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新生命的開始
學佛不該執著於尋求感應,但「人有誠心,佛有感應」,若能從 清淨因地心,用功修行,不求果報,感應便會不求自得,否則即落入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的困境了。感恩楞嚴咒,雖以凡夫心,粗糙 心來讀楞嚴咒,或許因有一絲的誠懇心及恭敬心,兩個月便有感應, 這是起初預料所不及的。 為何有因緣受持楞嚴咒?這都歸功於上人,他苦心婆心鼓勵我們 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又不斷讚嘆持誦楞嚴咒功德,尤其是三部大 乘經典-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古德云「開悟楞嚴,成佛法華」 ,所以便自然先從楞嚴經研究起。楞嚴經卷七,世尊不斷從各角度讚 歎神咒功德:諸如 -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 -十方如來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 -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 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 ,大毒小毒所不能害 -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 有諸金剛眾而為眷屬,晝夜隨侍 -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恆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 -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 不可樂處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 ,令其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 齋戒,自成齋戒 -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 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懺悔,若能 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 消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 -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 帶此悉恒多般恒囉者(即楞嚴咒),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求長命者,即得長命 -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 -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並諸支提,或脫闍上(即供養於佛寺,或 懸於幢幡)令其國土所有眾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 ,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守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消滅( 即飢荒瘟疫,刀兵賊亂,自然消失) -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 ,兆庶安樂 持咒功德如此殊勝,我們豈可不為眷屬明友,國家社會,自利利 人而發心受持,讀誦書寫,身上攜帶此楞嚴咒呢! 許多師兄師姊或會為楞嚴咒太長,而打退堂鼓,實是可惜。其實 一剛開始持咒時,或須二十分鐘,但熟悉後,疾而不急,以清淨心持 咒,也只是五分鐘而已。若仍覺快得急躁不安,可慢慢唸,專注,不 打妄想,一個字一個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唸,最多也是十分鐘而 已,有時還會覺得意猶未盡。本身因業障深重,智慧淺薄,國中時, 便受淫心熾盛而深受其苦,每遇淫心現前,便須用意志力及種種方法 來抑制,但效果有限,沒想到持咒才兩個月,困擾二十年的習氣就因 此立即絕跡,沒有任何勉強;這種情形就如同沒有吸煙的念頭時,何 須學習使用種種戒煙方法,掙扎抗拒吸煙的誘惑,這種清淨心的感覺 真是清涼自在。難怪世尊要苦口婆心,教導若有宿習不能滅除,以致 不易嚴持四種清淨明誨時(斷心淫、斷殺生、斷偷盜、斷大妄語), 就應一心持誦楞嚴神咒。 如今,在車子裡,最喜歡聽的音樂,就是法界印經會流通的楞嚴 神咒唱誦帶,莊嚴、流暢、令人平靜自在、心曠神怡。涅槃經二十七 云「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 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 」所以若我們以誠心,專注地持誦楞嚴神咒,何愁不能早日証得楞嚴 大定,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呢?畢竟我們該總持不忘被尊稱為「咒中 之王」的楞嚴咒,精進修行,不辜負「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 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也不辜負上人的一番殷 勤教誨及倒駕慈航的悲願了。
文/果昌 智慧之源8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