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綜合類】討論區超心理科學版(Life論壇) → 【轉貼】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您是本帖的第 2636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布希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俠之大者
文章:565
積分:6351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11年5月23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布希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在宣稱: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是在低聲說:我有太多無明煩惱要去除
所以我選擇學佛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在顯示我過去世累積了什麼福德
而是看到我往昔所造惡業多麼深重
所以祈求佛菩薩慈光加被、誓願懺除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因為我要逃避人世、追求虛無
而是深知日常生活處處是道場
活在當下就是在修行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的生命並非從此不再遭遇挫折
但是有了佛法相伴
挫折一一轉化成助我成長的因緣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心中充滿無盡的感恩
單單想到今生有緣生而為人、具備修行的能力
又有機會遇善知識、得以聽聞佛法
就深心感動因緣不可思議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我知道菩提道上盡管七倒八起
成就佛道卻是我生生世世的功課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
並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好或壞
而是我了解到眾生的平等無二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
並不是因為我若是沒有追隨佛法將有罪
而是佛陀所宣說的方法讓我知道怎麼做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
並不是因為無法承擔自己的生命
而是我明白這是緣於過多的期盼與恐懼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
並不是因為跟著大家趕流行
而是因為我了解到生命的價值在於慈悲
慈悲是無分毫傷害的心一種利他的心

你可以回答任何的一個理由也可以不回答
但我們不需要認為自己不好也不需要炫耀
只是一種平等的心就可以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9 上午 01:23:08
凡夫俗子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頭銜:意淨言靈
等級:版主
文章:12864
積分:126005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7年6月22日
2
 用支付寶給凡夫俗子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認識真正的佛教徒

明華居士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可能剃光頭,也可能不剃,他們焚香,禪坐,他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若是出家眾則需遵守更多的戒律。他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相信因緣法。他們傳遞智慧。理論上,佛教徒是這樣的人。據說地球上存在著三億多這樣的人。                                    

      也許你很容易辨認出家的佛教徒,因為他們有特殊的制服。但很難辨認在家的佛教徒,很多人喜歡在家裏擺上觀音像,或是在車裏掛一串念珠。但這不表示他就是佛教徒。若僅從外表來看,那些在家的佛教徒不像伊斯蘭教徒那樣易於辨認。

                                                                                                 

                                              


    你期待的佛教徒是溫文爾雅的,清心寡欲的,見錢眼不開的,理論上佛教徒似乎應該是如此。但是你遇到的佛教徒可能和你的期待恰恰相反,太多的人向我抱怨他遇到的佛教徒和他的期待不符。為什麼學佛的人還這麼大脾氣?你是怎麼學的?為什麼那個出家人老是盯著女孩子看?對此你大可不必奇怪,我倒是覺得,如果佛教徒都如你所期待的那樣完美,那他們就不叫佛教徒了,你應該叫他們佛。        


                                                              


      你知道,佛教徒是一群向佛學習的人,但大多數佛教徒不是佛,他們有各種毛病的凡人,你喜歡的他們也喜歡,你討厭的他們也討厭,你有的小心眼他們也會有。貪嗔癡慢疑,應有盡有。


      這一點不會因為他在某一天宣誓成為佛教徒而立即發生改變。(要成為一個名義上的佛教徒並不困難,有時候只需要花點錢。)無數的歷史事實證明一個人在經過佛教的系統訓練之後會改變,但這種改變通常比較漫長。有時候修行就像是兩個人面對面拉一根繩子,如果你稍有鬆懈,就會被對方拉過去。


                                                                          

      所以,你應該原諒那些讓你失望的佛教徒,他們是希望自己變得完美的人。如果一個人希望變得完美,那表示他還不完美。期待所有的佛教徒如佛陀一般完美只會讓你自己失望。


      況且,依照歷史記載,那些曾經在佛陀身邊生活過的人一樣認為佛陀不完美,善星比丘就是這樣的人。


     最不理智的事情就是通過佛教徒的行為判研佛教的價值,就像宗薩親哲仁波切所說的那樣:佛教徒與佛教是兩回事,正如民主黨人與民主是兩回事一樣。

                                                          


                   
       從有記載的佛教歷史我們可以獲知,宣稱自己是佛教徒的人曾經做出很多可怕的事情:當菩提達摩在廣州登陸的時候,中國佛教徒並未做好迎接禪宗的心理準備。雖然達摩多數時間是獨自坐在一個山洞裏,但是求法的人還是絡繹不絕。這足以使一些人的心中毒,嫉妒促使一些佛教徒幹出極端不智的事,他們在達摩的飲食裏面下毒。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藏傳佛教的密勒日巴身上。中國禪宗的六祖甚至面臨著其他佛教徒的追殺。做出這些事的都是佛教徒。所以你要知道,雖然理論上佛教徒是一群希望自己變得完美的人,但有時候他們會控制不住自己。但必須承認的是,要控制自己並非易事。能夠時刻觀照自己心念不隨念轉的人即使在佛教圈裏也不特別多。但這不應該被認為是佛教的錯。佛教裏有菩提達摩這樣的人,也有給他下毒的人。佛教不會拒絕任何人,包括下毒的人。
                                                            


       還存在著另一種情況,就是你對佛教徒抱有錯誤的期待和認知,你認為佛教徒必須是什麼樣的人(那只是你對佛教徒的定義,未必是佛教徒真正的定義),但那很可能是你對佛教錯誤認知所導致的狹隘想法(譬如有些人堅持認為佛教徒必須過清苦的生活才是正統的佛教徒,他們顯然不知道佛教徒裏曾經有過維摩詰居士這樣的超級富豪。他們甚至無法接受比丘使用手機)。雖然佛教有各種戒律,但在某些時候佛教徒並無固定的行為規範,大乘尤其如此。為了利益眾生,你可以去做任何事。認為必須如何才是佛教徒是非常錯誤的認識。悉達多太子當初離開皇宮,並不是希圖製造另一個囚籠。


      但是不要以為我這麼說表示我比其他佛教徒更好,其實,我大概是你能看到的比較糟糕的佛教徒。雖然我經常在網上教誡大家不要浪費時間在無益之事上面,但我偶爾也會在網上看電視劇到後半夜;雖然我訓練自己去愛一切眾生,但到目前為止,我最愛的還是自己。雖然在少數時候,我也會愛別人勝過自己。


                                                                


        所以,我是你能見到的比較糟糕的佛教徒。你有過的我都有,我相信多數佛教徒都處於這種狀態,他們是有待改善的凡夫,有向善的願望,但同樣具備凡夫所有的習氣。他們有時候是天使,有時候是魔鬼。所以你不應該對他們過於苛刻。大多數佛教徒是和你一樣的人。


       無論如何,在這個物質氾濫的世界上,還有人願意去做這件事,願意每天拿出一點時間去修行,願意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錢去放生,這是一個奇跡。不管他做得好不好,重要的是他在做,你身邊有多少人願意去做這些事?可能非常非常地少。無論如何,這是一群願意趨向於真理的人。雖然他們距離完美尚有距離,重要的是他們有變得完美的意向。在我們的時代,這樣的人已經快像恐龍一樣滅絕了。再過幾千年,佛陀的教法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那個時候,你再也無法看到這群人,那個叫悉達多的男人也曾經是我們這樣的人。和我們有著一樣的無明,一樣的貪嗔癡。但他後來成了佛。


                           
                                                          


      我不太確定佛教徒裏有多少人真正相信自己可以成佛。但我不認為這個比例會很高。我知道我身邊的人只有少數幾個確定自己可以成佛。其他人只是出於想讓自己過得更好的目的來做這一切。我自己非常相信和確定這件事。並為此而努力。


        在這個時代,能夠相信成佛的人即使在佛教徒裏也不多見。那些相信自己能成佛並為此而努力的佛教徒尤為珍貴,雖然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他們是未來佛。你不能要求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洗乾淨自己穿了幾百年的褲子,不是嗎?


      不要對佛教徒抱太高的期待,那樣你會失望。當然也包括其他事。在任何事情上不要期待,這樣你會過得很輕鬆。


六字名號隨口出,佛光一路伴君行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3/9/19 上午 06:46:28

 2   2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3125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