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佛經的數字問題

您是本帖的第 9896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佛經的數字問題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佛經的數字問題

曾經去過一個網站,看到有網友提出一個問題,大智度論上面有一段話:

中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

這裡面數字是不是有問題呢?

我很想回答這位網友問題,只是很可惜無法登入那個網站(網站就不公布名稱)。如果有緣的話,也可以請他來這裡看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如下:基本上,這個數字的問題是發生在,漢傳佛教是從哪個梵文單字翻譯過來呢?末學考證,應該就是koṭi這個字來的。佛光大辭典說:

梵語koṭi。為計數之單位。我國古代「億」之數有大小二種算法,小數為十進位,以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大數為萬進位,以萬萬為億,萬億為兆。故「億」亦引伸為盈滿之意。於佛典中,億之說法不同,如華嚴經探玄記卷四(大三五·一七四下):「西國數法有三種億,一、百萬。二、千萬。三、萬萬。(中略)俱胝者,此雲億,是千萬為億,此中據千萬為一億。」
 另據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載,於印度,億有四種說法:(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四)萬萬為億。以經論中所說為例,如於瑜伽、顯揚等論中以百萬為億,十億為俱胝,故謂百俱胝為一佛土。華嚴經以千萬為億,稱為百萬億。大智度論以十萬為億,稱為百億。p5958

所以事實上,koṭi這個字並不是單純地被看作就是千萬以上那個"億"。如果告訴你,也可能是"十萬",或是"百萬",這樣你就會很清楚,佛經上面沒有騙人,龍樹菩薩也沒有騙人。摩威梵英辭典上說:the highest number in the older system of numbers (viz. a Krore or ten millions) Mn. Ya1jn5. MBh. &c.,裡面大家可以看到,常常是用作數字系統裡面最高的數字。其實是形容最多的那個單位。

那中國為什麼用"億"這個字來翻譯koṭi呢?因為中國古代也剛好有兩種計算億的單位,一是尚書上面說的,孔穎達註釋為:十萬為"億"。另外就是算數的書籍,以"萬萬"為"億"。

所以大家要注意:佛經裡面,不一定就是"萬萬"才是"一億",很可能只有十萬而已,當然也可能如上面佛典所說的,也許有百萬,千萬都可能有的。上面龍樹菩薩講的,中九億家。三億家眼見佛。三億家耳聞有佛而眼不見。三億家不聞不見。事實上,很可能就是舍衛城差不多九十萬家,百萬人口左右,似乎是合理的。龍樹菩薩的意思是當年可能城中人口見過佛陀的只有三分之一。

那也許大家會問,甚麼時候才是那個千萬以上的"億"呢?一般來講,只要是和曆法有關的,或者是實在太多了,太難計算的看不見眾生,才可能是那個一千萬以上的"億"。印度古代數學單位如此龐大,主要是因為印度古代有非常發達的算術技術,用於星象與曆法之上,歷史很久。佛經裡面一些時間觀念事實上很多都是借用印度古文化得來。

所以,歸根究底,如果你沒有梵文本去對照研究,這麼一個億字,就把講經的法師給難倒了。怎麼看當年印度的人口也沒有今天那麼多,那這個"億"字要怎麼解釋呢?所以問題就出在翻譯上面。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4/5 上午 01:12:18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01:02:49
am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青蜂俠
文章:1056
積分:13172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日
2
 用支付寶給am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這個開題太好了,因為很多佛教徒都會想知道56億7000萬年彌勒是真的來下生?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01:21:09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3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那佛經怎麼講八萬四千呢?基本上梵文的表示方法是:84個1000,這就是84,000這個數字。如果是12,000的話,就是12個1000,這樣表示的。印度數字,個,十,百,千都是一個單位,再上面就是"億",後頭就是"那由他"(nayuta),所以大家常常在佛經上面看見:百千萬億那由他,這樣的講法。是不是覺得很奇怪,怎麼"萬"以後就跳到"億"了?至於"兆"這個字有時候,也是用在曆算時候,這個字出現的時候,數字觀念就沒有那麼精確了,只是個抽象概念-非常大,大到不可思議情況。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01:21:42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4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我想,彌勒菩薩下生的話,與其計算數字,乾脆求個因緣比較恰當。這種數字概念,事實上並不是給人類使用的。是給像天界的眾生使用的。對於很高層次的天人來講,一劫很可能是一彈指的時間而已。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01:24:38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5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印度的數學很發達,很可能大家都很好奇。事實上這是和他們古代的曆算與星象學發達有關。特別是,我們都知道佛陀曾經開示過,有一派外道,稱為"數論"派,事實上,這派是傳統的吠陀,婆羅門教派下的支派。這派比較類似占星學,很會計算星象軌道,算得出人的命運來,比較類似中國紫微斗數流年,流月,流日那樣。數論派的人很會算這種數學,這種星象之學是由四吠陀的最後那個吠陀所提供,並且在輔助吠陀(Vedanga)裡面,也是一支重要的學科。通常這種星象上的計算是屬於用來計算祭祀日期,與其他,如耕種,遷移等等,類似我們現在的"擇日"。

數論派認為人的命運,與星象運行有關,所以一定要注意"黃曆",按照時間來選擇作為。不過此派學說也讓很多傳統印度教派駁斥。瑜珈派行者認為星象可能影響人類命運,但不是絕對的。瑜珈學者認為在適當時機選擇適當星象運行時間,是強化作為的作法,並非執著星象影響命運。

佛陀要我們不要執著,因為一切業果並不是星象決定。這是連印度瑜珈學者都肯定的,因為瑜珈禪定深入的時候就可以知道因緣的問題,可以未卜先知。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01:38:49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6
積分:5907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6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09:54:07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7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補充一下,有關佛教的校對,這也是從那個網站裡面看到的。其實比較準確的校對,應該是同一個大師的漢譯本,在不同的抄本,或是各種藏經底下來校對,這樣才是有效的。千萬不要說這是同一本經典,名稱相同就可以拿來校對。這是不對的。

此外,末學認為,最好的校對方式,就是用梵本重新翻譯,來看漢譯本,便可知道一些我們屬於漢譯上面的閱讀盲點。這是因為漢譯本主譯者以外籍人士居多,外籍人士並不一定都懂中國文化,難免就會產生一個重要的現象:佛教混合中文。甚麼是:佛教混合中文呢?那就是半梵半漢的結構詞,或者是用漢語去表達梵文意思-但是又與傳統中華文化那樣的漢文有些分別。就像是上面所說的那個"億",就是一個好例子。我之前曾經講過,佛典裡面援用了印度傳統文化的東西來解說佛法,確實就是用假名,來"逼近"佛的意思。為什麼不是"精確地表達"呢?因為佛的意思,是超越了印度傳統文化所能表達的範疇。所以主譯的大師們也深得主旨,用"無量劫以前",或者"無始無明",這類的名詞。前者是印度傳統的曆算觀念,後者就是佛教自己有的觀念。但是這些觀念卻不是中國文化本有的觀念,是印度來的。所以這些就是我所說的"佛教混合中文"。因為中文裡面沒有這樣形容詞或名詞,那就用現有的中文去創造新名詞,這就是所謂的佛教混合中文,或者,我乾脆直接稱呼為"佛教中文"。這和中國文化傳統下的中文是有區別的,所以後來唐朝時代佛教界了解這個情況,便將它們整理成像是"一切經音義","翻譯名義大集"等諸如此類的詞彙書籍,用來作佛典解釋性的辭典。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11:12:04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8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再來談"咒"這個字。中文"咒",其實和印度來的那三個字,Vidya, Mantra與Dharani意思上有些不同。所以很容易招致錯解,我先把"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解釋佛教的"咒"意思,先列出來。大家做個參考:

指真言密咒。又稱神咒、密咒或咒 文。原作祝。即為息災、增益等目的而誦的密語。咒語自古即行於印度,如《長阿含》卷十三〈阿摩晝經〉及卷十四〈梵動經〉,舉水火咒、鬼咒、剎利咒 、象咒、支節咒、安宅符咒、火燒鼠囓解咒等咒名。《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誦律》卷四十六等亦出治腹內蟲病咒、治宿食不消咒、世俗降伏外道咒、治毒咒、治齒咒等咒名。至大乘經出現後,所載真言漸多。至密教典籍盛行,密咒更成為修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內涵。

「咒」為梵語mantra(漫怛[1990.5])的譯語。但與此類似的梵語詞彙,另有vidya^與dha^rani^等詞。梵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梵文《入楞伽經》卷八〈陀羅尼品〉中,相當於漢譯「咒」字的梵語即為「mantra」。但《孔雀咒王經》之經題為Maha^mayu^ri^-vidya^-ra^jn~i^,即譯vidya^為咒。《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一則將巴利語之vijja^maya^譯為咒。而《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等書則翻陀羅尼(dha^ran!i^)為咒。就中,「陀羅尼」為「總持」義。梵語vidya^(巴vijja^)是「明」或「術」之義。「漫怛[1990.5]」則可譯為「真言」。各詞之語義雖不相同,但古來多相混用。《翻譯名義大集》將陀羅尼譯為總持咒,vidya^譯為明咒,漫怛[1990.5]譯作密咒,以區別此三者。
  

又,《法華經文句》卷十(下)〈釋陀羅尼品〉下廣解咒義云(大正34‧146c)︰
  

「眾經開遮不同,或專用治病,如那達居士;或專護法,如此文;或專用滅罪,如方等;或通用治病滅罪護經,如請觀音;或大明咒、無上明咒、無等等明咒,則非治病、非滅罪、非護經;若通方者亦應兼;若論別者幸須依經,勿乖教云云。」
  

咒有善咒、惡咒之別。如為人咒病或為防護己身者,即為善咒 ;咒詛他人令罹災害者即為惡咒。佛陀禁止習此等咒術以自活,但允許為護身而持咒。《四分律》卷三十云(大正22‧775a)︰「若學咒腹中蟲病,若治宿食不消;若學書、學誦,若學世論為伏外道故;若學咒除毒,為自護,不以為活命,無犯。」可見戒律對持咒一事的態度。
  

◎附︰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八章第三節(摘錄)
  

語言音聲的神祕性,從古以來,就有人信仰的。在印度,或稱為mantra,或稱為vidya、vijja^,或稱為dha^ran!i,說起來淺深不一,而與神祕的語言有關,卻是一致的。在中國,都可以譯為咒。嚴格的說,佛法是徹底否定了的,出家人是禁止的。(中略)
  

神祕的迷信行為,佛教出家眾是不許學習的。南傳的《沙門果經》、《梵網經》,都有同樣的敘述。似乎這是禁止邪命自活,如沒有因此而得到經濟的報酬,或者就不妨的。然《梵網經》等稱之為「無益而徒勞的明咒」,是否定明 咒之神效的。(中略)
  

依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a^h!)所傳的《多界經》,即使痛苦到極點,可能有死亡的危險,真正通達真諦的聖者,是不會為了生命,到外教那裡去學習神咒。可見這些「徒勞無益的明咒」,只是愚癡凡夫所有的信仰──迷信。
  

咒語的引入佛法中,治蛇毒咒該是最早的了。《雜阿含經》說︰優波先那(Upasena)為毒蛇所傷而死,臨死而面色如常,沒有什麼變異。因此,佛為比丘們說防治毒蛇的咒語。(中略)
  

《根有律》與《雜阿含經》所說相同。所說的偈頌──伽陀,是諦語、實語。又分為二︰初七頌半,是佛的慈心護念八大龍王,及一切眾生的諦語。慈心,是不受毒害的,所以慈心諦語,能使蛇等不能傷害。次二頌半,是佛、法、僧沒有煩惱毒的諦語,與除滅尸利仇多飯食中毒素的諦語相同,所以伽陀是防治蛇傷的諦語。次說「咒術章句」,《根有律》作「禁咒」,原文可能為mantra,這才是咒語。《相應部》與《雜阿含經》相當的部分,但說優波先那受蛇傷而死,沒有伽陀,也沒有咒語。《銅鍱律》中,有比丘為毒蛇所傷,所以佛說「自護咒」(attaparittam!)。初說四頌,與《雜阿含經》的前五頌相同,僅四大龍王。次說「佛無量,法無量,僧無量,匍行的蛇蠍等有量」,近於除毒的諦語。自護咒,只是諦語而已。《四分律》說︰「自護慈念咒︰毗樓勒叉慈(中略)慈念諸龍王,乾闥婆,羅剎婆,今我作慈心,除滅諸毒惡,從是得平復。斷毒,滅毒,除毒,南無婆伽婆。」也是慈心的諦語。從這裡可以看出︰優波先那為毒蛇所傷而死,面色如常,編入《相應部》「處相應」(《雜阿含經》同),原是沒有伽陀與咒語的。律師們開始以諦語防治毒蛇;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師們,才在防護諦語下,附入世俗治毒蛇的咒語。以後,又附入《雜阿含經》中。
  

世俗咒術的引入佛法,不外乎受到印度習俗的影響。印度自「阿闥婆吠陀」(Atharvan!aveda)以來,稱為mantra的咒語,非常流行。咒語的神效,被一般傳說為事實。對於修道,佛法以為咒術是無益的;也不許僧眾利用咒術來獲取生活(邪命),但咒術的效力,在一般是公認的,所以在部派佛教中,容受咒術的程度,雖淺深不等,而承認咒術的效力,卻是一致的。世俗有以咒術殺生的信仰,現在的各部廣律,也要考慮到咒術殺害生命,所犯罪過的輕重。如《銅鍱律》說︰以咒術除鬼害而殺鬼。《五分律》說︰「隨心遣諸鬼神殺」。《四分律》說︰「咒藥與,令胎墮。」《僧祇律》說︰「毗陀羅咒」殺。《十誦律》說︰「作毗陀羅殺,半毗陀羅殺,斷命。」毗陀羅是「召鬼咒尸令起」,即起尸咒法。半毗陀羅是「召鬼咒鐵人令起」。斷命是「心念口說讀咒術」的種種法。《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的「起屍殺」,「起半屍」殺,「咒殺」,與《十誦律》相同,但起半屍的方法不同。總之,各部派都承認咒術有殺害生命的力量。印度在熱帶,毒蛇特別多;每年為毒蛇所傷害的人,數目很大。一直到現在,還有一批以咒蛇為職業的。出家人多住於山林,正是毒蛇出沒地區,既承認咒術的力量,那末為了保護自己,引用世俗防治毒蛇的咒術,也就不覺得離奇了!僧團內,准許學習治蛇毒咒,那其他治病的咒法,當然也是許可了。(中略)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有治痔病的咒。女人總容易信仰這些咒術,所以對比丘尼有禁止學咒的規定。原則的說,凡與自護──自己治病無關的,一切咒都不許學,不許教,但說一切有部的晚期律──《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咒術是相當嚴重的侵入了佛教。鄔陀夷(Kal!uda^yi^)化作醫師,咒誦,稱三寶名號,「眾病皆除」。還有偷盜伏藏的咒法︰作曼陀羅,釘朅地羅木,繫上五色的絲線,然後爐內燒火,「口誦禁咒」。這雖是犯戒的,被禁止的,但可見有人這麼做。(中略)
  

誦經,供養天神,求神力的護助,與大乘的誦《金光明經》、《仁王護國般若經》,原則是沒有差別的。《藥事》說︰廣嚴城(Vais/a^li)的疫病嚴重,請佛去驅除疫鬼。佛到了那雉迦(Na^d!akantha),命阿難陀(A^nanda)到廣嚴城去說咒,驅逐邪鬼。佛到了廣嚴城,為了憐憫眾生又說咒。根本說一切有部,對於治病,驅鬼,求戰爭的勝利,顯然是常用咒術的。
  

咒語,語音自身的神祕作用,或因咒力而得到鬼神的護助,或憑咒力來遣使鬼神;咒的神祕力,與鬼神力是相結合的。在佛法中,起初是諦語──真誠不虛妄的誓言,是佛力、法力、僧力──三寶的威力,修行者的功德力,也能得龍天的護助。諦語與三寶威力相結合,論性質,與咒術是類似的。所以《十誦律》稱說諦語為「咒願」;《四分律》等稱諦語為「護咒」。咒──音聲的神祕力,終於經諦語的聯絡,為部派佛教所容受,甚至成為佛法的一部分。如陳‧真諦(Parama^rtha)傳說︰《四分律》所屬的法藏部(Dharmgupta^h!),在三藏以外,別立「咒藏」。
  

〔參考資料〕 《大智度論》卷五十七;《法華文句記》卷十(下);《法華義疏》卷十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玄應音義》卷二十五;《慧琳音義》卷四十三;《總釋陀羅尼義讚》;《祕藏記》;《修驗十二箇條》。
---------------------------

上面這個解釋,基本上是受到印順法師對於咒語解說的影響來講的,這也是目前台灣佛教界普遍接受"咒語"概念來源。但我認為印順法師已經知道了一個"咒"是對應了三個不同的梵文單字,卻無法從這個角度去區分三個梵文單字分別的意義,反而把這三個意思不同的梵文單字通通丟進一個"咒"字來解釋,並且是用中國文化的"咒"解釋,把無端把印度吠陀的咒,一般宗教使用的禁咒,與佛教的陀羅尼通通丟進這個框架裡面,去混為一談,這真的是混淆視聽的作法!

實際上,根據末學的考證,不一定屬於「阿闥婆吠陀」(Atharvan!aveda)才有"咒"。如果大家還記得,我曾經貼出梵英辭典對於Mantra的解說,第一條就是:

1          m. (rarely n. ; ifc. f. ā) , ` instrument of thought ' , speech , sacred text or speech , a prayer or song of praise RV. AV. TS. ;

上面這條說明,Mantra是一種神聖的章句,就是祈請文。但是這和上文所說的"語音神秘作用"其實有些不同。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印度吠陀傳統的Mantra是一種甚麼東西呢?

The Mantras are basically hymns sung to the Gods-這就是Mantra的基本定義。

大體上來說,吠陀有四種,是因為婆羅門祭祀的時候,一個儀式是有四位婆羅門法師來進行:

1.有負責擔任黎俱吠陀的法師,Hotr法師,他負責向婆羅門教神明唱讚歌,召請神明蒞臨壇場;

2.有負責擔任夜珠吠陀的法師,Adhvaryu法師,他負責供養婆羅門神明;

3.也有負責擔任差馬吠陀的法師,Udgaataa法師,他負責用音樂來獻上比較甜美的聖詩來讚美神明;

4.也有阿闥婆吠陀的擔任法師,Brahma法師,他負責監督整個儀式的執行。

每一部吠陀都是有兩個部分組成,分別就是詩歌體,這就是所謂的"Mantra"和散文體,這就是所謂的"梵書"。梵書的部分是負責解釋詩歌體,也就是Mantra的部分。所以Mantra幾乎可以說就是吠陀的主體。吠陀,簡單講,就是婆羅門教的課誦本。Mantra就是婆羅門教在唱的歌讚。這樣理解,你就很容易明白佛教其實是有借用婆羅門教體制的一個現象,這個不排除,但是這其實也是印度宗教的普遍現象,基督教也是有這樣宗教文獻體制。

所以嚴格講起來,被翻譯成"咒"的Mantra,正確來講,應該是指祈請文才對。就像是我們西藏盛傳的蓮師祈請文,那就是一種Mantra。實在講起來,Mantra與其說強調它的宗教力量,不如說這是一種宗教文獻的文體。佛教的巴利文藏經裡面,佛陀所反對僧團去唱誦的"咒",就是指吠陀傳統底下的Mantra。

雖然佛陀反對"Mantra",可是佛陀似乎沒有在巴利文藏經裡面反對持誦"陀羅尼"喔!因為陀羅尼是大乘佛教特別有的佛法,巴利文三藏裡面似乎沒有看到相關詞彙,假如你有看到的話,歡迎告訴我,讓我有修正的機會。不過我真的沒有看過與陀羅尼相關的字彙。

有關陀羅尼,大般若經曾經解釋過,這是一種將佛法給口訣化,用一個字母去含攝很多法義,然後用來持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陀羅尼?因為古印度佛教的經典是用這種口傳方式,來代代傳承。用簡單的章句比較方便記憶,然後就可以擴充成經典或是教義的方法。簡單講,陀羅尼,某個角度來講,就是經典的傳承。佛教徒背誦記憶經典,天經地義,何罪之有?所以我們也可以在法華經等等大乘經典前面看到,再三強調,很多參加法會的大菩薩都已經"得陀羅尼",這意思是,這些大菩薩都已經獲得佛法精要。不是說他們很會念咒,不能這樣解釋。所以我說,漢譯佛典所體現的是一種特殊的中文,這種中文是用來表達梵文,與傳統中國文化的中文有所區別,可以稱為佛教中文。

所以問題就發生在於如果你不從原典下去閱讀,不知道漢譯佛典是一種特別的,有別於傳統中華文化的一種:佛典中文的體裁,錯解佛典的情況不無可能。所以梵文真的很重要,原典更是重要。好好閱讀原典,並比對漢譯本,你不難理解一個狀況,就是有一種規律,某位主譯法師他對於翻譯上的習慣用語,所以即使你沒有那部經典的梵本,你也可以大略推知漢譯佛典想要表達的內容。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4/6 上午 12:32:15編輯過]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5 上午 11:54:36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9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印順法師在上文指出:

咒──音聲的神祕力,終於經諦語的聯絡,為部派佛教所容受,甚至成為佛法的一部分。如陳‧真諦(Parama^rtha)傳說︰《四分律》所屬的法藏部(Dharmgupta^h!),在三藏以外,別立「咒藏」。

當我們了解到,所謂的"咒"是指Mantra, Vidya與Dharani以後,我們就明白,南北朝陳代的真諦大師所說的"三藏以外,別立"咒藏"。"這到底是Mantra藏,還是Vidya藏,還是Dharani藏?所以你看,佛典對於"咒"的解釋就有三種,但這三種都有不同的內容。這對於我們佛弟子來講要深切了解,才不會發生誤解。

基本上印順法師把中文的"咒"意思,和梵文那三個字有點搞不清楚了。這個狀況,就是造成佛教界對於咒與爭議的主要來源。中文的"咒",就是向神明祝禱的意思,召請神明,驅動鬼神去做某件事情,達成你的目的,基本上就是類似道教那種"急急如律令"那類的東西,但這與佛教的那三個梵文字意思是不一樣的,這種不求甚解的態度,就會把佛教搞成"道教化"去了。難怪會有學者主張佛教的"咒"是抄襲道教的。但他可能就不知道,這原來是佛典的翻譯問題,原先佛教的"咒"和道教的是有分別的。

這三個梵文字來看,我覺得Dharani才是佛教特有的咒語,這種咒語,與其說是召請佛菩薩與護法神,實在講起來,這其實是要開你的智慧,讓你領悟到"陀羅尼"所蘊藏的法義。這其實可以從很多陀羅尼經典去看到,佛要說某個陀羅尼,都是有特定的目的,不一定是要你用這個去召請佛祖現身。譬如說,大悲咒是讓觀世音菩薩能夠"頓超八地",這和西藏寧瑪巴大圓滿法有相關。這個陀羅尼能夠幫助你啟發如何能夠"頓超八地"。"楞嚴咒",其實應該給它正名,是"楞嚴陀羅尼",它是一個直指人心,幫助你破除迷障的陀羅尼,誦持這個有很多利益,這些經書都有說明。簡單講,我認為陀羅尼,就是佛法心要的口訣,不能說是借用佛菩薩力量來加持你,讓你達到某個目的,其實這些陀羅尼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你開悟。那,怎麼能看作是和那些民間流傳的召請鬼神去辦事的那種"咒語"一樣呢?

佛教每個陀羅尼,其實就是一部經書。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6 下午 12:12:45
靜涵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89
積分:4456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6日
10
 用支付寶給靜涵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但是佛教也是有Mantra的,像是心經裡面就說,故知般若波羅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那裏頭的那個"咒"字就是Mantra。但是,這裡佛典講到Mantra事實上是一種譬喻,就是說印度人最相信Mantra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事實上就像Mantra那樣,可以幫助你打開智慧,令入佛智。重點就是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心經這部"Mantra",和印度一般Mantra很不一樣的,一般Mantra只能依照目的去做一件事情,它們不能去解決一切苦的。

至於心經後面那句揭諦揭諦,就是我說的佛教Mantra。如果你已經知道Mantra是印度宗教原來的文化。你會覺得佛祖故意用印度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隨機教導眾生。既然你印度人那麼喜歡念Mantra,我也發明一句Mantra讓你念,這一句Mantra可比四本吠陀裡面的Mantra好太多了!佛祖教導法義,有時候會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去啟發眾生,發明一個Mantra讓你念,這就是一種方法。但是這對印度來講,大家會不會因此誦持這個Mantra?事實上不得而知。畢竟對於剎帝利階級以上的人士來說,他們都是懂梵文的,如果把他們日常語言,又是明顯得不得了的語言編成Mantra,好比那句Mantra,如果翻給我們中國人來誦持,不知道你會不會每天都念?"去啊!去啊!一起就去彼岸吧!"諸如此類的句子讓你來念誦,請問你是否願意每天持誦?所以玄奘當時就堅持不翻譯這句話,這有很深的意義在裡面。因為中國人喜歡念那種比較有點神祕感的東西。假如甚麼都說白了,可能你也不想學了。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07/4/6 下午 12:25:19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6
積分:5907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11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10/8 下午 12:48:38
Big-sam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蝙蝠俠
文章:779
積分:808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0年9月13日
12
 用支付寶給Big-sam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7/28 上午 01:59:47
scottboy1119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職業俠客
文章:423
積分:2569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2年6月30日
13
 用支付寶給scottboy1119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2/8/4 上午 10:30:24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6
積分:5907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14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6/11 上午 10:23:01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6
積分:5907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15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5/1/27 上午 02:49:20
小江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版主
文章:4686
積分:59078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27日
16
 用支付寶給小江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6/3/23 上午 10:29:30

 16   16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1093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