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bs
加入最愛
聯絡我們
論壇幫助
dvbbs

>> 歡迎各路網友一起討論分享。
搜尋更多此類問題 
佛網Life論壇佛網Life論壇【佛教類】討論區讀書討論版(Life論壇) → 【轉貼】介紹兜率淨土法門

您是本帖的第 2239 個閱讀者
樹狀 列印
標題:
【轉貼】介紹兜率淨土法門
good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令狐沖
文章:1694
積分:20220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6年7月12日
樓主
 用支付寶給good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轉貼】介紹兜率淨土法門
成一長老

彌勒歷史

智光經云:過去古世有彌勒如來,在眾華敷世界,成等正覺時。有智光明仙人,最初聞古彌勒佛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起而問難,不為所屈,乃發心皈依,並誓願成佛,亦名彌勒。又其初生,即不食肉,故號慈氏。梵語彌咀利耶,華語譯音彌勒,義是慈氏,又稱阿逸多,華語譯曰無能勝,謂菩薩慈心利生,沒有能勝過他的。

當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時,彌勒菩薩與釋迦佛,同時出生在印度。彌勒生於南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婆羅門家。菩薩初生時,即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聰穎超群。為欲化度父母族人,發心依佛出家,未久即能通達一切經典,從佛遊化,以諸色像,普門示現。後在法華會上,助佛宣化,蒙佛授記。十二年後,上生兜率,建立天宮淨土,接引天宮行人,同歸法化。後於娑婆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下生娑婆世界,次補釋尊,示成佛道。龍華三會,度人無數。

歷史傳說,梁朝時代的傅翕居士,是彌勒菩薩的應化身。曾有梵僧問他;「吾與汝同在釋尊前立誓,同生兜率,化諸天眾,何時當歸?」翕曰:「當以度生為急,何暇思天樂耶?」傅居士逝世,有偈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又在臨終前,對大眾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會,次補釋迦世尊也。」人乃知其本跡。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曰;「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號契此。為人不拘小節,常攜一布袋,遊化市纏,見人即乞衣服、飲食,悉入袋中,亦未見其取用,人號之為長汀子。」嘗臥雪中,雪不沾身,人皆奇之。示人吉凶,無不靈驗。有保福和尚,問其佛法大意,師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曰;「更有向上事否?」師負袋去。又有僧問:「和尚於此作什麼?」師曰:等個人來,曰:人來也!師曰:汝非是此人!師臨終坐磬石上,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偈畢,安然而化。

兜率淨土

彌勒菩薩,於上生兜率天宮之後,以其歷劫修集之福因,感得天宮莊嚴淨土。當彌勒菩薩蒙佛授記,上生兜率天宮之後。眾天子虔誠禮敬,發誓願已,即以寶珠天冠,化成各種寶物,及天宮殿,而為供養。時有天神,名牢度跋提,願為菩薩建善法堂。願已額上,出生五百億寶珠、琉璃等,彼諸摩尼寶珠,旋轉空中,化作四十九色微妙宮殿,其諸欄楯,皆七寶成,欄楯之間,化生九億天子,五百億天女,天子天女,各化萬億七寶蓮花,花上放光,無量光芒,光中天樂,不鼓自嗚,樂聲所演,都是講的:四弘誓願,十善業道、四無量心等五乘教法,聞者皆能發起無上菩提之心。時諸宮殿,垣牆之中,有琉璃渠,渠皆五百億寶珠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湧,繞梁棟間。

兜率七寶宮中,有獅子座高四由旬,皆以閻浮檀金,及以白銀、升璃、玻璃、赤珠、瑪瑙而嚴飾之。獅子座的四角上,化生四色蓮花,所有的蓮花,皆是百寶莊嚴而成,其寶各放百億光明,非常美妙。五百億,眾寶莊嚴之法座,寶帳。四維上下,各有萬千大梵天王,各持名貴珠寶,化作寶鈴,懸諸寶帳,並以羅網,𨰃覆其上。時有無數天子、天女,并諸眷屬,各執寶花,散獅子座,其座四角蓮花之中,自然化生四百寶女,手執白拂,周圍侍立。宮殿四角,有大寶柱,柱中各現百千樓閣,皆以摩尼寶珠,以為交絡。各樓閣中,都有百千美妙天女,手執樂器,演揚著:苦、空、無常、無我的,諸般波羅密。時十方諸天,報盡往生兜率天宮,親近彌勒菩薩,進修佛道。時又有寶幢、華德、香音、喜樂、正音聲等,五大護法天神,各執以一兆劫數,說不盡的各種不同的珠寶蓮花,妙音、音樂、梵唄,妙莊嚴具,莊嚴宮殿內外,及大環境,上供彌勒菩薩。樂中演揚出: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以至六度萬行,無量善法,利益眾生。修學佛法的人,見色、聞音之後,心皆清淨。以上簡述兜率淨土的一切莊嚴,若廣說者,釋迦世尊曾說:「窮一小劫,也難說盡。」

往生條件

彌勒淨土的一切莊嚴,但看以上所說宮殿、寶渠,美妙音樂,諸莊嚴具,可以說,並不遜於極樂淨土。而往生彌勒淨土的條件,又怎樣呢?下面再來介紹一下:

彌勒上生經云:佛告優波離說:「若有比丘僧及諸大眾,真發菩提心,不厭生死,願處三界,利樂眾生,期生兜率淨土者,或求無上菩提者,或望親近彌勒慈尊,隨佛下生,助佛度生者,當作如下觀察、修持:

若有皈依彌勒菩薩者,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若求滅罪業者,未來眾生。欲生兜率天者,當作是觀:觀彌勒形像,及天宮莊嚴,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一蓮花、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若人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龍華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道心。以下五法,應如實修:

第一、皈依三寶,精勤修諸功德,不損威儀。嚴持五戒,掃塔塗地,莊嚴道場。以眾名香、妙華,供養佛法僧三寶,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大乘經典。

第二、在家二眾,嚴持五戒外,應持八關齋戒。如不著香花鬘及歌舞倡伎,故往觀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等,依之嚴持不犯。

第三、受具足戒,此指出家眾而言,如沙彌(尼)的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都要完全受持,方為具足。

第四、要身心精進,雖不斷結,如得六通。心存慈悲利濟眾生,誓為眾生受各種苦,持念彌勒聖號,求願往生。

第五、要勤修十善業道,廣利眾生,此乃生天正因,讀誦彌勒上、下生經,諸大乘經,憶念天宮淨土莊嚴,求願往生。

行者能依照以上五種法門,精進修持。不作異想、異行,誓願要與彌勒慈尊,本願相應,方能如願往生。

另外,彌勒慈尊,悲願無量,諸惡眾生,祇要能虔心懺悔,發願,稱念彌勒菩薩聖號,臨命終時,也能如願往生。

其實,按照經文顯示,往生彌勒淨土的法門,太方便了。除前面所列幾項要則外,祇要是在釋迦世尊佛法中,結了佛緣,即使是一念善心,睹見佛像,其人即使不知道敬信三寶,將來也都可以隨願往生。還有一類修學大乘佛法,發願救度眾生的菩薩行者,臨命終時,有人勸他念彌勒菩薩聖號,也能順利往生。

總之,往生兜率淨土之易,讀了如下一段經文即知其梗概。經云:「欲往生者,但能聞是菩薩大慈名稱,造立形像,以諸香花供具,誠心供養,禮拜,繫念。是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諸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菩薩,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淨土比較

在佛教的大藏經裏,具體介紹佛國淨土的,有三部聖典:一是大家最熟悉的,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淨土的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十六觀經;其次是彌勒菩薩上生、下生經,彌勒大成佛經,那是介紹一見人就笑的彌勒菩薩兜率淨土及人間淨土的;還有一種是我們比較陌生的維摩詰經,所介紹的阿閦佛國淨土,亦名妙喜淨土。彌陀淨土在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之遙。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阿閦佛,亦名阿閦鞞佛,他的妙喜世界,離娑婆世界,有一千佛剎那麼遠,彼佛今現在說法;彌勒淨土。離我們最近,在本土二十八重天中的第四天---兜率陀天,彌勒佛於娑婆世界,親聞釋尊說法,授予菩提之記後,即上生兜率,度彼天人眾,五十六億萬年後,下生娑婆,次補釋尊,成等正覺,龍華三會,度人無數。

往生條件之比較:欲生阿彌陀佛淨土,必須要信、願、行,三資糧具備,執持彌陀聖號至一心不亂。蒙佛接引乃可往生,唯上品上生者,乃能一生彼土,即可見佛;中下品者須歷一生、多生,乃至十二大劫,方得花開見佛。阿𤴓佛淨土往生條件,比較方便,祇須精修六波羅密,稱念彼佛名號,即得往生,一生彼國,即得見佛。彌勒菩薩之兜率淨土,往生修件,極其方便,分為兩種:一是現生天上淨土,若有眾生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欲為彌勒菩薩弟子者,但能嚴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思惟兜率天宮,莊嚴妙樂,稱念彌勒聖號者,求願往生,臨命終時,彌勒菩薩放光接引,即得往生。二是往生未來人間淨土,此有兩條途逕:𣇈是一般凡夫,現在死後,上生兜率天宮淨土。𥌓是留在人間,不厭生死輪迴,方便救度眾生,待至彌勒下生成佛,皈依慈尊,即生人間淨土,蒙佛授記。是時人壽滿八萬歲。

以上三種淨土比較,彌陀淨土距離遙遠,往生條件嚴謹,要具修三資糧,四十八大願行等,方得往生。屬易行道中的難行道;阿閦佛淨土,距娑婆較近,條件亦較方便,但仍須具修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自行清淨願,佛國清淨願等。十二大願,亦說十八大願的細密功夫,亦可謂是易行道中的難行道。至於彌勒淨土,那就太方便了,其本願唯須眾生「薄淫怒癡」,成就「十善業道」。勤修功德,修戒定慧三無漏行。即得往生。此佛本願,在積極建立人間淨土,所以較適合現代人間眾生之須求。這真是最極方便的「徑中徑又徑」了。

彌勒與華嚴之關係

華嚴經要解云:此經所詮,以毘盧法身為體,以文殊妙智為用,依智斷習,則普賢妙行為因,習盡智圓,則補處彌勒為果。一藏體要,不離此四。故以毘盧為教主,所以立體也;以文殊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賢發妙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信住行向地)而終,乃見彌勒,所以示果也。然大經之體用因果,必依毘盧、文殊、普賢、彌勒,何也?梵語毘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為清淨法身,在人為本覺妙性,華嚴以此為體者,直欲眾生,見妙性而證法身也。梵語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在佛為普光大智,在人為觀察妙心,華嚴以此為用者,則欲眾生明妙心而證大智也。普賢者,德無不𨰃曰普,佑上利下曰賢,在佛為真淨妙行,在人為塵勞業用,華嚴以此為因者,直欲眾生,翻塵勞而成妙行也。梵語彌勒,此云慈氏,在佛為補處之主,在人為數取之身,華嚴以此為果者,直欲眾生,離數取而趣補處也。

又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蒙彌勒菩薩接引,進入毘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給予彌勒菩薩,於五十三種偉大的佛法成就,由衷的讚嘆。稱許如此偉大的莊嚴樓閣,是住於如是等諸功德的聖者之所住處。彌勒菩薩也接著以一百一十三頌的經文,向大眾讚揚、介紹善財童子的佛法修養,功德成就。其中並有五頌經文,是彌勒菩薩給善財童子授菩提記的預言:這是五十三參中的第五十一參,也是最後畢業一參的故事,從此一故事,我們也就可以知道,彌勒菩薩在華嚴法門中的地位之尊崇了。

法華會上,亦曾記載彌勒菩薩,在然燈佛弟子中,名曰求名。是人當時雖不甚精進,但以種諸善根、福德、因緣,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嘆。以是因緣,乃能參與今此法華大會,為發起眾之代表。並蒙釋尊授予菩提之記。補處釋尊之後,將來此土作佛,號慈氏如來。由此可知,彌勒菩薩,不是一位普通菩薩,而是我們娑婆世界,候補釋迦佛之後成佛的一位「儲佛」之尊也。

彌勒淨土與人間淨土

彌勒上生經說:佛告優波離:「彌勒先於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出生。出家後,輔助釋迦牟尼佛弘演佛乘,普度眾生,得蒙釋迦世尊,授予菩提之記。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還至本生處,結跏趺坐,如入禪定。「上生兜率天宮。」同經又云:「閻浮提人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閻浮提。示成示覺,應化人間,使成淨土。」這是現代世界人類,所極盼實現的理想世界。祝願彌勒慈尊,早日到來!

據以上各經所載,彌勒淨土有兜率淨土,與人間淨土的兩種淨土。彌勒的第一種淨土,在兜率天宮,已如上說。第二、人間淨土之說,人們對它不無生疏之感。此說早在民國初年,即已有太虛大師等,力加提倡,例如當時常見的兩句佛教標語,就有「弘揚大乘佛法,建設人間淨土」的說法。假設再向上推,則彌勒淨土法門,遠在晉代,就有慧遠大師之師,道安和尚,倡導於前;繼有唐之玄奘、窺基諸大師,弘揚於後。惜自趙宋以降,禪宗大興,彌勒法門,乃隱而不彰。迨至近代,又有弘教大德,如太虛、虛雲、慈舟、慈航諸大師,均加崇重,紛紛發願,以兜率淨土,為上生標的,並願追隨慈氏如來,下生人間,龍華三會,普度釋迦佛法中,已種善根因緣之諸苦眾生,並皈正覺,同建人間淨土。倘如再向上推,則此彌勒法門,在印度早期佛教中,已有知名大德,如無著、世親等諸大論師,先後著論如以弘揚,使彌勒法門,顯揚五天,及至法華會中,釋尊授彌勒以菩提之記,使之成為娑婆補處之佛。彌勒法門,早隨釋尊聖教,傳𨰃五大洲矣。若在寶島,經慈航法師等弘揚,向來不為人知的彌勒法門,亦得應時傳播,其傳法門人中有浩霖,印海諸大師,能繼師志,戮力宣傳,或開座演講,或流通遺教;太虛大師弟子,默如、演培諸長老,亦曾開演彌勒大成佛經,且有講記傳世。總之,彌勒淨土法門,人間淨土之思想,殆為今日佛教學人普遍重視,並力加弘演,成為廣受歡迎之新思潮。

往生彌勒淨土的具體修法

發大乘菩提心

上生經疏題序中窺基大師說;「諸天勝妙之處,佛經中介紹了很多地方,一生補處菩薩,何獨求居兜率?」他解釋說;「知欲樂之滿足,容易養求厭離心,同時此天,也有菩薩居中勸化故!上界、惡趣,既無佛現,不如知足故,三際諸佛,皆同住故。

兜率淨土,利益如是,故應發大乘心,求願往生。何況求生兜率淨土,修行方法不難,欲求速成菩薩道者,應以此土為皈依處!茲特簡介修行方法如下:

經云:「若有比丘及諸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戒,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這段經文,佛從心行方面,提示的修法:一、是意業方面的修法,這也就是發大乘心。其一、樂生天者,為得親近彌勒慈尊故。其二、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求大菩提果,必於大菩薩所,聽聞大法,修勝行故。其三、欲為彌勒作弟子者,願於濁世,作善利行,效彌勒慈心,廣救濟政。

二、作是觀者下,是屬行修方面的啟示,修行應從持戒做起,所以佛要修彌勒淨土法門的行者,應從合手人倫道德的方面著手,所謂五戒、八齋、具足戒、都是維繫身心,遠離惡業的修法,身能持戒,心就不放逸,而精勤道業,但菩薩所以修行,旨在救度眾生,所以為了接近眾生,不求斷於煩惱結縛,所謂「留惑淵生」是也。但身口意三方面的十善業,是要認真修持的,因為這是生天的基本要求。

以上經文所示,是佛指示我們起修的心、行準備。使我們有了正確修行認知後,再來提示正式修行方法。

修往生淨土行

上生經云:「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功德發弘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跏趺坐,彌勒菩薩,放光接引,花開見佛,得聞佛乘。」

文中自「精勤修諸功德至讀誦經典。」為六事修行法,其第一事,修諸功德者,窺基大師謂「即供三寶之敬田,孝順父母師長之恩田,及布施貧窮之悲田等三種福田所作業。」修菩薩道者,修此三種福田,自然會得莫大的功德。第二、即「堅持諸戒行,自住軌則」等,行者若能於所受五戒、八戒、具足戒等,依律嚴持,自能具足威儀,心不妄動。第三、即修飭道場,使整潔莊嚴,令人見之生恭敬心。第四、香花供養,是為對佛菩薩表達敬意,人能廣修供,自能增長福德,第五、三昧正受,皆正定攝,此之正定,從聞思修得,行者心注一境,離諸邪妄,智慧生矣。第六、讀經乃修慧必具之行,蓋經詮慧學,不讀經無由增慧解,舍此慧解,欲悟諸法真理,難可得也。

綜上六事,修諸功德,布施行也,不缺威儀,戒學所攝,行三昧、入正受,則定學是,讀誦經典,乃慧學也,三無漏學具足,福德智慧增上,是為往生淨土,上品資糧!加上念佛形像,觀想念佛也,稱彌勒名,持名念佛也、正行功夫於焉具足,正助行兩皆清淨,彌勒慈尊,放光接引,自是順理成之事矣。

釋疑

有人問我說:法師!大家都修彌陀淨土,你為何獨倡彌勒淨土?我說:佛法以應機為要,默觀今曰世界,眾生苦難日深,亟需簡易方便的佛法,來加以救度。彌陀法門雖好,但必信願行三資糧具備,正行、助行無差,乃能蒙佛接引,不若彌勒淨土,祇須眾生「薄淫怒癡,不厭生死,樂行六事法,願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蒙佛接引。」兩相比較,往生彌勒淨土,豈非太容易嗎?今人大抵三毒熾盛,首先要其念佛至一心不亂,即不容易做到,何況還要虔修善根、福德、因綠之助行?所以我以為修彌勒法門,較為應機。

還有:我前面已說過,一心不亂,非人人能做到,而且一心不亂,只是正行,還有阿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助行,你有沒有注意到啊!一個普通人,要他具備多善根福德因緣,談何容易?

另外,我選擇彌勒淨土,主要是勸人依大乘佛教,「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其真正用意在此!我總覺得彌陀淨土,在「勸發菩提心」這一方面,似嫌不夠積極。根據地藏經來說:地獄眾生,一曰一夜,萬死萬生。如果等我們在極樂世界修成功了,再回來度他們,那不知道那些苦眾生,變成什麼樣子了?尤其下品下生的行者,往生極樂淨土之後,要在蓮花中待十二大劫,方能花開見佛,聞法修行,待他成功,又不知要經多少時間?所以我為了使大家發菩提心,早一點修成功,好在娑婆世界,救度苦難眾生,所以進修彌勒淨土。何況,現在我們跟隨彌勒菩薩修行當中,也就可以自利利他,隨時發願,救度地獄罪苦眾,不需等待自己修成功,再來度眾生,比較適合大乘佛教的菩薩發心的精神,所以我幾經思考,才決心選修彌勒淨土的。同時我也誠願大家,同來修彌勒淨土。

要訣到彌勒淨土的優點,除上面所介紹者外,還有以下幾點,我也來介紹給大家吧:一、佛經上所到淨土有多種:或在東方,或在西方,或在上下十方,距我們娑婆世界都很遙遠,唯有彌勒淨土,同在娑婆,且在欲界第四天,與我們太接近了。二、他種淨土,汎攝十方眾生,唯有彌勒淨土,專攝娑婆眾生。三、他種淨土,或修完菩磋道得生,或修完聲聞道得生,唯有彌勒淨土,則祇須由人道修持三皈、五戒、十善等善法,即可往生。行人往生之後,將來還可隨彌勒菩薩,下生娑婆世界,成就人間淨土。彌勒淨土優點尚多,吾人修行,當然擇優而易行之法門,以取速成正覺為期求了。

基於以上種種方便,所以我選修彌勒淨土,我也誠懇地介紹諸方道友,同修彌勒淨土,將來共同在彌勒菩薩領導之下,完成建設人間淨土之本願!

南無大慈彌勒菩薩!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2/21 上午 08:33:41
da048587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128
積分:152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9年10月16日
2
 用支付寶給da048587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2/24 上午 09:16:35
da048587
帥哥喲,離線,有人找我嗎?
等級:論壇遊民
文章:128
積分:1523
門派:無門無派
註冊:2009年10月16日
3
 用支付寶給da048587付款或購買其商品,支付寶交易免手續費、安全、快捷!

發貼心情

怎樣赴龍華三會?

太虛大師

  究竟真實的佛法,是唯親證的諸佛乃能知之,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絕非我們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言語文字之所能到的。不過慈悲為懷的佛陀,欲攝化一切眾生皆證其所自證之法,推己及人,故隨各人的根性不同,所好各別,而從不可思議的第一義諦中,方便施設無量的教法,千差萬別。

  佛法在我們中國,現在總算是普及的了,對佛法稍有認識的人, 皆知有「龍華三會」一語;就是平常寺院裡唱的「佛寶讚」中,也有 這麼一句:「龍華三會願相逢」。所以,現在就關於龍華三會的命名 和意義及怎麼赴龍華三會,略為說明。

   什麼是龍華三會?

  「龍華三會」的意義,必須從彌勒佛將來下生此士的關係上來說 明。因為彌勒佛當來下生成佛,是在龍華樹下,亦猶現在的釋迦牟尼 佛的菩提樹下證果一樣。其樹名龍華者,言其枝幹高大如龍盤空,且 能開燦爛之華,結豐碩之果。言三會者,亦與釋迦牟尼佛的三轉法輪 相似。其轉第一次法輪,遇彌勒佛聽經聞法授記度脫者,是為龍華初 會;經若干時期,有若干眾生,又聞彌勒佛說法而得超凡入聖者,是 為龍華二會;到最後一會,則大轉法輪,凡為彌勒佛所度之機,皆度 盡無餘,是為龍華三會。其實,彌勒佛當來下生人間說法何止這三次 呢?不過是指大會而言,其第一大會度脫人天無量眾生,乃至第三大 會亦度脫人天無量眾生罷了。從這第一、第二、第三會中,由聽聞正 法,依教修行,而得證果的無量無邊眾生,是謂龍華證果。

  現在的大藏經裡,有彌勒上生經與彌勒下生經的兩部中。關於彌 勒如何成佛?他的世界是怎樣的莊嚴妙麗,清淨快樂?其土是如何的 平正?眾生的性情如何和善?壽命如何的延長?皆有精詳的說明。同 時,在彌勒下生經裡,亦曾說明當來下生的時間,距離現在尚很遠。 而現在的中國,我們時常聽到有許多人普遍傳言說:「彌勒佛快要下 生了,人間的浩劫將臨了,你們需要信仰什麼道或什麼教,不然,即 將遭劫!」甚至亦有聽到這麼說:「末劫將臨了,你們快拿出洋錢到 我的什麼道或什麼教裡來買一位置,以防不測之禍,否則,將來位置 賣完了,眼看你們遭遇浩劫呀!」這些,都是捏造謠言,惑亂人心, 藉以詐取利養的人們所為之事,或許是對佛典不明而起附會所致的緣 故,各位切莫相信!依據佛典證明,彌勒佛當來下生人間說法的時 間,離今實遠。彌勒未成佛前亦稱菩薩,在彌勒下生經裡說釋迦佛時 代就有這位菩薩,而且曾經釋迦佛授記:「汝彌勒受我記後,將來成 佛度脫人天,」是為彌勒做菩薩時代的歷史。彌勒上生經中佛告優婆 離云:「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是即從釋 迦佛不久間,彌勒菩薩從人世而生天上,說法度生,故今兜率天中有 「內院」為其所依住。又說:「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 於閻浮提」。即說明了彌勒菩薩距今二千五百餘年前生天後,須經過 人世五十六億萬歲的悠久年代,纔能下生人間在龍華菩提樹下成佛, 繫大法鼓,轉大法輪。是知彌勒下生的年代,距今遠甚,非特洄溯已 過去了的時間如此長久,即使到將來下生我們現在所居的地球---閻 浮提---上,其中的時間,亦如此長久;因人間四百年只當兜率天上 一日,如此計算,閻浮提五十六億萬歲數完了,彌勒菩薩方纔天上壽 終,下生人間,成道說法。由是考測龍華三會,尚須經過渺遠的時 間;那末,浩劫將臨的話,可斷定其是謠言惑眾了。

   怎樣赴龍華三會?

  上文已說明什麼是龍華三會的意義,現在當更進一步研究怎樣能赴龍華三會。由何種原因而達到目的---結三會之果呢?依彌勒上生經和下生經等所說,彌勒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此界授記成佛的弟子,他所教化的世界,亦是釋迦牟尼佛所化的世界。故現在的人,應當依現在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而修行,亦如將來世界的眾生,依將來世界教主本師彌勒佛的言教而修行一樣。釋迦佛曾將其未曾度盡的眾生,皆付囑於當來下生的彌勒佛,故現在的人,凡是在釋迦佛法中生關係者,皆已與彌勒佛發生關係,將來龍華三會皆得授記作佛。那麼,現在在座諸位,皆是在釋迦佛法中生關係者,將來皆為彌勒佛所攝受,赴龍華而證果是無疑的了。今日的我們,便是將來龍華三會中的我們,必有同赴龍華三會的一日,也是無疑的了。但是龍華有三會,到底怎樣分判呢?解答這個問題,就是釋迦牟尼佛法中發生關係有深淺、大小、勝劣而使然了。其關係深大而勝者,則赴初會;其次則赴二會;其淺小而劣者則赴三會。是則雖說人人皆可赴龍華三會,而勝者精進赴初,劣者懈怠落後,其時間之長短,功果之大小,則不可不區別了。其在釋迦佛法中,由深刻的了解而起堅固的信仰,如大乘起信論說的起大乘正信之心,修大乘六波羅密行,即得大乘菩薩之果。六波羅密即六度,修六度即能對治六弊;布施對治慳吝,持戒對治惡業,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智慧對治愚痴。熱論其為男女、老幼、富貴、貧賤,倘能於釋迦佛法中起大乘正信心,修大乘六度行,則此生臨終,必得上生兜率內院,親覲彌勒如來,依教修行;將來亦隨彌勒如來下生,聞法起行,而得初會證果。故各位如能發大乘心,修六度行,不但為自已個人離苦得樂,而且為普救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求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則將來必赴龍華初會,得大勝果。那末,如何是初會不證果而待二會證的呢?是由於釋迦佛法中亦能起決定信心,皈依三寶,雖不發大乘心,修六度行,而因信仰決定,樂善好施,守持三皈五戒,由三皈而對佛教三寶起信仰心,而成為三寶弟子,由遵持五戒成為人類中的有道德者,故雖不能赴勝妙的龍華初會,而於二會亦得聞法修行,超凡入聖。三皈、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五戒即與儒的「五常」相近,如表:

           不 殺---仁

           不 盜---義

      佛家五戒 不邪淫---禮 儒家五常

           不妄語---信

           不飲酒---智

  倘只初會與二會,則普度眾生必不廣,因初會範圍甚小,只度利 根之機;二會範圍稍廣而非遍;故擴而大之普度一切,則唯龍華第三 會了。凡與佛法稍生關係者,如偶起一念善心、歡喜心,或舉一手、 低一頭,乃至於遊嬉中無意生關係者,如人寺瞻禮佛像,念一佛,誦 半偈,無論其為見聞佛法僧三寶者;甚至或見三寶生不信心、不願 心、輕慢心者,亦由此而和佛法發生關係;若信不信,若敬不敬,凡 在釋迦佛法中生關係者,皆已為佛所付託與彌勒者;將來皆能赴龍華 三會,授記作佛。上面是指在家佛教徒而說,若出家佛教徒,好的不 消說,即如為釋迦佛弟子而違背佛法,毀謗佛法,破壞佛法,造種種 惡業,只要將來能聞彌勒佛名,或見三會說法,生一念歡喜心,往昔 罪業皆悉冰消,而得證會解脫;是知龍華三會所度眾生無量無數。故 現在世間有塑畫佛像,流通經典,削髮為僧,表現三寶功德於人間, 無非想世人見相作福,與佛法發生關係;如草本種子落土必抽芽,佛 法的種子落於八識田中,其發芽生長亦正如此。依釋迦佛的大悲願 力,凡於佛法中生關係者,皆已付囑於彌勒佛者,龍華三會皆得度 脫。法華經所謂「或能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丶丶若入塔廟中,一稱 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此之謂歟?不特此也,小孩於遊戲中無意間 見三寶形像,印象落於心田,將來因緣成熟,種子皆得發芽生長而開 花結果,不過「只爭來早與來遲」而已。這樣說明如何赴初會,如何 赴二會,如何赴三會的原理,則知現在在座諸位,將來皆是龍華三會 中人。現在若發大乘心修六度行,將來即赴初會;縱不能做到六度, 即修三皈、五戒、十善的道德,亦得赴二會超凡入聖;即使初會、二 會都不赴,則如現在入寺,甚至或聞一聲暮鼓晨鐘,印象深印於識 田,播下種子,結了因緣,將來皆得於龍華三會,證聖無遺。

  但是,雖人人皆得為將來龍華三會之眾,而在彌勒佛未下生之 前,尚須經歷長久的空間和時間,似乎渺茫,我們將賴何為依住呢? 這有一個最切近的方法,在彌勒上生經說:「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 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就是 現在釋迦佛法中聞是菩薩名字,知其在兜率內院說法,發願身心皈 依,為其攝受,則此生臨終必得上生內院,見佛聽法,是為最切近而 現身得著歸宿的方法。同時,將來亦得隨彌勒佛下生而授記作佛,故 上生經又說:「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 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諸佛前 授菩提記」。

  今日,說明什麼是龍華三會,怎樣赴龍華三會的方法和捷徑。願 大家認識自己是龍華三會中人,宜於釋迦佛法中發大心修人行;今生 求生兜率內院,將來趕赴龍華初會。(守志記)

ip地址已設置保密
2010/2/26 上午 01:26:33

 3   3   1/1頁      1    
佛子網路世界的家 佛網 Buddhanet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1.0 Sp1 [0601]
頁面執行時間 00.04688 秒, 4 次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