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學佛是要換自己的心,要把以前顛倒、不善的心換成純正、賢善的心。這又從哪裡開始呢?就是從遠離邪見開始!遠離了斷、常邪見,深深地信解“如是因感如是果”,這時因果正見已經堅固到無可動搖的地步,因此就能攝持住自己的心,做到寧可捨棄生命也決不造惡。這時就會有清淨的戒行!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我們學佛是要換自己的心,要把以前顛倒、不善的心換成純正、賢善的心。這又從哪裡開始呢?就是從遠離邪見開始!遠離了斷、常邪見,深深地信解“如是因感如是果”,這時因果正見已經堅固到無可動搖的地步,因此就能攝持住自己的心,做到寧可捨棄生命也決不造惡。這時就會有清淨的戒行!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敬錄自《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ycx.html
【二、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
遠離了無因生、邪因生的邪見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會對因果定律發生深刻的信念,會自然從心裡發出堅定的誓願:寧可捨棄身命,也決不造惡。
遠離了斷、常邪見,深深地信解“如是因感如是果”,這時因果正見已經堅固到無可動搖的地步,因此就能攝持住自己的心,做到寧可捨棄生命也決不造惡。這時就會有清淨的戒行!
我們的心越是被邪見蒙蔽得深,就越發不出斷惡行善的誓願。相反,堅持不懈地對治心中的邪見,盡一切力量聽聞、思維、抉擇來消減內心的邪見,經過反覆地努力,正見就會逐漸地生起,信心也會越來越深。而信心越能深化,斷惡行善的欲樂就會越強,到欲樂加深到誰也無法奪走的地步,就會出現寧捨生命也不造惡的節操。從這裡大家就可以體會到,只有生出了堅固的因果正見,才可能做到持戒清淨。
下面講一則“沙彌守戒”的因緣:
佛世時,安陀
有一天,居士全家出門了,只留下16歲的美貌女兒在家。到了吃飯的時候,比丘見居士沒有來,就叫沙彌自己去取飯。
少女聽到有人敲門,知道是沙彌,歡喜地請他進來,獻出各種妖淫的姿態。她對沙彌說:“我家的財寶多得不可計數,如果你能順從我的意願,我可以做你的妻子。”沙彌自想:“我有什麼罪今天遭到這樣的惡緣。我寧可捨棄生命,也終不破戒。如果我這樣逃走,她一定會出門牽拉住我,讓路人見到有辱佛教。”於是就想了一個辦法,告訴少女說:“你出去關上門,我進屋稍微休息一下,一定滿你的願。”
少女出去關好了門。沙彌進屋後,見到一把剃刀。心裡歡喜,就脫下衣服,朝著拘尸那城佛涅槃的地方跪下來合掌,流著眼淚發願說:“我今天寧可捨棄生命,也不破佛菩薩戒、和尚戒,讓我生生世世出家修道,究竟成佛。”然後自刎而死,流血滂沱。(《賢愚經》)
像沙彌為什麼能這樣捨命護戒呢?就是他堅信捨命只是捨掉一世性命,而破戒要千百世墮入惡趣中,所以寧可捨命也不破戒。
敬錄自《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ykq.html
【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遠離各種邪見或顛倒觀念,安住在正見中對眾生布施財物、佛法和無畏,將來就會資財豐裕、無人能侵奪,而且常常生在具有正見、信奉三寶的家庭,能遇到佛、聽佛說法、供養眾僧,常常不忘失大菩提心。
我們要想生生世世生在佛教家庭、值遇三寶、不忘失菩提心,就應當修相應的因來感召,這個因就是遠離邪見、生起正見。如果能遠離顛倒邪見、生起正見,就會自然而然對佛法生起恭敬信受,而且自然而然對開示正法的佛、隨學正法的僧發起永世皈依的誓願。這樣的善根長養到堅固時,如果還要轉世,就和具有正見、敬信三寶的家庭同類相感而投生;而且以善業力量,出生後就能遇到三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又由於在生之時,對大乘法生起了正見,引出了“世世常行菩薩道”的願力,以願力的攝持,就能常常不忘記尋求無上菩提,救度法界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