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歷史風雲版(Life論壇) → [轉貼]二戰台灣

您是本帖的第 10251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二戰台灣
qqw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1964
積分:2075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qqw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二戰台灣
(林庭瑤)椰子樹頂著炙熱大太陽,美軍B二九轟炸機呼嘯而過,炸彈如豪雨般從天落下,轟隆隆巨響!「台籍日本兵」許昭榮躲在叢林內,耳際哀嚎聲四起,呼吸著死神的氣味。二戰好不容易結束,政權易手,戰事卻未歇。還來不及喘口氣,許昭榮就被迫變身為「台籍國府兵」,轉赴青島加入國共內戰。

同樣參與國共內戰的台籍青年徐騰光,在徐蚌會戰中遭共軍俘虜,還被送往朝鮮打韓戰,仍被共產黨打為反革命份子黑五類,子女在大陸無法就學,永難翻身。

當完日本兵 變身國府兵

背負台灣戰俘罪名的徐騰光被共軍逼問:「你是國民黨軍官,又是台灣人,是不是潛伏在大陸做間諜?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徐騰光說:「我若不是被國民黨徵召,我怎麼會在大陸?時代背景逼迫我一個老百姓,跑到大陸來打內戰。」

在中國受罪大半輩子的徐騰光,十七年前回到台灣時,連聽閩南話都吃力。弟弟用閩南語對他直說:「看到你的臉是哥哥啊,但講起話來,你是外省人啊!」徐騰光頓時無語但眼淚早已撲簌簌流下,心痛他魂縈夢繫的故鄉變成他鄉。

後殖民主義先驅法農(Frantz Fanon)曾在《黑皮膚,白面具》書中提過一個戰爭經驗,「在太平洋戰爭中,一位殘廢的人告訴我的兄弟:『你要適應你的黑膚色,就好像我適應我的殘廢一樣;我們兩個都是意外事故的受害者。』」

回顧二戰期間,台灣人身分認同錯置整整一甲子。台灣雖不在戰地最前線,但因受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人被迫加入一場不知為誰而戰的戰爭。

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人出現不同參戰身分,如加入抗戰的「台灣義勇隊」,協助日軍的「高砂義勇隊」,參加南洋開拓的「拓南戰士」,進入戰地大後方的「台籍女護士」,被拐騙賣身的「台籍慰安婦」,被掛上志願名號的「台籍視員」,還有遠赴日本造飛機的「台灣少年工」及「台籍神風特攻隊員」。

抗日義勇軍 被扣匪諜罪

以抗日為職志的台灣少年團長李友邦,因不滿日本統治離台前往廣州,但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件爆發未及時撤返回台,遭福建省政府以敵國人民處置,關進武夷山下集中營「台民墾殖所」。

二戰後國府執政,隔不到幾年,曾加入抗戰的李友邦,卻被質疑為匪諜,因「叛亂罪」遭國府軍事法庭槍決,享年四十六歲,成為白色恐怖犧牲者,李友邦之妻嚴秀峰也遭誣陷入獄十五年。

日本在一九四二年發動大東亞戰爭,意圖控制南洋油田,向台灣子弟宣傳一套南洋夢。家住台中大甲的蔡福受到感召,抱著滿腔熱血投入南洋開採石油,成了台籍拓南戰士。

相隔不到半年,美軍採跳島戰術空襲南洋群島,只懂技術不諳戰事的台灣拓南生,遇上美國盟軍大轟炸,踏在一塊塊大窟窿上,大多數台灣拓南生都客死異鄉,「美軍轟炸在防空洞上,木頭撐不住倒下來壓到一個弟兄,他屁股裂開死掉,還有一個台南孩子,腦袋被打得稀爛,腦漿都溢出來,」蔡福低頭黯然。

志願赴南洋 為天皇效命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6/22 上午 02:47:58
qqw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1964
積分:2075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2
 用支付寶給qqw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隨著日軍宣布無條件投降消息傳開,遠赴南洋西拉姆島的蔡福獲悉後徬徨無措,似乎南洋美夢被狠狠擊碎,他直覺地說:「當時大家都在哭,擔心我們職業會沒了,如果日本打贏,我以後做一個技術人員,生活不是很好嗎?」

另個在新幾內亞的台籍志願兵莊玉記回憶說:「有個十分寮來的台灣青年,手榴彈拿起來自己引爆,就這樣天皇萬歲!」

戰爭之初,台灣人在日軍部隊只從事雜役工作,家鄉在台南安平的何亦盛,被日本軍隊從戶政單位任意挑選,派到上海為日軍運補槍彈米糧。直到一九四三年,日軍戰事告急,「台籍志願兵」首度有資格扛搶上戰場遠征南洋。但軍隊仍有族群歧視,第一期台籍日本兵陳千武回憶:「部隊中有待遇和階級差異,從上級長官的眼光來看,順序是日本兵、琉球兵,最後才是台灣兵。」

一九四一年八月美國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日本決定南進政策,四個月後日本偷襲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驍勇善戰的台灣原住民原本激烈抗日,但戰爭發動後,日本動員文化認同的力量,使原住民成為日本最強悍的戰爭武器。

電影《沙鴛之鐘》在一九四三年紅透半邊天,這部由滿州女星李香蘭飾演女主角的電影,描述原住民少女沙鴛送日本老師出征,在大雨中不慎落水的愛國故事,發揮了強勢的宣傳效果。

泰雅族人田來富的雙親在霧社事件中被日人殺害,但他看電影後毅然加入「高砂義勇隊」,前往新幾內亞。」高砂義勇隊員被送往菲律賓巴丹半島、科里多島等地,超過半數魂斷南太平洋。

一九三七年戰爭爆發,日本在台灣進行「國民精神總動員」,灌輸台灣人是日本天皇子民。家住北台灣的張月華在基隆港邊與母親道別,被派往新幾內亞島東方的拉巴爾,「那時候船上會準備白帶子讓人拉,我母親拉了一條,直到船開走,很捨不得。」但一九四三年盟軍奪回拉巴爾的控制權,張月華從拉巴爾一路逃到馬尼拉,再轉往薩馬島和雷德島。

張月華說:「在撤退時不能走的人,都被推到防空洞,一般人死前都會大喊天皇萬歲,但現在有人要死了,反而不叫天皇萬歲,口中大叫阿爸阿母!」她的青春記憶埋葬在叢林戰火裡。

台籍少年工 赴日造飛機

從小懷有造飛機夢的張書麟,因為戰爭圓夢,他是二戰時少數台灣籍神風特攻隊員,也是台灣少年工。他回憶說:「面試的時候,日本軍官坐成一排,問我說,你怕不怕死?我站著說,我不怕死!參戰時要填寫志願書,偷偷拿父親印章去蓋,就這樣遞出去。」日本需要台灣少年工協助製造飛機,與一九四二年中途島戰役有關。因為日軍此役在太平洋海域損失四艘航空母艦和三二二架飛機,於是在名古屋的海軍高座廠建立飛機工廠。這也是台灣少年工到日本受訓的第一站,他們如孩子兵般接受軍事訓練。

台籍慰安婦 憶往淚涔涔

日軍從一九三八年開始假藉各種理由,在各佔領區強拉年輕女性擔任慰安婦。黃阿桃在二十一歲時候,被日本婦人拐騙上船,帶往婆羅洲東南方的巴厘巴板。黃阿桃回憶,「當時有位日本兵來慰安所買票,確認房間號碼後進來,我問他你要做什麼,他說我有買票,這是你的工作,就要親我,我嚇得全身發抖,那個士兵強行脫掉我的衣服,我開始哭,跟他打了一架,當時我才二十二歲,還是個年輕女孩……」黃阿桃拿手帕拭淚,一直哭、一直哭。

六十年後,黃阿桃肚皮上留著一道深深疤痕,還有靠抽煙才能夠入眠的習慣。「想到被日本人拐騙,我無法忘記,不抽菸,日子過不下去。」當時被日本殖民的台灣慰安婦約有二千多人,活著回家的慰安婦,大多喪失生育能力。

台籍日本兵陳千武戰後將他的南洋戰地經歷寫成詩,弔祭那一段被遺忘的歲月,他這麼寫:

我底死

我忘記帶了回來

埋設在南洋島嶼的

那唯一的我底死

我想總有一天

一定會像信鴿那樣

帶回一些南方的訊息回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6/22 上午 02:48:20
qqw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1964
積分:2075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3
 用支付寶給qqw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二戰日人寧死不降 秘密大解析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抵死不從,甚至全國上下齊心奮戰,直到美軍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才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透過國家地理頻道提供的畫面,一起去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日本人當年會抵死不從?

手持布槍衝鋒陷陣,在日軍的字典裡沒有投降,即使在太平洋戰爭的最後一年戰況殘酷,日本人仍舊抵死不從,在美軍眼裡,日本人就像拿著機關槍的猴子,根本就跟外星人沒兩樣。

美國羅斯福總統和英國首相邱吉爾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不過日本裕仁天皇抱著「寧死不降」的自殺式精神,企圖讓英美放棄;而日本人又向天皇效忠,認為天皇是天神不會犯錯,天皇甚至准許「結合計畫」,讓日軍和老百姓全變成神風特攻隊,對上價值觀不同的敵人唯有視死抵抗。

經過慘烈的戰役,一直到了1945年8月15日,廣播裡傳來罕見的裕仁天皇聲音,天皇不提戰敗或投降,只輕描淡寫地向全民宣告「事情不如預期、情況變得不利」,而事後,他也只表示,美國那兩顆原子彈是投降的原因,為了避免美軍過於殘暴,才決定結束戰爭。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6/22 上午 02:53:45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4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二戰中美軍爲何不在臺灣登陸?

臺灣是日本本土列島通往菲律賓的中間站,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山高林密、溪流多而湍急。西方人長期以來一直管它叫做“福摩薩”,這個葡萄牙稱呼浸透了對中國人民的蔑視。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一六六一年,明將鄭成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兩栖登陸,最後趕走了荷蘭殖民者。一八九四年日清戰爭以後,日本鯨吞了臺灣,一方面血腥鎮壓了臺灣人民的反抗,一方而投資開發,加緊消化它。到一九四四年,日本在臺灣已經修了七十多個飛機場。當年轟炸呂宋島克拉克空軍基地的飛機就是從臺灣起飛的。
    
1944年,美軍重返西太平洋。此時,出現了幾種不同意見。
    
1、麥克阿瑟認爲應該攻擊菲律賓,因爲:
    
呂宋戰役的損失一定會比臺灣小。因爲太平洋登陸戰的主要損失是沒有任何敵人的內部情報,僅僅*判讀航空照片。因此,塔拉瓦和塞班的損失沈重。他故意略去比阿克不講。然後,他說呂宋同任何其他島嶼不同。美國在那裏呆了半個世紀,非常熟悉。而且,島上有幾十上百支同情美軍的菲律賓抗日遊擊隊,他們對各種敵情了如掌指。而臺灣則不同,自從一八九四年以後,日本人就一直盤踞在那兒,部份島民似乎已經被同化,敵人的部署和要塞兩眼墨黑。兩相權衡,呂宋的優越性很明顯。
    
2、 金上將認爲因該攻擊臺灣和中國廈門:
    
金上將堅持攻擊臺灣或者中國沿海的廈門。金的道理很明顯,菲律賓有七千個島,臺灣卻只有一個,從切斷日本石油、橡膠、錫和糧食運輸動脈的效果講,兩者一個樣,而進攻臺灣似乎損失較小。
    
臺灣距菲律賓二百海裏,距沖繩三百三十海裏,距上海三百三十海裏,距九州六百海裏,距釜山七百海裏。從臺灣機場出動,菲律賓、日本、朝鮮南部、中國東南沿海直到武漢、桂林,都處在B—24型轟炸機的攻擊圈中。臺灣有足夠的縱深,它的面積、人口、物産和地形都足以供應龐大的陸海空軍部隊,而無缺乏之患。對東亞地區來說,再也沒有哪個海島比臺灣更重要了。日清戰爭以後,日本政府寧肯吐出遼東半島,也絕不放棄臺灣。它是從千島群島直至南洋群島的整條西太平洋島鏈上的拱心石。
    
誰掌握福摩薩,誰就能控制亞洲大陸的整個東海岸,我們永遠永遠不能允許這個島嶼被任何一個可能在未來與我們敵 對的大國所控制。在戰後的亞洲,我們必須從這裏的基地保持前進姿態。”這些話,尼米茲和斯普魯恩斯都時有所聞。他們同樣理解臺灣在軍事政治戰略和海洋戰略上的重要性,但他們是現實主義的將軍,他們瞭解美軍和日軍的實力和能力,他們知道:拿下臺灣,談何容易!
    
臺灣是一個山地險峻、密林厚覆、奇峰突冗的大島,面積達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日本人已經苦心經營了整整半個世紀。島上有幾十處良港,七十餘個機場,屯積了大量的軍火和其他物資,即使和平時期,日本也在臺灣駐紮了十幾萬精兵。任何一個看到過貝蒂歐、誇賈林、塞班戰場的軍人,都會對兩栖登陸的險惡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毫無疑問,臺灣戰役將會血流成河,代價高得難以忍受。萬一失敗,整個戰爭的節奏將被打亂,美國人將付出更大的犧牲,他尼米茲將同金和福雷斯特爾一道,成爲歷史的囚徒。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軍在達達尼爾海峽登陸失敗,邱吉爾和費舍爾上將雙雙辭職以告國人,但死去的人卻無法復活了。
    
權衡利弊,美軍未敢在臺灣登陸。

3、斯普魯恩斯取沖繩方案:
    
沖繩從各方面講,都較臺灣容易攻取。
    
沖繩在臺灣和日本之間,沖繩一失,臺灣防務就毫無意義。話說回來,只要衝繩守住,失去臺灣並不傷日本筋骨。
    
美軍經過權衡利弊,決定麥克阿瑟率軍登陸菲律賓,同時由尼米茲將軍率軍跳過臺灣,直取沖繩。
    
沖繩守島日軍總兵力爲10萬餘人,其中包括第32集團軍的2個師和1個混成旅約8.6萬餘人,以及海軍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由牛島滿陸軍中將統一指揮。
    
海軍由日本聯合艦隊第2艦隊(司令爲伊藤整一海軍中將,轄戰列艦、巡洋艦各1艘,驅逐艦8艘)和潛艇部隊,以及駐九州、臺灣的航空部隊擔負抗登陸支援與掩護任務。沖繩島及其鄰近島嶼還有1個魚雷艇中隊和600餘艘特攻艇。
    
美軍參戰兵力爲45.2萬人、艦艇1500餘艘(含英國遠東艦隊的艦隻)、飛機約2500架,由第5艦隊司令R.A.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統一指揮。擔任登陸任務的第10集團軍(司令爲S.B.巴克納陸軍中將)由第3陸戰軍和第24軍組成,轄7個師18.3萬人,其中第27、第77、第81步兵師爲預備隊。由美英聯合航母機動部隊和美第20、第21戰略轟炸部隊負責掩護和支援。
    
戰役中,日軍亡9萬餘人,被俘7 4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被擊沈艦艇16艘、傷4艘;島上居民亡約10萬人。美軍傷亡7萬餘人(含非戰鬥減員2.6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被擊沈艦艇36艘、傷368艘。此戰是美日兩軍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規模最大、損失最重同時也是最後一次戰役。
    
這次戰役表明,美軍不在臺灣登陸而在沖繩登陸是正確的選擇。
    
當時日本在臺灣駐軍14萬人以上,臺灣是一個山地險峻、密林厚覆、奇峰突冗的大島,面積達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比沖繩大幾十倍(面積約1176平方公里)。日本人已經苦心經營了整整半個世紀。島上有幾十處良港,七十餘個機場,屯積了大量的軍火和其他物資,即使和平時期,日本也在臺灣駐紮了十幾萬精兵。任何一個看到過貝蒂歐、誇賈林、塞班戰場的軍人,都會對兩栖登陸的險惡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攻克一個小小的沖繩,就付出了7萬人,毫無疑問,如果美軍登陸臺灣,臺灣戰役將會血流成河,代價高得難以忍受。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9/16 上午 10:54:24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5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佩里硫大戰:美軍放棄攻台計畫

佩裏硫大戰 戰爭背景
   
 


1943年8月,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徹底失敗,東線局勢開始不可逆轉的急劇惡化。就在這一年裏,軸心國集團在所有重要戰線上都遭到了挫折,失去了戰場主動權。當時日本陸軍已經在瓜島遭到失敗,海軍也遭受到了很大損耗,日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太平洋方向的進攻能力,轉入全面防禦。至於義大利不但北非戰場徹底崩潰,盟軍還反打進了義大利本土,眼看義大利法西斯黨政府就要完蛋了。 
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失敗的消息傳來,日本大本營裏一片焦慮,參謀本部裏日軍海軍與陸軍將領更是互相指責亂成一團,海軍指責陸軍不切實際,對德幻想嚴重,開戰後總指望著德軍在東線戰場取勝,在滿洲閒置j量兵力與作戰物資搞什麽勞民傷財的關特演,幻想著德軍在東線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去履行協定攻擊毛子國,不願把軍力投入南洋戰場,結果導致南洋前線兵力與作戰物資嚴重缺乏,導致了南洋前線局勢惡化。而陸軍指責海軍從來就不願意配合陸軍作戰,只顧自己的打算,處處扯陸軍的後腿,太平洋戰場單獨依靠日本的力量去打本來就勝算不大,必需考慮整個軸心國集團的整體作戰,如果海軍不扯後腿,陸軍早就進擊毛子國了,德軍也就未必會在東線失敗,軸心國集團未必會走到這一田地。

佩裏硫大戰 作戰計劃
   
 
日本海陸互相指責一通後,總算又坐了下來,開始研究下一步的行動部署,在大本營裏日軍海軍與陸軍最終達成共識,一致認定,目前情況下穩定太平洋戰線的任務是日本的作戰重點,日本的作戰已經完全指望不上別人了,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因此,陸軍要立即結束關特演,抽出兵力加強本土與南洋地區作戰力量,預防美軍在南洋地區的全面反撲以及對本土的襲擊,日軍決定從滿洲抽回關東軍22個會戰份的彈藥加強本土防禦,並抽出一些精銳部隊回防,加強本土的新部隊編成能力,對南洋戰場,日軍決定在1943年底-1944年下旬以前向南洋增兵100萬,並提供南洋軍足夠的彈藥、兵器以及其他作戰物資。    


由於日軍陸軍兵力實際並不足夠抽出那樣多的精銳部隊前出南洋,日本海軍也沒有足夠的護航力量護送那樣多的運輸船只滿載部隊彈藥南下,日軍只得採取分批分重點運輸方式向南洋派兵,日軍把南洋戰區分成3個防衛圈,外環防禦圈是重點防禦圈,尤其以特魯克、拉包爾、荷屬東印度群島東部爲重點中的重點,向該地區派遣的部隊爲齊裝滿員攜帶重型武器的精銳部隊,至於中環防禦圈,派遣輕型部隊給予加強,部隊的重型武器以及兵力都給予精簡。至於內環地區主要派遣只有象徵性重武器由新兵與若干老兵骨幹組成的架子部隊去加強。這樣派遣南洋的大部分日軍部隊,由於並不需要重型裝備與大量作戰物資就大大節約了船隻的需求量,減輕了海軍的護航壓力以及海運能力的壓力。例如、日軍輸送到外環的精銳部隊,1個師團連同裝備物資至少需要45艘運輸艦輸送,而輸送到中環的1個輕裝師團只要12-16艘運輸艦就夠了,至於輸送到內環的1個架子師團連人帶裝備竟只要6艘運輸艦就可以裝完。       

日軍的如意算盤是,用外環精銳部隊重創美軍,並使美軍在印尼以及拉包爾陷入長期大戰,使海軍與後方的陸軍獲得充分休整的機會。日軍確信,在1947年以前,美軍都無法完全攻陷外環中的重點區域,這樣日軍就有充分的時間加強中環,經過一段時間後,即可以由中環派遣強力部隊增援外環作戰,也可以使外環部隊收縮到中環建立軍更強的防禦線,而內環的部隊經過這些時間,缺乏訓練的新兵也成了老兵,架子部隊也成了充實部隊,可以作爲預備決戰部隊,給予經過外環重大消耗的美軍致命一擊。自然在本土,日軍利用留在本土的精銳部隊以及大量重型武器做骨幹,有一定時間就可以武裝出成群的新精銳師團,而海軍的艦隊經過充分的休整就又了再次決戰決勝的把握,這樣日本就可處於很難被擊敗的地位,美國將會動搖繼續戰爭的決心,從而讓日本得到一個對日本有利的戰爭結局。

到了1944年初,日軍向印尼以及拉包爾派遣強力部隊的部署已經完成,開始向中環內環派兵,此時日軍因感覺精銳兵力備份不足,加之認爲美軍會首先攻打印尼東部,依託澳大利亞爲基地,從東部推進逐步佔領爪哇控制那裏的油田,而印尼東部已有足夠的強力部隊,外環防禦已經堅固,所以加強中環並不急迫,派往中環的部隊也大部分都成了架子部隊,而不是原來計劃的比較精銳的輕裝部隊,派往馬來西亞以及印尼西部島嶼的部隊基本都是由缺乏訓練的新兵組成與派往菲律賓的沒區別,更無什麽重裝備。

佩裏硫大戰 第14師團
   
 
不過在中環與內環間有2個重要島嶼一是帕勞群島、一是馬里亞納群島,需要派遣比較強力部隊防禦,但日軍因要發動大陸打通作戰,所以一時抽調不出2支精銳部隊,精銳部隊中只有第14師團可以抽出,所以第14師團派駐哪里就成了問題。日軍由於正在帕勞群島修築了一個大型機場,此外聯合艦隊已經收縮到了菲律賓,在塞班的基地已經空了,所以最後決定把第14師團抽調到帕勞群島,帕勞群島在一戰以後就爲日軍取得,有一個良好的深水港,可以停泊大型艦隊,此外該群島日軍還在修築一個南洋最大的機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聯繫塞班與菲律賓的重要樞紐,所以日軍決定派遣第14師團駐守帕勞也在情理之中,不過事實最終證明,日軍這一決定是個嚴重的錯誤,如果第14師團沒有派駐帕勞而是派駐到馬里亞納的塞班島或關島,那麽美軍將會遭到災難性的後果。        


日軍第14師團是常設師團,在其歷史上就沒遭遇過敗績,號稱百戰百勝,所轄部隊全部擁有精銳稱號,曾在中國作戰多年,參加過無數惡戰,1944年初第14師團在滿洲接到移防帕勞的命令,並進行了輕裝化準備,將大量重型裝備轉運回了本土,按照海洋機動師團編制重新編成,與同樣轉爲海洋師團的第29師團以及打發到菲律賓的那些所謂常設師團不同,第14師團出擊南洋的序列並非由少數骨幹士兵加上大量的新動員兵組成,全部還是由原本的士兵與軍官組成,步兵單位毫無變化,是名副其實的精銳部隊,不是真實主力已經抽出,只能嚇唬人的空架子師團,當然轉爲海洋師團後,第14師團的火力部隊被抽回了本土不少,對其戰鬥力是有一定影響的。 

1944年4月,轉爲海洋師團的第14師團13000多官兵乘坐16艘運輸艦,在驅逐艦嚴密保護下全部平安抵達帕勞群島,第14師團登陸帕勞後夥同當時已在帕勞群島佈防的海軍與陸軍部隊匯合,接管了帕勞群島的防禦指揮權開始備戰佈防,當時帕勞群島除了第14師團以外陸軍還部署有1個海上機動旅團(也是輕裝部隊),該旅團爲海上機動第1旅團,此外海軍也部署有1個設營隊、2個航空隊、1個基地警備特別陸戰隊、此外還有10000多名韓國民工組成的工程隊用於構築工事,這樣含韓國民工,在帕勞群島日軍共有30000多兵力。 

第14師團接管帕勞群島防禦後將師團主力以及海上機動第1旅團部署於主島,將第14師團的步兵第2聯隊與海軍的第45基地警備特別陸戰隊部署於距離主島50多公里的佩裏硫島,此外還有1個步兵大隊部署昂格爾島,日軍只佈防3個島嶼,其他島嶼太小,沒有什麽價值就懶得管了。帕勞群島日軍真正的防禦重點是主島巴伯爾土阿普島與佩裏硫島,因爲這2個島都有大型航空基地,至於昂格爾島也有修築機場的條件所以日軍也部署了1個大隊。 

精銳的第14師團佈防帕勞後,開始積極進行備戰訓練,日夜不停地在各島嶼全面進行測量與攻防演習,熟悉地形環境,並利用韓國民工組成的工程隊大量構築防禦工事,在昂格爾島日軍派駐了700多名韓國民工修築工事,在佩裏硫島部署了3000多名韓國民工修築工事,在巴伯爾土阿普島有8000多韓國民工修築工事。日軍在帕勞雖然是積極備戰,但並無真的會在帕勞群島與美軍幹一仗的想法,普遍認爲戰爭遙遠的很,現在不過是訓練外加熟悉南洋作戰環境而已。日軍第14師團的官兵認爲,日後很可能是會去增援外環日軍,並在外環對美軍展開激戰。

佩裏硫大戰 美軍計劃
   
 
然而1944年6月美軍蛙跳過日軍外環,直取塞班,由於塞班日軍缺乏準備,彈藥與部隊不足,加上在戰鬥初期盲目輕敵,最終失敗,隨後關島的架子貨日軍也被打垮,美軍登陸部隊雖然也遭到了嚴重損失,但由於在短時間就打下了馬里亞納群島,獲取了直接攻打日本本土以及破壞日本內防禦圈的重要基地,並重創了由於塞班危急而倉促出擊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士氣大振。而日軍戰前制定的由外而內逐層抗擊,消耗美軍的計劃徹底落空,至此太平洋戰局急劇惡化,帕勞群島已在美軍兵鋒之下。 

美軍奪取塞班後,美軍就可以選擇直接攻打日本本土或沖繩也可以選擇攻打菲律賓或臺灣,根據日軍的判斷,美軍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或沖繩的可能性不大,美軍最可能的是首先攻打菲律賓與臺灣,然後直接攻擊日本本土。同時日軍大本營也對菲律賓與臺灣的防禦做了判斷,日軍認爲菲律賓駐防的日軍大多是架子部隊,短時間內沒有什麽戰鬥力,根本無法確保菲律賓,如果美軍攻打菲律賓,當地日軍沒有絲毫可能抵抗美軍的進攻。至於臺灣的防禦力量則較爲充足,如果美軍攻擊臺灣,那麽臺灣駐軍是有把握使美軍遭到重創陷入長期血戰的。 

日軍同時判斷,美軍在塞班作戰中地面兵力也受到了嚴重損失,需要休整與增援補充,如果美軍發動對菲律賓或臺灣的登陸戰役,最早將在9月發動。而菲律賓的駐軍缺乏訓練與裝備,要具備足夠的戰鬥力起碼要等到1945年3月以後,因此如果美軍在1944年發動菲律賓戰役,那麽日軍必敗。 

第14師團對自身的防禦也做了評估,第14師團經過測算推演認爲,美軍要真登陸帕勞群島,以師團現有戰鬥能力在孤立無援情況下,雖然沒有確保帕勞的把握,但與美軍幹上2-3個月是不成問題的。日軍第14師團在帕勞群島的彈藥不是很充足只有半個會戰份,但主島糧食供應不成問題,足夠6個月使用,日軍第14師團的參謀部門認爲,目前師團的官兵訓練有素,作戰經驗豐富,槍法精湛,精銳無比,只要注意節約使用彈藥用半個會戰份的彈藥打3個月是可以的,認爲主島至少可以與美軍幹3個月不淪陷,佩裏硫島因是荒島糧食不多而且水源稀少戰鬥打響後難以確保水源,所以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但最少也能與美軍幹上1個月。日軍第14師團上下確信只要美軍敢來帕勞登陸,必然撞個鼻青臉腫,即使師團最終覆滅也會讓美軍遭到難以承受的重創。 

而在美軍內部自從奪取塞班以後,對下一個攻擊目標在哪里也爆發了激烈爭執,美軍陸軍麥克阿瑟將軍認爲,應該去攻擊菲律賓,而海軍的尼米滋將軍則認爲應該去攻擊臺灣,雙方最後吵到聯席會議馬歇爾那裏,麥克阿瑟向馬歇爾陳述意見,指出:繞過菲律賓直接進攻臺灣是不可取的,臺灣不同於菲律賓,已經在日本統治下將近半個世紀,當地人未必會像菲律賓人那樣支援美軍,而且美國在道義上有義務解放1700萬親西方的菲律賓人民和關押在巴丹半島的數萬名美軍戰俘。他強調:如果繞過菲律賓就等於承認日本散佈的關於美國已經抛棄菲律賓,不願犧牲美國士兵的生命來解救菲律賓人民的謠言,這對於美國在遠東地區的聲望和影響將是極其不利的。 

馬歇爾則認爲麥克阿瑟這麽強烈要求進攻菲律賓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爲了實現他在1942年撤離菲律賓時所許下的一定要重新奪回菲律賓的誓言,因此提醒他,不要讓個人感情超越早日結束戰爭的戰略目標,並表示繞過菲律賓並不是抛棄菲律賓,早日打敗日本同樣可以使菲律賓早日獲得解放。 

爲了解決這一戰略分歧,美國總統羅斯福7月21日乘座巴爾的摩號重巡洋艦離開美國本土聖叠戈,於7月26日抵達夏威夷。羅斯福此行的真正目的是爲了在日益臨近的大選前夕,籠絡被很多美國人認爲是英雄的麥克阿瑟,爲大選贏取得分。經過與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的磋商,最終確定在進攻臺灣之前先佔領整個菲律賓。羅斯福返回美國之後發表了簡短的講話,宣稱與麥克阿瑟將軍的意見完全一致。這個信號再明白不過,菲律賓戰役爲時不遠了。 

美軍計劃在1944年9月發動菲律賓戰役,首先在9月中旬展開對帕勞群島的登陸戰,並在10月中旬以前徹底佔領帕勞群島,10月下旬登陸棉蘭老島,12月登陸萊特島,1945年2月登陸呂宋島,1945年3月1日登陸臺灣。 

美軍對帕勞群島的登陸計劃是1944年9月15日動用陸戰1師與陸軍第81師共42000兵力,首先登陸佩裏硫島與昂格爾島,計劃用2天時間徹底佔領這2個島,並在10月登陸帕勞主島巴伯爾土阿普島,並在10月15日以前完全控制整個帕勞群島。這是個非常樂觀的計劃,美軍認爲日軍部隊就那麽一點,而且是輕裝部隊火力有限,不會對美軍構成大的阻礙,誤以爲帕勞的第14師團與他們在關島碰到的架子師團是同樣類型的部隊,結果戰鬥打響後美軍在佩裏硫被日軍狠狠扇了個大耳光,使這個樂觀的計劃變成了個笑話,最終攻打帕勞主島的計劃也不了了之。 

不過美軍的登陸帕勞計劃卻險些流産,在9月初期,美軍出動陸軍重型轟炸機以塞班爲基地配合海軍的艦載機對菲律賓以及帕勞進行狂轟濫炸,海軍的哈西爾將軍通過轟炸以及空中偵察報告得出一個結論,他認爲菲律賓地區日軍的兵力以及防備都十分虛弱,根本就沒有必要去登陸帕勞,直接攻擊菲律賓就能成功,因此他提出1個方案直接攻打菲律賓跳過帕勞,而海軍的尼米滋將軍則堅決反對哈西爾的方案,他認爲帕勞地理位置重要,奪取帕勞爲基地向西可以攻擊臺灣,向北可以攻擊日本本土,向南可以攻擊菲律賓,而且帕勞群島有設施完善的良港,不奪下來日後可能會成爲日本聯合艦隊殘餘逃避打擊藏匿的避風港。這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參謀聯席會議下了最後決定,不攻擊帕勞,直接攻打菲律賓。 

但不攻打帕勞的電報晚到了48小時,美軍登陸帕勞群島的航空準備已經發動,美軍的艦隊已經開始炮擊帕勞群島的昂格而島與佩裏硫島,美軍登陸部隊早就已經登船並已經航行到了帕勞群島附近,麥克阿瑟也來不及取消登陸命令了,因此尼米滋決定按原計劃登陸帕勞群島。   

佩裏硫大戰 戰爭過程
   
 

1944年9月12日,美軍11艘航空母艦起飛了400架艦載機,夥同從馬里亞納群島起飛的陸軍重型轟炸機一道,開始對佩裏硫島進行狂轟濫炸,猛烈的轟炸持續了3天。在佩裏硫島的海面上美軍3艘戰列艦,25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對佩裏硫島實施猛烈炮擊,3天的持續炮擊,美軍艦艇對佩裏硫島發射了大口徑炮彈17萬發,炮擊之猛烈使得整個佩裏硫島完全被火焰與黑煙籠罩,而美軍海軍的掃雷艇則在炮火轟擊的掩護下,開到距離佩裏硫島岸不到1千米的地方,進行掃雷等作業。
 
首次登陸:1944年9月15日上午6時15分,美軍海軍陸戰1師的登陸部隊在艦炮猛烈轟擊的掩護下乘坐水陸兩栖戰車與登陸艇向佩裏硫島西海岸灘頭沖來,美軍陸戰1師預定在西岸登陸,用2-3天時間控制該島,當時陸戰1師的士兵登上兩栖裝甲車時,人人都是心情輕鬆,有說有笑,他們認爲美軍的炮火早把島上的日軍炸光了,做夢也沒料到,美軍的炮擊沒起任何作用,佩裏硫島的日軍挖了500多個地洞,構築了大量難以發現並有壕溝或坑道連接的暗堡,而陸戰一師登陸的場地正是日軍重點防禦的地區。當美軍炮火向島縱深延伸時,日軍第14師團步兵第2聯隊的士兵立即通過壕溝與坑道進入了灘頭陣地與暗堡,準備迎接美軍的登陸大兵,日軍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非常沈的住氣,在沒有接到開火命令時無一人擅自開槍射擊。
 
當美軍登陸艇與兩栖裝甲車以密集隊形開到距離沙灘不到300米距離時,幾艘登陸艇與兩栖裝甲車觸響了日軍布在淺水裏的飄雷,當場人艇(車)粉碎,美軍登陸艇立即散開停下,並用機槍向海面可疑漂浮物掃射,並成功射爆了幾個水雷,隨後美軍登陸艇與兩栖裝甲車繼續前進,日軍仍然一槍不放,這使得美軍更加確信日軍早死光光了,美軍登上沙灘後,又在沙灘上前進了20米,一直沖到距離日軍防波堤30米距離時,防波堤上的日軍暗藏火力點才突然同時開火,當時美軍毫無防範,立即就被擊倒一大片,隨後日軍的擲彈筒,直瞄炮,迫擊炮,手榴彈就鋪天蓋地的打了過來,美軍在如此近的距離遭到突然射擊,頓時亂作一團,完全成了活靶子,在這樣近的距離遭到突然襲擊任何躲閃都是無效的,走在前面的幾百名美軍當場被日軍全部殺傷在沙灘上,後續登上沙灘的美軍也毫無思想準備,成打的被日軍殺死在灘頭,上陸的兩栖裝甲車也被日軍直瞄炮一輛輛的打毀在岸邊,日軍暗藏在岸邊的火力點距離海岸僅僅50米遠,如此近的距離日軍彈無虛發,整個海灘不一會就全部堆滿了美軍的屍體與被毀的裝備,海灘附近的海水都變成了紅色,海面佈滿浮屍,沙灘上的美軍很快被日軍射殺完畢,而搭乘登陸艇的後續部隊因前方佈滿登陸艇與兩栖裝甲車的殘骸,根本無法靠岸,只好在海上兜圈子另找登陸地點,由於距離日軍過近,登陸艇上的美軍士兵遭到日軍準確槍擊傷亡嚴重,一批美軍登陸艇在原登陸地點以西300米靠岸,所載陸戰隊員還未上岸就有大半已經被擊斃擊傷,而美軍負擔登陸掩護的艦艇對此無可奈何,無法開炮壓制日軍火力點,因爲日軍與美軍距離太近了,這次登陸完全成了屠殺,日軍在非常隱蔽的火力點裏從容不迫的瞄準每一個還能動的美軍進行點射,美軍則連還擊都不知道朝什麽地方射擊,美軍首波登陸的2個營,有接近一半的士兵沒能登上灘頭,登上灘頭的士兵大部分被日軍打死或負傷,最後只得下令撤退,美軍第1波登陸就這樣以失敗告終,參加登陸的部隊有超過50%的人員負傷或陣亡,超過1000名美軍陸戰隊士兵陣亡、失蹤或負傷,60艘登陸艇,26輛兩栖裝甲車,3輛坦克被擊毀。
 
美軍陸戰1師首波登陸部隊竟打下了海,美軍艦隊的水兵與軍官驚的目瞪口呆,不是親眼目睹誰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這佩裏硫島的日軍遭到那麽大強度的轟擊竟還活著,而且還這麽兇悍。美軍陸戰1師的官兵見此情形樂觀情緒一掃而光,人人都明白了這個島根本不是什麽防禦能力低下可以輕易拿下的小島,上面分明部署有日軍兇悍的精銳部隊,2天時間拿下佩裏硫島根本就是做夢,士兵紛紛議論拿下這個島恐怕需要10天甚至15天的血戰。
 

上午8時,美軍經過猛烈炮擊與轟炸,再度登陸佩裏硫,這次美軍轉移了登陸地點,並且不再對整個島嶼進行漫山遍野的炮擊與轟炸,而是重點炮擊美軍登陸地段的灘頭,徹底轟平美軍的預定登陸地點以及灘頭陣地,使美軍登陸部隊獲得一片安全的灘頭,美軍這次登陸未在灘頭遇到抵抗,這倒不是日軍被打死了,而是美軍這次登陸的地點正好就是日軍防禦最弱的區域,這裏一馬平川周圍被高地丘陵包圍,日軍的陣地在丘陵地裏,在開闊地上並無佈防,日軍步兵第2聯隊認爲,美軍不大可能會在這個地形上登陸,因爲這裏太暴露了,部隊在這裏很容易遭到周圍高地上的火力夾射,很容易被反衝擊打下海,但美軍偏偏就在這實施了第2次登陸,這次登陸,美軍小心翼翼的推進,並很快將8輛M4A2坦克輸送上了灘頭,美軍也同樣是擔心日軍發動反衝擊,所以第1時間就把M4A2坦克運了上去,預防日軍的反擊,爲步兵充當移動火力點,而這一立即決定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事實上如果不是及時運了這8輛M4A2坦克上去,美軍第2次登陸還是被日軍打下海的下場。 

第二次登陸:美軍第2次登陸後,日軍很長時間不見動靜,美軍陸戰1師得以將部隊與裝備一波波的送上佩裏硫島,日軍步兵第2聯隊的中川州男指揮官認爲,日軍彈藥不多,沒有條件與美軍進行持續火力交戰,索性讓美軍大部隊上來,1次就給美軍個決定性重創,讓美軍從此膽寒。當美軍選擇新地點登陸後,日軍得意的笑了起來,美軍的登陸地面3面被丘陵與高地圍著,而且日軍就在丘陵與高地上,美軍向島嶼縱深推進並不容易,而且這片空地並不大,美軍陸戰1師的部隊擁擠在這裏密度太大,容易被火力毀傷,日軍一旦發動反衝擊,美軍一有閃失整個陸戰1師都要報銷。此外,美軍陸戰1師上陸後,美軍的艦隊不停的炮擊美軍場地周圍的高地,以掩護陸戰1師的安全,日軍也不能冒險把部隊拉到地面上對美軍展開反衝擊,中川州男大佐命令日軍對登陸美軍進行監視,同時又下令抽出1支1000人的反擊部隊,中川州男認爲美軍的艦炮掩護雖然厲害,但如此高強度的炮擊,必然會導致彈藥消耗過大而停止,美軍雖然有彈藥船跟隨,但補充彈藥需要時間,經過一段時間的密集炮擊,美軍的艦炮就必然有個間歇過程,這時就是日軍把部隊拉到地面,打美軍下海的最佳時機。
 
日軍步兵第2聯隊最終決定在15日當天就給美軍決定性一擊,但步兵第2聯隊總兵力只有3200多人,除了步兵第2聯隊以外,島上還有海軍第45警備隊,陸軍海上機動第1旅團獨立步兵第346大隊以及第14師團的戰車搜索隊,總兵力也不過區區5000人,要確保萬一反擊失敗,還具有足夠的守衛兵力,最多只能抽出1000步兵進行反衝擊,而美軍陸戰1師登陸的部隊根據觀察高達15000人左右,僅靠1000名步兵反衝擊15000美軍成功,把握並不大,所以統領全島日軍作戰的步兵第2聯隊聯隊長中村州男大佐決定,發動反衝擊時第14師團戰車隊全部16輛95式輕戰車出戰,反衝擊發動時,戰車隊的95式輕戰車從側翼高地全速沖入美軍營地,沿海岸方向猛衝美軍後方,摧毀美軍灘頭物資,大量射殺美軍士兵製造混亂,兩翼高地則發射火力打擊混亂中的美軍,隨後日軍1000步兵正面衝擊美軍營地,確保一舉擊潰美軍,爲了確保反擊成功日軍還將集中炮火轟擊美軍營地,步兵第2liandu所轄12門105mm山炮,6門75mm山炮,12門150mm迫擊炮,12門90mm迫擊炮,6門70mm步兵炮,12門81mm步兵炮與獨立步兵第346大隊的4門75mm山炮,2門81mm步兵炮全部投入轟擊。
 
沙灘混戰:下午,美軍的艦炮轟擊停息了,而美軍陸戰1師向周圍高地突破的企圖也告失敗,日軍在高地上修築有大量難以觀察到的隱蔽火力點,而且構築了大量坑道,美軍的炮擊不起作用,美軍數次推進都敗了下來,美軍發現日軍槍法奇准,日軍稀稀落落的槍聲帶來的卻是不小的傷亡。憤怒的美軍陸戰隊士兵只得在戰壕裏架起槍向四周高地胡射泄憤,已經上陸的美軍陸戰1師炮兵也架起榴彈炮漫無目標的亂轟。日軍見美軍威力強大的艦炮熄火,感覺機會來了,於是步兵獰笑著從坑道裏鑽出來,炮兵也從隱蔽巧妙的工事裏把大炮搖了起來,至於日軍戰車早已經進入了出擊陣地,日軍磨拳檫掌只等令下。隨著中川大佐一聲令下,日軍的火炮同時打響,由於美軍陣地擁擠,日軍的炮擊給予美軍極大震撼,炮聲一響日軍的16輛輕戰車呼的一下就從高地後面竄了上來,隨即猛虎下山似的從高地上猛衝下來,日軍戰車開最高速度沖入美軍陣地,槍炮齊發,在美軍陣地上橫衝直撞,美軍陸戰1師的士兵做夢也沒想到小小佩裏硫島的日軍居然有坦克!!!紛紛躲入戰壕裏規避,而日軍戰車呼嘯而過,直插美軍後方海灘,很快日軍戰車就沖到了海灘,海灘上的美軍看到日軍坦克沖過來,亂成了一團,紛紛逃避,海灘上堆滿的作戰物資被丟棄,而美軍在架起的大炮也根本來不及掉轉炮口射擊從側面開來的日軍輕戰車,灘頭上美軍亂成一團,美軍的炮兵紛紛丟下火炮逃散,而日軍從正面高地沖來的步兵也已經撕開了美軍前沿,眼看美軍就要面臨滅頂之災,海灘上突然出現了8輛美軍M4A2坦克,日軍95式輕戰車對M4A2進行射擊,然而95式輕戰車的炮彈打在M4上根本無效,海灘上原本慌亂四散的美軍看到了自己的坦克也就穩定了下來,經過一場激烈的坦克對射日軍16輛95式輕戰車被全部擊毀,而美軍只有1輛M4A2被日軍戰車擊斷了履帶,美軍的M4A2坦克擊毀了深入美軍後方的日軍戰車後,火速向前推進,爲前沿美軍提供火力支撐,海灘上美軍也穩住了神,紛紛向前支援前沿,而炮兵重新回到炮位,發射炮彈支援前沿的抵抗,日軍反擊的步兵見美軍逐漸穩定了下來,美軍的抵抗兵力越來越多,火力也越來越猛,繼續向前突破非常困難,立即請示中川大佐要求撤退,中川見勢不妙立即下令停止反擊,訓練有素的日軍在火炮掩護下迅速撤回,傷亡並不大,日軍反擊失敗,按照以往的經驗,美軍很快就能打開局面,因此美軍陸戰1師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氣,然而在佩裏硫這個經驗並不靈驗,實際上美軍還要在佩裏硫惡戰5個多月才能掌握島上局勢。
  

日軍反衝擊失敗後,穩住陣腳的美軍陸戰1師開始對佩裏硫島的縱深猛烈攻擊,然而美軍發現這島的日軍實在厲害,冷槍手無處不在,美軍的衝擊根本無能爲力,海軍的戰艦補足了炮彈全力配合衝擊也沒啥用處,2天下來陸戰1師竟只推進了200碼,於是美軍改變策略,不再進攻正面高地改爲進攻側翼高地,這一招還算有用,美軍陸戰1師逐步取得些進展,9月18日美軍打到島上的機場,然而日軍抵抗越來越激烈,美軍前進一步都困難,美軍抵達機場後,立即就進駐了飛機,然而這個機場美軍並沒有完全控制,只完全控制了幾百米的跑道,美軍飛機起飛降落都遭到日軍的槍擊,美軍飛機起飛時就開始用機槍掃射,剛離開跑道就扔凝固汽油彈,這種場面在此前是聞所未聞,在太平洋戰場上這也是絕無僅有的場面。
 
美軍陸戰1師在第1個星期的戰鬥中傷亡就高達4000人,不過日軍的彈藥並不充分,所以陸戰1師仍然能夠堅持,到了9月20日,美軍陸戰1師仍然在機場與日軍鬼推磨,美軍上下都感到束手無策。9月22日在帕勞主島的日軍第14師團決定向佩裏硫派發援軍,當天下午10時三十分第14師團步兵第15聯隊第3大隊1個中隊250人從主島搭乘海上機動第1旅團輸送隊第1中隊的6艘舟艇先行出發,23日上午5時竟奇迹般的沖過美軍封鎖線在佩裏硫島登陸成功,只傷亡了14人。9月23日晚8時30分第14師團步兵第15聯隊第3大隊主力以及500名搬運工共計1200人攜帶大量補給物資前往佩裏硫島登陸,但中途被美軍發現,日軍攜帶的補給品全數被毀,只幾百步兵攜帶少量彈藥與佩裏硫日軍匯合。此後由於美軍加強巡邏,帕勞主島日軍再也無法給予佩裏硫島任何支援了,但美軍在佩裏硫島仍長期無進展。
 
由於佩裏硫島戰役持續無進展,於是美軍又在9月23日把陸軍第81師321團也投入了佩裏硫島,也就在這一天美軍總算是佔領了整個機場,但機場旁邊的高地仍爲日軍控制,美軍飛機仍然是在槍林彈雨裏起飛著陸,離開跑道就丟炸彈。由於美軍在登陸佩裏硫島之前,已經下達了放棄登陸帕勞的命令,尼米滋攻擊帕勞群島的作戰等於是廢棄了,美軍最後執意奪取帕勞群島,作戰意圖就變成了支援菲律賓作戰的戰役,利用奪取的帕勞群島航空基地,爲登陸萊特島提供支援,但在佩裏硫打成了僵局,別說什麽支援萊特島登陸了,這眼看這就要扯美軍菲律賓戰役的後腿了,美軍大量的戰艦與彈藥被牽制在了佩裏硫島,成了個扯後腿的雞肋,至於打帕勞主島美軍更是徹底失去了信心,想都不去想了,有趣的是當初攻打帕勞的戰役,美軍就把它命名爲僵持行動,現在在佩裏硫真的打成了僵持行動。 



美軍佔領機場後打到10月仍無明顯進展,美軍陸戰1師組織了一些攻勢,取得了有限的進展,但脫離艦炮支援後又僵持住了,雖然日軍又組織了大的反衝擊一度打的美軍陸戰1師節節敗退,但美軍空前的海空火力支援,加上陸軍81師321團的援助,最終還是幫助美軍陸戰1師穩住了防線,於是美軍與日軍進入了拉鋸狀態,日軍打不走美軍,美軍也奈何不了日軍,這時的佩裏硫戰役真的成了扯美軍後腿的戰役,已經打亂了美軍登陸萊特島的計劃,而到了10月中旬麥克阿瑟實在等不及了,決定不管佩裏硫島,把艦隊撤了,並乾脆宣佈10月12日美軍已經結束了佩裏硫戰役,並於10月20日發動了登陸萊特島作戰,此時關於佩裏硫到底該怎麽辦,美軍內部又起爭論,一部分人認爲,這個扯後腿的佩裏硫島戰役本來就是多餘的,應該從佩裏硫島撤軍,趁早結束這個早就被放棄了的戰鬥,但大部分人認爲,佩裏硫島應該堅決打到底,因爲爲了這個島美軍已經付出了太大的傷亡代價,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那麽此前付出的一切犧牲與代價就全部白白的浪費了。最終美軍達成共識,這個戰役或許根本就不應該去打,但既然已經付出了太大的代價,那麽就不能白付,要不惜一切代價打到底。於是佩裏硫的命運就這樣被決定了。
 
攻克日軍:美軍堅決要完全打下佩裏硫,依靠現有兵力已經無能爲力,於是美軍決定將81師主力以及炮兵部隊也投入佩裏硫島,這樣美軍完全拿下佩裏硫島就有了可能,美軍依託巨大的兵力優勢與物資優勢,靠火焰噴射器,炸藥,炮彈,炸彈以及大量的步兵,一碼一碼的推進,一個洞一個洞的打、燒、炸,沒日沒夜的與日軍拼命,而日軍到了11月彈藥基本耗盡,11月8日,中川州男大佐認爲,佩裏硫守不住了,給第14師團發出電報,聲稱現在的彈藥已經基本耗盡,多數士兵已經斷彈,根本無法正常作戰,決定組織玉碎衝鋒,但遭第14師團司令部的拒絕。11月22日,美軍沖到了中川大佐步兵第2聯隊指揮部附近,當天上午7時40分,中川大佐發電第14師團司令部,中川報告了戰況並指出電池已經快耗盡,這可能是最後的訣別,另外告知步兵第2聯隊的軍旗已經妥善處置,機密文件已經銷毀。
 

11月22日當天美軍對中川的指揮所發動了總攻擊,動用了大量的火焰噴射器與凝固汽油彈,激戰到11月24日下午,指揮所的日軍守備部隊傷亡嚴重,彈藥耗盡,已經無力阻止美軍的攻擊了,下午4時中村最後發電第14師團司令部,表示將成爲凋謝的櫻花。當天晚上中村大佐命令還有行動力的日軍逃離指揮所,隨後中村大佐自殺,隨同自殺的還有60名無法行動的傷兵,從此佩裏硫島上的日軍失去了有組織的抵抗。
 
11月27日美軍正式宣佈完全佔領佩裏硫島,實際大規模作戰73天,並宣佈日軍佩裏硫守備隊全滅,僅160人被俘。但島上掃蕩殘餘日軍的戰鬥仍在激烈進行,在12月底美軍發動大規模的全島掃蕩,掃蕩島上展開遊擊戰的日軍小股士兵,一直持續到1945年2月才算是戰事平息。但島上仍有日軍零星出沒,由於1945年1月以後,佩裏硫島成爲囤積美軍供應菲律賓作戰的物資囤積地,而新部署佩裏硫的美軍陸軍部隊缺乏戰鬥經驗,日軍零星殘餘士兵得以偷竊美軍作戰物資生存,並利用美軍武器進行裝備,小規模的遊擊破壞時有發生,美軍因後續戰事繁忙也無暇再派精銳部隊來剿,而當地美軍對此股日軍展開過多次圍剿,但始終效果不大,致使該島一直有零星戰鬥,1945年8月戰爭結束後,這些零星日軍由於無法接到停戰命令,也不相信美軍的喊話仍在該島進行遊擊戰,美軍因戰後大裁軍實在難以調集重兵圍剿,而且部署該島的部隊也大大減少,導致該島長期存在日軍的遊擊隊破壞,1947年4月,美國把原日軍少將澄川請到佩裏硫,澄川少將攜帶終戰命令進入佩裏硫山區,最終找到了仍然在該島打遊擊的殘餘日軍,並成功的說服了這些日軍出來繳械,當月21日以山口永少尉爲首的34名武裝日軍來到佩裏硫美軍營地,並運到帕勞主島舉行了繳械儀式爲長達3年佩裏硫戰鬥劃上了最後的句號。

佩裏硫大戰 戰役總結
   
 

佩裏硫島戰役實際是太平洋戰場上最慘烈的戰役,耗時之長,傷亡之大,物資消耗之嚴重都是前所未有的水平,美軍在該島消耗的彈藥實際遠超過硫磺島,而人員傷亡也非常嚴重,僅到10月12日,美軍宣佈佩裏硫島戰鬥結束時,美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就傷亡了10000多人,其中陣亡1950人,傷8500人,傷亡比例達該師總兵力的60%,而到了美軍宣佈11月27日美軍正式宣佈完全佔領佩裏硫島時,連同81師等其他部隊,美軍總傷亡已經近13000人,連同昂格爾島的戰鬥(該島日軍爲1個900人的步兵大隊與700多韓國民工)整個帕勞戰鬥據信美軍地面兵力總傷亡接近15000人。而日軍的佩裏硫島守備隊含1947年繳械的士兵只有不到200人生還。在彈藥消耗方面美軍在11月27日以前僅美軍陸戰1師的步兵彈藥就消耗了2200美噸,日軍則爲半個會戰份(5個各種彈藥基數)。此戰也讓美軍見識到了日軍真正精銳部隊的可怕,也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加上以後的硫磺島激戰,美軍做出了跳過臺灣直接攻擊沖繩的決定。
 

佩裏硫大戰 日軍佩裏硫守軍詳細表
   
  
陸軍部隊:
第14師團步兵第2聯隊 3283
第14師團戰車隊 100
第14師團步兵第15聯隊第3大隊 1030(9月23日登陸佩裏硫島)
海上機動第1旅團輸送隊第1中隊 250
獨立步兵第346大隊 685
通訊小隊 10
憲兵小隊 30
陸軍人員總計:5388 

陸軍部隊:
第14師團步兵第2聯隊 3283
第14師團戰車隊 100
第14師團步兵第15聯隊第3大隊 1030(9月23日登陸佩裏硫島)
海上機動第1旅團輸送隊第1中隊 250
獨立步兵第346大隊 685
通訊小隊 10
憲兵小隊 30
陸軍人員總計:5388 


海軍部隊:
海軍航空基地人員 2220(含韓國勞工) 
第45海軍警備隊 400
海軍防空隊( 第114/116防空大隊) 500 
海軍韓國人勞工設營隊 2200左右 
海軍人員總計:5320
佩裏硫日軍人員總計:10708

日軍武器裝備表:
  
步槍5066挺
輕機槍200挺
重機槍58挺
13mm-150mm各種山炮步兵炮迫擊炮機關炮200門
95式輕戰車16輛美軍佩裏硫島上陸兵力編成表:(11月27日之前)
第1軍陸戰師 24234名(含補充兵) 
第81步兵師19741名(含補充兵)
其他部隊4765名   
總計48740名 

美軍上陸部隊武器裝備表: 
步槍、自動步槍41346挺
機槍1434挺      
手槍3399挺
迫擊炮、榴彈炮729門
坦克117輛  


反坦克火箭筒180具
佩裏硫島美軍陸戰1師平均每消滅1名日軍的步兵彈藥消耗數
.30步槍機槍子彈 1331
.45手槍彈 152
.50重機槍子彈 69
60mm火箭彈 0.5
60mm迫擊炮彈 9
81mm迫擊炮彈 5
槍榴彈 1 

另外硫磺島的日軍109師團屬於特設師團,大凡日軍師團番號過百的,都是1XX-100師團的後備師團。109即爲第9師團的後備師團,絕對的二流甚至三流部隊。

佩裏硫戰役是美軍最精銳的陸戰1師VS日軍常設師團14師團 
 
硫磺島的日軍第109師團編制與兵力:
  

109th Division--Lieutenant General Tadamichi Kurabayashi
109th Division Headquarters and Signal Company 300
109th Division Antiaircraft Artillery Battalion--Major Azuma 310-340



2d Mixed Brigade--Major General Senda 5,100-5,200
145th Infantry Regiment--Colonel Ikeda 2,200-2,400
3d Battalion, 17th Independent Mixed Regiment--Captain Shimotsuma 550
26th Tank Regiment--Lieutenant Colonel Nishi 500-600
20th Independent Artillery Mortar Battalion (Reinforced)--Captain Mizuashi 800
2d Medium Mortar Battalion (Reinforced)--Major Nakao 700
3d Medium Mortar Battalion (Reinforced)--Major Kobayashi 500
1st and 2d Independent Machine Gun Battalions 600
Independent Antitank Battalions 1,250
Army Rocket Unit (three companies) 150-220
1st Company, 1st Mixed Brigade Engineer Unit; 5th Fortress Construction Duty Company; 21st Well Drilling Unit; Detachment, Shipping Engineers 300
Special Machine Cannon Units 250-300
硫磺島陸軍兵力合計13586人

硫磺島陸軍火炮:
戰車第26聯隊——8門90式75MM野炮
第109師團步兵第145聯隊——8門38式改75MM野炮,4門38式120MM野戰榴彈炮。
第109師團小栗原混成旅團——10門75MM野炮,5門41式75MM山炮,6門38式120MM野戰榴彈炮。

父島抽調部隊:
第20臼炮大隊——12門320MM臼炮,12門90MM迫擊炮
第2大隊——12門150MM迫擊炮,12門90MM迫擊炮
第3大隊——10門150MM迫擊炮,6門90MM迫擊炮
火箭隊——203MM/400MM火箭40具

海軍高射炮隊——12門海軍80MM高射炮
 

佩裏硫大戰 參考資料
   
 
1.http://bbs.windy8.com/read.php?tid=299589

2.http://bbs.hqhot.com/viewthread.php?tid=119727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9/16 下午 12:09:57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9/16 上午 10:59:48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6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末學的奶奶曾跟末學講述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故事,其中之一是當時連婦女都被召集做軍事訓練,以削尖的竹子練刺槍術

奶奶說當時她和同組隊員曾私下嘀咕:〔憑這個玩意真能打贏美軍嗎?〕

如果當時美軍真的登陸台灣,以日本人瘋狂的玉碎精神,台灣全島恐將血流成河吧?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0/9/16 上午 11:21:25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9/16 上午 11:18:58
guest
美女呀,離線,留言給我吧!
等級:小飛俠
文章:1358
積分:1645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4日
7
 用支付寶給guest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11/1 上午 06:32:20
ppo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李小龍唯一傳人
等級:版主
文章:2045
積分:21864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10月9日
8
 用支付寶給ppo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1/4/11 上午 07:05:57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9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關於2戰沖繩戰爭前的問題

很受爭議的一個布署上的疑問
為什麼日軍參謀本部會把最強的第9師團佈署到台灣,而且是選擇在新竹這一個第方,而不是有重工業的高雄或台北一帶?
南部有不少機場,在前一年的1944年也遭受到很大的空襲,如美軍要登陸,應該會是由菲律賓北上,如果要布屬第9團,不是應該要把軍隊放在南部嗎?

我倒不覺得這算是很大的問題. 在二戰後期, 台灣與沖繩本島的防務都屬於第十方面軍所管. 當時主要的配置如下

沖繩 : 第32軍 下轄3個師團與5個獨立旅團
順帶一提, 日軍的師團與旅團的編制遠比當時的國軍師要大, 一個步兵師團的滿編兵力達1萬8千~2萬4千人, 指揮官是中將或是少將. 獨立旅團則有5千~8千, 指揮官等是少將或是准將

台北 : 第66師團 (另外基隆港要塞還有第76獨立旅團)
新竹 : 第9與第12師團
嘉義 : 第71師團
高雄 : 第50師團(高雄港要塞還有第100獨立旅團)
澎湖 : 第75獨立旅團
花蓮 : 第102獨立旅團
淡水 : 第103獨立旅團
宜蘭 : 第112獨立旅團

另外, 第61獨立旅團則是協防山下奉文的第14方面軍

從上述的兵力部屬來看, 台北周邊防務有一個師團與3個獨立旅團, 部屬的兵力最多, 次為新竹, 有兩個師團, 高雄則有1個師團與一個旅團.

至於為何將具有傳統, 誇稱戰力強大的第九師團部屬在新竹呢? 我認為這代表日本大本營認為美軍有先攻打台灣然後北進日本的可能性, 因為從戰略角度來看, 這種戰略可以取得比較穩固的海空軍基地, 也能讓準備進行登陸戰的大量步兵有一個駐紮地. 因為從部屬上來看, 第九師團並不是當第一線防務部隊, 而是做為總預備隊. 不只是日軍, 各國軍隊往往會把具有強大戰力的部隊當成預備隊, 這樣當第一線的防務吃緊或是可以趁勢突破時, 投入戰力就具有很大的功效. 而把強軍擺在前線, 有著初期傷亡可能過重, 需要投入預備戰力時就戰力不足的可能性. 即使是現代軍隊也一樣, 例如台灣海陸的兩個陸戰旅就是當成南北預備隊的. 以台北防務來說, 擔任第一線防務的部隊是淡海旅與基隆旅, 預備隊則是在林口的陸戰旅. 這種佈置方式符合現代軍隊的戰略思想. 而新竹在當時有著佔地廣大的基地, 也是日軍飛行部隊的在台銜訓基地. 在此部屬預備隊是很合理的

真要說哪裡有問題的話, 應該要說不該把第九師團放到台灣, 應該讓其繼續駐守在沖繩本島. 但是日軍應該是深恐美軍會進攻台灣, 才會把第九師團移防

  • 2013-04-01 17:12:47 補充

    補充, 日軍並非不重視南部防務, 實際上第十方面軍轄下的第八飛行師團, 司令部雖設在台北, 但是轟炸機戰隊與配備新戰機的戰鬥機戰隊卻多部屬在嘉義以南. 反倒是北部的重型戰機配置較少. 這顯示出日軍的戰略構想是以海空軍迎擊從菲律賓北進的美軍, 萬一美軍真的從南台灣登陸, 要進攻到台北的總司令部也須經過層層防線

  • 2013-04-02 19:28:30 補充

    詳細的駐紮地點並不很明確, 但是根據我查到的資料, 第九師團的主要戰力單位第七與第35步兵連隊都是派駐在台中, 當時日軍在台中的主要基地就是現在的成功嶺, 只有第19連隊才是在新竹, 可能的派駐基地在新竹機場附近. 湖口基地當時的派駐單位應為第12師團

  • 2013-04-03 16:21:29 補充

    日軍詳細的駐紮位置待查, 不過, 我查到的資料顯示, 當時駐防中部的日軍兩個師團之中, 第九師團的三個主要戰鬥單位中, 步兵第七連隊與第36連隊的駐紮地在台中, 而當時日軍在台中的最大基地就是現在的成功嶺, 只有第19連隊在新竹. 而第12師團則是全軍都在新竹, 可以推論新竹湖口基地當時派駐的單位應以第十二師團為主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4/4 上午 07:02:29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10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本欄位提供給僅會員閱讀,非本站會員無權檢視精華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5/21 下午 12:35:50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11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台灣籍神風特攻隊隊員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劉志宏

日本名:泉川正宏



1923.8.29生

臺灣人苗栗銅鑼出身

日本陸軍少年飛行兵11期

所屬為陸軍特別攻擊隊菊水隊﹝第4航空軍第5飛行團74戰隊﹞

駕駛機型為中島式百式重爆機

1944年(昭和十九年)12月14日、菲律賓比島(ネグロス島 Negros)南方付近に「敢行」に赴き戦死した。

1960年入祀日本靖國神社。
【YouTube】:Close Your Eyes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劉志宏(1923-1944),日名泉川正宏,新竹州苗栗郡銅鑼庄人,於日本東京陸軍航空學校、所澤陸軍航空整備學校接受飛行訓練。是記錄可證實的台灣籍神風特攻隊隊員

劉志宏名列陸軍少年飛行兵第十一期,並非專職飛機駕駛員,但肩負轟炸機的通訊、航測與機槍射擊任務。

昭和18年(1943)分發至滿洲公主嶺第五飛行團74戰隊,昭和19年(1944)日軍的絕對國防圈中心點─塞班島,落入美軍掌控,為免補給線中折。

日方發動雷伊泰島戰役,為削減美國航艦行動力,但又避免過多優秀飛官折損,第一航空艦司令長官大西瀧次郎發布命令,徵求自願駕機衝撞美軍航艦勇士,神風特攻隊於焉誕生。

其間曾作為神風特攻隊飛機起落據點者有宜蘭機場、新竹機場、臺中機場和臺南機場等四處,其中新竹機場的特攻戰機起降次數最為頻繁,其次是宜蘭機場。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當時特攻命令頻仍,身負敢死勤務的劉志宏經常遊走於死亡邊際,生死一線間。

昭和19年(1944)12月14日,第五飛行團95戰隊和74戰隊組成「菊水隊」,編列9架飛機,劉志宏為危急的日本而奮戰,於當日6時起飛前往菲律賓雷伊泰海域執行特攻行動,然於尋獲敵鑑之前,即被美軍雷達偵測到。

美軍派出戰機攔截,劉志宏駕駛的戰機不幸慘遭擊落,任務失敗,49名特攻隊員中,僅有2名日本飛行員掙脫死神召喚,劉志宏的英年就此凍結在21歲又4個月。

日治時期的臺灣,在「為天皇而戰、為天皇而死」的皇民化洗腦下,日本軍魂「一機一艦」人肉炸彈式襲擊一個接著一個赴湯蹈火,萬無一生。

劉志宏是目前唯一公認的臺灣籍神風特攻隊隊員,其英勇事蹟令人感懷。

悲運的台灣人被不同的外來政權驅使,更為不同的政權勇赴異域來犧牲。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3/22 上午 04:20:58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1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史實】當年入神風特攻隊 他死裡逃生

【聯合報╱記者簡榮輝/宜蘭縣報導】   2013.02.18 02:16 am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八十三歲張正光。
 記者簡榮輝/攝影
 
八十三歲張正光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執行日本神風特攻隊自殺任務,在沖繩戰役逃過死神召喚,飛機在美軍戰艦旁墜海,是台灣少數生還的神風隊員。他回憶說:「美軍砲火打過來時,我沒時間害怕,因為我要活著回去!」
 一九四五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十七歲的張正光在大阪念書,他因體格壯碩,被選為神風特攻隊員,負責操控飛機武器系統。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張正光擔任神風特攻隊員時,在沖繩海域執行自殺任務,幸運生還。
 記者簡榮輝/攝影
 
張正光說,接受訓練後,被派往沖繩基地待命,隨時起飛迎擊美軍艦艇。他說,神風隊員看似風光,但自殺任務一去不復返,隊員們嘴上不說,忐忑心情全寫在臉上,「起飛前的御前酒,我一滴都喝不下」。
 張正光與另外八架神風飛機接受眾人道別後,悲壯起飛,執行自殺攻擊;途中被美軍攔截追擊,飛機失控墜海,他與隊長被美軍救起,關入戰俘營。

他表示,美軍認為台灣是被日本占領的殖民地,因此台灣人在戰俘營中獲得較好待遇。一個月後日本戰敗,他被遣返回台灣,額頭上留著墜機傷疤,「其他出任務的隊友都死光了!」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企業無法進入中國市場,精通日語的張正光受到日本企業委託,到香港代辦事務,將台、日、港三地貿易處理得頗具規模,「辦公桌上堆滿美鈔,賺翻了!」但一張「香港到台北」空運貼紙,被國民政府認為「通匪」,發布通緝令,台灣同事遭槍斃,「家人嚇得跟我斷絕關係」,張正光只能滯留香港。
 
從神風自殺任務逃過一劫的張正光,再次被死亡陰影籠罩;幸虧香港政府搭救,才能平安留在香港經商。

直到台灣解嚴,五十八歲的他想念家鄉,從福建搭漁船偷渡回台。

經歷神風自殺任務、美軍砲火、通匪嫌疑,張正光現在獨居在宜蘭濱海一間偏僻小屋,靠著每月七千多元老人年金過日子,淡然看待自己的人生故事。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3/22 上午 04:21:55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599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13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二戰台籍日本航空兵
 

根據資料,日據時期至少有七十七位台籍青年從「少年航空兵」學校畢業,編入日本陸軍航空隊,其中許崙墩是唯一有官方紀錄證明,曾擊落盟軍(英)戰機的人。

日本陸軍的少年航空兵學校,從一九三四年起招生廿期,畢業三萬四千多人,台籍比例不到千分之三。第一位台生是第六期、苗栗頭份的張彩鑑,改名「松岡鑑山」,一九四二年剛分發到緬甸擔任地勤,就因破傷風喪生。

許崙墩一九二三年生,一九四○年就讀台南二中(現在的南一中)時,由於師長勸誘,輟學進入少年航空兵十一期,改名「小西正太郎」。一九四四年以飛行下士身分,分發到緬甸的六十四「加藤隼」戰隊。該部隊以已故隊長加藤建夫為名,是日本陸航精銳之一,還曾成為軍教片題材。

日本投降後,台北工專接收了一批用於航空教育的滑翔機,許崙墩曾擔任教官。

後來遠航成立,他就進入擔任機師,一九八三年屆齡退休。退休後在台北市中崙開設「可昵模型店」,直到二○○八年去世。

當初的台籍飛行少年兵,也有加入中華民國空軍的例子。例如十七期的賴起套,光復後改名賴泰安,考入空軍官校卅三期。賴泰安一直當到上校大隊長才退伍,也是唯一曾在中日兩國擔任飛官的台灣人。

許崙墩的同期同學劉志宏(泉川正宏,苗栗銅鑼人),則是首位參加神風特攻隊任務的台籍飛官。他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在菲律賓戰死,當時日本政府曾經大肆宣揚其撞沉美艦的戰功。不過根據任務生還者描述,當天整隊飛機還沒找到敵艦,就已被美機擊落。



全文網址: 拍賣模型/她的老伴 曾駕機擊落敵軍 | 社會萬象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419828.shtml#ixzz2q9CBxzrI 
Power By udn.com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3/22 上午 04:22:46

 13   13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86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