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錄自《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宗喀巴大師 造 法尊法師 譯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http://www.xianmifw.com/book/downssfy.php?nav=&pid=3&nid=21
寅二、應皈依此之因相分三:一、廣說 二、攝義 三、教誡應重主因──深信
卯一、廣說分四:一、第一理由──解脫一切怖畏 二、第二理由──具足從怖畏中救度眾生之方便 三、第三理由──具足大悲心 四、第四理由──具足大平等心
【應歸之相分四。】
應當皈依的理由有四種。
辰一、第一理由──解脫一切怖畏
【初者謂自即是,極調善性,已能證得無畏位故。若未得此,則如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其一切畏中救護他故。】
第一條理由,就是皈依境自己已經解脫一切怖畏。
皈依境自己就是極為調伏的自性,已經證得無畏果位的緣故。如果自己沒有證得無畏,那就像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一切怖畏中救護其他眾生。因此皈依境自身應當遠離一切怖畏。
“極調善性”,就是以障礙根斷的方式極為調伏的自性;“無畏位”即障礙斷盡、勝伏四魔、常樂我淨四種功德現前的法身果位。
理證:
佛陀(有法),是從二障、四魔、染淨粗細十二支因緣等一切粗細怖畏中完全解脫(所立),因為見道位斷除遍計二障、修道位斷除俱生二障種子和習氣的緣故;《般若經》、《解深密經》等這樣抉擇的緣故(能立)。猶如金輪王勝伏一切違品,自在統治四洲一般(比喻)。
以本師釋迦佛為例,世尊即將成道時,所放光明,上沖死魔和欲魔的魔宮,魔王波旬想作違緣,命愛欲、樂欲、貪欲三位魔女蠱惑世尊,她們以各種妖姿媚惑菩薩,但菩薩深入禪定,安穩不動,猶如蓮花不染淤泥一般。
魔王波旬又召集魔將魔兵、毒蟲怪獸,帶上毒雷毒箭,如蜂湧一般殺向菩薩。菩薩在金剛座上,毫無畏懼。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處便紛紛落地。菩薩說:“我所以成道,是因為三大阿僧祇劫以來,積集無量福慧,圓滿六度萬行。你來攻我,如同以卵擊石,只是自取破滅而已。”
但魔王依然前攻,菩薩身體放射清淨光明,最後魔王也撲倒在地。
因為世尊已經遠離一切執著,所以無所畏懼,任何外魔都無法侵擾。
一次,提婆達多想加害世尊,假意請佛入城,卻在路邊暗埋醉象,想趁機踏死佛陀。佛帶著五百弟子前往城內,城中人擔心佛被醉象傷害,便站在城頭,請佛陀不要入城。當時,醉象甩動著鼻子,直奔佛陀,佛陀毫無畏懼,徑直迎上,伸開五指,作獅子吼,醉象伏地受法,從此馴服,不敢害人。
另有一次,有人請佛應供,想趁機加害,暗中在門檻下設置火坑,上面用東西覆蓋,而且在飯菜中下了毒。佛經過門檻時,火坑自動暴露,成為清涼的蓮池。此人見後,非常驚訝,認為佛具有神通,便向佛坦白飯菜裡有毒,讓佛不要吃。佛說:“沒有關係,不會有事。”安然受用了飯菜。由此可見,佛已經解脫水火、毒藥、刀兵等一切怖畏。《寶性論》說:“諸法圓滿覺菩提,一切諸障能禁止,宣說道諦及滅諦,如是四種無所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