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相關精彩主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快樂修行的法門

您是本帖的第 1494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快樂修行的法門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907
積分:1265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快樂修行的法門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慧淨法師
  
佛經上說:眾生從最初發心學佛到最終成佛,要攀登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共計五十二個階位。這過程中,需要經歷種種修法,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總耗時累計長達三大阿僧祇劫。
  
劫有三種:小劫、中劫、大劫。一小劫為1679萬8000年;20小劫為一中劫,即3億3596萬年;四中劫為一大劫,即13億4384萬年。
  
一阿僧祇劫是一千億兆兆兆年。
  
第一阿僧祇劫,修四十層(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第二阿僧祇劫,修七層(初地至七地)。
  
第三阿僧祇劫,修五層(八地至十地、等覺、妙覺)
  
應知,這菩薩五十二個階位,是以修行者只進不退為前提,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業障會現前,也會遭遇魔境,或中途退墮成阿羅漢,或墮入七地沉空難。因此,龍樹菩薩感慨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

以斷見惑而言,《大涅槃經》說:「須陀洹(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縱廣猶如四十里水(須陀洹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斷見惑之難,尚且如此,何況更斷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四十二章經》說:「為道者,如一人與萬人戰。」

通過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成佛,有「三不必」。
  
第一,不必修那些數不清的行法,只需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任何門檻,不花錢,不費力,只要能念佛,最終都能往生。
  
第二,不必經歷數不清的劫數,只此一生,臨終即被佛接引,開開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第三,初到極樂,便至等覺;不歷僧祇,即得佛果。不必擔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墮下來。
  
有這「三不必」,士農工商,年老年少,智慧愚笨,忙人閒人……任何人,縱使不改變原有生活狀態的情況下,只要能隨緣隨力,開口念佛,都能輕鬆成佛哦!想要快樂修行、快速成佛的人快來念佛吧!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4/7/6 下午 02:00:04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3/14 上午 01:26:44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907
積分:1265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單純易行
        
「稱名念佛,不論任何根機,故最易。 」從眾生的角度講,任何人都可以念佛,沒有說哪一種人不能念佛,當然,先天聾啞的人是特例,他雖然不能口稱,仍然可以在心中憶念佛恩,仍然可以知道彌陀的慈悲救度,這也是念佛。一般來講,口稱 「南無阿彌陀佛」是最容易的方法,如果念佛要達到某種功夫,就不太容易了。繼續來看:

淨土法門名為「易行道」,「易」有二義:即簡易、容易,亦即單純化、易行化。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聖道法門是難行道,易行道的「易」有兩層含義:第一,簡易,簡易就是單純化,專一不雜;第二,容易,即易行化,容易做得到,這才是佛的慈悲。
       
 如果很複雜,就不易了,淨土法門要單純化,不要搞複雜了。一切法門,理到極處,都是最簡單的,真理本來如此。淨土果教法門更加是單純化、易行化,只是我們眾生的心很複雜,自己把它搞複雜了,佛法哪裡複雜?佛法一點也不複雜,念佛也沒有複雜的,張口就是,張口就往生,你不敢相信,心裏繞了很多彎, 「這樣就行嗎?」 ── 複雜化了。

因為單純、易行,人人都能。

若必須了解高深微妙的理論,則不單純;
       
 單純、易行,人人都能修學,這才是淨土門的宗旨。如果說必須要懂得這樣那樣的教理,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通、都要會,那樣就不單純了,在座的各位很多都達不到了,我也達不到。

若必須作複雜艱難的修行,則不容易。
        
學淨土宗,如果還要作複雜艱難的修行,就不能叫易行道。

不單純、不容易,就非人人都能,亦非淨土法門,更非彌陀本願。
        
不是人人能做得到,那就不能稱為淨土易行道,更不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單純化、易行化。怎麼叫單純化呢?「稱我名號,乃至十聲」一切不談,只說 「稱我名號」,是不是單純化?那麼,怎麼「稱我名號」呢?「乃至十念」,容易化!
       
 在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之前,是第十七「諸佛稱讚願」,十方諸佛唯讚彌陀名號,也是單純化,沒有讚歎阿彌陀佛相好等等,大家回去把《無量壽經》再翻一翻,四十八願裏邊,提到 「聞我名號」、「稱我名號」的,占了十四條願,沒有一條願說「觀我相好」、「觀我法身」等等,為什麼呢?因為那些不是易行道啊,所以,觀想、觀像、實相念佛不是彌陀本願,名號是彌陀本願。第十七願阿彌陀佛選定十方諸佛稱讚祂的名號,而不是稱讚別的,因為名號我們能念得來,念得來就能往生,十方諸佛當然懂得彌陀的大悲心,所以,異口同音稱讚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就是單純化,這就是易行化,這是我們淨土門的特點。

善導大師所言「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單純化、易行化;
        
善導大師說:「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本願」到底是什麼內涵呢?善導大師用八個字給我們解釋:「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就是本願。離開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就不是本願,這就是單純化,為什麼?「一向」、「專」,沒有第二個,光講「一向」還不夠,加上一個「專」字,大師在此反覆叮嚀,讓我們心中非常明朗,知道往生的行體是什麼,往生的方法是什麼,知道怎樣去修學往生的正業,很簡單。
        
往往我們自己把它搞複雜,念佛之外,還要修別的,複雜得不得了,那就不是彌陀本願了,就不是第十八願了,那是哪一條願呢?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這一願不是根本之願,是引導聖道門修行的人,他本來就修諸功德了,修諸功德是求此土的證悟,他看到自己的力量不夠,那怎麼辦?彌陀接引這樣的眾生說: 「那你的功德回向求往生吧。」他執著自己修行的功德,就把原來所修的功德發願回向求往生。我們專修念佛的人,大可不必如此,就專修念佛好了。第十九願「修諸功德 」,「諸」就是多,就不是簡單化;「發菩提心」那就不是易行化了,聖道根機,發菩提心,那可不簡單,「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條嘴上講得容易,我看我們都打過蚊子了;一上公共汽車擠得要命,我看首先要找個位子……「眾生無邊誓願度 」,「你有位子我先坐」,「哎呀,我讓過位子了」,讓也是有限度的啦。我有一次坐火車,一開始也發了菩提心了,車上這麼多人,還有的人站著,我就讓位子給人家,自己站著,一站站兩個小時,腳就開始發酸了,又堅持兩個小時,就開始發抖了,這時候,把菩提心就放下了, 「最好哪一個讓我坐一坐」,凡夫的菩提心確實發不起來,比如說我們很多學佛的,「我跟人家發菩提心,就我家老伴發不了菩提心,他老跟我鬧矛盾,我老是跟他吵嘴。 」連家裏的人都不能發菩提心度他,那就扯遠了。這不是口上的話,這個就難行了。

——摘錄自《念佛勝易》
      
淨宗法師 講述

Facebook : 淨土宗 吉隆坡念佛會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3/23 下午 01:54:17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3/14 上午 01:28:46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907
積分:1265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3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道證法師  講述

下面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坐電梯”,不論是腳力很好的,或是腳受傷很難走的,或是坐輪椅的,或是用推車送的病人,不論是好人、壞人,只要有信願,搭上去,把門關好,不要一腳在電梯裡,一腳又在外面;看準按鈕,一按就可以到自己所選的那一樓,要上上品的就選頂樓一按,而下下品就可以滿足的,也可以選按下層的樓,要高要低,隨願而到,電梯都平等運載。坐電梯當中,可以背行李,也可以不背行李。要輕鬆一點的,就不要背行李,行李通通都放在電梯上,讓電梯去載。假如非要辛苦不可的人,就盡管大包小包地背在自己肩膀上也無所謂呀!最輕鬆的連一個行李也不必帶。坐電梯比爬樓梯省力,又直接了當很多,又快很多,所以叫作:“至簡易,至直捷。”
  
然而要明白,電梯是阿彌陀佛造好的,不是我們的功勞哦!讓我們能上升的電力,是彌陀大願力,根本不是我們的本事,不是我們的努力哦!我們只是由電梯的指示牌知道電梯在哪兒,我們只是相信電梯的力量可以背負我和一切的行李,願意搭上,真的跨進去而已,搭上就是信願啦。在這個比喻當中,我們把“相信電梯能夠負載我們和一切行李”,比喻為“相信阿彌陀佛佛力能夠荷擔我們”。把“願意搭乘電梯”,比喻為“願意往生的願”。在這個比喻中,我們把“跨步進電梯”這個動作叫作“行”,當然要實地有跨步走進電梯才叫行啊,我們把“跨步進電梯”這個動作代表“念佛”。
  
進電梯要兩腳一起進去呀,不能一腳在裡面,一腳在外面;一邊又想要去極樂世界,一邊又放不下娑婆世界。一腳在內,一腳在外,當然上不去啊。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可以說“願”還不具足啊!到底是要不要搭?要搭又像不搭,說他是不搭,他又像要搭。就這樣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卡在電梯門口,電梯門一關,正好夾住,又不上又不下,夾得很痛苦。這就是有願又像沒願,沒願又像有願,拿不定主意,這是沒有用的。這樣一腳在內,一腳在外,到底是要靠電梯的力呢?還是要靠自己走路的力呢?又不敢靠電梯的力,又很怕靠自力會很累,又不是靠他力,又不是靠自力,也不敢放心地跨步走進電梯,這樣當然不算有行啊!在行為的表現上,又不像要念佛,又不像不念佛。說他有念佛嘛,他又不專心,都胡思亂想,罣礙一大堆;說他不念佛嘛,他又好像知道要念佛,否則沒有什麼好路可走。
  
這種一半在內,一半在外,有願又像沒願,有行又像沒行,這種人,說老實話,不能算“淨土宗”,只能算是“騎牆宗”,也就是騎牆派的。一腳在電梯裡面,一腳在電梯外面,不但不能上去,還要抱怨說這個電梯的門把他夾得好痛苦,其實是自己沒有信、願、行,不能夠干干脆脆地走到電梯裡面。
  
仗他力的念佛——就像是坐在電梯裡面的上升,完全是以彌陀大願作為基礎、作為藩腳處的上升。
  
關起門,再按一下上升的按鈕,按上升的按鈕就是念佛啊,電梯就依著電力而上升了。我們其實只要安住在電梯裡面,不要離開電梯,注意那個按鈕,是不是按對了向上的方向,那麼自然就會一層一層地上升。我們歡歡喜喜地隨順電梯,電梯上升,我們就跟著上升。感謝電梯,一直搭乘著就好了,並不一定要在電梯裡面一直背著好多好多的行李,又一直忙著踏步踏;以為是自己背很多,很用力踏步踏,這樣電梯才上升的。也不是在電梯裡面,忙著撞牆,才表示自己很用力在修行。
  
仗他力的念佛就像是坐在電梯裡面的上升,完全是以彌陀大願作為基礎、作為落腳處的上升。
  
請注意哦,搭電梯並不是沒有上升的“行”,並不是沒有上升的實際行動,就是說,搭電梯並不是不念佛;而是在念佛上升當中了解——我之所以能上升,是因為彌陀的願力而上升,並不是我的本事!這樣的心態完全拋棄了自我意識,體認阿彌陀佛的願力,體念電梯的功勞,就很感恩,而且很輕松,沒有自我的成敗得失,就不必罣礙,就沒有我執的痛苦,也不會狂妄地以為:能上升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大家要了解哦,即使在電梯裡面,很有壓力、很辛苦地背著很多行李,又忙著踏步踏,這樣的到達,其實也還是電梯的力量,並不是因為自己很辛苦、努力背,所以才上升的。
  
仗著自力往生的思想和心態
  
有些人雖然念佛,但是他的觀念中都認為,都是我自己的努力,我自己努力要修到“證一心不亂”,我要得一個“念佛三昧獎”,甚至認為都是我自己很修行,消息很靈通才能夠搭上這班電梯,或是認為都是我度了好多人,帶了好多人來搭這個電梯,都是我的功勞。其實我們以前推病人的推車上電梯,上了電梯,其實他和我和推車都是由電梯來負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負載,根本就不是我的力啊!
  
像前面所說的,認為都是我自己努力,我自己要努力得“一心不亂”,我要得個“念佛三昧獎”,這樣的觀念只是多背了一個“我執”的煩惱、行李而已,這就是淨土法門當中,認為是仗著自力往生的一派的思想。這樣的想法,只是比較累、比較苦而已,其實也不會得到什麼。如果說要得到什麼,可能是得到“壓力獎”吧——得到很多自我的壓力。
  
這樣的想法,也不會比仗他力的,歸功於電梯、心存感恩的人更早到;也不會比歸功於電梯的人更舒服。現代人處處強調要自由,好吧,大家要選擇自己爬樓梯,依通途法門來走;或者是要坐電梯,隨各人自由選擇。假如選擇搭電梯,那麼同樣會到,用哪一種心態會比較舒服,這也隨大家自己去體會。
  
念佛遇向,要看對方向
  
再說,搭電梯如果不按上升的鈕,也是不會上升;如果按錯了鈕,按到下降的鍵,也可以到地下室去;這是說,念佛回向,要看對方向。搭上電梯,要關上門,是說要“都攝六根”。看上升的鍵一直亮著,這是表示說一直攝心在念佛,一直有信願的光。同樣是信願念佛,如果觀念對了,心態對了,就很輕松愉快;否則的話,連念佛這麼舒服的事情都會變成是壓力。
  
我們在這裡讀《要解》,就是在看電梯的說明書和電梯的指示牌,以便了解電梯的好處,弄清楚電梯的位置,真正找到電梯,勇敢地走入電梯裡面,而且搭得很舒服。不用很緊張,在裡邊兒一直撞牆,跟電梯對抗。隨著電梯的升高,雖然我們還是凡夫的肉眼,也變成可以看得又寬又遠,這幫助我們了解,到了極樂世界,由於佛力的加被,我們會得到天眼通、神足通等等。本來我們凡夫的肉眼、近視眼,站在地面上是看不遠、看不寬的,乘著電梯的電力,乘著電梯的功能,我們登得很高,看得又寬又遠,那就像天眼了。這不就是阿彌陀佛以他的願力,電梯以它的負載力,除掉了我們看不見的障礙嗎? 

南無阿彌陀佛!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3/3/23 下午 01:52:42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3/21 上午 07:03:28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907
積分:1265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4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性德就像下種子慢慢修,修德是把結好的蘋果給我們吃
通途的各宗各派,比如天台宗,對淨土的解釋都是從性德出發,要求我們念佛要證悟實相。

性德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眾生本具佛性,佛性就是實相,但它是因地的,還沒開發出來。聖道門的修行就是把我們本性當中所具足的如來智慧德相,通過持戒、禪定、智慧展現出來,這叫性德。

什麼叫修德呢?就是法藏比丘當初修行的時候,從性德出發,修成了圓滿的果地功德,然後回施給我們。

性德就像下種子慢慢修,修德是把結好的蘋果給我們吃,有這樣的差別。

純粹的淨土教系,肯定是修德,“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所以,這句名號不能從心性上來解釋,否則就是走回頭路了,應該直接從佛的正覺這方面來解釋。

——淨宗法師

摘自《往生論注》講記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4/7/6 上午 10:44:13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3/23 上午 01:52:21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907
積分:126577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5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24/7/6 上午 10:41:09編輯過]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23/7/16 下午 12:10:22

 5   5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