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自他相換的勝利和不換的過患
益西彭措堪布
又云:「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此何須繁說,凡愚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觀此二差別。」
此論又說到:盡世間的一切安樂無一例外都是從利他產生,盡世間的一切苦惱無一例外都是從自利引起。這何必多說呢?看看凡愚和佛陀二者的結果就明白了。凡愚都一味地作自利,如今還淪落在生死的苦難中,備受煎熬;而能仁早已發起了利他心,並且因此成就了佛果。看看這兩者的在結果上的差別就知道,的確不論什麼樣的苦都是從貪著私利而起的,不論什麼樣的樂都是從利他的大心行而生的。
兩個「盡」字顯示了完全決定的意思,表示決定是這樣,無一例外。這樣讓我們發生勝解,這是緣起上的要害處。倘若有一種世間樂不是從利他生,可以說非盡,倘若有一種世間苦不是從自利而起,也可以說非盡,然而根本沒有這樣的情形,因為緣起是決定的,涇渭分明。因此應當確認,我所欲求的任何安樂都是從利他而生,我不欲求的一切世間苦都依賴捨棄自利,這樣就徹底明白了「自利是衰損之源,利他是圓滿之本」的道理。所以我們應當修自他換,以他利為重,從而進入發生一切世間出世間所有圓滿的正道中。這個非常重要,因為由這個緣起上的見解能夠得以趣入正途。
相反,自他不換的話,仍是以自利為主,那就一定會招來一切衰損。就是由於這個心態的差別,就會被進入源源不斷的帶來衰損的道當中,因此必須要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