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錄自《入中論略釋.般若燈》 益西彭措堪布 著
己伍(難勝地)分二:庚壹、真實;庚貳、結尾本品。庚壹(真實)分二:辛壹、差別地之釋詞;辛貳、差別地之功德。
辛壹、差別地之釋詞:
大士住於難勝地,一切諸魔莫能勝。
大士住於第五難勝地之時,以其定力不共增勝圓滿之故,一切諸魔都不能超勝,故名難勝地。如《寶鬘論》云:“第五極難勝,諸魔難勝故,善知聖諦等,微妙深義故,此所感異熟,作睹史天王,能破諸外道,煩惱惡見處。”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mf/mf04.pdf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為利益不同根基而三轉法輪,其中第二轉法輪,著重宣演般若空性。世尊示現涅槃後,弘教者分兩大派開闡般若深義:其一,無著菩薩以《現觀莊嚴論》為宗綱,開創了廣大行派,以隱義方式宣示般若;其二,龍樹菩薩以《中論》為根本論,開創了甚深見派,直顯般若空性深義。於此根本論,又有兩大論師闡其密義:一者即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四百論》;另者月稱菩薩,著《顯句論》釋《中論》字句,造《入中論》顯明其深義。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