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鄭成功曾向日本幕府借兵 共謀反清復明

您是本帖的第 1874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鄭成功曾向日本幕府借兵 共謀反清復明
jay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小飛俠
文章:1280
積分:15250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3月25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jay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鄭成功曾向日本幕府借兵 共謀反清復明

南明永歷十二年,即清朝順治十五年、日本萬治元年(1658)六月間,鄭成功派遣桂梧、如昔和尚東渡日本長崎,遞交了鄭成功致德川幕府等四代將軍德川家綱的書信。鄭成功在書信中首先稱讚頌了幕府將軍,接著結合自身經歷,說:“成功生於日出,長而雲從,一身係天下安危,百戰佔師中貞吉”,並以唐將徐世勣賜姓李自喻,以顏真卿氣節自勵,以示抗清決心。鄭成功希望發展與日本的友好關係,但關鍵是書信的結尾,指出:“中興伊邇,敢望僧桂梧、如昔重來。文難悉情,詞不盡意”,暗喻南明將興師北伐,乞兵曲筆之隱將由桂梧、如昔去長崎面敘。結果如何呢?

據日本平凡社編《大百科事典》第十八卷雲,幕府拒絕了鄭成功借兵請求,粟田元次郎《日本近代史》第四章亦云幕府未允出兵。但是,事實上德川家綱這次是用實際行動響應鄭成功乞兵,這是迄今中日兩國史壇所忽略的問題。歷史是複雜的,我們應該感謝北韓史籍留下了有關記載。
  
    根據北韓手抄本李《漂人問答》援引明遺民曾勝供詞雲:“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隨漢人之客于日本者以向北京矣。洋中忽遇狂風,舟不得前,乃回師。”這就是說,“庚子夏初”係當南明永歷十四年即清順治十七年、日萬治三年(1660)夏初,日本大興出兵,在寓居日本的“漢人”嚮導下“以向北京矣”,意味著日本在中國明清交戰中已公開站在南明一方,與清廷單方面處戰爭狀態。然而,途中“忽遇狂風,舟不得前”,顯然日軍海中遇難者不少,才使這非同尋常的“大舉兵”以“回師”了之,與清廷安寧如故。李當時為北韓濟州特使,所撰《漂人問答》是據他親自訊問曾勝等明遺民而成書,是書現藏幹日本天理圖書館,1982年《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第十五輯附該書影印照片全文。曾勝上述供詞的史料性,是絕對可靠的。
  
    曾勝何許人?乃福建人,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成長在明清動蕩年代。而據北韓史籍記載,清康熙六年即李朝顯宗八年(1667)六月,北韓地方官員報告:“唐船一隻漂泊(濟)州境,而所乘船片片破碎,所載物盡皆沉沒,所余無幾。漂到人九十五名,今方接置,俱不剃頭。觀其服色,聽其言語,則的是漢人。招致其中為首者林寅觀等,書問其居住及漂到之由,則以大明福建省官商人將向日本商販,洋中遇風以至於此雲”,而此95人為首者乃林寅觀、曾勝、陳得。據北韓史籍記載李朝譯官問語,林寅觀等人答雲“藩王與鄭經之物也”,足證此95人乃台灣鄭氏官商。他們是當年五月初十日從台灣起程,不料海洋中中遇風,二十三日漂到濟州島時船體破碎,為朝方收留。曾勝身份清楚了,那麼他為何在“日本大舉兵”事隔七年後才吐露歷史真情呢?
  
    首先看看林寅觀、曾勝、陳得為首的95人此次去長崎的背景,據《漂人問答》援引林寅觀的話說,“今年四月末,清朝差使孔姓名孟章,共文武四位,欲與我藩議和。而我藩即欲啟聞(日本)國君,寅等欲乘風開缸。此書預先寄來,寅等未知後事”。“孔姓名孟章”,案“孟”、“元”兩字同義,故當時人亦稱孔元章。孔元章,于康熙六年(1667)春前往台灣招撫,而同年十一月清朝閩水師提督施瑯《邊患宜靖疏》指出“總兵孔元章招撫回歸”,足見上引林寅觀“今年四月末”孔元章“欲與我藩議和”的資料是可靠的。

“此書預先寄來”,係指鄭經致日本國王書是東渡前即五月初十日之前交給林寅觀、曾勝等人,雖然《漂人問答》又援引林寅觀等人的話說此書信由於船體破碎“失于漂沉之時”,但蔡政致寓日明遺民的三封書信猶存並讓朝方閱覽,顯然“失于漂沉之時”是出於保密需要的推託之詞。不過,林寅觀等人在答覆朝方詢問中,仍然透露出索取鄭泰長崎存銀和“會聚兵馬”機密,使朝方留下了“漢人行中有請兵日本文書”的印象。不難看出,孔元章往台灣議和時,鄭經正謀求借兵日本。當時,李氏北韓與清廷有外交關係,故朝方對鄭氏乞兵日本非常敏感,細心盤潔,林寅觀回答時順便說出“前年日本王許兵相助”、“先王之借兵于日本久矣”,而曾勝不禁就將“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的歷史秘密說了出來。
  
    本來德川幕府在中國明清交戰中是同情南明,將清兵入主中原視為“華變于夷之態也”,但對南明多次乞兵一直冷淡,可見其所持的態度是非常慎重的,所謂冷淡,並非等於不願出兵,何況當時日本還“頗有經略中國的雄心”,但因為此事關係到與清廷的兩國關係,所以不能不權衡明清戰事演變和得失利弊,慎重對待之。如南明隆武二年(1646)鄭芝龍遣使乞兵,據栗田元次郎《日本近代史》第四章記載,德川幕府“以拒絕為恥,紀州、尾州、水戶之藩更竟欲出任總大將”,只是獲得鄭芝龍降清和隆武亡的消息,才使出兵成為泡影。結合當時明清鬥爭形勢,不難看出,“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是經過德川幕府慎重考慮後決定的。鄭成功派遣桂梧、如昔和尚乞兵日本,當時永歷方面李定國已與鄭成功約定北伐,李定國還約定李來亨在湖北配合鄭成功北伐出擊,魏耕等人積極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活動迎接北伐,

從某種意義上說,南明永歷十二年即清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北伐是關係到明清雙方命運的決戰,關係到清廷能否實現一統局面的決戰。鄭成功深知此舉重要戰略意義,所以北伐前他在廈門積極練兵,籌足軍餉,遣桂梧等人去日本乞兵,與張煌言會師,邀請海外遺民如朱舜水回國參戰,說明他非常重視北伐,充滿必勝信心,因而他在致德川家綱信中說“中興伊邇”。這個非同尋常的復明計劃,引起了日本重視。尾張、紀伊、水戶三藩侯都主張出兵,對德川幕府決策影響甚大,經過一年多的準備,終有“庚子夏初,日本大舉兵,隨漢人之客于日本者以向北京矣”,表明日本希望明清交戰中出現“夷”變于華之態。誠然,有明一代倭患不絕,實際是與當時日本長期內亂背景有關,與日本執政者不相干,有明一代日本執政者從未向中國出兵,而這次“日本大舉兵”儘管是在鄭成功北伐敗後,且途中遇暴風而“回師”,對明清交戰沒有實際性戰略影響,對當時中日關係也沒有產生複雜化的消極影響,但這畢竟是明清史和中日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9/17 上午 04:54:46

 1   1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