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請問索達吉堪布 #【問】大學生進入社會後如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堪布答】在現今社會中要做一個好人,很難。很多同學在大學裡時,可說是滿腔熱忱——我出來之後要為社會做事,我一定要弘揚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但後來成了家,找了工作,每天都非常繁忙時,就沒有了往昔的豪情壯志和堅定信念。有些甚至慢慢對生活失去信心,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逆境時,就非常脆弱地傷心。
就知識層面而言,雖然很多大學生對各種科技信息及專業技術的掌握比以往高,接受的各類國際信息也比較多,但內心卻不夠堅強,這一點不如以前。相較而言,古人有自己的做人原則,內心反而更堅強。
現在大學生面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感情和錢財問題。處理這些問題需要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不能害眾生。我一直認為,不管怎樣,在此世間應盡量做到不害眾生。
第二個原則,盡量遵循因果而取捨。善惡因果,是真實不虛的,誰也無法改變。如果造的惡業太多,也許即生成熟苦果,也許來世成熟苦果,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是有些同學對此還不是非常清楚。
所以,第一個原則,不故意傷害任何眾生;第二個,至少要成為相信善惡因果的一個人。能做到這兩點,你對這個社會直接間接肯定有利益。
——恭錄自《第三屆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專場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