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錄自《菩薩寶鬘論略記》 阿底峽尊者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bencandy.php?fid=513&id=4544
修行人應該摧毀自己的我慢以及嗔恨心。具有我慢者,不願接受他人的善意,一切善法功德不會獲得,如云:我慢如山,德水不入。嗔恨心過失非常大,一念嗔恨心將會摧毀我們無數劫中勤修善法所得的福德,《入行論》云:「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所以我們應該以《入菩薩行》等經論中所說的方法勵力對治嗔恨心。謙虛為聖者之美德,謙虛會使一切功德自然生起,無勤獲得諸多利益。所謂「謙受益,滿招損」,具有謙虛之品德,則自己時時刻刻中都在進步,善知識也願意歡喜攝受,慈悲宣講甘露佛法。
依《中觀寶鬘論》所言,邪命有五種,即矯詐、諂媚、側面乞求、方便研求、以利求利。以此五種方法而生活,則為邪命活,學佛人應該遠離邪命,以如理之清淨法而生存。
http://www.zhibeifw.com/cmsc/bencandy.php?fid=513&id=4544
摧毀我慢嗔恨心,恆常具有謙虛心,
遠離一切邪命活,當以如法而生存。
修行人應該摧毀自己的我慢以及嗔恨心。具有我慢者,不願接受他人的善意,一切善法功德不會獲得,如云:我慢如山,德水不入。嗔恨心過失非常大,一念嗔恨心將會摧毀我們無數劫中勤修善法所得的福德,《入行論》云:「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所以我們應該以《入菩薩行》等經論中所說的方法勵力對治嗔恨心。謙虛為聖者之美德,謙虛會使一切功德自然生起,無勤獲得諸多利益。所謂「謙受益,滿招損」,具有謙虛之品德,則自己時時刻刻中都在進步,善知識也願意歡喜攝受,慈悲宣講甘露佛法。
依《中觀寶鬘論》所言,邪命有五種,即矯詐、諂媚、側面乞求、方便研求、以利求利。以此五種方法而生活,則為邪命活,學佛人應該遠離邪命,以如理之清淨法而生存。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13/10/25 下午 07:34:09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