰線處,則三五日也許都能持下

(一個過窄的戰線只能填充有限的兵力。如果戰線寬度只能容納百人,那麼即使敵軍有百萬之眾,也只能慢慢添油,以百人為單位接戰,等填充兵力全歿,方能再添兵將)

故而戰術的本質在於局部的實力畸形,正是我所說,可以視為二階或者多階的田忌賽馬。

選取戰線寬度極窄的地段,用儘可能少的偏師加上預備隊進行乾耗。騰出主力精銳在另一大寬度戰線上并力突破,則可以少勝多。

利用戰線寬度在軍事戰術上通稱為斜擊術,斜擊術思想堪稱第一要術亦不為過。

後世的天策上將李世民曾經自述「自少經略四方,頗知用兵之要,每觀敵陣,則知其強弱,常以吾弱當其強,強當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過數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陣後反而擊之,無不潰敗。」

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放到漢魏局面中來,孔明的軍事天賦就體現在了對魏軍騎兵的解讀。

可以說,騎兵在文明史上超過二十個世紀都表現出了統治力,但是這種統治力很大程度上並非因為戰鬥力而是更多因為機動性而儲備的戰術寬度的先發優勢。

戰爭區別於鬥毆的根源就在於這種穩定的策劃,而不可能希冀軍隊達成脫離實際的戰鬥素質(簡單說,訓練有素的士兵和缺乏訓練的民兵,終究都還是血肉之軀,士卒有別卻沒有絕對代差)。即使是人困馬乏,傷害更多者也是戰術展開能力而非士兵的機能。

騎兵的機動性是增加彈性戰術寬度的先決優勢,但並不意味著步兵毫無勝算,良好的補給、藉助山形水勢化解戰術寬度劣勢甚至是轉移戰術展開能力,也是妙法。

對於曹魏引以為核心的騎兵部隊,孔明的化解方法便是利用地形進行破解。

如在水畔山腳拒住,守軍五千一萬,雖敵軍十萬,不能速過。

後孔明選擇渭水與祁山相連處渡水是這個原理,要馬謖在五路總口下寨,也是這個道理。

下文會一一言明。

04

先主劉備在時,劉備軍中是武官職權,即使是孔明和龐統,名曰「軍師」,實際以「軍師中郎將」名號從征。

謀士掌軍一方面是劉備本人的軍事價值觀,另一方面孔明與龐統、法正皆不是白面經綸。

到了後主時代,武侯在前中後三軍設三位軍師,分別為魏延、劉琰和費禕。可見對於軍策的重視程度。

不同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對南征的語焉不詳,對諸葛亮北伐的描述是相對非常細緻的(主要是北伐諸事,有中原史官并力記載,來源廣泛,少有失色)

建興六年(228年),孔明上書《出師表》,開始了北伐大業。

所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建興六年的北伐非常順其自然。

一方面吳蜀聯盟穩定、南中安定,二來國富民豐,軍有餘力。

漢軍在漢中也訓練兩年,實力可觀。

還有一條現實因素,即《後出師表》中所謂「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

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蜀漢核心文武有中原、荊州和益州人口,具是四方豪傑。

當年先主以個人影響力一路如同海綿吸收了諸多俠方。

但一旦遷延日久,轉為新一代益州人才通盤,則遠遠未必有這這樣的人才質量(畢竟人口庫太小)

05

第一次北伐

《三國志•諸葛亮傳》言 「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對照地圖看。

漢軍第一次北伐,孔明的思路大抵應該如此:

5.1、陳倉扼守咽喉,如果漢軍從斜谷直接向東沿著渭水攻擊長安,一旦在長安摩挲不下,而陳倉魏軍出擊,掐斷斜谷和渭河之間的狹窄地帶,則漢軍全軍危急。

5.2、魏軍數量和結構都有優勢。《默記》書中記載孔明北伐為「步卒數萬,長驅祁山」。

孔明第一次北伐兵力不過六萬步兵左右

(漢軍幾乎是純步兵,南中的軍馬主要用於運輸)。

步兵機動力過差,如果出斜谷向東,進入關中平原地區,一旦曹魏騎兵從東都趕到,將會十分被動。

5.3、如果主力出祁山,走南安、天水一路,則左右有山區掩護,曹魏主力無法及時趕到。況且南安、天水不在關隘、渡口險要地點,並非防禦重點,兵微將寡,可一舉擊破之。

即使隴西魏軍或者陳倉魏軍想要掐斷渭水-祁山通道,漢軍也只要守住河畔要道即可(曹魏水軍實力不足,而且隴西幾乎沒有水軍)

5.4、趙雲軍再佯動於斜谷,則可以於前期吸引陳倉守軍,而即使曹軍主力抵達,也只能對抗趙雲軍。否則如果曹真主力往西北山區,機動力暴跌不說,一旦趙雲進入關中腹地,雖騎兵也難以回援。

而如果曹真軍西進散關北,則趙雲可能襲擊曹真的補給。

所以說,首出祁山其實更加像陽謀,諸葛算無遺策,一旦漢軍從街亭向東,到達今天的銅川,直接可以殺到長安。

漢軍出兵後,確如孔明計劃,漢軍輕鬆完成了迂迴。

抵達街亭並轉向東側。

此時魏明帝曹睿西鎮長安,命張郃軍轉向孔明,而曹真往斜谷擊趙雲。

只可惜「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孔明只能「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

簡單來說,其實街亭豁口,只要漢軍守住,則祁山-天水-街亭的補給通道會非常穩固。

演義中非常濃墨淡彩的一筆「空城計」,確有史籍留存(郭史爭議頗大,各位知友辯證看待,一律加斜體)。

《郭沖三事》曰:

「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

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偪,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

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

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

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

"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

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後知,深以為恨。」

事後,諸葛亮「戮謖以謝眾」。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不能訓章明法,臨事而懼,至有街亭違命之闕,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無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責帥,臣職是當。

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

丞相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如前。

建興六年(228年)冬天,孔明第二次北伐 

「冬,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06


第二次北伐示意圖

第二次北伐,對照地圖。

孔明改變思路,主要考慮是:

6.1、第二次北伐有策應東吳的動機,只是偏師北伐。兵力不過三萬上下,不容分兵,否則各要地兵源不足。

況且第一次北伐失敗不遠,曹魏在雍涼地區兵力頗多,一旦戰線過長,陳倉諸軍可以西破漢軍的糧道。

6.2、兵員有限的情況下,走散關圍攻陳倉,一旦攻城失敗,曹魏軍來,可以退入散關,而不至於進入平原腹地過遠,防止被魏軍抄後路。

6.3、如果攻破陳倉,則之後漢軍幾乎可以永占隴西諸郡(即使魏軍繞陳倉而欲復隴西也不能維持糧道,陳倉在,隴西在),而漢軍也可以屯糧積兵在陳倉,隨時東進,威脅長安。

此次北伐思路也是非常明確,而且也是天才設想,和第一次「奇兵迂迴」有別,考慮到本次的特殊情況,算是穩紮穩打的上上策。

但是漢軍兵力依然過少,三萬漢軍攻打陳倉,漢軍周遭州郡魏軍連同援軍超過二十萬(我解釋一下,此處指西線魏軍全軍,雖然魏軍主力沒有抵達陳倉,但是事實上對漢軍產生了戰術壓迫。

因為西線魏軍主力的事實存在,漢軍被迫強力攻城,與郝昭硬磕,力求速下而無法行長久之計。

陳倉前線人數上遠不足此,被圍的陳倉郝昭只有數千軍)。

陳倉郝昭也是天分極高的戰術家,與孔明相持日久。

漢軍因為軍糧轉運困難,被迫撤退,撤退途中誅殺魏軍猛將王雙。

此次北伐有戰術戰果沒有戰略戰果,但是損耗錢糧部分,算是平手。

實事求是的講,第二次北伐中郝昭在陳倉的表現確實力壓漢軍。

這裡貼上有朋友提到的《裴注三國志》引《魏略》:亮自以有眾數萬,而昭兵纔千餘人,又度東救未能便到,乃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

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

昭又以繩連石磨壓其衝車,衝車折。

亮乃更為井闌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塹,欲直攀城,昭又於內築重牆。

亮又為地突,欲踴出於城裡,昭又於城內穿地橫截之。

晝夜相攻拒二十餘日,亮無計,救至,引退。

器械原本是孔明所長,但漢軍雲梯、衝車都被郝昭用火箭、飛石克制。

孔明用土樓、地道這些方法也都被郝昭破解。

漢軍在陳倉的失敗實事求是的講是存在的。

所以個人認為雖然孔明籌划過人,但實際戰果來說,即使算上誅殺王雙,漢軍第二次北伐也只能算平手。

建興七年(229年)春天,孔明遣陳式攻武都、陰平。

是為第三次北伐。

本次北伐最簡單粗暴,無論戰略戰術,具是勝利。

(關於網上有一些網友噴孔明,以此勝是陳式之功,體現不出孔明之能。須知陣前殺敵不過匹夫之勇,運籌帷幄方是天下英傑。龐統當年身先士卒,卻亡於流矢,豈不可惜?)

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率眾截擊陳式,孔明自出至建威,郭淮退還,遂定武都陰平二郡。

此次北伐,陳式只有一萬多步兵,是歷次北伐中最少的。

攻破武都陰平後,劉禪詔策孔明曰:

"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

前年耀師,馘斬王雙;

今歲爰征,郭淮遁走;

降集氐、羌,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勳顯然。

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幹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07

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

建興九年(231年)春,亮復出祁山。

是為第四次北伐。

漢軍第四次北伐思路一樣很明確。

類似於第一次北伐,走上邽過渭水,搶陳倉背後進軍。

這一次北伐,漢軍不過四萬人,軍需維護更加艱難,所以孔明祭出神器,以木牛運。

《漢晉春秋》曰:

「亮圍祁山,招鮮卑軻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應亮。

於是魏大司馬曹真有疾,司馬宣王自荊州入朝,

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

乃使西屯長安,督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駐雍、郿,

宣王曰:"料前軍能獨當之者,將軍言是也;

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

遂進。

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

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宣王遇於上邽之東,斂兵依險,軍不得交,亮引而還。宣王尋亮至於鹵城。

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

且祁山知大軍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

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從,故尋亮。

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栩、魏平數請戰,

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宣王病之。諸將咸請戰。

五月辛巳,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我就不用一字一句翻譯了。

本次北伐是司馬懿敗軍最慘一次,孔明先破郭淮、費耀,還搶了上邽的小麥。

司馬懿不敢接戰,甚至被部下譏笑為「畏蜀如虎」,建興九年五月,司馬懿終於派兵圍攻王平(無當飛軍統帥何平即王平)於南圍,孔明派魏延、高翔、吳班內外夾擊魏軍,擊殺魏軍三千,繳獲五千領鎧甲、三千一百張弓弩。

大戰之後,司馬懿堅定固守,孔明糧盡退軍,魏將張郃追殺孔明,在木門道中被孔明反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春第五次北伐,也是孔明最後一次北伐。

本次北伐,漢軍精銳盡出,總軍八萬,由東側褒斜道出兵入關中。

不同於前四次北伐,最後一次的北伐很有一些傾心一注的意思。

孔明決策在於:

1、之前歷次北伐多從西線用兵,曹魏已經充分重視隴西和陳倉的防務,不可對其鋒芒。

褒斜道偏東,既可以墨染曹魏上層的戰略預估之外,也可以直向首要戰略目標長安。

2、(可以充分推測到)如果第五次北伐是為了徐圖關中。

那麼以孔明的謀略,最多分三萬漢軍沿著渭河南原衝擊關中,等釣出陳倉軍襲擊漢軍在褒斜道口的糧道時,再使漢軍主力從散關出擊,迅擊陳倉。

此時如果斜谷漢軍再如約折兵西回,則必可在陳倉東大破魏軍。

如果再能一舉破陳倉,則隴西諸郡盡得。而現實中,孔明把主力集中在褒斜道東進,可見孔明確實預感可能時日無多(畢竟54歲了),希望能出急破敵。

因為蜀漢連年入寇,雍涼各處兵馬齊備。漢軍進達郿縣西的五丈原時,與魏軍僵持對壘。

《三國志•諸葛亮傳》雲「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

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考慮到前四次除了攻武都陰平北伐都是決於糧道(第一次因為糧道要地街亭被破,第二次因為糧盡,第四次是在隴西糧盡),所以開屯田之為。

以應對司馬懿的固守術。

演義中,孔明多次用法激將宣王,出自《漢晉春秋》,書曰:亮自至,數挑戰。

宣王亦表固請戰。

使衛尉辛毗持節以制之。

姜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

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姜維與孔明真是雙傑,深諳司馬懿與辛毗的雙簧)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煩簡,不問戎事。

使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

所啖食不至數升。"

宣王曰:"亮將死矣。"

(對照上文《魏晉春秋》中孔明和姜維的表現,可嘆都是人中龍鳳)

此後,相持百餘日。

建興十二年八月(234年),亮疾病,卒於軍,時年五十四。

《魏書》曰:「亮糧盡勢窮,憂恚歐血,一夕燒營遁走,入谷,道發病卒。

《漢晉春秋》曰:亮卒於郭氏塢。

《晉陽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於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

俄而亮卒。

非常有意思的是,連一向尖刻的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也對比了二人「臣松之以為亮在渭濱,魏人躡跡,勝負之形,未可測量,而雲歐血,蓋因亮自亡而自誇大也。

夫以孔明之略,豈為仲達歐血乎?

及至劉琨喪師,與晉元帝箋亦云"亮軍敗歐血",此則引虛記以為言也。」

裴松之眼中的孔明,謀略完全力壓宣王。

後主劉禪詔策曰:

"惟君體資文武,明叡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勛。

如何不弔,事臨垂克,遘疾隕喪!朕用傷悼,肝心若裂。

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諡,所以光昭將來,刊載不朽。

今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諡君為忠武侯。

魂而有靈,嘉茲寵榮。

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08

歷次北伐總括說來,孔明在有巨大局限的地理現實面前幾乎窮盡了一個軍事家所能有的一切。

孔明的總體思路還是多不希望與曹魏在關中關西久持,畢竟漢軍糧道艱難,長久的交鋒即使漢軍短時獲利,其利也不能長久。

所以建興六年(228年)北伐時,孔明寧可「捨近求遠」,就是避免在陳倉過多耽誤,使得魏軍有集結時機。

畢竟關中平原狹窄,又經渭水中分,一旦兩軍僵持落定,則漢軍必敗。

孔明走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是謀其似遠而近,並且藉助地形掩護糧道。

趙雲鄧芝偏師吸引陳倉軍,使陳倉軍南北不顧。

一旦殺入三輔,如果關中豪傑有人首義響應漢軍,則大事必定。而現實中漢軍走三郡地界,確實聲威震動,三郡叛附。

如果馬謖不失街亭,前途還是非常光明的。第二次北伐有策應之意,兵員不過三萬,況且距離第一次北伐只約半年,漢軍整備不足,難圖長安。

因此孔明的目標在隴西諸郡,破陳倉既可永占隴西,也獲漢軍的前進基地,甚至可以由隴西獲取漢軍短缺的馬匹。

可惜陳倉大戰,漢軍為郝昭所破。

第三次北伐算是註腳鋪墊。

而建興九年(231年)第四次北伐時,漢軍修整兩年,孔明預判魏軍會預估漢軍東線北伐,所以再復走祁山出兵,因宣王阻截又漢軍糧盡未果。

第四次北伐後,漢軍修整長達三年,建興十二年(234年)漢軍全軍出動,未用我提到的褒斜道誘陳倉軍,而從散關襲陳倉的陽謀之策。

可見孔明內心其實多少有些無奈和焦慮。

孔明第五次北伐主力盡出,又有屯田之舉,可以佐證孔明的心態,確是多望有生之年能成社稷大功,上報天子,下安黎民。

算無遺策而多伐未果,真是非常的遺憾。

09

上文多闡述了孔明編練儲備軍力之能,謀劃戰略克定戰術之能。到這裡為止,只剩下最後一部分。

即所謂接戰之能。

簡單說,部隊實際的戰鬥力問題。

演義中,鄧艾曾經稱讚姜維「深得諸葛孔明之法,兵在夜而不驚,將聞變而不亂」。

這樣的評價對孔明治軍來說可謂恰如其分。

上文屢次提到漢軍糧盡而退,兵戎整肅,井井有條。

甚至在陳倉和木門道兩度伏擊追擊的魏軍成功。

而遇到軍需不通,信令不達的困境時,漢軍又是怎樣的表現呢。

建興十二年(234年)第五次北伐時,漢魏兩軍在五丈原相持,司馬懿老規矩,蝸居抗敵。

《太平御覽》中講述了一次難得的孔明親自指揮的兩軍衝突。

孔明軍主力駐紮在渭南與武功水以西,孟獲族弟孟琰率領五千精銳虎步軍在武功水東和魏軍主力僵持。

時值武功水水位暴增,孟琰軍和漢軍主力的聯繫被割斷。司馬懿難得雄起,引數萬騎兵猛擊孟琰。

孟琰軍毫不動搖,孔明親自隔水指揮,讓孟琰步兵沿水拒兵,由弩手隔河射殺魏軍騎兵。

孔明另一面發揮天才的工程技能,讓西岸漢軍部曲製造竹車橋,迅速靠這公元三世紀的人造浮橋打通了兩軍聯繫。

司馬宣王被迫受到漢軍反壓制,只能繼續回去龜縮。

由此可見,演義中鄧艾所謂的「諸葛孔明之法」並非虛妄。

漢軍的這種不驚不亂,一方面得益於孔明的治軍訓備方略,一方面收益於漢軍上下對孔明謀略的信賴。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言道: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注意,這是孔明去世,漢軍退出五丈原後司馬懿對漢軍殘留營壘布置作出的評價。

關於演義上,死諸葛走活仲達之故事,也出自《漢晉春秋》,其曰: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

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

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然後發喪。

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孔明死後,漢軍依然是嚴整有法。這樣的軍隊素養,也是漢軍能驅數萬步卒與曹魏虎狼斗的基本自信。

還有一則非常著名的故事(郭史爭議頗大,各位知友辯證看待)。

《郭沖五事》曰:「魏明帝自征蜀,幸長安,遣宣王督張郃諸軍,雍、涼勁卒三十餘萬,潛軍密進,規向劍閣。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十二更下,在者八萬。時魏軍始陳,幡兵適交,參佐咸以賊眾強盛,非力不制,宜權停下兵一月,以並聲勢。亮曰:"吾統武行師,以大信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裝以待期,妻子鶴望而計日,雖臨征難,義所不廢。"皆催遣令去。於是去者感悅,願留一戰,住者憤踴,思致死命。相謂曰:"諸葛公之恩,死猶不報也。"臨戰之日,莫不拔刃爭先,以一當十,殺張郃,卻宣王,一戰大剋,此信之由也。

漢軍之軍容,孔明之能,無需贅述。

另外補充一點。

諸葛武侯去世後,蜀漢分散權力,費禕主軍,蔣琬主政。

蜀漢再無一人可挑兩頭。

我們全文下來可以來看到,

孔明從軍隊兵源

(規範戶籍,開發農業,增加人口)、

後勤

(統一轉運能力,設木牛流馬)、

裝備

(任用工匠打造優質兵械,還發明諸多獨特軍備)

這種軍隊源頭建設上就做的很好。

有了人、器積累,儲備了軍力。

而組建軍隊後也優化了軍隊編制

(如拆分重組了中護軍等)

甚至編組了一些精銳單位

(無當飛軍、虎步軍等三五千人規模的獨立單位,由無當監、虎步監等率領)

對於軍隊戰鬥力建設,孔明傾心投入,訓練頗多,所以漢軍陷於處境危難時少有慌亂

(如武功水東之戰)

往往軍容整肅。

軍隊編練成熟後,北伐時孔明也確實策劃了最優的進軍路線,利用地形掩護,降低兵力數量和結構的劣勢,驅數萬步兵長進,威震曹魏西線。

只是兵員確實過少,加之地理局限和一些客觀的用人失誤,北伐結局確實非常遺憾。

總評:諸葛孔明內政堪如周公、伊尹,而治軍之能亦遠非尋常。

五次北伐幾乎算無遺策。

可惜受限於地理局限和兵員規模,屢戰未果,誠然可惜!

天下英才,無右此公。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12/24 上午 01:58:53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73
積分:11998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http://www.bjtriz.com/doc_NVNqOHZmYjNTanBOTUkvN01seUJaZz09?fbclid=IwAR396fjUAqhOPkCzcl6t-24b1N_QRA4STXw3CkPauvB4_OajZ2e7RvvVEvw

https://base9174.com/doc_VkV4STh3ZSt2Umh0ZDZPZTk5Z3ZFdz09?fbclid=IwAR1IOZRl3za0F0YEwpVEzMvZebK75uudKk54OlR-EkkIOcdI_TvTrEWWj5Q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12/24 上午 02:10:57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7813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