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悲、愛與利他
尊者 達賴喇嘛 開示
慈悲、愛與利他主義,不僅是宗教的品質,身為人類,甚至是動物,都需要慈悲與情感,來發展並維護自我,得到生存。我們還在子宮裏面,母親的安寧就與我們息息相關。出生後的前幾個禮拜,是培育的重要階段,甚至母親的碰觸這種簡單的小事,對頭腦的發展都非常重要。接下來的幾年,缺少了父母或他人的慈愛與情感,我們不可能生存。現在,我們長大成人,還是需要一位能夠信任的人,一位能夠給予我們情感的人。當我們年老,再度強烈的依靠著他人的情感。這就是人類生活的方式。
我們的未來依靠著年輕的一代。為了培養下一代健康的人類,當他們年幼時,提供慈悲的環境很重要。我們很容易看出被父母因各種理由忽略的孩子們,他們感到無助、沒有安全感,心中永遠的不安。事實上,他們的一生可以說是被毀了。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孩子們不斷得到情感與保護,他們非常快樂,發展出自信。結果,他們的身體比較健康,生命也有價值。因此,慈悲與愛是極為重要的。
快樂來自慈悲與愛
生命的目的是什麼?我相信,人生的終極目標是滿足、喜悅與快樂。快樂來自一顆善心、慈悲與愛。如果我們擁有這種心態,即使被仇恨所環繞,將不會受到太大的干擾。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缺少慈悲心,意念中充滿忿怒與仇恨,不論情況如何,都得不到平安。缺少了慈悲心,我們覺得不安全,最後,感到恐懼與沒有自信。然後,甚至是一件小事,都會使我們的內心世界失去穩定。但是,如果我們很寧靜,即使面對一個嚴重的問題,都會知道如何應付它。
為了充分運用人類的才智,我們需要寧靜,如果我們因忿怒而失去了自己的穩定,將很難好好利用才智。如果我們不穩定,被負面意念所影響,將誤用自己的才智。觀察過去幾千年的人類歷史,尤其這一個世紀,我們看見因仇恨、忿怒與懷疑等負面情緒引起大毀滅的人類悲劇。我們同時看見出自如慈悲等美好心境的許多人類歷史的正面發展。
現代的經濟情況,國家必須互相依靠,即使敵對的國家也要在經濟及運用世界能源方面合作。因此,不論是世界現象或家庭情況,人類都需要和諧與合作。真正的合作不是出於強勢,而是相互的尊重。一種利他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一個人具有對人類的責任感,他自然會照顧環境,包括減緩工業發展與人口增長。如果我們思想狹窄,只管自己所處的環境,將不能創造一個積極的未來。
過去,因我們的行動疏忽所造成的影響,還不是那麼嚴重。但是,今日的科學與技術,使我們能夠製造出更大的利益,或是災害。核子武器的威脅,以及採伐森林、污染、臭氧層涸竭等對環境所造成的傷害,使人十分不安。我們都知道悲劇發生的危險,但是,其他人幾乎沒有注意到這些改變(比如失去土壤表層等自然資源)這種情形是非常危險的,當外界開始影響我們時,已經太晚了。
因此,從各方面看來,真正的合作與責任感,根據的是慈悲與利他主義,我們不但必須尊重人類,還要尊重、照顧,並且不干擾其他生命與環境。每一種有關個人、家庭、國家與國際團體的福利的工作,它的解答都在於一顆利他的心。
慈悲、愛與寬恕並不奢侈,它們是生存的基礎
當我環遊世界,遇見各行各業的人士,我發現今日有許多人真正關心這些事情,並且同意我所表達的看法。根本問題是,我們如何發展並保持慈悲心。如果你有宗教信仰,這是非常有幫助的。但你如果沒有信仰,也能生活的十分快樂。慈悲、愛與寬恕並不奢侈,它們是生存的基礎。
每當我談到慈悲與愛的重要性,人們就問有什麼方法培養它。這不容易。我不認為有一套特別的方法,使你能夠立刻培養出這些品質。你不能只按一下鈕,然後等待它的出現。我知道許多人對傑仁波切有這種期望,但是,說真的,我能夠貢獻的只有自己的經驗。如果你在其中發現一些有用的東西,希望你採用它。如果你沒有發現什麼有趣的東西,我不介意你的離去。
我們一定要開始注意自己每日的經驗,並且閱讀鄰居們的故事,來瞭解忿怒的後果,以及愛與慈悲的正面結果,有更深入的瞭解。一旦我們信服了慈悲的利益與怒恨的壞處,明白了怒恨永遠帶來心中的不快樂,那麼,我們將更加致力於減少忿怒,採取更小心的態度。我們通常認為忿怒能夠保護自己,這是一個謊言。因此,最重要的是瞭解忿怒與仇恨的負面結果。依我的看法,負面情緒是完全於事無補的。
有時,人類遭受自然的災害,或是人為的悲劇,我們認為如果自己很忿怒,將有更多的能量與勇氣來對抗它。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雖然忿怒給予我們能量來行動或說話,但是,它是盲目的能量,並且很難控制。當下,我們可能不在乎,但是,隔了幾分鐘,我們將感到很後悔。當我們生氣時,用了骯髒或粗重的話語,一旦說出,無法收回。然後,當我們的忿怒消失,又遇見了這個人,真是不好意思。當時,我們失去了判斷力,變成半瘋狂狀態。
艱困的經驗,幫助我們培養內在的決心
忿怒有許多不同的層次與力量。當一個小的忿怒將要升起,它很容易控制。但是,如果一個更強烈的、更有力量的忿怒來臨,我們必須嘗試不同的方法來應對它。一旦我們能看見負面心境是不好的,唯獨看見這一點,就能減低忿怒的力量。
我來自西藏的東北方,從那個地區來的人,通常都有點情急。因此,如果我生氣了,可以用它做為藉口。我十五歲或是二十歲時,脾氣十分急,但是,經過佛法的修練,以及艱難的經驗,我能夠改進自己的心境,得到穩定。艱困的經驗對修心養性非常好,它幫助我們培養一種內在的決心。
今天,我與二十或三十年前的自己比較,心境是穩定太多了。當然,我有時還是會被激惱,但它很快就消失了,幾乎從來不會盛怒。因此,我經驗到更多的快樂與喜悅。當最壞的消息來臨時,我感到幾分鐘的不舒服,然後,就不覺得有太大的騷擾了。透過修練,我們能夠改變、改善自己。修練的結果,我的心境保持得相當平靜,通常處於放鬆的情緒中,健康情形也很好,從來不用安眠藥,胃口也沒有問題。個人的經驗,使我相信由於忿怒的減少,將會比較快樂與健康,你將更常微笑與大笑得更多,擁有更多的朋友。
才智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之一,它能夠預估事情的長期與短期功效。但是,我們的情緒強烈波動時,它不能適當的運作。當我們對事情以忿怒來反應,這種態度很難有效。如果我們不忿怒,就能夠分析情況,研究是否需要有力的對策,如是,我們能夠不帶惡意的採取行動。如果我們有一種純正的宇宙責任意識,也會關懷其他人的長遠利益。有了這種覺悟,我們瞭解不忿怒的對策是比較正確與有效。忿怒的唯一用處是它帶來的能量,但是,我們也能從其他來源得到能量,不必傷害自己與他人。
心靈平靜,喜樂自然會升起
我們認為直接或間接傷害自己的人是「敵人」,我們不喜歡敵人,這就是敵人的定義。我們一般視敵人來自外界,比如一個破壞我們財產的團體或個人,他傷害我們的朋友,甚至奪取我們的生命。但是,如果我們經驗到更多的悲哀,朋友使我們陷入麻煩,身體給我們更多的痛苦。即使這些事情應該是快樂的來源,我們卻不能肯定。可以說,它們是快樂來源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卻不是百分之百。
另一方面,心靈的平靜或安寧,是快樂的重要來源。如果你的心靈寧靜,喜樂絕對會升起。不論面臨多麼強大的外在敵人,都不能直接打擊我們的心靈的平靜,因為平靜是沒有形相的。這種至極的快樂或喜悅的來源,只有我們自己的忿怒能夠把它毀滅。因此,真正的敵人,真正破壞喜樂的人,就是忿怒。
依循著這個方向思索,就是一種實驗或是科學的研察。當科學家研究物質,如果發現有用的東西,他們就培養它,如果發現有害的東西,他們就避免它。心靈也是如此。有許多不同的心靈,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心境,每一種都直接影響我們的快樂。當我們研究自己不同的心境,便能夠培養並發展出正面、有益的東西,避免並消除那些負面、破壞的東西。外在物質與內在心靈的基本不同點在於,前者需要巨大的實驗室、複雜的任務,與龐大的預算。
很少有會笑的動物,人類最美麗的特徵之一就是笑容
內在世界裏,你只要觀察什麼是有益的念頭,什麼是有害的念頭,維持並發展自己喜歡的念頭,不停的努力下去。過了一段時間,你的心境將變得更加平衡,發現自己更快樂、穩定。這是一種心靈的瑜伽,它非常有價值,又極為簡單。
很少有會笑的動物,人類最美麗的特徵之一就是笑容。最近,我去海洋世界參訪,看到很聰明的動物,有些與人類相近,但它們都不會笑。笑容分成兩類,真心的笑與假笑。如果我們的笑容是真誠的,出乎慈悲或是利他的心境,它將給予我們安慰。
每天早晨醒來,我們對自己說:「懷抱著利他的態度。」如果我們擁有這種態度,許多好事將會來臨。但是,如果我們帶著忿怒、仇恨或嫉妒醒來,這些負面的情緒,將迫使我們過著懷疑又不舒服的一天。如果我們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鄰居告訴我們有關他的日常生活,真誠的研究與分析這些事情,我們將逐漸獲得穩定。然後,當負面情緒快要升起以前,我們將有能力注意到它。
我自己做這些修練,知道它們是有幫助的。我試著以真誠對待每個人,甚至是對我不太好的。如果我發展出一些惡意、忿怒或仇恨,輸者將是誰呢?我將失去自己的快樂、睡眠與胃口。但是,我的惡意一點也傷害不到對我不好的人。如果我很激動,身體情況會變弱,也不能把快樂帶給一些我能夠使他們快樂的人。
有些人可能會批評我,但是,我還是保持喜悅。如果我希望有效率的為自己與正義努力,最好不要帶著忿怒或惡意。如果我們平靜,懷抱著真誠的動機,可以好好做個三十或四十年的事情。我有信心,因為我堅定信仰不訴諸暴力,這份信仰根據的是純正的兄弟姊妹情誼。如今,我已經看見一些正面的結果了。
敬錄自《慈悲─達賴喇嘛與八位精神治療、心理輔導界頂尖人士的對談》