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十六國時期,北方陷入了大規模的混亂,東晉為什麼不能實現統一

您是本帖的第 722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十六國時期,北方陷入了大規模的混亂,東晉為什麼不能實現統一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淨土門的通關密碼
等級:版主
文章:12343
積分:11968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十六國時期,北方陷入了大規模的混亂,東晉為什麼不能實現統一

東晉十六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混亂的時代。在長江以北,先後出現了20多個大大小小的政權,我們統稱為「十六國」。除了早期的後趙、中期的前秦以及後期的北魏之外,其他的政權面積都很小,實力有限。而當時在面積、人口、軍事上長期處於絕對優勢的是東晉。東晉王朝也先後發動了四次較大規模的北伐戰爭,但是為什麼始終無法統一南北呢?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從西晉以來,北方爆發了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尖銳。而南方則相對比較安定,於是大量的北方百姓選擇南遷。根據譚其驤等人的推測,當時選擇南遷的戶籍人口大約有90萬。而西晉皇室以及世家大族也紛紛南下,在江南建立了東晉政權,史稱「衣冠南渡」。

大量的人口南遷,為南方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根據葛劍雄的《中國人口史》的資料,東晉初期的人口達到了1000萬,基本和北方持平;到東晉後期,人口已經到達了1700萬,大大超過了北方。人口南遷加速了南方的經濟發展,依靠繁榮的江南經濟,東晉「財阜國豐」,完全可以支撐其統一北方的大業。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然而,東晉內部並非和諧。首先,東晉名義上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是實質上卻是四分五裂。以漢代的地域為劃分,南方分為揚州、益州、荊州、交州四大地區,交州地區的經濟比較落後,地廣人稀,因此在人力、財力上無法提供更多幫助。益州在東晉一般處於割據狀態,早期有成漢政權,直到桓溫時期才收復;東晉中期又被前秦占據,後期又是譙縱割據。因此,真正能夠為東晉提供比較穩定的支撐的就只有荊州和揚州。

偏偏荊州和揚州的矛盾又十分突出。揚州是東晉的京畿之所在,乃立國根本。揚州北有長江天險,是抵禦北方民族南下的天然屏障。北方民族想要南下進攻東晉,必然會先進攻長江上游,然後再順流而下。因此,長江上游的荊州就成為了東晉的防禦重心。東晉在荊州的軍事力量十分雄厚,「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

整個東晉時期,坐鎮荊州的將領都有「不臣之心」。最早坐鎮荊州的王敦曾發動「王敦之亂」,後來又有陶侃、庾亮、庾翼、桓溫、桓豁、桓沖、殷仲堪、桓玄等坐鎮荊州,掌握上游兵權,其中桓玄在403年攻破了建康,稱帝,改國號為楚,於是東晉實質上已經滅亡。從王敦之亂到桓玄起兵,東晉至始至終都陷入了荊揚之爭的泥潭,使得國家沒有多餘的力量進行北伐。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荊州和揚州的軍閥,為了取得帝位,往往通過北伐來提高自己的聲譽。這也決定了東晉的北伐基本就局限於黃河之南,不能深入河北。如桓溫北伐收復了洛陽,攻入了關中,但是桓溫卻不願意挺進長安,因為桓溫不願意陷入北方戰爭泥潭而消耗自己的軍事資本。

東晉內部的第二大矛盾就是司馬家族和士族的矛盾,以及南方士族和北方士族的矛盾。晉室南渡,南北方士族的支持。在南渡初期,北方士族思念故土,於是想收復北方。但是南方士族認為北伐消耗的不過是江南過去累積的財富,而北方就算成功,南方士族也得不到什麼利益,因而不支持北伐。在這樣的條件下,司馬睿只能力求穩定,不想大動干戈。當祖逖提出來要北伐的時候,司馬睿不反對,但也不支持。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晉朝主要大族地望分布

當北方士族在江南一帶獲得土地,建立更加富饒的莊園後,他們也沒有了北伐之心了。而北方士族定居南方,自然損害了南方士族的權力。在南渡之初,曾經三定江南的南方士族代表周玘發動了叛亂,之後周勰、徐馥、孫弼、周續等江南士族陸續起兵。南方士族的起義被平定後,北方來的王氏就盡滅義興周氏和吳興沈氏兩支最強悍的家族,使得南北士族矛盾暫時被壓制。

對於晉室來說,任何一家士族的強盛都會威脅到自己,因而東晉的王權和士族權力的鬥爭也十分激烈。例如謝氏集團在桓溫去世後迅速崛起,掌握了朝政大權,並組建北府兵擊敗了前秦大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此後,謝氏集團乘機發動東晉第三次大規模的北伐,一度收復了河南、山東。但是司馬氏集團為了限制謝氏,於是宗室司馬恬接掌北府兵統帥權,北伐的大軍也被撤回,第三次北伐的成就也很快灰飛煙滅。


 

東晉內部的另外一大矛盾是士族和平民的階級矛盾。兩晉時期,大量的平民淪為了依附民,如佃客、部曲、賓客、奴婢等,他們基本失去了人身自由權,世家大族甚至對其任意殺害。在晉朝,大約有一半的人口淪為依附民。東晉建立後,這種矛盾越到後來越嚴重。東晉末期,司馬元強制在浙江一帶徵兵,於是就引發了東晉最大的農民起義——孫恩盧循起義。起義前後經歷11年,轉戰東南大部分地區,對東晉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這場起義也是士族走向衰落的開端。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盧循起義還直接影響了劉裕北伐。409年,劉裕帶領大軍北伐,到第二年攻破廣固城,生擒其國王慕容超,南燕滅亡。但是劉裕未能進一步出兵河北,正當劉裕滅南燕之時,孫恩的殘餘勢力在盧循、徐道覆的帶領下,在交州發動起義,起義軍分兩路北上,攻陷了江西、湖南大片地方,直逼建康。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劉裕趕緊班師回朝。411年,劉裕消滅了盧循起義軍,暫時穩定了南方的局勢。在階級矛盾尖銳的情況下,東晉怎麼可能派遣主力勞師遠征呢?

縱觀整個東晉大約100年的歷史,總體感覺是和平的、寧靜的,實際上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東晉的版圖也被各大勢力劃分為了幾大塊,毫無凝聚力可言。從司馬睿南渡以來,南方就先後爆發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周氏起兵、桓溫專權、桓玄代晉、劉裕滅桓、劉氏火拚、孫恩盧循起義等戰亂。都說當時北方戰亂頻繁,當時東晉內部也同樣如此啊。這樣的王朝怎麼可能統一天下呢?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0/10/21 上午 09:54:56編輯過]

同乘彌陀號,飛過業障山,越過生死海,同登極樂國!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0/10/21 上午 08:14:58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01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